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心得体会

事迹心得体会。

编写心得体会可以促进自己迅速吸收新知识,写心得体会有哪些秘诀呢?我会全力以赴制作一份让您满意的“事迹心得体会”,你能够发现有用的东西!

事迹心得体会【篇1】

孔繁森,不该被遗忘,他将一腔热血洒向高原,一生是清贫的,也是富有的;他领养了3名藏族孤儿,3次以“洛珠”的名义献血900毫升;他几次爬到海拔近5000米的山顶采集水样,帮群众解决饮水问题;他担任阿里地委书记后,跑遍了98个乡,行程达8万多公里。1994年的今天,孔繁森不幸殉职,时年50岁。致敬!

孔繁森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更是一位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的好干部。这位模范干部收留了三个震灾中认识的孤儿,父母被震灾夺走了生命。他将这3个孤儿接到家里,担负起养育责任。各位读者朋友们,对孔繁森熟悉的都知道,他是藏族儿女的家人,也是与藏族友好的纽带。

相信各位粉丝读者在小时候就读到过他的课文,敬佩。现在再读他,除了敬佩,多了些感动,孔繁森作为建国以来重大典型,被誉为“九十年代的雷锋”“新时期的焦裕禄”“领导干部的楷模”“民族团结的典范”。

在孔繁森的葬礼上,悬挂着一幅挽联,形象地概括了孔繁森的一生,也道出了藏族人民对他的怀念:上联: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下联:二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这两句话大家一定都熟悉,也希望大家每次听到这两句,就能想起他,孔繁森!

事迹心得体会【篇2】

29岁小伙徐前凯为了拯救即将被火车撞上的68岁老太,右腿被车轮轧断,不得不进行截肢手术。手术醒来后,当问到徐前凯后不后悔做了这个决定时,他回答:“牺牲一条腿,救回一条命,我不悔!”以下是第一整理的徐前凯事迹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徐前凯事迹心得体会(一)

徐前凯同志动人事迹感染了很多人,他不顾个人安危救下一位横穿铁路的老人,自己却永远失去右腿。面临生死攸关之际,有的人会坐视不理,有的人会冷眼相对,但是徐前凯同志只作了一个“简单”选择,用一条腿换回一条命,这一行为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崇高的价值观,体现了舍己救人、见义勇为、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通过这次对徐前凯同志先进事迹的学习,我感触颇深,为中国共产党有这样的好党员而感到自豪,也从内心深处也产生了对徐前凯同志的无限敬佩之情。

面对21世纪飞速发展的时代,市场经济占据了我们的生活,无私奉献的精神显得难能可贵。徐前凯同志一心为他人,从未想过自己的精神值得每一个党员学习,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风采。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不仅要学习徐前凯同志舍己救人的精神也要学习他无私奉献的精神。在面对最复杂的群众工作,我们要以徐前凯同志为标杆,时刻鞭策自己,至始至终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心上,将人民群众的难处时刻记在心头,以无私奉献的精神,竭尽所能为人民服务,做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

徐前凯事迹心得体会(二)

很多人都说如今是一个信仰缺失的社会,人们之间人情冷漠,亲人之间也会因利益反目成仇,陌生人就更不用说了,但徐前凯用自己的行动给了这些冷漠的言论一记响亮的耳光,这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面对群众生命安危和自己生命安危时本能的做出选择,让共产党人的风骨傲然屹立在这个时代之巅!

徐前凯,男,29岁,中共党员,是成都铁路局重庆车务段荣昌火车站的一名值班员。7月6日15时49分,荣昌火车站值班调度员李胜在对讲机里听到同事徐前凯的呼救,同一时间,火车站副站长柏英也听到了,他俩急忙赶往现场,看到了令人揪心的一幕:徐前凯躺倒在地,右腿膝盖以下被车轮轧断,鲜血直流。他不顾个人安危从急刹滑行的车列跳下,救下一位横穿铁路的老人,而自己却永远失去了右腿。

“来不及多想,救人!就这么简单。”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显示出一位共产党员的不简单,一个党员“时刻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徐前凯做到了,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这是一个优秀党员的品质,试问有多少人在这样的危机关头能抛开自己的生死勇敢的救人,徐前凯的行为值得所有的人为他点赞,但是也不禁替他惋惜,因为他才29岁啊,还没有结婚。

