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节日安全应急预案方案(优选十二篇)

重大节日安全应急预案方案(优选十二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不在自己预料之中的事件,为了控制事故的发展势态,常常要提前编制一份优秀的应急预案。我们该怎么去写应急预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突发事件交通运输保障应急预案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重大节日安全应急预案方案 篇1

春节即将来临,为切实做好春节期间的安全和稳定工作,确保各类突发事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得到处理,保障各项目部生命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稳定,结合各项目部实际情况,使项目部全体员工春节度过一个平安、快乐、和谐的节日,确保节日期间安全形势稳定,特制定本安保措施。

本安保措施所称突发事件,是指“春节”期间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用电、防火、防盗、场容场貌等重大安全事件。

1春节期间的岗位值班巡检工作

春节期间值班工作,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有规律的在项目巡查,对项目防火、防盗等进行重点巡查,遇到紧急情况要及时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抢救和处置,并及时、如实上报。

落实好春节期间安全保证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等应急资源,加强应急准备情况的检查,完善应急救援机制,达到有效防范和应对突发事故的发生。各项目要排出春节假期值班人员表,安排好专人值班,公布值班电话,严肃值班纪律,值班人员一定要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工作,保证24小时值班信息畅通,明确负责人。春节期间每天的值班负责人必须实时对项目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春节期间防火安全保证措施

春节期间,在项目要严格遵守防火规定和现场的防火制度。在工作中要认真执行个人的防火责任制。

一旦发生火警要按消防组织的.分工进行自救,不能自救时要及时打119电话报警。

值班室内不准用电暖气烘烤衣物,不准堆放易燃物。

春节期间为防止火灾事故,不准在堆放易燃、易爆材料的地方用火,用电,不准在宿舍、库房等地生火取暖,不准私自乱拉乱搭电线等。如不按上述规定执行,造成火灾事故的,要按照“谁违章谁负责”的原则给予责任处罚,赔偿经济损失,追究事故责任。在办公室、配电房、门卫值班室、材料室、宿舍等重点位置已布置消防灭火器,以便迅速控制火势。

3春节假期项目防盗

外来人员进入项目前,保安必须做好登记,确认无嫌疑后,可进入否则不得进入项目。

闲杂人员、无关车辆严禁进入项目。

保安对出入物品进行必要的核查、登记,严格执行门岗出入制度。对乱拿、偷盗者,保安扣留交上级领导处理,情节严重者送交公安部门处理。

人员值班制度,值班安排如下:

管理人员值班表

X月/X日XX时间XX管理人员

名单联系电话

X/XX07:00~19:00

19:00~07:00

X/XX07:00~19:00

19:00~07:00

X/XX07:00~19:00

19:00~07:00

X/XX07:00~19:00

19:00~07:00

X/XX07:00~19:00

19:00~07:00

X/XX07:00~19:00

19:00~07:00

X/XX07:00~19:00

19:00~07:00

1、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做好当日工作的.检查、督促。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值班人员必须做好白天、晚上的值班记录。

2、值班人员凡有事外出者,必须事先请假,并请好代班人员,值班人员必须履行职责,对项目发生的一切事情全面负责,值班期间不得关机,保证通讯联系畅通。

3、值班人员巡视好夜间工作,督促好夜间员安全工作。

重大节日安全应急预案方案 篇2

为加强20xx年道路交通运输安全工作,保障旅客走得及时,走得舒心,走得放心,保证国庆节假日期间客运秩序和道路安全生产以及生活物质正常运输,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确立领导小组

为保障我县20xx年道路国庆节假日期间交通运输安全,保障组织工作,我所成立道路运输领导小组:

二、运力保障

道路运输期间,根据州处的统一部署和我县实际情况,为确保运力的充足,结合客运站车辆运行实际,安排3辆客运车辆作为应急车辆,同时安排5辆5吨以上的货车作为我县客货运输的储备运力,货车安排情况具体如下:,以备应急时统一调度指挥。

三、加强安全管理

(一)全面开展隐患排查。班线客运、旅游客运、维修企业要结合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系统,认真做好汛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深入排查事故隐患和安全管理薄弱环节,重点排查参营车辆技术状况、车载安全应急设施设备、驾驶员资格和培训情况、卫星定位监控设备情况等关键环节,对排查出的隐患要强化措施、落实到人、限期整改销号,并建立隐患排查整治档案。对未参加培训教育的驾驶员和车载安全应急设施设备配备不齐全、安全技术状况不合格的车辆一律不得参加营运。

(二)抓牢从业人员安全教育。道路运输企业在汛前务必对营运驾驶员开展一次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培训教育,要结合道路运输相关法律法规、典型案例及自然灾害或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置操作技能,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训培训,进一步提升从业人员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盯紧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工作。要盯紧超长客运、旅游客运等重要领域,进一步强化各项安全监管措施落实,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管控措施,如遇极端恶劣天气、道路断道或封闭等预警情况时,运输企业要果断采取调整发班时间、绕道运行、停班等避险措施,避免冒险通进;对不具备安全通行条件的线路,坚决不得安排客运车辆发班通行;如已在运行途中的,要及时向驾驶员发送预警信息,通知驾驶员将车辆停放到安全地带等待,或在公安交警指挥下按照规定的`绕行线路运行。

(四)强化源头车辆动态监控。各运输企业要认真落实监控管理制度,对重点线路要实行全天候、全过程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驾驶员超速、超载、疲劳驾驶、屏蔽卫星定位车载终端等违法违章行为,将安全隐患及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超长线客运车辆要认真落实凌晨2点至5点停车休息或接驳运输制度,严禁客运车辆夜间22时至次日凌晨6时通行三级以下(含)山区公路。

