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美食手抄报内容(集锦八篇)

舌尖上的美食手抄报内容(集锦八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看到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手抄报吧,手抄报具有相当强的可塑性和自由性。你知道什么样的手抄报才具有教育意义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光盘行动内容手抄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舌尖上的美食手抄报内容 篇1

现有奇美食,曰“牛尾巴”,能以奇小之身躯,获天下之大爱。

让我为之神魂颠倒的“牛尾巴”,其实并不是真的指牛的尾巴,那么难嚼又寡味的东西,怎配拥有天下大爱呢?牛尾巴呢,实质上是一种辣条,这可不是普通的辣条。

放在平时的小商铺里卖,是2块5毛一包,在超市里要3块“大洋”呢!一包里头大概有10几小块,小拇指的长度,矿泉水瓶盖儿那样粗细;颜色棕黄,地沟油充满了它的整个胸腔,像是血液循环一样,不断地,有规律地流动着。

此类食品,俗称垃圾食品,老师三令五申,告诫我们要少吃,家长们更是围追堵截,明令禁止。可是,七情六欲,食欲最为凶残呀!偶尔,我也会偷偷摸摸地买上一包,夹在书包里,带到自己的房间,锁上房门,光明正大地过过嘴瘾。

怀揣着迫不及待的心情,熟练地撕开包装,翘上一番兰花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准狠地捏出一块,但又不能失了优雅。嗯~芳香四溢啊!吃牛尾巴呀,得大口大口吃,吧唧吧唧嚼才香。于是,猛地一塞嘴里。呀!地沟油瞬间迸发了出来,在嘴里流啊流,与我的口腔细胞互相握手,表示友好;再如坐过山车似的,直接穿过我的食道,进入了另一个美好的世界。此刻,我的胃在欢呼,然后就开始粗暴地“嚼”牛尾巴了。面筋(牛尾巴的真面目)混合着剩在嘴里的地沟油,被搅拌机不断地搅拌着,最后和地沟油的命运一样美好了。

咽下面筋后,唇齿留香,一种莫名的葱香霎时涌了上来,鼻子里、嘴里便都是了。这时,你的心就已经被它勾住了,那只“鬼手”,便情不自禁地又伸进了包装袋里。

上乃“王者”之妙处。

无愧此称?

嗯!无愧此称!

舌尖上的美食手抄报内容 篇2

杜桥人不管男人和女人都挺着啤酒肚,我觉得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杜桥的美食太多了,他们禁不住嘴馋,日吃夜吃就吃了个大肚肚!

杜桥的美食数不胜数,先说粉类的吧,就有小麦面啊,麦饼啊,水饺啊;糯米类的就有金团啊,麻糍啊,糯米圆啊。一向对食品要求很高的我,对食饼筒却是毫无抵抗能力。

食饼筒有许多叫法,临海城里人叫麦油脂,三门人称之为麦焦,还有一些地方叫五虎擒羊。而我觉得杜桥人最接地气,一张饼筒起来吃,不叫食饼筒还能就什么呢?尽管叫法不同,却是吃法相同。食饼筒是杜桥人最爱的食品,在我家乡溪口这一带,每个传统节日,食饼筒都是餐桌上的座上宾。

我们家的人都是食饼筒忠实的粉丝,因而三天两头吃一次食饼筒。要是一段时间没有吃它,就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说起食饼筒,摊皮很重要。摊食饼筒的皮做法看似不难,但任何比例都要调整恰当。哪怕差上个一点也就成了“差之毫里,失之千里”!首先将小麦粉加水调成糊状,然后不停地搅拌,搅拌的同时也要加水,如果加水太多就摊不成型。如果水少,皮就会硬,吃的时候卷不起,口感也不好,调粉最好的技术就是立筷不倒。调好了粉也不能就立刻摊皮,过了一两小时就可以用来摊皮儿了。打开电饼铛,再用大勺子舀一勺粉浆倒入电饼铛,右手四个手指快速绕一圈,再补一些中间的洞洞就大功告成了。偷一张小小的皮,拿一些红糖,卷起来,咬一口,哇!真美味!热乎乎的皮加上甜丝丝的糖,别提多有劲儿了!