徐前凯当过两年兵。这是英雄成长的重要的人生履历。在部队培养铸就的钢铁般的意志和品质,为他的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此启示我们:一个人,从小就立志做一个英勇无畏的人,做一个乐于奉献的人,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是多么的重要。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和内在素质的养成,要靠长期积累和沉淀才能形成。可以肯定地说,一个没有坚定理想信念的人,是无法在这样的生死关头做出如此的英雄壮举。

看到徐前凯的事迹,我们能不感受到震撼吗?我们要像徐前凯那样做一名好党员。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上,时代赋予我们新的历史使命,我们不能坐而论道,我们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我们要打牢思想根底,更加强化理想信念;我们要攻坚克难,迎难而上,去争取更大的胜利。我们没有理由懈怠,没有理由不努力作为,没有理由不把职责使命担当扛在肩上。践行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需要我们坚韧不拔、义无反顾、无私奉献。

发掘英雄的先进事迹,宣传英雄的先进事迹,践行英雄的先进事迹,就是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本职岗位,创造一流业绩,报答党和人民。这个时代需要徐前凯这样的英雄,我们的心灵在英雄的行为下必将受到洗礼,愿帮助别人,奉献爱心作为每个共产党人的一种本能,长久的相互感染,传递下去,徐前凯,我们为你而骄傲!

事迹心得体会【篇3】

耿家盛是云南冶金力神重工有限公司拉丝成套设备制

造分公司车工。1982年毕业于昆明机床厂技校产品表面处理(油漆)专业,分配在昆明铣床厂从事产品油漆工作。1984年11月,调入昆明重工,重新学习车工技术,从事车工工作并兼做油漆、铣床、镗床、钻床等工作。耿家盛同志在良好的家风熏陶下,本着“ 踏实做人,认真做事”的信念,对所担负的各项工作勤于思考,勇于钻研技术,善于实践,坚持不懈地把自己锻炼成为工作勤奋、技术过硬、思想上进的现代工人。20多年来,几乎每年都有一两样小改小革,技术创新,为工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做出重大贡献。

学习劳模要立足行为,少说多做,在工作中勤干学习,苦练服务本领,提高服务能力。全体民警要学耿家盛精神立足本职,争当先进、赶超先进,创新业绩,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勤奋踏实,求真务实,

“踏实做人,认真做事”,是很多人推崇的人生信条,耿家盛更是数十年如一日、用大半生的经历践行着这样一句箴言。他始终坚定地认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无论你在什么岗位,干什么工作,只要你爱岗敬业,舍得下工夫,不怕吃苦,肯动脑筋,从点滴做起,持之以恒,就能从工作中找到乐趣,就能有所成就” 。在各种观摩交流授课场合,面对众人仰慕的目光,耿家盛都表现得十分谦逊,他诫勉自己,一定要牢牢记住两个字 “感恩”,他认为,荣誉不是他一个人的,正是有了企业这一载体,有了各级政府和领导的关心支持,有了各级工会为基层工人搭建的平台,经过自身努力,才收获了一些成绩。在荣誉面前,耿家盛总结了一句话,“学会保持,懂得坚持”。他认为,不管走了多远,自己都要始终坚守“踏实做人、认真做事”的人生信条,保持工人本色,在学技术、搞革新、爱企业、讲奉献这条路上矢志不移。学习耿家盛同志的高贵品质及先进事迹后,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更应该立足本职工作,踏实做人、认真做事,不断学习及钻研专业技能,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为更多的人民群众服务。

事迹心得体会【篇4】

2016年的她,刚刚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放弃了大城市优渥的生活和工作机会,依然选择回到家乡,回到百色老区工作。2018年的她,积极响应组织的号召,前往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活跃在脱贫攻坚一线。2019年的她,永远定格在30岁,留在了人生最美的年华。黄文秀同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章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

命,前行路上,总有优秀的人因为一种力量敢于奉献、甘于坚守。

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里,我们不缺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人;缺的是以民为本、含身报国的人;缺的是以不忘初心、驰而不息的精神状态,以实字当头、以干为先的奋斗姿态,干事创业的人。黄文秀同志不忘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不畏艰难,迎难而上,把希望带给更多父老乡亲,为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尽绵淳之力。作为青年人,我们要学习她青春奋斗、回报乡土的为民情怀;要学习她饮水思源,反哺家乡的赤字初心;学习她心系群众,公而忘私的使命担当。要做黄文秀式的青年干部,能主动肩负新时代赋子的使命担当,把自己的理想同国家前途、人民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忘为民初心,牢记时代使命。