四、着力强化道路运输安全工作合力

(一)强化层层落实的责任机制。要切实履职尽责,主要负责人对防汛工作要亲自过问、亲自部署,要落实节假日期间责任和工作任务,切实做好汛期各项工作。

(二)加强部门沟通协调机制。各单位要牢固树立道路运输安全责任大过天的思想,加强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进一步建立完善道路运输安全事故处理措施及抢险救援机制,形成信息共享的整体合力,及时掌握运输线路沿途地区极端天气、汛情、地质灾害,道路通行条件、交通管制等重要信息的预警预报,及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防范和降低事故灾害损失。

五、切实加强组织保障

(一)强化日常应急工作。要严格按照“一岗双责、失责追责”的要求,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结合今年国庆节假日实际,及时修订和完善自然灾害和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等应急预案,认真做好抢险救援物资、装备、器材的储备,细化应对措施,有针对性宣传普及道路运输安全及事故处理相关知识,一旦发生灾害或事故,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做到组织领导有力、救援到位及时、物资装备充足,提高应急响应和抢险救灾处置能力。

(二)严格值班值守制度。各单位要加强值班值守,坚持汛期领导带班和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关键岗位24小时在岗值班制度。国庆节假日期间,我所将重点对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开展及值班情况进行抽查检查,对安全责任不落实、职责履行不到位、安全事故隐患突出问题及值班情况进行通报。

(三)及时报送信息。各单位要明确道路运输安全事故信息报送人员,一旦发现险情要坚持边处置边报告、边核实边报告,确保相关信息及时、准确、规范上报,汛期期间事故等信息报送给当班值班人员。各道路运输企业务必要在9月29日前将汛期联络员报我所对口业务科室备案。

重大节日安全应急预案方案 篇3

一、节假日应急预案编制

1、编制目的

为了加强我矿节假日期间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明确职责,建立健全应急机制,及时、科学、有效地指挥和协调应急工作,进一步增强对安全生产事故风险和事故灾难应急管理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矿节假日期间发生的重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包括重大民爆物品事故、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重大煤尘爆炸事故、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重大火灾事故、重大水灾事故、重大冒顶事故、重大雨季三防事故,立即启动本预案,一般事故采取工作场所应急处置方案处理。本预案由我矿应急小组组长下达启动命令。

5、应急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把保障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点,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的装备、设备和手段,切实提高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水平和科学指挥能力。

(2)统一指挥、分级负责。

我矿负责统一指挥协调事故灾难应急工作,有关部门和救援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负责,紧密配合。

(3)采集信息,科学决策。

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多元化获取事故区域的各种信息、数据,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提高应急的处置技术和水平。

二、节假日应急小组及职责

1、节假日应急小组及职责

(1)应急小组机构

组长:张国强

副组长:李安智、崔旺

组员:王保全、孙浪、田华、盛春、邓月虎、袁超丰、徐洪彬、乔旭、李永祥、赵银龙

(2)应急小组职责

①节假日期间,手机24小时开机,随叫随到。负责应急救援的全面工作,完善应急救援方案,发布应急救援命令。

②根据抢险需要合理配置人、财、物等资源,组织应急救援工作。

③核实遇险、遇难人员,汇报和通报事故有关情况,向上级救援机构发出救援请求。

④做好稳定社会秩序、伤亡人员的善后和安抚等工作。

⑤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三、预防与预警

1、危险源监控

建立和完善对瓦斯、自然发火、顶板的监测监控系统,一旦报警,立即停产、撤人,并按事故进行追查。节假日期间要有专人对瓦斯、CO、水害、顶板状态的分析,从技术、装备、管理、程序等各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发生。

2、预警行动

根据各单位对安全生产事故的预报和预测结果,应急小组对安全生产事故采取以下措施:

(1)下达预警指令。

(2)及时发布和传递预警信息,提出相关整改要求。

(3)根据事态发展的资料,采取防范控制措施,做好相应的应急准备。

3、信息报告与处置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发现事故的第一人应立即报告矿井生产调度指挥中心,矿井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应立即通知煤矿应急小组组长,得到批准后,迅速通知应急指挥部成员、相关单位负责人。

应急组长接到事故报告后,应于1小时内向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当地旗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负有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负有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已采取的措施;其它应当报告的情况。

三、应急响应

1、响应分级

按照事故的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事故的可控性,应急响应分为I级响应、II级响应、III级响应和IV级响应,具体如下:

I级响应:特别重大伤亡事故,造成30人以上被困,已经或可能导致30人以上死亡;

Ⅱ级响应:特大伤亡事故,造成10人以上、29人以下被困,已经或可能导致10人以上29人以下死亡;

Ⅲ级响应:重大伤亡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被困,已经或可能导致3人以上9人以下死亡;

Ⅳ级响应:一般伤亡事故,造成1人以上、3人以下被困,已经或可能导致1人以上3人以下死亡。

2、响应程序

应急响应的过程可分为接警、判断响应级别、应急启动、控制及救援行动、扩大应急、应急终止和后期处置等步骤。

发生Ⅰ、Ⅱ级煤矿事故灾难时,需立即上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发生Ⅲ级煤矿事故时,启动煤矿应急预案,并在指定时间上报省煤矿安全监察局;

