《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实用十五篇)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实用十五篇)。

有些事情解决不了不如换个想法,像数学定理一样,它还有逆定理。人是复杂的动物,是有感情和有思想的动物。无论在生活还是社会里,要用到心得体会的情况还是蛮多的,写心得体会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关于好的心得体会要怎么样去写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实用十五篇)”,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1)

妈妈,你和我说话的方式,还是把我当作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予,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对,这就是你的生态啊。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拿起《亲爱的安德烈》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样一段话,瞬间一种强烈的共鸣扑面而来。的确,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总是会有很多自己的思想,想着走自己的路,选择自己的品味,在搞自己的游戏,并总是在心底高呼:妈,你能不能理解,我们要自己出去探索。这便是我们心中的独立。

而我是从何时开始变得上述般反叛的,具体自己也说不清楚。或许是我产生这么大的人同母亲还太亲近,代表着本身人格独立性不够完整的观念开始的。只记得去年自己当选蠡中年度十大人物后,家里没人知道,直到颁奖的前一天晚上,母亲才因我的一句话明天的颁奖典礼我是获奖者之一而得知。什么?你?!你申请了?怎么没和我们商量?那一刻望着母亲惊愕的表情,心底却莫名地涌起一种快感,这是这么多年来我第一次自己做决定,而且是一次成功的决定。于是每每当我想起这一经历,嘴角便会情不自禁地扬起一丝得意的笑。然而当我读到书里第三十四封信中龙应台面对儿子的独立宣言时的惨状,这抹浅笑满满的冻结、封存。

从未想到原来作为母亲的她们,面对这样的言语与场面是这般无法应付。那一刻,我首次于她们的角度开始试想。一开始的自己,只是个柔软地躺在母亲怀里的小婴儿,大声地啼哭,傻气地笑,流着口水亲切地叫着妈妈。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悄然成长,一点点地变得成熟,一点点地追求独立,然后毅然地奔向那个未知的世界。这一切都在母亲的眼里,而她只能远远地站在身后,惆怅地望着我的背影,在遥远的地平线上变得越来越小或许,在她心里依旧清晰地记得,那个柔软地躺在自己怀里无助啼哭的婴儿时代的我,而我却仿佛一夜之间变得亭亭玉立,说话干脆,做事自信,又不拈人,并且叛逆地表示,我没话想和她说。这个时候,一旁的母亲真得会很心痛吧。

此时再回想自己,在这羽翼还未丰满之际,就早已想方设法地追求独立,是否的确疏忽甚至在无形中伤害了有着中国保护式教育心理的母亲。

一番沉思之后,目光再一次回到手中的书上。书的封面,是英俊的安德烈沉思的样子。蓦然发现再叛逆的孩子,在母亲面前,其实仍然只是一个孤独成长的少年,一个面对学习、情感、生活常常困惑,却努力地去适应和排解的少年,一个拥有和自己一样血液的优秀、感性、率真、诚实、幽默的可爱少年。

书的封底,是恬淡的龙应台微笑的样子。再优秀强悍的女人,在孩子面前,也只是一个焦虑地帮助他在迷途中寻找出口的平凡母亲,一个愿意放下自己所有的尊严,忍受孩子的嘲笑的母亲,一个做这一切,只是为了重新找回这个属于自己的孩子的可敬母亲。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2)

陆陆续续的终于读完了《亲爱的安德烈》,给我的最大震撼是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沟通的描述,那些在我这样的中国孩子看来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聚会、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再来看看我们学生时代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习班,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妈妈龙应台来安慰他,而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却往往收获的是家长和老师的联合斥责;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这难道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吗?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3)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2000字:

一月份一本书的flag完成了,看的是台湾作家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这是一部历经了三年时间和跨越国界的35封书信往来,更让我动容的是母女俩因为文字的不一样(安德烈熟悉德文,龙应台是中文),选择用共同语言英文通信,再做翻译,个中滋味,对于一个学语言专业的我来说,可能体会地更为真切一些。龙应台作为安德烈的母亲,最开始是想了解儿子,跟儿子能够正常地沟通提出这个想法,没想到儿子爽快答应,并一写就是三年。里面他们对于音乐、电影、民主、权利、德国教育制度以及东西方文化碰撞都进行了深刻的交流。很多读者都很羡慕他们—羡慕他们可以坦诚地跟对方谈论任何事情,羡慕安德烈有如此开明的母亲,也羡慕龙应台的儿子可以跟她敞开心扉。总而言之,这本书很值得一读,不论你是否为人父母。推荐指数五颗星。

爱不等于喜欢,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爱冻结在经年累月的沉默里,好像藏着一个疼痛的伤口,没有纱布可绑。——龙应台。