自古英雄出少年,青年是国家的来,也是世界的永来。一代人有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我们站在历史风口浪尖上,要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以“滴水穿石、绳锯木断”的韧劲,以“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魄力,以“气可鼓而不可泄”的坚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追感,做一名勇于担当、甘于奉新的弄潮儿。

事迹心得体会【篇5】

钢城“活雷锋”——共产党员郭明义事迹

在鞍钢有这样一名职工,1994年以来,他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的家中却几乎一贫如洗。一家3口人至今还住在鞍山市千山区齐大山镇,一个80年代中期所建的、不到40平方米的单室里。

2006年以来,他8次发起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倡议,有1700多名矿业职工参与;其中,鞍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汽运作业区大型生产汽车司机许平鑫与武汉的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成为全国第1066例、鞍山市第5例成功捐献者。2007年以来,他7次发起无偿献血的倡议,共有600多名矿业职工参与,累计献血15万毫升。2008年以来,他发起的希望工程捐资助学活动,已有2800多名矿业职工参与,资助特困生1000多名,捐款近40万元。2009年以来,他发起成立了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俱乐部,已有200多名矿业职工和社会人士参与。

他就是被称为“雷锋传人”的鞍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员郭明义。为此,他先后荣获了齐大山铁矿先进生产者标兵、模范共产党员,鞍钢矿业公司先进生产者、模范共产党员,鞍钢先进生产者、精神文明建设标兵、优秀共产党员、鞍钢劳动模范,鞍山市优秀义工、道德模范、无偿献血形象代言人、特等劳动模范、辽宁省希望工程突出贡献奖、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全国红十字志愿者之星、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郭明义的先进事迹感动了钢城。2010年4月26日,鞍钢集团公司党委、鞍钢集团公司做出了《关于开展向郭明义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在2010年6月9日鞍钢集团公司召开的郭明义事迹报告会上,鞍钢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晓刚在讲话中称赞郭明义同志的先进事迹,集中体现了鞍钢优秀的企业文化、钢铁产业工人的可贵品质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定实践者,是雷锋、孟泰精神的传承者,是新时代的道德楷模。

2010年8月4日,中共鞍山市委做出了《关于开展向郭明义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同日,辽宁省红十字会做出了《关于开展向郭明义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2010年 8月11日,辽宁省总工会授予郭明义同志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2010年 8月16日,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郭明义同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0年8月17日,鞍钢郭明义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为全总机关做事迹报告。

16年资助180多名特困儿童,铸就无疆大爱

1994年,当郭明义看到鞍山团市委希望工程办公室号召向濒临失学儿童捐资助学的电视短片后,心情非常沉重。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望读书的目光,仿佛向他发出了真挚的呼唤。第二天,他就去鞍山市希望办向一名岫岩山区的失学儿童捐助了200元钱。十几天后,他又给这个孩子邮寄了200元钱。从此,他把参与希望工程活动作为自己的一份责任、一项事业执着地坚持下来,从没想过放弃和退缩。在他的心中,帮助孩子就是帮助社会和国家,这正是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尽的职责。

当得知海城有个孩子每天要走4公里的路上学时,郭明义立刻把自己的自行车送去。郭明义每天5、6点钟就从家里出来去采场,这个时间除了自行车没有其它的交通工具,妻子又给郭明义买了一辆。没过多久,这辆自行车又被郭明义送给了海城的另一个孩子。看着没了自行车,每天更早从家出发的郭明义,妻子就又买了一辆,没想到,郭明义得知汤岗子小学的一个贫困学生需要一辆自行车上学的情况后,又把这辆自行车擦得锃亮送给了他。

在鞍山市铁西区某中学读初二的小女孩杨斯雯,今年15岁了。在她出生只有三个月时,父母离异并各自离家出走,从此她和体弱多病、靠低保金维持生活的奶奶一起艰难度日、相依为命。从小到大,她没有穿过一件属于自己的新衣服,是郭明义七年来一直资助她学习生活。