发生Ⅳ级煤矿事故时,启动煤矿应急预案,本预案进入预备状态并上报有关部门;各类型生产事故(如瓦斯、煤尘爆炸、矿井火灾等)应按照专项应急预案的要求实施应急处置。在专项预案中明确应对次生事件的相关内容,当生产事故的事态无法有效控制时,应按照有关程序向国家应急机构请求扩大应急响应。

3、应急结束

当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排除后,矿井已经进入恢复阶段,现场应急指挥部确认应急状态可以终止时,向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告,由应急小组组长决定并发布应急状态终止命令,宣布应急状态终止。

在应急状态终止后,根据需要,组织信息发布,说明有关事故处理完毕后的调查结果、采取的措施、善后处理的安排及预防改进措施等。

四、信息发布

煤矿对外新闻发言人由应急小组组长杜有水担任,或总工程师栗献中担任。现场对外发言人由现场应急小组指定。

五、后期处置

1、认真核对参加抢险救灾人数,清点各种救援机械和设备、监测仪器、个体防护设备、医疗设备和药品、生活保障设施等,对于在救援中损耗的应急物资必须重新更换配备,始终保持完好状态。现场应急小组整理好抢险救灾记录、图纸等,及时总结分析,写出救灾报告。

2、尽快恢复生产秩序,消除事故后果和影响,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矿井事故中可能会存在潜在的危险因素,如顶板垮落、灾区复燃等,因此在恢复通风、清理现场时必须检查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和加强支护等。

3、按照国家有关事故调查的规定,救灾完成后,组织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以充分吸取事故教训,从管理、技术等方面进一步明确安全措施。

4、妥善安置遇难人员的家属,各单位人力资源部门和工会组织负责做好遇难人员的详细统计资料,并及时报告煤矿安全主管部门和劳动保障部门,同时积极采取措施全力做好遇难人员亲属的接待、安抚和补偿工作。

六、保障措施

1、通信与信息保障

煤矿应建立有线、无线相结合的基础应急通信系统,并大力发展视频远程传输技术,保障通信畅通。同时,提供与应急工作相关的单位和人员的通信联系方式(有关通信联系方式以附表形式列出)。

2、应急队伍保障

矿井与晋中军事化矿山救护大队签订救护协议,矿井要结合实际成立应急队伍。应急队伍要随时做好处理重特大事故的准备,做好应急队伍的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增强煤矿应急能力;加强与其它煤矿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应急队伍的素质。

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为保证抢险救灾及时、有效,必须建立矿山应急装备保障系统,形成全方位抢险救灾装备支持和保障,并准备应急装备。

4、经费保障

应急小组在节假日期间的费用,经煤矿应急小组审定后,重特大事件应急处置结束后,财务科等部门对应急处置费用进行如实核销。

七、附则

1术语和定义

(1)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2)应急准备: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

(3)应急响应: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4)应急救援: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

(5)恢复:事故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动。

重大节日安全应急预案方案 篇4

一、指导思想

为加强对节假日生产安全事故的防范,及时做好安全事故发生后的救援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特制定本单位节假日期间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二、应急组织机构

节假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组织和部门负责的原则。成立公司节假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节假日事故的应急救援指挥和组织工作。救援小组下设事故抢险组、警戒组、后勤保障组、调查组。组长由总经理担任,副组长由各归口公司领导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公司安全部。

三、小组成员

(一)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二)事故抢险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三)警戒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四)后勤保障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五)调查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四、职责分工

(一)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

1、组织有关部门制定节假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在事件发生后按照应急预案迅速开展抢险救灾工作,指挥调度各小组的力量、物资迅速到位。

2、现场指挥抢险救援活动,及时采取紧急处置措施。

3、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事故处理情况。

(二)应急救援各小组职责分工

1、事故抢险组

(1)节假日期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紧急调用下属各单位人员、物资、机械装备。

(2)根据事故情况,有危及周边单位和人员的险情时,组织、协调人员疏散和物资抢救工作。

(3)坚持救人第一的原则。

2、警戒组

(1)负责维护事故现场秩序,设立隔离设施与警示标志。

(2)防止闲杂人员进入事故现场。

3、后勤保障组

(1)负责筹备应急救援资金、物资和装备。

(2)负责联系消防、公安、医院等救援单位。

4、调查组

(1)组织对事件的调查工作。

(2)适时发布公告,将处理进展情况公布于众。

(3)负责事件的有关证据收集、总结、上报和存档工作。

五、事故的报告制度

(一)节日期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现场有关人员或

最先发现事故人员必须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事件所属单位必须以最快的方式一个小时内向应急处理小组负责人及指挥小组办公室报告,并做好事故有关续报工作。

事件报告内容:发生事件的时间、地点、事件的`简要情况;事件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及采取的应急措施;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二)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按预先确定的通报程序规定,通知各小组赶赴现场组织救援,根据事件情况向有关应急机构及上级部门报告。

六、应急救援原则和现场组织

(一)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坚持“救人第一、以快制快”的原则,“迅速组织、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

(二)事件发生后,事件单位和现场人员在迅速报告的同时,应积极采取安全可靠的措施,防止事故继续蔓延扩大。

(三)各救援小组接到通知后,应立即赶赴现场并通知其成员单位,迅速到达现场,开展处置工作。

七、救援工作纪律

各单位相关人员必须自觉遵守本预案有关规定,节假日期间一旦发生事故,必须把救人放在第一的位置,一旦接到救援命令,必须立即赶赴现场,指挥开展有效的抢险工作。

重大节日安全应急预案方案 篇5

一、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确保城市安全供水,科学应对城市供水突发事故,规范城市供水突发事故应急处理工作,建立、健全城市供水突发事故应急机制,使应急供水工作快速启动、高效有序地运转,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最大程度消除城市供水突发事故危害,降低事故损失和影响,维护国家、企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扬州市处置供水安全应急事故能力,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1.2.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1.2.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