多少父母和儿女同处一室却无话可谈,他们深爱彼此却互不相识,他们向往接触却找不到桥梁,渴望表达却没有语言。我们的通信,仿佛黑夜海上的旗语,被其他漂流不安、寻找港湾的船看见了。

爱有分很多种,但是龙的这段话,引起我强烈的共鸣。这里的爱应该指的是父母跟子女之间的爱。子女是无法选择自己降临在什么样的家庭里面的。我们知道,有些人从小在蜜罐里长大,衣食无忧,人生也一帆风顺,也有些人从小因为原生家庭的一些问题,比如家暴,缺乏安全感,性格不健全。你能说父母不爱孩子吗?不能,他们也许不知道如何去爱。孩子不爱父母吗?可能也爱。他们的爱更可能来源于父母养育之恩,来自于父母朝夕的陪伴,来自于父母大部分时间还算正常的表现。

但是爱不等同于喜欢。他们可能不喜欢自己的父母,不喜欢他们控制不住自己情绪声嘶力竭。当我们不喜欢一个人时,我们不会主动去沟通,去了解对方。更因为朝夕相处,正常的一些沟通仿佛都不必了。

我觉得中国很多父母都没有培养孩子独立的能力。之前有新闻报道,大学生读寄宿生活惨不忍睹。衣服不会洗,床单不会换,没有一点独立生活的能力。看到这种新闻我哭笑不得,想起之前初中的一个同学也是类似情况,每一次妈妈来看她都千叮咛万嘱咐,但是她却毫不领情,觉得她很烦。所以啊,父母们,不是你一手包办子女就会感受到爱,他们需要的是独立的人格,有平等沟通的权利。儿童的依恋期早就过去,请接受这一个过程,并给予他们想要的独立吧。

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如果我们不是在跟别人比名比利,而是在为自己找心灵安逸之所在,那么连“平庸”这个词都不太有意义了,“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逸是跟自己比,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安德烈,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龙应台

看到这段,我想起中国式父母常见的论调。每次跟孩子说起读书的原因的时候,会说:“你要是不好好读书,以后就去扫大街。”想用这种方式简单粗暴地达到自己的教育目的,实现教育意义。先不说劳动不分贵贱,只要用自己双手合法赚钱都是值得尊重的。这样的论调有可能会让孩子迷失自己,传达一种“我读书就是为了不去扫大街吗?我没好好读书就要去扫大街吗?以及世界上只有读书一条出路吗?”的想法。“研究生不堪读研压力跳楼自杀”、“清华硕士生毕业前压力太大跳河自杀”等等,每每看到这种新闻,我都深感痛心和不解。痛心一条生命的逝去,以及不解因为学业不顺就选择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也许里面原因错综复杂,但是家庭教育一定也是里面重要的一部分,父母有没有正确引导他们去看待个人价值的实现是非常关键的。这也引发我的思考,如果以后我有了孩子,我会怎么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读书呢?

不要无条件地相信理想主义者,除非他们已经经过了权力的测试。一个有了权力而不腐化的理想主义者,才是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不曾经过权力测试而自我信心满满、道德姿态高昂的理想主义者,都是不可靠的。——龙应台

作为一个普通人,只能通过历史、新闻时事等来了解过往和现在的当政者他们是如何善用权力或者是被权力侵蚀的。古有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当时课本上教的都是夸赞陶先生如何为人不庸俗,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故事是这样的。有一次,县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有人告诉陶渊明说:“那是上面派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渊明听后长长叹了一口气:“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家伙献殷勤。”说完,就辞掉官职,回家去了。其实放在当代的环境下,穿戴整齐来迎接访客也是一件极为正常和注重礼节的事情,到陶先生这就成为了阿谀奉承。

年轻时的陶先生本有一腔抱负,但是却因为不能适应职场上的风气而时隐时仕,最终没能善用权力实现人生理想。让人唏嘘。《人民的名义》这部剧在2017年大火,讲的就是当代反腐。其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处长,在任短短4年的时间,贪了两亿多现金,让人更吃惊的是,他居然一分都不敢用,原因是之前穷怕了。人性的深幽难测,可以让理想主义者腐化,经得起测试的人才是可靠的。权力在这样的人手里,小到一个单位,大到一个国家,才能让社会发展和进步。当然,光靠个人自觉远远不够,有监督和制衡此刻尤为重要。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4)

《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人生三书里的第二本,也是我最喜爱的一本。

起因是龙应台和儿子安德烈两地分居,哪怕简讯和面对面交谈都无话可说,所以开始写家书。具体过程是:龙应台: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进这个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但是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于是我问他,愿不愿意和我以通信的方式共同写一个专栏。条件是,一旦答应,就绝不能半途而废。