也许有人会问,郭明义如此慷慨,是不是他的生活过得很富足啊?其实不然。1994年的时候,郭明义每月工资收入不到600元。他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上学的女儿,一家人生活得并不富裕。可为了帮助贫困学生,他甘愿倾其所有,过着清苦的生活。直到现在,一家三口人仍然住在市郊上世纪80年代中期所建的一个不到40平方米的单室里,房子和20多年前没什么改变。20多岁的女儿只能住在几平米的餐厅里。为了帮助更多的孩子,他不仅把生活费都捐了,而且把无偿献血的所有营养补贴、各级组织表彰他的全部钱物都捐献了。为了帮助更多的孩子,他对自己一分钱都舍不得花。一件旧棉衣一穿就是10年,一年四季就穿着工作服。自己连一辆旧自行车都舍不得买,每天走着上下班。直到2007年,鞍钢矿业齐大山铁矿奖励他一部手机并明确要求他不能捐献后,他才有了自己的手机。为了帮助更多的孩子,他不仅省吃俭用、节衣缩食,甚至连吃午饭的钱都舍不得花。为了帮助更多的孩子,他不仅自己全力付出,而且在希望办的支持和帮助下,于2008年3月4日,发起成立了以参加希望工程捐资助学活动为目的的“郭明义爱心联队”。2008年,他被鞍山市委、市政府命名为“鞍山市优秀慈善义工”。

2008年,四川汶川“5?12”大地震后,郭明义先后三次向灾区捐款,并交纳了1050元“特殊党费”。特别是5月15日,郭明义听说汶川灾区血源紧缺,立即赶到鞍山市中心血站献了400毫升鲜血。另外,他在慈善总会、红十字会等捐款450元。2010年4月 16日,郭明义为青海玉树地震灾区交纳特殊党费1000元。此前,在鞍钢团委组织的为西南各省特大旱灾献爱心活动中,郭明义已经通过鞍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团委捐款200元。

2010年3月11日,郭明义在报纸上看到: 辽宁科大信息技术学院大一学生、只有21岁的于雨含,因患尿毒症已休学。父亲有心脏病,丧失劳动能力,全家人仅靠母亲每月800多元的退休金维持生活。面对换肾的28万元手术费,母亲决定捐肾救女。

3月12日,在该报的报道中写到:“当日下午3时,在于雨含的病房里,两名陌生男子推门而入,他们也是要为于雨含捐肾的。如果不是记者恰好赶到,二人连姓名都不愿留下,“这个女孩太小了,遇到这种事,我们能帮就帮一下。”鞍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的郭明义和新大地轮胎公司的钟明杰留下200元钱,“出来得着急,身上就带这些钱。”

郭明义告诉记者,他下午才看到报道,雨含的遭遇让他心里很难受,“我女儿在南京上大学,和她年龄相仿,正值花季的女孩子不应该有此厄运。”郭明义当时就决定给于雨含捐肾。正巧他的朋友钟明杰打电话找他,他把事情一说,钟明杰也决定一起捐肾,“算我一个,我也有女儿,谁都不忍心让自己的孩子遭罪。”

提起捐肾的事,二人都称家里人还不知道,不过他们表示,家里人一定会支持他们的决定,“不管怎样,这事已经决定了,谁也无法改变我们的心意。”

16年来,已捐款10万多元,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学生,仅汇款单就有140多张,收到感谢信200多封。16年来,他不仅把生活费捐了,而且把各种补贴一分未留的全都捐了;他不仅把各级组织给他的奖金、慰问金捐了,而且把所有的奖品和慰问品也都捐了。

2009年7月,鞍钢集团矿业公司召开向郭明义同志学习活动的动员大会后,许许多多的矿业职工在他的事迹感染下纷纷加入“爱心联队”,成员由原来的30多人,迅速发展到年底的700多人。截止2010年7月底,已有2800多名矿业职工加入,累计捐资助学金额达40万元,共资助了1000多名特困学生。

20年累计献血6万毫升,展现广阔胸怀

2008年12月,郭明义获得了国家卫生部等颁发的“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这厚重而又光荣的金奖,蕴涵着郭明义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奉献故事。

1990年,鞍钢矿业齐大山铁矿号召职工参加义务献血,作为一名优秀党员的郭明义立即报了名。从此,开启了他又一个漫长的奉献之路。20年来,郭明义坚持每年献血,逐渐由每年献一次血增加到每年义务献血最高限额的两次。

2005年,郭明义开始捐献血小板,开始时从800cc血浆中提取1个单位的血小板,逐渐增加到从1600cc血浆中提取两个单位的血小板。五年来,每月捐献一次,从未间断。目前,他累计无偿献血已达6万多毫升,相当于他身体全部血量的10倍。