单吃皮是没有劲儿的,馅料才是食饼筒的精华。食饼筒的馅料主角就是红烧菜头丝啦,这菜头丝一定要用灶台烧的才正宗。等快要熟了的时候,调皮的香味弥漫在屋内,霸道地往我鼻孔里钻。我恨不得就拿一个袋子过来,把香气全都装到里面去,等以后吃饭没菜了的时候拿出来当下饭菜。配角就是米面炒绿豆芽了,绿豆芽汁水多,怎么炒都会有汤汁。而米线十分干燥,炒在绿豆芽中一个湿一个干,那可是最佳绝配呢!红烧五花肉、猪肝炒大蒜芯、墨鱼炒芹菜等各种配菜粉墨登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条件好有二十多种菜,一般的家庭至少也有十几种。

包食饼筒也是有技巧的,把食饼皮摊在桌上,各种馅料一层层铺在皮上,把自己喜欢吃的菜肴都放上去之后,再把食饼皮卷起来,卷完第一层,把一头折一些再卷起来,这样吃的后里面的汤汁就不会滴出来。

我最爱的食饼筒,是因为它的色、香、味都直沁我的肺腑,让我吃一回难忘一回。

舌尖上的美食手抄报内容 篇3

“饿!饿!好饿!”中午一下课,我就迫不及待地排好队伍,准备向食堂出发。同学们也都急急忙忙奔向走廊,看样子,大概也和我一样,饥肠辘辘了。

一进食堂,飘来阵阵香味,我狠狠地吸了一下鼻子,好香!可定睛一看!那菜花的头一片焦黑,看样子,不是那么好吃。突然,一位同学嚷道:“今天的`菜有焦味,味道不怎么样啊!”被他们这么一说,我那兴奋的心情一下子从喜玛朗雅山跌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不经心地端来盘子,瞟了一下,哎!太没有胃口了!随意地夹了几个菜进嘴里,又艰难地咽了下去,但我还是塞了几口米饭,吃了一半,我就吃不下去了,可碗里,还有好多米饭呢!看看有些同学,还是狼吞虎咽地吃着。突然,我想找个理由溜之大吉,可脑海里浮现出了广告中的一句话“当你倒掉一碗饭时,在这个世界上,早已浪费了几千亿碗饭……”

难道,我眼睁睁地浪费它,还是……此时,周主任的一番教育又在我耳畔想起:“光盘行动,从今天开始,节约粮食,从我们做起!”不再想了,还是吃了吧!于是,我就拿起调羹,一口一口地吃了起来,这时候,我多么希望自己有一支魔法棒,把那些食物都变成香喷喷的薯片啊!可是……哎!真是白日做梦啊!终于吃完了最后一口,走喽!看着空空的饭菜,我不经意地笑了!

光盘行动,我参加了!从今天开始,我不仅要改掉挑食的坏习惯,还要节约粮食!

舌尖上的美食手抄报内容 篇4

说到美食,大家都会垂延欲滴的吧!我也不例外,因为我是一个“吃货”。不过,今天我这个“吃货”要做一道美食,那就是黄金土豆球。

首先,我拿出了几个土豆,这些土豆好像一个个胖嘟嘟的小泥娃。我决定先把他们的脏衣服脱掉,经过一阵刮洗,小泥娃被清理的干干净净,顿时,变成了一个个白白的胖娃娃,可爱极了。胖娃娃来到我面前好像在说:“小主人,谢谢你把我整理得这么干净,现在请你把我们切成土豆片吧。”于是,我便拿出我的魔法刀,“唰、唰、唰,”一会儿工夫就变成了薄薄的土豆片。我把土豆片放到锅里蒸了十分钟,土豆片就熟了,捞出土豆片,放上盐、胡椒粉、淀粉,然后把他们压成泥,再把土豆泥揉成一个大圆球,从圆球上取一团搓成小圆球。

没过一会儿,在我灵巧的双手下,一个个雪白又可爱的土豆球诞生啦。接着要给这些小家伙穿衣服了,我把土豆球放到盛满面包糠的盘里滚了一圈,他们个个都穿上了珍珠裙。最后就是下油锅,等油烧了七分熟,我把他们一个个放到油锅里,那些土豆球就像活泼的小女孩一样跳起了芭蕾舞。可是跳着跳着,只听“啪”的一声,有一个土豆球裂开了,流出了白白的土豆泥,妈妈听见了,过来一看,说:“你炸的时间太长了,只要炸两分钟,全身炸至金黄就可以了。”听了妈妈的话,我恍然大悟,又重新放了几个,按照妈妈的说法,果然没有破裂,而且越来越熟练。

随着一阵阵香味扑鼻而来,黄金土豆球就做完了。我决定给他们摆一个好看的造型,我找来了一个长方形的盘子,在盘子里摆了几片绿色的菜叶,把黄金土豆球摆在菜叶上,再倒上一些番茄酱,一盘精致的黄金土豆球就完成了。我和妈妈连忙尝了一下,外脆里酥,好吃极了。妈妈还夸我做的美食色、香、味俱全,称得上我们家的大厨了。

吃着自己做的美食,听着妈妈的称赞,心里特别有成就感,感叹劳动真美好。不信的话,你们也来试试吧!