安德烈:开始的时候,只是觉得自己有很多想法,既然你给我一个“麦克风”,我就把想法大声说出来罢了。到后期,我才忽然察觉到,这件事有一个更重大的意义:我跟我的母亲,有了连结,而我同时意识到,这是大部分的人一生都不会得到的“份”,我却有了。我在想:假使我们三年前没开始做这件事,我们大概就会和绝大多数的人一样只是继续过日子,继续重复那每天不痛不痒的问候:吃了吗——嗯,功课做了吗——嗯,没和弟弟吵架吧——没,不缺钱用吧——嗯……

龙应台:我们有很多的讨论和辩论。我常批评他文风草率,“不够具体”,他常不耐我吹毛求疵,太重细节。在写作的过程里,我们人生哲学的差异被凸显了:他把写作当“玩”,我把写作当“事”。我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也出现对比:他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的认真;我有八分的认真,二分的知性怀疑。他对我嘲笑有加,我对他认真研究。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你得从头学起。你得放空自己。

因为德国教育的特色,文中有很多哲学问题,和两代人不同的经历与思考,总之,很推荐。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5)

在大人与孩子之间,仿佛有一层无形的薄膜。大人们因为有他们的经验,总想把孩子的一切安排好,让孩子少走弯路,便老是絮絮叨叨地念个不停;而孩子仿佛都是不太领情,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以及对将来的思考,有着一股对新事物的追求,哪听得父母那老旧的“经验”之谈。于是,两代人就被这道膜越隔越远,人们就管它叫“代沟”……

当我在读过著名作家“龙应台”与她儿子“安德烈”共著的《亲爱的安德烈》后,才发现,所谓的“代沟”只是人们不知道怎样沟通而已。

书中的安德烈住在德国,他妈妈则住在香港,两地有着强烈文化差异,他们也坚持进行着书信来往。在他们写的36封家信中,母亲毫不掩饰地给孩子谈自己的青春,自己的求学,自己曾有过的困惑……而儿子也以极大的热情回应了对长辈的质疑,对自我个性的张扬,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愤怒……

每一封信都充满了他们的真实想法,其中也不乏有些想法的分歧,但这36封信,使他们更加清楚地了解对方,了解了两代人。最后,成果是显著的,一个54岁的母亲与她21岁的儿子,也能有共同的话语了。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6)

《亲爱的安德烈》,两代人身处不同国度地域之间的对话,妈妈虽然无法填补四年的空白,她选择的是这样的方式去主动了解儿子的十八岁,去参与儿子的成长,一封封信推倒了她和儿子之间那座无形的墙,儿子也通过书信

第一次去认识了自己的母亲。这封信是他们沟通的桥梁。非常真实,非常真实。三年的交流时间让他们进入彼此的生活、世界和灵魂。

并不是每一位父母都会像书中的mm。同样缺少孩子成长的四年,但为什么很多家长也渐渐对孩子产生了距离感呢?例如,你和我一样,也会有同样的感觉。

什么时候我们开始陷入一种矛盾“孩子渴望父母的理解,父母希望孩子的体谅”?

自打记事起,我的父母就跟我们讲他们以前的生活,怎么怎么样艰苦,那时候的他们是多么努力地才熬出了头,才有了现在的生活。我不是没有感觉,但我不明白那个时代,那个属于父亲的时代。初读此书,我感受很深,文中的mm。

也像我的父母一样给安德烈讲她的十八岁,她曾经的那些过去。我想我们这一代人永远不会理解那个时期父母的艰辛。但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我们也有我们必须面对的世界,我们也知道要满足,我们不想依赖谁过一辈子,来自外部现实的压力也是前辈难以想象的。

我们这一代人有与安德烈相同的思想和太多太多的共鸣,我也曾向安德烈那样挣扎着寻找什么是我真正爱做的事情;我也曾戏谑地要求别人不要浪费粮食,只因非洲很多孩子不想我们那么幸运,他们死于饥饿,死于营养不良;我也曾质问过自己,该不该给街边的乞丐一些钱,为什么我也会陷于这种给与不给的犹豫中我们90后在抛开一些轻狂颓废的外壳后,你们是不是也应该发现我们的闪光点?在面对现实给予我们的重重压力时,我们希望听到的还是那句像文中的mm。那样一句话,“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是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

是不是父母的疏于表达,还是表达了我们却未能察觉呢?