郭明义不仅自己献血,还向工友们宣传无偿献血的知识,带动身边的人加入到无偿献血志愿者的行列。2007年2月,鞍山市中心血站储量不足,临床用血告急,郭明义在献血时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就主动找到血站领导,说要组织大规模无偿献血。为此,他自己动手写了一封无偿献血倡议书,进班组、到岗位,面对面向工友们宣读“无偿献血、救助生命”倡议书,他的倡议得到了鞍钢矿业齐大山铁矿和鞍钢设备检修协力中心等单位干部职工的热烈响应。

郭明义的一位工友说:“以前给补助费我都担心影响健康不愿意献,现在没有补助,我却献好几次了,就是被郭明义这种精神所感动的。”在采场工作的一名劳务工说:“我当了几年兵都没献过血,就因为郭明义动员我,我两年献了三次血,我就是冲着郭明义去的。”推土机司机马文昌已无偿献血六次,并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他说:“我们这种爱心,都是因为郭明义,都是被他激发出来的。”

2007年3月2日,鞍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和鞍钢设备检修协力中心等单位共有100多名干部职工参加了一次无偿献血活动。据鞍山市中心血站的工作人员回忆,那天,他们一共出了三辆采血车,原定50人参加的无偿献血活动,没想到一下子来了100多人,一个自发组织的无偿献血活动能来那么多人,是他们以前没见过的,而且有很多职工是值夜班,干了一宿活后赶来的。此情此景,让他们十分感动。仅这一次,就采集无偿献血2万多毫升。

2008年6月,鞍山市中心血站为北京奥运会备血,郭明义又组织了30多名职工到市中心血站献血,他们因此获得了鞍山市首批“奥运生命”奖章。2008年11月,鞍山市第一支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了,郭明义当之无愧地被推选为队长。

目前,在郭明义手中,已有54本无偿献血证书。

带动1000多人成为志愿者,彰显崇高品格

2002年,郭明义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鞍山市第一批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2006年,郭明义成为鞍山市第一批遗体和眼角膜自愿捐献者。2008年,郭明义发起成立了鞍山市第一支红十字志愿者服务队、红十字志愿者急救队。多年来,郭明义还执着地向身边的每一个人传递着爱心和真情,用火一样的热情温暖了身边的同志。究竟为别人做了多少好事,谁也说不清。

2006年12月初,郭明义听说工友13岁的女儿患上了白血病,他立即赶到医院送去身上仅有的100元钱。当得知一家人正为了高昂的治疗费用发愁时,在矿领导的支持下,他立即在全矿组织爱心捐款活动募集到捐款2万多元。没过多久,郭明义又了解到采矿车间一名职工15岁的儿子,患上了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症。

看到两名工友整天愁容满面,想着两个花季少年的生命正被无情的病魔所蚕食,郭明义心里非常难受。然而,要挽救白血病和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最有效的办法是尽快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是,由于目前国内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人还不够多,配型成功的几率也很低。于是,郭明义萌发了一个想法,能不能在矿里组织造血干细胞捐献活动,每增加一个捐献者不就增加了一个挽救工友儿女的希望吗?但是,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知识并不被人们所了解,怎样才能让大家都能参与捐献呢?

他立刻写了一封感人的倡议书,走进全矿机关科室和70多个班组,声情并茂地为大家大声朗读,呼吁大家为挽救工友子女的生命,积极参加捐献造血干细胞。为此,每天下班后,他都到职工浴池去义务为工友们搓澡,最多时每天搓20多人,为的就是借机向大家宣传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重要意义。

在他的广泛发动和精心组织下,2006年12月26日,共有400多名矿业职工参加了首次造血干细胞样本采集活动。很多职工都是刚刚下夜班从生产一线赶来的。此后,越来越多的职工甚至社区居民纷纷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行列。一个小吃部的老板说:“在郭大哥的影响下,我参加了捐献,我觉得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的几率只有十万分之一,郭明义和他的工友们的血样一时没能与两名患病的矿山子女配型成功,却挽救了另一个生命。

2008年11月,鞍钢矿业齐大山铁矿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许平鑫接到鞍山红十字会的通知,他与武汉的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这个消息让郭明义和他的工友们感到十分喜悦。许平鑫成功完成捐献后,到医院探望许平鑫的郭明义无法掩饰内心的激动,紧紧地搂住躺在病床上的许平鑫,那一刻他的心里是多么的激动啊!全国第1066名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者许平鑫说:“是郭明义深深地影响了我,改变了我对人生的看法,我做了一件一辈子都觉得特别有意义的事。”