1.2.3《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2006.1.22)

1.2.4《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置条件》(国务院[2008]493号)

1.2.5《城市供水条例》(国务院令第158号)

1.2.6《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56号)

1.2.7《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3号)

1.2.8《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1.2.9《江苏省城乡供水管理条例》(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公告第74号)

1.2.10《关于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决定》(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46号)

1.2.11《关于开展全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的意见》(苏政办发[2011]153号)

1.2.12《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市供水重大事故应急预案》(苏建城[2009]247号)

1.2.13《扬州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扬府发[2006]38号)

1.2.14《扬州市集中式饮用水源突发污染事件应急预案》(扬府办发[2011]132号)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突发性事件,致使城市供水系统发生事故,严重影响城市供水水质、水量或导致人身伤害的应急处置。

发生在本行政区域以外,但可能对本行政区域内城市供水造成重大影响或损害的事件,适用本预案。

危及城市安全供水的突发事件主要指自然或人为因素使水质受到污染、供水设备和设施严重故障及水源供水量不足等,具体是指:

1.3.1城市水源或供水设施遭受生物、化学、毒剂、病毒、放射性物质等污染。

1.3.2战争、破坏、恐怖活动和安全生产事故等突发事件导致水厂停产、供水区域减压。

1.3.3水源取水口、原水输水管道发生垮塌、断裂致使原水断供。

1.3.4地震、洪灾、台风、水灾、干旱等导致水源枯竭、取水受阻,产水设施、设备毁损,输供水主干管线断裂。

1.3.5输电及变配电系统事故造成无法供水或区域供水减压。

1.3.6氯气严重泄漏。

1.3.7氯气、净水药剂等原材料出现供应中断。

1.3.8城市主要供水干管和配水系统管网发生爆管或突发灾害影响大面积区域供水。

1.3.9传染性区域疾病影响城市供水或由于城市供水导致传染病流行。

1.3.10调度、自动控制、营业等计算机系统遭受入侵、失控、毁坏。

1.3.11较大范围的群众性事件影响城市供水。

1.4工作原则

应急供水工作实行“常备不懈、预防为主、全力抢险、全局互动、保障供水”的指导方针,遵循统一指挥、团结协作和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一般工作服从应急工作原则,要与日常行政管理、生产管理、安全管理、消防管理、水资源管理协调一致,统筹兼顾,并保证应急供水工作实施过程中的权威性。

1、统一领导原则:扬州市城市供水突发事故现场指挥机构在市应急委的领导下负责城市供水突发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协调紧急情况下全市城市供水人员、技术、设施和设备等方面工作。

2、依法规范原则:依法明确各相关部门、单位、个人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规范紧急情况下城市供水工作的组织、协调、指挥,保证紧急情况下城市供水安全。

3、属地为主原则:各级政府负责组织本地区紧急情况下城市供水突发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必要时,可申请上级应急指挥部统一协调全市城市供水行业及社会力量予以支援。

4、分工协作原则:各部门、各单位根据职责分工,负责其主管范围内城市供水突发事故应急工作,加强协调,密切配合,信息共享,有效的处置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

5、以人为本原则:在发生突发事故影响城市供水情况时,坚持以人为本,首先保证居民基本用水和国防、医疗等用水,兼顾工业及其他方面用水。

6、预防为主原则:高度重视供水安全工作,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供水事故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2.1日常工作机构

市城乡建设局根据省住建厅、市政府应急工作制度及办法,设立供水突发事故应急管理综合协调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平时负责落实市应急委的指令,制定和修订应急响应方案;建立相关专家库;组织应急人员培训和演练;通过87329110热线,全日制受理和收集有关供水事故信息,并及时上报;在发生突发供水事故时,负责甄别事故级别,初步提出实施预警和启动应急预案的建议;在市突发供水事故现场指挥机构成立后,负责组织协调处置工作,监测供水水质和水量,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分析评估事故原因、发展趋势及影响程度等,为市应急处置指挥决策提供依据。各供水企业和水质检测部门应建立先行应急行动组,随时应对可能发生的供水事故。

2.2市突发供水事故现场指挥机构

2.2.1组成及主要工作职责

2.2.1.1组成

在发生突发供水事故并启动应急预案后,市政府将根据需要成立市突发供水事故现场指挥机构,负责在市政府统一指挥下,组织协调全市力量,按照预案实施应急状态下抢险工作,确保实现应急供水目标。指挥机构由市政府牵头,负有应急处置责任的相关部门、所在县(市、区)人民政府、供水企业及事故发生单位等组成。总指挥由分管副市长担任,副总指挥由分管副秘书长、市城乡建设局局长和事故发生地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对次生、衍生性供水事故,由法律规定的相关部门牵头成立相应的应急处置指挥机构。

2.2.1.2主要工作职责

(1)贯彻国家应急工作方针,根据市政府应急工作原则和方案,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对事故发生地区进行技术支持和支援;

(2)领导和协调城市供水系统重大事故应急工作,部署市政府交办的有关工作;

(3)及时了解掌握城市供水系统重大事故情况,根据情况需要,向市政府报告事故情况和提出应急措施的建议;