其实父母表达过,我们只是不能接受他们表达的方式,是否你经常听到“撑不住了,想家了,就回来,爸妈给你做好吃的”,他们不会问你“工资多少”,只会喋喋不休地问“辛不辛苦,有没有好好吃饭”。他们就像mm。同样的关切只涉及我们,而不是我们的工作和成就。

永远不要埋怨你们为父母失去了自己,因为父母早在有了你们后,便失去了他们自己。我这样想过,是不是我的父母也像mm。一样曾经或者一直那么渴望想知道我的想法,是不是他们也疑惑我与他们之间的距离感到底是怎么产生的,是不是我曾经无视他们做出的改变。

试着问自己这些问题时,我不知不觉地站在他们的角度上去看,去体会,愧疚之感油然而生,我能做的到底还是微不足道的,原来父母为我们付出的要我们为他们做的事多得多。

这些属于两代人之间的疑惑,我想在mm。这位母亲与安德烈的对话中可以找到答案。希望每一位我们这代人,都能在为人父母之前去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微妙的角色转换,把“孩子渴望父母的理解,父母希望孩子的体谅”转化为“互相理解”。

附上书评:《亲爱的安德烈》,两代人身处不同国度地域之间的对话,妈妈虽然无法填补四年的空白,她选择的是这样的方式去主动了解儿子的十八岁,去参与儿子的成长,一封封信推倒了她和儿子之间那座无形的墙,儿子也通过书信

第一次去认识了自己的母亲。这封信是他们沟通的桥梁。非常真实,非常真实。三年的交流时间让他们进入彼此的生活、世界和灵魂。愿借鉴书中之事,可以引领我们每一位父母,或以后将为人父母的,在处理与下一代之间的隔阂时有所启发。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7)

“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这句话印在《亲爱的安德烈》的封面上,也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觉得非常奇怪:一个儿子对自己的母亲说这样的话,难道不怕她伤心么?后来我才明白,安德烈不过是想拥有一个成年人应当拥有的自由,只是他的言语比较直率罢了。东西方文化对自由、独立的理解的巨大差异使成长在德国的安德烈对自己的中国母亲有着诸多不满和疑惑。

那自由又是什么呢?难道就是书中提到的“性、药、摇滚乐”?绝对不是。如果整天沉浸在那样的“自由”中,只会使人不断地堕落。所以安德烈也说,“性、药、摇滚乐”只是一种隐喻,暗指生命中的种种乐趣。我想安德烈所想要的自由,应该就是每天都能感受到这种乐趣,并且无忧无虑地去享受。

是啊,谁不想拥有自由,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青少年,在即将成年的时候,在似懂非懂之际。但是又有多少人在得到自由后能很好地管理好自己的?我觉得应该不多吧。毕竟自控能力可是一项极其高深的技能。所以也才会有那么多人觉得自己拥有的自由是父母的施舍。可是反过来想想,当我们成为家长后,我们会不管自己的孩子,给他们100%的自由吗?有责任心的人一定会说“NO”的吧。

就我个人来说,我对自己所拥有的自由还是很满意的。因为我觉得随着我的成长,我拥有的自由也在不断增多。比如我上小学的时候,爸妈总是要限制我看电视的时间,因此在那时我是不敢随便碰电视遥控器的。当我上了初中后,爸妈对我在看电视方面就很少管了,因为我已经能合理安排看电视的时间了。又比如前不久爸妈才给我买了第一个手机,他们也是认为我有能力控制自己,才放心地这样做的。在我有了手机后,他们也从来不过问我用手机的情况,我对此也很满意。所以我觉得自由虽然——像安德烈说的那样——是天生的权利,但是需要父母好好控制。我认为父母就应该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孩子适当的自由,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渐渐放宽管理。而不是什么都把孩子管得很死,成年后放任不管。

在我看来,安德烈真的是一个很幸运的人。从书中我总能读到安德烈的自由,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我总是在想,要是我也能有他这般的生活,我一定会非常满足的。可是我却又从书中读到了许多安德烈对母亲龙应台的不满,不满母亲的多管闲事,不满母亲的“无知”。我觉得安德烈似乎对自由的'要求过高了一些,或许也没有,只不过又是东西方的文化差异?

