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人物观后感推荐

感动人物观后感推荐。

就“感动人物观后感”这个话题栏目小编想分享一些自己的看法。随着时代的发展,观看视频已经取代看书成为人们知识获取的一种主要方式,我们自身也会在观影的同时产生许多新的思维。梳理观后感需要增强对作品情感的把握和判断,观后感可以围绕着基本观点,写一些事实,讲一些浅显易懂的道理。在这篇文章中您能找到任何您想要的信息!

感动人物观后感 篇1

今晚很少看中国,因为这个节目一年只播一次。我每年都要看这个节目。我们有很多地方可以向那些杰出的人学习。今年的感动中国也很感动。从朱亚光到杨善洲再到阿里木,他们的每一点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看到胡忠,谢晓君和妻子抛弃了一切,把孩子带到了一个偏僻的福利院。谁能做到?他们告诉孤儿们:虽然我们很无助,但我们是脚踏实地的人。是他们让孤儿有了家的温暖 .

让我们由衷的对他们表示敬意和赞美。我相信这就是爱和信念的支持吧!医学专家吴孟超是医位心地善良的医生,用自己的行动和爱心感动世界。

与我们同龄的无臂钢琴家刘伟用事实告诉我们,努力工作会有结果。只要你迈出第一步,走自己的路,你就会成功。人民公仆杨善洲在晚年退休后毅然决然回到云南老家去

植树是他用60岁后的生命,建立起数千亩的绿色王国。

张平宜,一个台湾的富家女,没有人会相信她在老营盘这个麻风病贯行病区扎了根。她用她所有的一切来帮助这些连小学都没毕业的孩子。她还告诉我们要学会感恩,珍惜一切。最漂亮的妈妈吴菊萍亲手救了一命。善良是人的本能。我们拒绝袖手旁观。

看到一个模型所作的一切,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也是我们学习的一个模型。让我们努力成为白芳礼。我相信在未来,白芳礼会出现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

感动人物观后感 篇2

有不少人都认为,这部电视剧有些假,不切合实际,拍的不好,但是我,却倍感欣慰。

因为第一次,我们的媒体,我们的舆论,把医生这个行业真实拍了出来。

医生不是白狼,医生依然是白衣天使。

即使有害群之马,但是大部分的医生,依然是好的。

行外人不知道,医生的工作,有多么的艰辛。

每天超负荷的工作,让医生们的精力和体力都严重的透支。

寻常人无法想象,站在手术台边,医生的紧张和疲劳。

即使是在夏天恒温20度,冬天恒温25度的手术室里,无影灯下,医生们也是汗如雨下。

行外人更加不知道,选择医生这个行业,就是和家庭说再见。

身为医生的女儿的我,有着亲身的体会。

考上医科大学的那一天,我的母亲,一个有着多年行医经验的医生这样告诉我:你以后,会对不起你自己的孩子,就像我一样。你的孩子将来也会像你小的时候那样向你抱怨——妈妈,你陪我的时间太少了。

从小在医院长大的我,见惯了国内医院病房里人山人海的场面,走廊里全是加床,病房里人满为患。医生和护士,忙的脚不沾地。之前的几部医疗剧,大体也是如此。

但是感动生命和它们不同,应该说燕达医院是所有医务工作者理想中的医院,而如果每个医院都是这样,所谓的医患纠纷,也就会消失无踪。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当医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观察病人的时候,病人怎么会不满意?

当医生这个工作不再是一个搏命的职业,医生又怎么会因为觉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而敷衍对付?

我们医生也只是普通的老百姓,正如剧中的院长所说,我们都是普通人,没有**和官员的权力。

我们只是普普通通的医生,仅此而已。

感动人物观后感 篇3

新近直播的20XX“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的实况,我是在感动中、激动中和流泪中看完的,其中让我感动最深的是一个叫陶艳波的母亲。陶艳波的儿子杨乃彬8个月大的时候因病失聪,从此,这个黑龙江的三口之家,为儿子的明天,走上了一条异常艰辛的路。陶艳波本不敢眺望太遥远的未来。她先是去北京学习唇语,回来后不厌其烦训练儿子。整整3年,当那一句含混不清的“妈--”从儿子嘴里说出时,陶艳波和丈夫相拥而泣。儿子7岁那年,她毅然辞掉工作,随儿子一起走进了小学校园。她决心以自己的陪读,为儿子赢得与健全孩子同样的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四年级,整整16年,陶艳波成了杨乃彬的“同桌的你”。