(4)组织事故应急技术研究和应急知识宣传教育等工作;

(5)负责城市供水系统重大事故应急信息的接收、核实、处理、传递、通报、报告;

(6)其他有关城市供水系统重大事故应急的重要事项;

(7)组织协调指挥部各职能组按照预案迅速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8)根据事故发生状态,统一部署抢险预案的实施工作,并对应急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9)在本行政区域内紧急调用各类物资、设备、人员和占用场地,在事故处理后及时归还或给予补偿。做好稳定社会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和安抚工作;

(10)如发现事故可能导致重大溢出或产生环境污染危害,立即组织有关部门或机构进行检测调查,如已发生二次危害,立即组织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2.2.2现场处置组

市突发供水事故现场指挥机构根据突发供水事故类别需要,可下设相关的处置职能组,各职能组牵头单位及主要工作任务如下:

(1)综合办公室:由市城乡建设局牵头。主要任务是:在指挥部的领导下,配合指挥部做好分管的各项工作,并组织相关部门完成指挥部布置的各项抢险救灾任务。

(2)警戒保卫和社会稳定组:由市公安局牵头。负责事故现场、集中供水场所的治安警戒保卫工作,根据需要实施一定范围的交通管制,组织有关部门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等。

(3)医疗救护组:由市卫生局牵头。负责紧急救治受伤和中毒人员,必要时将伤员送往医院作进一步治疗。同时负责调集应急救援所需药品、医疗器械,汇总统计伤亡人员救治情况等。

(4)应急监测组:由市环保局牵头,市城乡建设局、市水利局、市卫生局和市气象局配合,负责监督管理污染物和污染源的监测、防治工作,确定事故危害区域,并通报危害程度和范围,对环境污染事故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处理,防止污染进一步扩大。

①出厂水、管网水的供水质量(水质、水压)监测由市城乡建设局负责。

②供水水源及氯气泄漏的监测由市环保局负责。

③调水通道、饮用水源地的水文情况监测由市水利局负责。

④集中式供水单位出厂水质和末梢水水质监测由市卫生局负责。

⑤气象要素的监测由市气象局负责。

(5)应急抢修组:由市城控公司牵头。主要负责指导供水企业做好供水设施设备的抢修工作。

(6)应急供水组:由市城乡建设局牵头,市经信委、市公安局、市消防支队、市城管局、市商务局、市城控公司及所在县(市、区)人民政府等配合。其中:

市城乡建设局:负责制定应急送水、集中供水和企业避峰用水方案等,开展节水宣传教育活动,并对以上行为进行检查和监督。

市经信委:负责落实企业避峰用水的措施。

市公安局:负责维持交通秩序和社会秩序。

市消防支队:负责组织应急车辆为指定地区送水、供水。

市城管局:负责组织环卫、市政绿化等社会洒水车辆为指定地区送水、供水。

市商务局:负责调配桶装水、矿泉水、纯净水等并送达指定地。

市水利局:做好原水的调度工作,指导启用备用水源和应急水源。

市城控公司:负责落实供水水源,安排应急供水计划和车辆运输力量。

所在地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送水和集中供水的地点,组织供应和发放,并配合市公安局做好有关社会稳定工作。

(7)物资供应组:由市城乡建设局牵头,负责协调和调集事故应急救援抢修、恢复生产所需的物资;由市商务局牵头,负责协调和调集事故应急救援后勤保障所需的物资。

(8)信息发布组: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市政府新闻办负责联络新闻媒体,宣传应急知识和健康知识,统一发布有关信息,确保新闻报道的客观性、真实性、权威性,并配合发布和宣传疏散路线,稳定民心,维护社会稳定。

(9)善后处理组:分别由市民政局、市总工会等部门牵头,主要负责事故所涉及的安置、抚恤等工作,配合医疗救护组做好有关登记和统计工作等。

(10)通讯联络组:由市经信委牵头,负责落实电信扬州分公司、移动扬州分公司、联通扬州分公司等电信运营商做好应急处置过程中的通讯联络保障工作。

2.3专家组

专家组由给排水、水质检验、水处理、气象、卫生监督、疾病控制、生物化学、供电及电力维护、环境保护等专业组成。其职责是:参加指挥部统一组织的活动及专题研究;在应急响应时,按照指挥部要求研究分析事故发展趋势、影响范围和程度,为应急决策提供咨询意见和建议;参与事故调查,对事故处理提出咨询意见和建议;受指挥部指派,为事故发生地提供技术支持。

供水事故所在地的县(市、区)人民政府应积极配合以上各组开展相关工作。

三、预防与预警机制

3.1应急准备措施

市应急委统一部署协调突发供水事故的预防工作,市城乡建设局、市环保局按照管理职能协同有关部门分别对城市供水质量(水质、水压)和城市供水水源质量进行监管。

(1)加强对城市供水水质、原水水质及其生产设施设备的检验与检测,建立城市供水质量监测信息网络共享体系,掌握水质动态。

(2)开展突发供水事故的假设和风险评估,完善各类专项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并做好相关宣传工作,提高全民安全意识。

(3)建立供水应急人才资料库和应急保障队伍,储备应急救援物资。

3.2危险源分析

市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要综合分析可能引发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供水事故的预测预警信息并及时上报,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可能导致发生供水事故的早期信息有:

(1)城市水源地上游陆域、水域发生重大有毒有害物泄漏、污染的;

(2)水源水位过低或枯竭,取水困难的;