舌尖上的美食手抄报内容 篇5

近日,随着全国主流媒体对“舌尖上的浪费”大加挞伐,一项倡导将盘中餐吃光、喝净、带走的“光盘行动”正在全国兴起,并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为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引导全市中小学生养成健康文明、绿色低碳的生活习惯,在全社会倡树文明消费、绿色消费、低碳消费的俭约之风,市教育局、市少工委联合会向全市中小学生、青少年朋友发出倡议: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全市中小学生、青少年朋友要从点滴做起,从餐饮开始,将口号变为行动,将行动化为习惯。在校就餐时,根据自己食量确定饭菜数量,做到适度适量,吃饱为好。在家用餐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挑食不偏食,不扔剩饭剩菜。外出吃饭点菜时,不比阔气,不讲排场,确有剩菜,尽量打包。逢年过节,走亲访友,合理安排膳食,不攀比浪费,不暴饮暴食。

全市中小学生、青少年朋友不但要争当勤俭节约的行动表率,更要做“光盘行动”的宣传使者,积极倡导节约文化,广泛宣传节约理念,从自己的.家庭做起,发动和监督自己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亲朋好友都参加到“光盘行动”中来,都来做一名“节约达人”。从学校到家庭再到社会,通过小手牵大手,使同学们的节约习惯能延伸到校园外,让更多家长向浪费说不。

同学们,青少年朋友们,我们都是社会的小主人,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生活习惯开始,争做节俭生活的践行者、推广者、监督者,共同为建设文明、和谐、低碳、绿色、环保的社会环境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舌尖上的美食手抄报内容 篇6

很欣喜,能在新年到来之际看到一部原汁原味儿的中国风记录电影《舌尖上的新年》。原汁原味的“舌尖体”,以美食为承载,以新年作为一个符号,去讲述中国人年节时下的美食、文化、风土人情以及对生活的美好期盼。

影片用温暖的镜头记录着繁复的制作流程和漂流各地的游子们漫漫回乡路,那些美味的食物、菜品都代表着美好的象征,那些对团圆的期盼、对家人的思念、对新年的希望和愿景……都在这部娓娓道来的《舌尖上的新年》里。

以前的“舌尖”讲美食,通过镜头的记录,带着你去体味中国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八大菜系、民间小吃、街头蜜饯,美食中又蕴含着华夏儿女为人处世的事故哲学。而这一部《舌尖上的新年》,则是用美食品尝日日冲淡的年味儿。许多儿时对于新年的美好向往都随着镜头的远近摇移慢慢浮现出来。当大都市里日渐被洋节日侵占的时候,乡野民间却还保存着年节时祭天祭地送灶王爷的习俗。

你是否还记得,那首小时候一直传唱的年俗儿歌,“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每当细细读起来这首有趣的民谣,心里都是对过年的怀念和回忆。小时候的我们,过年就是最大的欢乐。可以买到过年的新衣,走亲访友,吃不完的瓜子、糖果,还有很多长辈们给的“嘎嘣响”的崭新的压岁钱。那时候的年味儿之于我们,就是过年整的枣花糕、大花卷、饺子就着腊八蒜,还有一根根的吊在屋檐子前的风干腊肠。或许,那些90年代的记忆已经永远的成为了过去,可是《舌尖上的新年》还是那么恰巧的戳中了泪点。那些父辈的人们,就仿佛被时光停驻了一般,他们依然坚守着流传几千年的年俗,心中便充满了无限的感慨~

或许,有这样感慨的人不在少数。生活在都市的我们被一个个精心包装的洋节日迷得团团转的时候,原本属于我们自己的春节,却在年年的“越来越没年味儿”中渐渐失去了欢乐。以前,老辈儿的人讲,过完了大正月,这个年才算完。可如今,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就连个正月十五都过不到就要紧锣密鼓的回来上班,如何还有“闹花灯”的闲暇和心境呢?有时候想,对于春节最大的保护,应该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尊重,让我们有闲暇也有心情去扮靓我们民族的节日。

当然,感慨是个人的。影片本身还是很欢乐的。看完电影后,很多人聚在一起讨论《舌尖上的新年》是适合吃饱了看,还是饿着肚子去看?有人说,得吃饱了看,不然看半路就饿不行,怕根本坚持不住;也有人说,还是饿着看吧,不然吃饱了看完还得吃,太长肉了。反正我是饿肚子去看的,一个字,馋啊~人还在电影院,心早已飞在了春节奔驰的火车上,期盼着一年一次的大团圆和一桌丰盛的年夜饭。