目前,鞍山市共有5000多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其中由郭明义动员组织的自愿者近三分之一。这就是郭明义崇高的品格、人格的力量带来的影响。2008年11月,郭明义被中国红十字总会命名为中国红十字志愿者之星。2010年2月1日,郭明义得知市中心血站血源紧缺。2月2日,就向鞍钢集团矿业公司的广大职工发出献血倡议并得到迅速响应。短短3天,就有近500人报名。加上原有的100多名成员,郭明义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的人数达到600多人。

因为血站补充血液库存不需要600多人同时献血,服务队中的130多名志愿者在2010年2月9日、农历腊月26这天上午参加了献血。此次血站共采集血液毫升,其中23名志愿者每人献血400毫升。

郭明义先后动员类似的大规模无偿献血7次,累计献血量达到15万毫升以上。

10里矿山留下的汗水和足迹,书写先锋本色

自1982年他从部队复员到鞍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工作后,他从事过多个岗位。不管做什么,他总是主动承担,毫无怨言,冲锋在前,勇挑重任。特别是在采场公路管理员岗位上,十几年来几乎没休息过一个完整的节假日。更没有利用自己手中的职权为自己和亲人谋过一分钱的私利。

从在部队时起,他就抓紧一切时间强化文化学习。参加工作后,他每天骑自行车来回20多公里,到市内上夜校,学习英语和计算机。1992年他考入了齐矿在鞍钢干部管理学院举办的英语培训班,进行了一年的英语强化学习。1993年,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鞍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扩建工程开工了,矿长点名让郭明义负责33台154吨电动轮组装的现场翻译和资料翻译工作。当时进口备件质量不归郭明义管理,但他每次对着备件作说明时,都习惯性地检查一下备件的质量。在检查中,他发现5台美国特瑞伯公司制造的MT154电动轮后轴箱开焊、M15电动轮电机烧断等重大设备质量问题,就用相机拍下来,写出说明。他拿着这些证明通过矿里向美方交涉,最终获得外方公司10万美元的赔偿。

自1996年齐大山铁矿33台总价值近4亿元的电动轮生产汽车投入使用后,对采场公路提出了更高的标准。矿里决定配备一名专职技术干部,主管公路建设和管护工作。这个岗位十分重要,必须选一个既懂得大型生产汽车技术性能,又具有高度责任心和吃苦精神的干部。领导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郭明义。

从此,每天早晨5点左右,早起的人们总能看到这个熟悉的身影和他匆匆的步履。无论是漫天飞雪,还是大雨滂沱,从没有间断过。15年中,他累计献工多小时,相当于多干了五年的工作量。女儿考大学那天,他早晨5点多钟照常到采场工作;女儿要到南方上大学了,他只是把女儿送到火车站;每年春节他一天不落地巡检采场、组织修路;多年来,每次献血后,他连半天都没休息过,就马上投入到工作中……

1997年,矿业公司为了提高采场公路建设工作水平,决定在齐大山铁矿试点,修建一条2公里长的公路。这个任务落在了郭明义的肩上,工程时间紧,标准高。为了保证工程机械连续作业,中午郭明义下山给施工人员买饭,送到修路现场;晚上他组织职工们一直干到8、9点钟才收工,为了鼓舞干劲,他请大伙到饭店吃“大餐”,最后2000多元全是他自掏腰包。经过两周的鏖战,工程终于提前一天半结束。这条公路成为矿业公司采场公路建设的样板路。

2007年3月5日,鞍山遭遇了一场50年一遇的暴风雪,郭明义下半夜2点钟就动身往采场走。路上的积雪没过膝盖,他几乎是手脚并用地赶到采场。当天值夜班的马文昌说:“老郭是我看到下雪后第一个上山的人”。在郭明义的组织下,除雪工作从早晨4点半开始,连续作战到晚上6点,40公里的主干线全线恢复生产。

2008年5月的一天,郭明义早晨6点来到采场,当他快走到沟底时,发现两个人拿着工具往自己开来的车中偷盗柴油。他大喝一声冲了过去。这两个人从来没看到过这种气势,吓得收起管子想开车跑。郭明义一个箭步冲到车前挡住了去路。并大声说:“要跑,除非你们从我的身上压过去。”两个人被他的神情所震慑,丢下车辆慌忙逃窜。

此后,郭明义给自己增加了一个任务,每天早晨到了采场走到高处后四下观察,看有没有偷盗情况。有人问郭明义,你就不怕被打?他说,为了矿山的利益我连死都不怕,一个不怕死的人是什么都不会怕的,犯罪分子自然就会怕你。