(3)地震、塌陷、城市供电系统发生事故等,影响到水厂生产和安全的。

根据早期信息、监测信息,对可能引发供水事故级别进行分析评估,作出预警。预警和评估信息应该及时、准确地向主管部门报告,并同时报告各级供水事故应急处置日常工作机构。预警和评估信息应包括:供水事故预警的级别、类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警示事项以及应采取的相关措施等。

3.3预警分级指标

根据供水事故所造成的影响和紧急程度,现将供水事故分为四个级别:i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其相应的预警分级颜色分别为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其中:

i级(红色)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①人员: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

②制水、供水管网及其设施:制水、供水管网及其设施出现意外,造成5万户以上居民连续停止供水48小时以上。

③供水水质、水源:因战争、自然灾害或突发性污染造成原水放射性指标或毒理学指标浓度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10倍以上。

ⅱ级(橙色)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①人员: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

②制水、供水管网及其设施:制水、供水管网及其设施出现意外,造成3万户以上居民连续停止供水24小时以上。

③供水水质、水源:因战争、自然灾害或突发性污染造成原水放射性指标或毒理学指标浓度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1-10倍。

ⅲ级(黄色)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①人员: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

②制水、供水管网及其设施:制水、供水管网及其设施出现意外,造成1万户以上居民连续停止供水12小时以上。

③供水水质、水源:因突发性污染造成毒理学指标浓度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ⅳ级(蓝色)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①人员: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

②制水、供水管网及其设施:制水、供水管网及其设施出现意外,造成1万户以上居民连续停止供水6小时以上。

③供水水质、水源:因突发性污染或原水水质恶化,一般化学指标或感官指标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

3.4预警发布

市政府有关部门在收到相关信息并证实突发供水事故即将发生或已发生时,应在初步判定其级别与类别后,按照相关应急预案进入预警状态。进入预警状态后,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启动有关应急预案。

(2)发布预警公告。其中:

ⅰ级(红色)预警,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宣布进入供水事故应急期;

ⅱ级(橙色)预警,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宣布进入供水事故应急期;

ⅲ级(黄色)预警,由市城乡建设局请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后发布;

ⅳ级(蓝色)预警,由供水企业主管部门或县(市)级成立应急指挥中心,视社会影响程度,请示市城乡建设局后发布。

(3)根据突发供水事故的级别与类别建立相应的应急保障机构。

(4)各处置职能组和各应急救援队伍立即进入应急状态,供水监测机构立即开展应急监测,随时掌握并即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

(5)调集事故应急所需的专家人员及有关物资和设备等,确保应急保障工作顺利进行。

3.5预警解除

供水事故应急处置日常工作机构根据供水事故预警和报警信息,作出接警处置的应急决策,市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发布、调整和解除预警信息。

四、应急处置

4.1应急预案启动条件

发生突发供水事故的单位,无论事故级别大小,都应在1小时内向当地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在接报或通过社会反馈等其他途径获得突发供水事件信息后,应判定事故级别和类别,达到ⅳ级及以上的在2小时内分别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县(市、区)人民政府报告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对情况紧急或可能发生重、特大供水事故的,可以先越级上报,但应及时向当地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县(市、区)人民政府补报。

4.2信息报告

突发供水事故发生或即将发生时,各供水企业要立即如实向当地供水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先期处置过程要做好记录。报告应采用书面形式,如情况紧急,可采用先电话报告、后书面补报的方式。

报告应涵盖下列内容:Dg15.coM

(1)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故性质,简要经过,事故原因的初步判断;

(2)事故造成的危害程度,影响用户(减压、无水)范围,伤亡人数,事故发展趋势;

(3)事故发生后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4)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抢救和处理的相关事宜及其他需上报的事项;

(5)事故报告单位负责人签字或加盖单位印章、报告时间。

应急处理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4.3先期处置

供水事故发生后,市现场指挥机构成立前,事发单位和有关部门要在所在地县(市、区)人民政府的统一指挥下,按照有关预案迅速实施先期处置,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严防次生、衍生事故发生。同时,要按规定程序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情况。

4.4分级响应

突发供水事故响应坚持属地为主的原则。

ⅰ级、ⅱ级事故响应与处置,由市人民政府成立市突发供水事故现场指挥机构,按预案组织先期处置,并根据需要将有关情况报告省政府、供水主管部门或国家有关部门。

ⅲ级突发供水事故响应与处置,由市人民政府成立市突发供水事故现场指挥机构,按预案组织处置,并将有关情况报告省政府和供水主管部门。

ⅳ级突发供水事故响应与处置,由市城乡建设局和所在地县(市、区)人民政府应成立事故应急处置指挥机构,按预案组织处置,并将有关情况报告市政府。

4.5指挥与协调

市突发供水事故现场指挥机构根据突发供水事故的情况通知有关部门和单位后,各有关单位应立即派员赶赴指定位置,在现场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下,本着“相互协同、密切配合、共同实施”的原则,重点抓好:①通报事故情况,提出现场应急行动的原则要求;②指派有关人员参与应急指挥和指导工作;③协调各级、各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实施应急救援行动,抓紧完成指挥机构交办的应急处置任务。

出现急剧恶化的特殊险情时,现场指挥机构可在充分考虑专家和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根据事态发展变化情况,依法采取紧急处置措施。

4.6信息发布

市委宣传部会同现场指挥机构对事故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并发布、组织媒体报道。

4.7应急终止

供水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结束,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并已恢复正常供水。事发地县(市、区)人民政府或市供水主管部门向市政府提出建议,遵循“谁启动,谁负责”的'原则,宣布应急响应结束。