自由其实有很多种,但我觉得最复杂的自由,就是父母给予孩子的自由。这自由是父母想给却又不想给的,也是孩子最想得到的。父母在给予孩子自由时,总是附带着许许多多、这样那样的情感。虽然我身边大部分朋友的家长都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渐渐放宽管理的,但也有少数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给予很多自由,等孩子长大后反而管得很死,真是令人费解。所以我也很推荐那些内心矛盾很大的父母或孩子来看看这本书,一定会获益匪浅的。

最后,我还想说,我真的羡慕安德烈,他能在一个如此精彩的人生环境中不到三十岁的他已经跑遍了差不多半个地球,拥有一群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但却肝胆相照的好朋友,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遇事能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安德烈的人生注定充满挑战,充满色彩。我希望至少有朝一日我能走出国门,去感受外国世界的精彩,进而拓展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思想。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8)

我们是两代人,中间隔个三十年。我們也是两国人,中间隔个东西文化。我们原来也可能在他十八岁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漂泊,但是我们做了不同的尝试龙应台

喜欢龙应台的文笔,在这个漫长的暑假,正好静下来读读龙应台的著作,这本与《孩子你慢慢来》、《目送》合称为人生三书的《亲爱的安德烈》,看过之后我感触良深。

这本书是龙应台与她的18岁儿子安德烈三年来互相通信的36封家书合编而成,他们年龄,文化有着很大差距,但他们都在做着努力,以了解对方的世界和心灵,就这样,龙应台认识了人生中第一个18岁的人安德烈,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书中母子通信涉及的内容很广:道德伦理、文化差异、普世价值、国际政治等,但是更令我感兴趣的是东西方人不同的生活方式与孩子的自立能力。

文中的安德烈是自由的,他有他所向往的青春生活,他喜欢喝酒,喜欢与朋友开派对;爱好足球,足球是他的第二职业;热爱旅行,满世界游览。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个不走正道的孩子,但实际上他不仅爱玩,而且懂玩,他们能有比我们更多的时间思考问题,可以更多的时间去创造、去发现。当然,我们也并不是没有思考的空间,我们依然有自己的空间来思考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但我想,多些这样的时间,是否能让思维更开阔呢?

东西方人的孩子自立能力则更不相同,安德烈曾对他的母亲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而龙应台却认为他依然是小男孩安安。事实上,安德烈已经是18岁的成年人了,他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自己的社会观和价值观,文采与大文豪母亲可以一较高下,但反眼看看身边的18的大哥哥,去大学报名还依然要靠父母办这办那。归根究底,还是父母一直将子女当孩子看待,我想如果父母能将子女多放手,孩子便会更有主见,更有自立能力,这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其实不从其他角度,单单看这对母子这36封书信,便可看出一位母亲对儿子的爱。30年的代沟和文化差异的不同,在我看来是十分难以交流的,但龙应台那份母爱,将远在德国的儿子拉回自己身边,她说:三年的海上旗语,如星辰凝望,如月色满怀,我还奢求什么呢?不难看出,她对自己的儿子倾注了多少爱,而儿子的回报,一个拥抱足矣。

母亲给予孩子关爱与呵护,儿子回报母亲以热情,他们都在试图进入对方的世界,给对方以遥远的慰藉,一次又一次的越洋对话,一封又一封的电子邮件,将母子的心连接起来。如何了解自己的母亲或子女?如何消除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壑?如何用爱来向亲人表达爱、获得爱,这36封书信,会给你最美丽、最动人的答案。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9)

一位母亲,一位已满十八岁的儿子,他们是两代人,中心相隔三十年。他们也是两国人,中心相隔着文明。这位母亲与这个儿子在信中一起交谈着他们自己的十八岁,年代不同芳华就不同,一个好像是非的电视机,一个好像五颜六色的电视机。两代人,两代心,经过信来了解对方,经过信去了解心,也经过这本书去让更多人了解自己的孩子或爸爸妈妈。

这本书中一段话让我形象深入,“那‘愚昧无知’的渔村,的确没有给我常识,可是给了我一种能悲悯怜惜的才能,使得我在日后面临权利的高傲、愿望的放肆和种种年代的虚伪时,依旧得以穿透,看见文明的中心关心地点。”这句关于我来说,有一些不太懂,但她苦口婆心的话是一位母亲给孩子说的话,她们比咱们看的世面要多,给咱们的都是最温暖、对咱们最好的提示关爱。现在耳边又回想起了那不知说了多少遍的话:“姑娘,多喝点水。姑娘,今日冷不冷,要冷,多穿些。姑娘,姑娘”她说是由于爱我;爱我,她才会说。

曾经,我总是不理解妈妈,读了这本书我开端逐渐理解,由于咱们是两代人,咱们之间有相隔的代沟,或许只要像这位作者与她儿子相同,两边相互了解,让屏障一层一层削减,两人之间才会渐渐知道对方,母女或母子之间要和朋友相同,由于他们才是你最忠诚的听者与陪同者。我变了,妈妈也变了!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影响了我,也改动了我,我和妈妈从一开端的“形同陌路”,到现在的嬉戏打闹,中心改变很大,我与妈妈从“路人”变成了朋友。咱们是两代人,中心相隔二十六年,现在也成为了“一代人”!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10)