郭明义把自己在工作中全部的光和热,都与这巍巍铁山熔铸在一起,书写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本色。

事迹心得体会【篇6】

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孙景坤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两次,被授予解放东北纪念章、解放华北纪念章、解放华中南纪念章、解放海南岛纪念章和抗美援朝一级战士荣誉勋章。

在革命战争时期,孙景坤冲锋在前,英勇杀敌,荣立赫赫战功。在和平建设时期,他主动要求回乡务农,扎根基层,带领乡亲发展生产。在艰苦岁月里,他藏起战功、甘守清苦,即使在家庭遭遇困难时,他也不向组织提要求、要待遇,艰苦朴素、无私奉献。他对党忠诚、信仰坚定,不怕牺牲、一心为民,始终坚守革命理想,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这既是一名革命军人、共产党员的本色,更是一笔启迪后人、催人奋进的精神财富。

对于英雄人物和英雄精神,最好的学习是践行,最好的致敬是传承。我们要以志愿军老战士孙景坤为标杆,大力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永葆军人本色,敢于攻坚克难,勇于担当作为。

事迹心得体会【篇7】

3月2日,我参加了最高法院电视电话会议,聆听了邹碧华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邹碧华同志的事迹感人至深、催人奋进,使我们受到了强烈的心灵震撼,经历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

“人的一生,都有一个需要坚守的价值。理想的完满人格,应当是破除自我,将自己融入到人民中,融入到祖国的法治中。无我,党的事业不朽。如是我心。”这是邹碧华所说的,同时他也是这样做的,他恪尽职守、奋发有为,为党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书记作出重要批示,称他为“新时期公正为民的好法官,敢于担当的好干部”,号召党员干部特别是政法干部要以邹碧华同志为榜样,向邹碧华同志学习。这样的殊荣前所未有,邹碧华当之无愧。英魂已逝,浩气长存。邹碧华同志是全国法官的骄傲,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事迹永远值得我们铭记,他的品格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传承。学习“邹碧华精神”,以典型为榜样,做好自己的工作:

一是乐于学习。26年前,刚做书记员时,邹碧华通过一字一句地抄写法律文书来学习老法官们的审判实务经验;进入上海高院五年后,他又重回北大攻下了国际经济法硕士、经济法博士,并凭着深厚的理论功底,屡屡解决了审判实务中的难题;为了学好英语以便研读国外的相关资料,他连骑自行车等红灯时都在背英文单词,著书时为了研究日本学者的相关理论,他天天晚上坐地铁去上日语班,一年“啃”下了日语。惟日孜孜,无敢逸豫,邹碧华在法院的每一天都处在不断地学习中,这是一名法官必须具备的素质。我们要学习邹碧华同志的工作理念和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职业素养、专业水平和司法能力,以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实际行动,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二是敢于担当。改革需要破釜沉舟和冲锋陷阵,当仁不让地“当先锋”“打头阵”,不打退堂鼓,不存私心杂念。邹碧华就走在司法改革的最前沿,当司法改革需要他时,“我愿意!组织上信任我,我一定会尽全力把它做好。”邹碧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这是邹碧华精神的生动写照。斯人已逝,灯火长存!邹碧华的“灯”已经传递到了更多的法官、更多的法律人手中,更多的“燃灯者”将在中国法治发展的道路上砥砺前行!我们要像邹碧华那样富有担当意识,正是这种强烈的担当意识,激励我们无论是做普通法官干警,还是庭长、院长,都要始终知行合一,坚定法治信仰,恪守司法良知,用全身心的投入和激情践行法治理想的道路。

三是勇于创新。邹碧华同志自觉地把创新作为一种不懈的追求,始终保持一股闯劲、冲劲、韧劲,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宽广胸怀与气度,开拓创新。“要件审判九步法”、“裁判文书‘八个一致’制作法”……邹碧华以勇于创新的精神直面问题,以创新的方法解决难题,让勇于创新成为其敢于担当的重要体现和一大亮点,为我们迎着困难上、朝着困难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树立了典范和榜样。我们要学习邹碧华同志践行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学习他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认真做好本职工作,让人民群众满意、安心。