小学的课程相对容易,陶艳波面临的考验在于体力。课间,她得陪着孩子们蹦蹦跳跳。上课时,为了不影响后面的孩子听讲,她坐在一张很矮的凳子上,一堂课下来,累得腰酸背痛。乃彬看不清老师的口型,急得满头大汗。为了让儿子跟上进度,陶艳波必须把上课的内容全部记下来,课后,放慢速度再给儿子讲一遍。乃彬小学六年级时,陶艳波和丈夫倾尽家财,为他做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初中三年,陶艳波既要学习越来越难的功课,还要给儿子进行声音训练。20XX年,乃彬收到重点高中录取通知书的那天,陶艳波笑了,班主任却抱着她哭了:“这3年你太不容易了!”

更不容易的是接下来的高中三年。复杂的方程和定律,让年过40岁的陶艳波学得异常吃力。“如果我不懂,他就更不懂了。”为了让儿子考上大学,陶艳波成了全班最用功的学生,“一下课就缠着老师问问题,有些题目一想就是一宿。”

20XX年,失聪的乃彬终于走进了大学校门。“别家的孩子19岁考入大学,我家的孩子也是19岁考入大学。”说起自己的儿子,陶艳波充满自豪。如今,乃彬已经是个懂事的男子汉,为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他勤工俭学,为同学提供快递服务。他那青春的脸庞,洋溢着自信的微笑。当道路越走越宽,48岁的陶艳波会在今后的日子里,给自己订立什么规划么?“感动中国”的采访环节,主持人提醒陶艳波:“比如旅游啊,美容啊……”陶艳波并不接茬,又把话题回到儿子身上:“我的希望就是,他以后能够融入社会。儿子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母子俩一起唱起了《世上只有妈妈好》,听力受限的乃斌无法找准音调,但这依然是最让人动容的演唱。在舞台上唱歌,这是乃彬打小的心愿,也是妈妈帮他圆了又一个梦想。

感动人物观后感 篇4

大家都知道,在中国有许多让我们感动的人物,那么就在201x年,就有十大感动人物,如果你想知道,就请往下看吧!

十大感动人物读后感

201x年中国十大感动人物:最美司机吴斌、“最美富二代周江疆、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孕妇彭伟平、最美农民工王俊旺……其中最美教师张丽莉的故事最令人感动。201x年5月8日20时38分,在佳木斯市胜利路北侧第四中学门前,教师张丽莉走在回家的路上,一辆客车在等待师生上车时,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致使车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之下,教师张丽莉看见了,马上将学生推向一旁,自己却被碾到车下,造成双腿截肢,骨盆粉碎性骨折,另有4名学生受伤。

听了最美老师张丽莉的故事,你有何感想?

读了这本书以后,它告诉了我很多关于爱国者在祖国的成功。只要你不放弃自己,不管你天生残疾,只要你有生命的信念,你就会经常创造奇迹。复兴中华从小事做起。

在家里做孝顺父母、关心亲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小帮手”;在社会和公共场所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保护环境、遵守秩序的“小卫士”。

我要与上面为标尺,做一个复兴中华,从我做起的“小市民”!

十大感动人物读后感

看了这片《感动中国xx十大人物》真的很感动,触动心灵最深的是这样一句话:“蜀道难,蜀道难,台湾娘子上凉山。隔着海峡,跨越偏见,她抱起麻风病村里孤独的孩子,把无助的眼神软化成世界的希望。

她站起来很坚强,事实上,她的心比任何人都柔软。”不错,她就是张平宜老师。有人说,当老师就是每天教纪律,不快乐。这是老师的声音吗?

不是的,快乐,是发自内心的感觉,同样,做一名老师应该用心去体会教孩子们的快乐,听到孩子们整整齐齐的说句:“老师,这堂课我学会了!”这便是老师的快乐。

感动人物观后感 篇5

观后感“感动中国”节目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今天在学校观看《感动中国》,感动都会在霎那间汇聚在一起,形成一股无限的力量,强烈地震撼着我的心灵,冲击着我的每一根神经,直到感动的泪水潸然而下。