一本是龙应台和儿子交换的36封家书。我用了两周断断续续的时间,今天终于读完了。

内容提要:本书共有两代人阅读的36封家书。作为母亲龙应台和儿子中间隔了三十年。

他们之间也是两国人,中间隔个东西文化。因为有隔阂,作为母亲不愿意从此“失去”曾经认识的那个儿子。于是,想到了采用书信的方式与儿子交流。

儿子也在她的影响下,采用书信的方式与母亲交流。于是,关于人生、关于生活、关于学业等等的一些看法两代人就开始了沟通和思想的碰撞。作为父母与孩子同住一个屋檐下,却是无话可谈,他们深爱彼此,却互补相识,他们向往接触却找不到桥梁,渴望表达却找不到语言。

这种写信的方式,让彼此有了连结。

在这本书中,母亲和儿子的家庭信函围绕着:德国足球,香港文化上升到两代人对国家的不同理解。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很佩服龙应台的一些犀利思想。

因为这是一封家书,读起来很容易,也很温馨。在母子对话中,读者可以获得和思考。对于我自己也有一些思考。看着婴儿一天天长大,作为母亲,我也一天天变老,我也希望女儿长大后,我也能赶上她。

这种“家书”的形式对于我也是在女儿十八岁和她沟通的一种方式。

就如,我之前每天写日记,只是为了写给自己一天的所思,所想,当年老的一天还能回忆生活的印记。

在阅读到《给河马刷牙》的时候,“在现代的生活架构里,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你的工作对你很有意义。如果你的工作没有绑架你,让你成为工作的囚徒,让你充分体验生活,你就更有可能幸福。

至于金钱和名誉,**是幸福的核心要素吗?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时,你就会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了你时间,又没有剥夺你的生命时,你就有了尊严。

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我也会反思自己目前的工作到底是什么呢?我们都希望有尊严的活着,体面的工作就是让我们有尊严的生活着,而目前自己的工作只能是我自己谋生的手段,很有意义的工作,现在做的特别纠结和落寞,没有了方向感,特别想跳出那个圈圈,而却没有了跳出的勇气,只能在纠结中生活着。

希望自己能够心存阳光,期待光明的一天。

说到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本圣经,是为母亲的生命而读的。这本经好不好读,就看母亲的耐心、爱心、运气及造化了。“风筝”即使放手飞了,这本经还是经常留母亲手中,还是会继续读下去,继续牵挂下去。

爱孩子,爱家人,我们也必须有度才行。爱的太深,彼此会窒息,想逃避,爱的太少,我们缺乏情感交流。所以“爱”是我们一生要学***课!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11)

“妈妈,你和我说话的方式,还是把我当作……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予’,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对,这就是你的生态啊。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拿起《亲爱的安德烈》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样一段话,瞬间一种强烈的共鸣扑面而来。的确,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总是会有很多自己的思想,想着走自己的路,选择自己的品味,在搞自己的游戏,并总是在心底高呼:“妈,你能不能理解,我们要自己出去探索。”这便是我们心中的独立。

而我是从何时开始变得上述般反叛的,具体自己也说不清楚。或许是我产生“这么大的人同母亲还太亲近,代表着本身人格独立性不够完整”的观念开始的。只记得去年自己当选“蠡中年度十大人物”后,家里没人知道,直到颁奖的前一天晚上,母亲才因我的一句话“明天的颁奖典礼我是获奖者之一”而得知。“什么?你?!你申请了?怎么没和我们商量?”那一刻望着母亲惊愕的表情,心底却莫名地涌起一种快感,这是这么多年来我第一次自己做决定,而且是一次成功的决定。于是每每当我想起这一经历,嘴角便会情不自禁地扬起一丝得意的笑。然而当我读到书里第三十四封信中龙应台面对儿子的独立宣言时的“惨状”,这抹浅笑满满的冻结、封存。

从未想到原来作为母亲的她们,面对这样的言语与场面是这般“无法应付”。那一刻,我首次于她们的角度开始试想。一开始的自己,只是个柔软地躺在母亲怀里的小婴儿,大声地啼哭,傻气地笑,流着口水亲切地叫着妈妈。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悄然成长,一点点地变得成熟,一点点地追求独立,然后毅然地奔向那个未知的世界。这一切都在母亲的眼里,而她只能远远地站在身后,惆怅地望着我的背影,在遥远的地平线上变得越来越小……或许,在她心里依旧清晰地记得,那个柔软地躺在自己怀里无助啼哭的婴儿时代的我,而我却仿佛一夜之间变得亭亭玉立,说话干脆,做事自信,又不拈人,并且叛逆地表示,我没话想和她说。这个时候,一旁的母亲真得会很心痛吧。