舌尖上的美食手抄报内容 篇7

《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带给我们不仅是味觉和视觉的冲击,并且从这部纪录片拍摄方法和电视解说词等专业制作手法上面都是十分值得我们借鉴的。纪录片往往给我们的感觉就是一种“侵入式”的方式在逼迫我们在接受纪录片所传达出的信息,往往我们会很难接受到纪录片中所传达出的一些深刻的含义。在《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美食,更重要的是发现我们中国的地大物博和全国各地的风土人情,以及在时下中国的平常老百姓的生活和精神层面上的东西。《舌尖上的中国》所传达出的深刻含义值得我们细细的品味,我们在欣赏纪录片的美食时更要注意纪录片所传达的信息。

在《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中我们学习到了很多的纪录片拍摄的方法,在解说词方面上,语言更加的平和,画面上传达出的信息我们在观看时都能够深深地体会到。特别能感受到时代变迁下,中国人民的那种质朴的气息能够深深地感染者每一位观众,他们对待生活上面总是那么的简单,就是能让日子过得更好,简简单单的过好每一天的的生活,大家并没有因为时下浮躁的氛围而丧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纪录片中我们看到许多看似很通俗的话,这些话往往很直白但是这些话却是那么的真实,往往最质朴的话语就能打动我们的内心。

这部纪录片比起以往的纪录片,更贴近我们的生活,从画面上来看反映都是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事物,这些事物虽然看似很平淡,但是更能显示出纪录片所想表达的含义。《舌尖上的中国》不仅仅是介绍美食更重要的是让我们了解我们生活中存在的许许多多让我们觉得幸福的事,这些事就包含在制作美食的过程中,例如制作“黄馍馍”、采摘“竹笋”、挖“莲藕”等等。我们看到了许多美食制作过程让我们内心感动很多的感情。

《舌尖上的中国》同期声的运用给整部纪录片增色不少。特别是一些方言的运用,让我们感受到了这部纪录片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纪录片中的人们在制作美食过程中,每一个人都是非常的兴奋,他们的心情都可以表现在他们的言语中,这些看似非常“土”的方言虽然我们都听不懂,但是语言的表达让我们都很好的了解到制作美食的过程中,人们是非常享受在制作美食的过程中。这些的同期声都十分的接地气,这部纪录片不是一味的高谈阔论,在声效方面,同期声会让我们觉得很平和,这样让我们很快的融入到纪录片的观赏中。

在这部纪录片中电视解说词和画面以及声效都配合的非常的好,所以在《舌尖上的中国》推出之后,获得了很大的反响。这部纪录片的的成功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在制作纪录片的时候,一定要要注意画面与电视解说词的搭配。不能让画面或者电视解说词盖过对方。另外下声效方面,事后的配音有时不如同期声所带来的反映好。纪录片的制作我们不仅仅要把电视解说词和画面相互衔接,更重要的是从画面和声效以及解说词中体现出一部纪录片的主题和所蕴含的的含义。

舌尖上的美食手抄报内容 篇8

自从2013年开始,我国开展了光盘行动的公益活动,提倡大家节约粮食,不剩饭菜!

一天,我跟爸爸妈妈一起到餐馆吃午饭,爸爸妈妈让我点菜,我看到餐桌上的菜单有很多我爱吃的,于是我就拿起铅笔开始勾选,不一会,我就点了五六个菜,服务员在一旁善意的提醒我说: “小朋友,这些菜已经够吃喽,不够到时可以再点哦!”可是我看到还有油炸冰激淋,想了一会还是勾选了。

等了一会,最先上来的是油炸冰激凌,我拿起筷子就开始品尝起来,吃了一个好吃,再夹一个还不一样味道,就这样一个接一个,一下子整盘就吃得精光。接着我点的'姜母鸭、炒里脊肉、红烧茄子、文蛤蒸蛋、炒青菜等都陆陆续续上桌了,这时我有点饱了,夹了几口就吃不下了,爸爸妈妈互相看了下,这时爸爸说:“你点了这么多菜,现在吃不完怎么办呢?如果浪费就太可惜。”我瞅了瞅整桌的剩菜,也不由得皱起眉头,突然脑海里闪过“光盘行动,从我做起!”的广告标语,我灵机一动跟爸爸说:“爸爸,妈妈!我们可以打包回家,晚上我们热下可以再吃。”爸爸妈妈点头同意了,于是爸爸去结账,我就跑去请服务员阿姨来帮我打包。

从那次以后我们每次出门吃饭都不敢点太多菜,做到吃多少点多少,不剩菜,不剩饭。让我们一起加入“光盘行动”,谨记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把节俭美德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