四是追求公平。公正既是法院追求的目标,也是法官坚持的底线。邹碧华同志秉持公正忠实履职,努力守护着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他说要“做一名有良心的法官”,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遵循职业道德、恪守法官良知,依法公正高效地办理着每一起案件。他担任法官22年来,先后指导审理了上海社保基金追索案、房屋维修基金案、中国首例涉及英国皇家建筑协会JCT文本建筑工程案等一批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案件,赢得大家对他的尊敬和信赖。我们要像邹碧华同志那样,自觉公正执法,通过我们的工作,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五是无私奉献。奉献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品质。邹碧华同志将改革作为事业在做,而不是作为一件事情来做。当上海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首批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地区之一后,推进司法改革的重担再次落在邹碧华肩头。他带领司改办团队对世界各国司法改革的道路,专门进行了梳理。无数个“5+2”、“白+黑”,15次座谈会、34稿的反复淬炼,方案终于出炉,而邹碧华却倒下了……。我们要像邹碧华同志那样,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埋头苦干,无怨无悔,恪尽职守,切实做到一身正气、清正廉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维护人民法院的良好形象。

典型就是旗帜,榜样就是力量。通过学习邹碧华同志的先进事迹,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要向邹碧华同志学习,把“邹碧华精神”内化于心实化于行以榜样为动力扎实做好本职工作,不断开创蒲城法院工作新局面。

事迹心得体会【篇8】

从3世纪末,被千里迢迢赶来的“达瓦昆”公主,为水源奇缺的南疆、为艰苦难熬的百姓,挖沙掘水时开始,从“达瓦昆”公主化作一泓美丽的湖泊,无穷无尽地养育着世世代代黎民百姓时开始,“达瓦昆”便成了人们心中的圣女,“达瓦昆”精神便在这片土地上扎下了根、萌发了芽,并影响和激励着这里世世代代的人们。

拥有无私的真情,才能做出无悔的选择。真情如果披上无私这件朴素的“外衣”,就会使人不惜一切代价的为之去努力和拼搏。姜英的农村经历,使她从小就感受到了贫苦农民的真实生活,对农民急于摆脱贫困的愿望也感受的更是真真切切,也许就是从那时起,她就萌生改变贫困农民生活的愿望。也正因为这种对贫困百姓最无私的、最纯真的感情,才使她在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克服重重困难,百折不饶的阔步前进,才使她在推广科技兴乡的征程中头彩重重,才使她在岳普湖唱出了属于自己的生命之歌。而作为我们基层干部,只有像姜英那样,不断培养对各族人民最无私的感情,才能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才能事事以人民的利益出发,把人民的利益放心头;才能真诚倾听群众心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才能为了人民的利益做出自己无悔的选择,无怨无悔的为自己的选择而奋斗。

只有无悔的选择,才能做到无私的奉献。选择了就意为着奋斗,选择了就意为着付出。而也只有无悔的选择,才能真正将奋斗和付出升华到奉献的高度。奉献就是给予,无条件的给予,却不求报酬。我们经常习惯用文字来解释某一事物,而姜英却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真实、准确、客观的诠释了奉献的含义。

为了减少农民损失,她帮着家里没有劳动力的贫困户下地打农药;每逢古尔邦节,她都要到几位维吾尔族孤寡老人家走一走,送去大米、清油、面粉等生活用品;为了不影响春播生产,她自己为无钱购买农资的困难户垫付xx元化肥款,这一切的一切,如果不是对老百姓有着深厚的、特殊的感情,如果不是从小心里埋下“维汉是一家”的种子,又有什么力量能让这样一个娇小的女子,义无反顾的带领着农民群众们向前奔呢?是她无悔的选择。她是党员领导中的旗帜,是基层干部中的标杆,她是指引基层干部在为人民服务这个大海中航行的灯塔,是扎根基层带领群众谋福祉的典范,是我们学习的无私奉献的。楷模。

甘于奉献的精神,才是圣女“达瓦昆”精神。奉献不是说给人听的,也不是做给人看的,而是真正发在内心深处的,甘心情愿的一种付出。从“达瓦昆”公主千里迢迢的挖沙掘水,到化作一泓美丽的湖泊,来养育这里世世代代的黎民百姓,足以显示“达瓦昆”公主甘于付出,而又不求回报的高贵品质。而当代基层干部中的楷模—姜英,正是继承和发扬了“达瓦昆”精神,把甘于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融入到了自己的工作中,融入到了自己的生活中,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了高于一切位置。是她将“人民群众无小事”体现得到了具体工作中,让各族群众得到了摸得着、看得见的实惠;是她把党带到了人民群众的身边,让群众们切身感受到了党的温暖;也是她把圣女“达瓦昆”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用自己的青春生命之花奏出了新的美丽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