此时再回想自己,在这羽翼还未丰满之际,就早已想方设法地追求“独立”,是否的确疏忽甚至在无形中伤害了有着中国“保护式”教育心理的母亲。

一番沉思之后,目光再一次回到手中的书上。书的封面,是英俊的安德烈沉思的样子。蓦然发现再叛逆的孩子,在母亲面前,其实仍然只是一个孤独成长的少年,一个面对学习、情感、生活常常困惑,却努力地去适应和排解的少年,一个拥有和自己一样血液的优秀、感性、率真、诚实、幽默的可爱少年。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12)

亲爱的安德烈是一本引人入胜的小说,通过阅读这本书,让我深深地被故事所感动,也受益匪浅。在这篇读后感中,我将分享我对这本书的看法和感受。dG15.cOm

这本书描绘了一段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主人公安德烈和他的爱人艾莉丝之间的爱情充满了坎坷和考验,但他们始终坚定地相爱着。他们在生活中遭遇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他们始终相互扶持,共同面对,最终走到了一起。这种真挚的爱情让人感动,也让人对爱情充满信心和希望。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段爱情故事,更是对生活和人性的思考。通过安德烈和艾莉丝之间的故事,作者巧妙地描绘了人性的复杂和多变。安德烈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困难,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和坚强。他的坚韧和勇气让人深受鼓舞,也让人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期待。

这本书也让我反思了自己的生活和人生。通过安德烈的坚强和勇气,我明白了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重要的是要保持乐观和积极。只有坚定地相信自己,才能战胜一切困难,走向成功。

亲爱的安德烈是一本感人至深的小说,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深地被故事所感动,也受益匪浅。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段爱情故事,更是对生活和人性的思考。通过安德烈和艾莉丝之间的故事,我领悟到了许多人生的道理,也让我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我相信,只要坚定地相信自己,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都能走向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感谢这本书带给我的启示和感悟,我会永远珍藏在心中。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13)

重读《亲爱的安德烈》

最近,六年级的学生总是遇到麻烦,这使我们班的几位老师精疲力尽。每天,除了上课,我们还与学生/家长有着无尽的纠葛。面对屡教不改的学生,我们感到教育无力。白天,我们互相提醒如何解决问题,如何为班上其他同学打鼓,确保证常秩序。

晚上躺在床上,放松身心,我想: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会这么离经叛道?我们的教育到底怎么了?

是否我们做的不够好?思来想去,总不得疏解,干脆就又开始重读《亲爱的安德烈》。

这本书我读了两三遍了,但每次再读一次,它仍然给我带来心灵的震撼。龙应台作为一位著名的作家,受过中西教育,也知道孩子的成长是不可替代的。当她辞去台湾文化总监的职务,再次当上母亲时,她发现自己的孩子——曾经可爱而安全的孩子已经不见了!她走近时,孩子退后了,她想和他谈谈,他说:

谈什么?她不愿意问,孩子说,我不是你可爱的安,我是我。她想和他说话,但当她张开嘴时,发现即使孩子想说,她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十八岁的儿子,已经是个他不认识的人。因此她萌生了以通信的方式来了解自己的孩子,来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

试想,有多少家长能意识到与孩子的差距并主动消除?我们的家长永远都在忙,忙到孩子出了问题了,才想起:他们已经好久没有谈过话了。

就连围坐在餐桌旁的一家人也被手机绑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美丽的用餐时刻已悄无声息地过去了。反观青春期的孩子,又有几个愿意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吐露给家长的?因为他们已经很久没有走过沟了,他们知道自己爱父母,但爱也成了不喜欢/不知道/不交流的借口。

她们迫不及待地想要认识外面的世界,迫不及待地想要构建属于自己的团体,却没有人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给他们的青春期来个缓释,就那样,懵懂中,他们跌倒/犯错/冲撞眼前这个世界,以此宣告自己的存在,标榜自己的与众不同。

我曾不止一次意识到,当前学校是多么有必要开设相关的青春期课程,以帮助这些孩子们正确应对青春期的诸多问题,可是,我们的家长为着生计奔波,无暇顾及,即使有时间,他们宁愿坐下打打牌消遣消遣,也不愿在这“莫须有”的事情上流连驻足,停下半步;我们的老师,精力都被各种各样的杂务所占据,尽管看出了苗头,觉察了动向,怎奈个人力量之渺小,也仅限于零敲碎打式的班级说教,**真正把它当作一门课程,开诚布公地坐在一起谈谈话,为孩子们[读后感送上最最亟需的青春期礼物呢?