五、后期处置

5.1善后处置

供水事故所在地县(市、区)人民政府应会同市政府有关部门,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处置工作。对供水行业事故中的伤亡人员、应急处置工作人员,以及紧急调集、征用有关单位及个人的物资,要按照规定给予抚恤、补助或补偿,并提供心理及司法援助。市政府有关部门应及时调拨救助资金和物资,做好疫病防治和环境污染消除工作。保险监管部门要督促有关保险机构及时做好有关理赔工作。

5.2社会救助

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红十字会等志愿者队伍的组建、管理和日常的训练指导和专业支持。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在训练场地、业务培训、训练器材等方面提供支持和保障。红十字会等各类志愿者队伍作为群众性组织,平时要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和演练活动,在发生重大事故时要积极开展自救互救。全市社区保安队伍要充分发挥群防群治的作用,加强平时的防范巡视,及时报告有关信息,并协助专业队伍做好现场治安维护等工作。

5.3调查与评估

市政府有关部门要会同事发地县(市、区)人民政府,对供水事故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经验教训和恢复重建等问题进行调查评估,并向市政府报告。调查评估报告应在应急终止后一个月内完成。调查评估报告应包括:

(1)整理和审查所有应急记录和文件等资料;

(2)总结和评价导致应急状态的事故原因和在应急期间采取的主要行动;

(3)发生事故的供水系统基本情况,分析事故原因、发展过程及造成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

(4)分析、评价采取的主要应急响应措施及其有效性,主要经验教训;

(5)从城市供水系统的规划、设计、运行、管理等各方面提出改进建议等。

六、应急保障

6.1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队伍及装备保障

各应急处置机构根据各自的实际工作内容及应急要求迅速组织精良的应急抢险队伍,并组合特定的应急任务,提供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基本信息,建立专家、队员及装备储备数据库随时调用。

6.2财力保障

对突发供水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所必需的应急资金和有关救援物资资金。

6.3物资保障

根据救援需要,保证足够的应急救援物资储备,而且要实现快速、及时保障到位。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重视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设施建设,按照国家标准和要求装备贮备救援物资、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建立管理制度,加强日常的维护、保养、检查,保证设施、装备性能的安全可靠。

6.4医疗卫生保障

突发供水事故发生后,必须快速组织医疗救护人员对伤员进行应急救治,尽最大可能减少伤亡。在市卫生局指导下,医疗急救中心负责院前急救转运工作,各级医院负责后续救治。同时要根据突发供水事故的特性和需要,严密组织实施疾病控制、消毒隔离和卫生防病等相关工作,红十字会等群众性救援组织和队伍应积极配合专业医疗队伍,开展群众性卫生救护工作。

6.5交通运输保障

市公安局负责组织与实施紧急处置交通安全保障,依法实施道路交通管制。扬州市海事局、扬州市地方海事局分别依法实施长江扬州段及内河的航运管制,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协助做好紧急交通保障工作。

6.6治安维护

突发供水事故发生后,市公安局负责应急处置过

重大节日安全应急预案方案 篇6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应对全县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和指导应急处理工作,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及时控制食品安全事故,高效组织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1.2 制订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张家口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尚义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1.3 事故分级

按食品安全事故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将食品安全事故分为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ⅱ级)、较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级)和一般食品安全事故(ⅳ级)四级。

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级):对包括我县在内的2个以上县区造成严重威胁,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的食品安全事故。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ⅱ级):(1)对包括我县在内2个以上县区造成危害的食品安全事故。(2)造成伤害人数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出现10例以上死亡病例。

较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级):出现死亡病例;出现100人以上、300人以下健康损害症状的事故。

一般食品安全事故(ⅳ级):出现50人以上、100人以下健康损害症状,但无人员死亡的事故。

1.4 适用范围

本预案主要用于指导全县的食品安全事故应对工作。适用于我县行政区域内发生的涉及跨乡镇区域的,或超出事发地乡镇处置能力的,或者需要由县政府负责处置的ⅰ级、ⅱ级、ⅲ级、ⅳ级突发食品安全事故应对工作。

1.5 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规范,加强管理;快速反应,协同应对;依靠科技,提高素质。

2 组织体系

2.1 领导机构

县政府是全县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领导、组织和协调全县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决定启动和组织实施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成立尚义县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全县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县政府主管副县长任总指挥,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县卫生局局长任副总指挥,县卫生局、县教育局、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农牧局、县工信局、县工商局、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文广局、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县宗教局等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为成员。

2.2 办事机构

县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是全县食品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的办事机构,办公室设在县卫生局,县卫生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主要负责县食品安全应急指挥部的日常工作,组织协调应急救援工作,组建和管理县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专家库,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组织修订县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有关配套措施,组织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信息收集、报送。

2.3 成员单位职责

县食安办承担县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的日常工作,指导和协助乡镇做好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处置等工作;负责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的医疗救治,依法对食物中毒事件组织调查处理;做好相关信息发布。

县教育局负责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学校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县公安局负责组织全县食品安全事故涉嫌刑事犯罪的侦查、鉴定工作,维护好社会治安;负责指导、协调、组织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地公安派出机构相关工作。

县民族宗教事务局负责事故伤亡人员的安抚和善后处理工作。

县交通运输局负责组织应急运输力量,保证救援人员、物资的运输和受伤人员的疏散。

县农牧局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调查处理和相关产品的技术鉴定等工作。

县工信局负责组织对私屠滥宰、加工注水肉、病害肉、产销假冒伪劣酒类等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