2011年7月2日下午,杭州滨江白金海岸小区。这名两岁的女孩趁奶奶不注意,爬上窗台,然后被窗沿夹住,随时可能摔倒。这可是在10楼,楼下的邻居都惊呆了。

坚持了一分钟左右,妞妞还是掉了下来。过了一会儿,正好路过这里的吴菊萍踢掉高跟鞋,张开双臂,冲过去抓住妞妞。

吴菊萍被紧急送往医院后,被诊断为左臂多处粉碎性骨折,其中桡骨和尺骨骨折3处,预计半年后康复。逃过一劫的妞妞在10天后苏醒过来,开口叫了“爸爸、妈妈”。

“这是本能,是一个母亲应该做的事情。”躺在病床上,吴菊萍一脸平静。事件发生时,她的孩子只有七个月大,尚在哺乳期。

荣誉铺天盖地,吴菊萍保持了清醒的认识,“我只是普通人,问心无愧就好。”公司奖励了20万元,她留作自用,为此背负了不少压力。“我需要好好生活,好好工作,才有能力去帮助身边的人。

”赡养父母、培养孩子、还房贷……任何普通人,都无法对这些现实问题视而不见。

“我会把重心调整回工作、家庭中来,减少媒体活动。”吴菊萍年后将重返工作岗位,她最大的心愿是看着妞妞与自家孩子健康长大。

危险裹胁生命呼啸而来,母性的天平容不得刹那摇摆。她挺身而出,接住生命,托住了幼吾幼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她并不比我们高大,但那一刻,已经让我们仰望。

她有一双最柔弱的臂膀,也是2011年中国最有力的臂膀。在物质生活丰富的时代,信仰混乱、价值混乱的新闻接踵而至。吴菊萍用她柔弱的手臂支撑着生命的奇迹,唤醒了公众的传统美德意识。

“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这是无臂钢琴师刘伟的励志名言。刘伟失去了双臂,但充满了梦想。

命运不让他自由飞翔,所以他为自己插上了一对看不见的翅膀。看完刘伟的故事,我不禁心头一震,刘伟虽身为残疾人,但他身残志不残,用坚强的毅力克服了许多连我们这些正常人都无法克服的困难,难道我们就要这样平平庸庸的走下去吗?刘伟有一对无形的翅膀。难道我们不能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奇迹吗?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为我们的生活写更好的诗!

我想,真正的感动,的确伤感,可是它补心,并且化作继续前行的信心与勇气。有时候,感动让人脆弱,因为它总是触及你内心最脆弱的地方,但更多时候,感动让人坚强,因为当你看到身边有那么多人,有尊严,有好有强的生活,你也更有勇气向前迈进。

感动人物观后感 篇6

改变,就现在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把自己绑在教室里、埋在作业堆里、围在学生群里,永远有使不完的劲儿。那时只觉得,作为一个“小老师”,带好自己的班,让孩子们取得好成绩就够了。教导主任赵老师对我说:“一位优秀的教师怎么能不会讲课呢?公开课是每位教师无法跨越的存在,也是最锻炼人的一种方式。”

于是,每学期学校组织的公开课我都自告奋勇地承担。20XX年,我参加区教育局举办的优质课比赛。我精心准备,信心十足地走向赛场,本以为发挥不错,可是成绩却很糟糕。这真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在认真对比其他选手的课后,我领悟到:真正的好课是教师的厚积薄发,是教师眼中有学生、心中有学生,处处把学生放在首位。

找到了差距,我就为自己确定目标。每天读书10页,每月读一本书。起初,由于知识储备不够,教育理论书籍很难读懂,为了形成习惯,我先从教育类的杂志看起,不求质量的高低,只求习惯的养成。我还经常模仿、还原里面的教学实录,虽上不出“大家”的风采来,但也能领悟其中一二。

后来,我又逼迫自己读《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做最好的老师》《教学勇气》《为课痴狂》……我不敢停下来,怕一旦放松,就前功尽弃。读书让我有了底气,也让我变得更加淡定、从容。全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经过初赛、复赛,我一路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决赛的现场,最终以讲授一篇科普说明文《鲸》获得了市级一等奖。孜孜不倦的努力,又让我站在了省优质课一等奖的舞台上。

对于取得的成绩我并不满足。如何解读文本,怎么整合教材,课堂上怎样关注学生,我一点点地学。20XX年10月,刚接到学校安排的送教课通知,区教研室又通知我做一节同课异构的展示,两节课同时准备,让我又实现了一次新的突破。人啊,总要适时逼自己一把,才能享受一次次突破自己的喜悦。这两节课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这正是扎扎实实的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