安德烈说:“妈妈,你跟我说话的语气跟方式,还是把我当十四岁的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一个二十一岁的**。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么?

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予,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

呵,多么铿锵有力的独立宣言!是的,我们很多家长都是一面给予一面觉得自己是孩子的拯救者,没有我,那里有你?离了我,看你怎么活!

可是根本没意识到,子女不仅仅是我们的子女,他首要的身份却是一个独立的人!我们确实有孩子,但这决不是我们可以指导孩子成长的原因!我们不仅要培养孩子的好兴趣/好品格,他们可能是优秀的,也要正视自己的缺点,给他们生存的环境,只是提醒,而不是强加于人,不是施压。

生活是他们的,你必须允许他们走出分歧,即使这是众所周知的错误。

就像龙应台再次认识自己的孩子一样,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再次认识青春期的孩子。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14)

龙应台是一位母亲,但她失去了一个可爱的小孩,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十八岁的人。

她说:“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但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

十八岁,离母爱有多远?在龙应台与安德烈之间,在台北与法兰克福之间,仿佛只剩下几句无关痛痒的问候,与真正的精神隔阂。

“不,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龙应台努力着,安德烈也努力着。

每一封信里的思维火花,是现实中无法体验的。仿佛只有在纸的平面上,才能跨越思想的障碍,直抒胸臆,像一半朋友,一半母子一般地交流。安德烈爱他的母亲,但是,爱不等于喜欢,不等于认识。事实上,爱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都可以省略。

母亲是一个容易被淡忘的角色,年轻人的生活中,这仿佛是个罕见的名词。但安德烈与她的妈妈作了不同的尝试。他们的书信像一个拆除装置,把彼此之间的墙一块一块地拆掉在漫天的尘埃落定后,面对面,看清对方,也在对方的眼睛里真正地看清自己。母亲第一次认识了生命里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就像从空中绕过一堵高墙,在信纸上,两个人的思考与理解或相同,或不同;或质问,或反驳。新的思考与旧的保守交织在一起,碰撞出新的花火。他的三份玩世不恭,两分黑色幽默,五份认真。母亲的八分认真,两分知性怀疑。两代人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字,诠释着自己的内心世界。

三年真的很不容易。一件枯燥而又有趣的这样一件事,一般人可能几次就会放弃,因为真的很辛苦。拼命地写,拼命地改,那一篇篇最真实的文字,才这样横空出世,被我们看到。母子之间的心灵之语,就像一杯热茶,温暖人的心灵。出书不重要,这三年的不懈坚持,已经够了。在我眼中,他们的对话,就像我与妈妈的对话一样,不拘于小节,也不失于哲学的思考与观点。一位拥有犀利之笔的作家,化身成了一个真正的生活中的妈妈;一个优秀而又有些任性的青年,也就变成了一个家庭中的儿子。最后一封信中诗人鲍勃·迪伦与妈妈共进晚餐的镜头让我深深感到:有妈妈的地方永远有家。

正是因为这三年——十八岁至二十一岁的努力,他们之间从那形同陌路时候开始,在三年后,有了一份联结,是心与心之间的对话,世界上最亲密的手记。可能表面没有太多的改变,但两人的心中,早已形成了联结的纽带,朋友的默契与母子亲情。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15)

周国平说:“读书到底为了什么?如果我们排除做学问很实际的目的,读书就是我在吸取营养,把自己丰富起来。我自己感觉读书最愉快的是什么时候,是你突然发现‘我有这个思想’,最快乐的时候是把你本来已经有的,你却不知道的东西唤醒了。”阅读是很好的积累,有许多未知的东西可以在书中得到答案,一个人的知识越多,越感到自己的无知。多读书增长课外知识,可以让你感到浑身充满了一股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激励着你不断的前进,不断地成长。

多读书,可以让你变更聪明,变得有智慧,你就可以勇敢的面对困难。用自己的方式解决困难,让自己的人生道路更宽广。

多读书,也能使你心情愉快,在知识的海洋遨游是一件无限快乐的事情

当然,教育孩子,必须有丰富的知识,不然,与孩子沟通的时候,遇到一些奇奇怪怪的话题,我们无言以对。只有丰富的知识,你传递给孩子会有更多有价值的东西,并且能匹配给孩子确实需要的内容。

《亲爱的安德烈》是一本不错的教育书籍,孩子的成长与父母的成长是密不可分的,当然有许多的年轻人并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人生需要经历许多的路口,当有一个爱你的父母为你指点迷津,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会少走许多的弯路。许多的80后,90后已经为人父母,在教育孩子上,我们不妨借鉴一些优秀的方式方法,淘汰一些落后的教育方法,与新时代的孩子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