县工商局负责依法开展流通领域食品安全事故违法行为的调查处理等工作。

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依法开展对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生产、加工各环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技术检验和事件原因的'调查处理等监管工作。

县发改局负责粮食收购、储存、运输过程中粮油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和相关产品的技术鉴定工作。

县财政局负责提供处理食品安全事故所必需的经费支持。

县文广局负责食品安全事故的新闻宣传报道工作。

县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餐饮消费环节相关技术鉴定、查处、规范等工作。

县宗教局负责清真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理和应对工作。

2.4 乡镇机构

各乡镇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由政府主管领导负责,相关单位组成的应急指挥体系。

2.5 专家组

县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根据实际需要,组织有关专家组成专家组,为应急管理提供决策建议,必要时直接参与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2.6 应急处理小组

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成立现场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现场指挥部下设事故调查组、事故处理组、医疗救治组、案件查办组和综合组。

事故调查组:根据事故的性质和程度,按照职能界定,由相应部门牵头开展工作。其职责:深入调查事故发生原因,做出调查结论;组织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实施救援工作,监督救援措施的落实;评估事故影响,提出事故防范意见。

事故处理组:由事故发生环节的具体监管职能部门负责,依法实施行政监督、行政处罚,监督召回违法食品,严格控制流通渠道,及时移送相关案件,依法追究责任人责任。

医疗救治组:由县卫生局负责组织。其职责:组织协调医疗救治工作,尽快查明致病原因,提出救治措施。

案件查办组:由县食安委办公室牵头组成。其职责:迅速查办案件,追踪溯源,查处违法当事人。

综合组:由县食安委办负责。其职责:汇总信息,报告、通报有关情况。

3 运行机制

各乡镇、社区、村委会和有关部门要建立应对食品安全事故的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处置及调查评估等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指挥水平。

3.1 预测与预警

建立预测预警系统,按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分析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事态,及时向社会和公众作出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3.1.1 预测预警系统

依托全县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的综合发布系统,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事故预警系统。

3.1.2 预警级别

预警级别与县突发公共事件分级标准相一致,一般分为四级: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3.1.3 预警发布

当食品安全事故已经发生,但尚未达到ⅳ级标准时,所在乡镇要发布ⅳ级预警信息;当食品安全事故超过ⅳ级标准,但尚未达到ⅲ级标准时,县政府要发布ⅲ级预警信息;当食品安全事故超过ⅲ级标准,但尚未达到ⅱ级标准时,县政府要发布ⅱ级预警信息;当食品安全事故超过ⅱ级标准,县政府要发布ⅰ级预警信息。

各乡镇、有关部门单位要及时、准确地向县政府报告ⅳ级以上食品安全事故的有关情况,并根据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性和紧急程度,发布、调整和解除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包括食品安全事故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通信、信息网络、警报器、宣传车或组织人员逐户通知等方式进行,对老、幼、病、残、孕等特殊人群以及学校、企业等特殊场所和警报盲区应当采取针对性强的公告方式。

3.2 应急处置

3.2.1 信息报告

ⅳ级及以上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各乡镇、有关部门单位要立即向县政府报告,最迟不得超过2小时,同时将情况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和可能受事件影响的乡镇。ⅲ级、ⅱ级突发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或遇特殊情况,乡镇在向县政府报告的同时,可直接向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报告。ⅰ级突发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或遇特殊情况,乡镇在向县政府报告的同时,可直接向省政府、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报告。

对于个别情况特殊,确实难以在发生后2小时内全面、准确报告县政府的突发食品安全事故,应在发生后1小时内先行预报,并说明具体原因。应急信息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性质、影响范围、事件发展趋势和已经采取的措施等。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汇报有关情况。

县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要及时汇总核实上报的应急信息,重要信息和情况要及时上报,同时将县委、县政府领导关于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工作的批示、要求及时传达到有关乡镇和部门,并跟踪反馈落实情况。

食品安全事故如涉及或影响到我县行政区域以外的地区,应及时通报有关情况,并协助做好处置工作;如涉及港澳台侨、外籍人员或影响到境外,需向市政府有关部门通报的,按照相关规定办理。

3.2.2 先期处置

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事发地乡镇和有关部门要立即采取措施,先期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控制事态发展,并及时向县政府报告。

3.2.3 应急响应

按照分级处置的原则,在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乡镇和社区、村委会要根据食品安全事故的不同等级启动相应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响应。当食品安全事故尚未达到ⅳ级标准时,所在地乡镇立即启动本级相关应急预案,并向县政府报告;当突发食品安全事故达到ⅳ级、ⅲ级、ⅱ级和ⅰ级标准时,县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报请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同意后,立即启动相应县级应急预案和开展相关应急响应,并向市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3.2.4 指挥与协调

需要县政府处置的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由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统一指挥和指导,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县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主要负责组织协调有关乡镇和部门、专家和应急队伍参与应急救援;制定并组织实施救援方案;协调有关乡镇和部门提供应急保障;部署做好维护现场治安秩序和当地社会稳定工作;及时向县政府报告应急处置工作进展情况;研究处理其他重大事项。

事发地乡镇负责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在县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和指导下,负责现场的应急处置工作。

3.2.5 扩大应急

发生或者即将发生较大、重大及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依靠一般应急处置队伍和社会力量无法控制和消除其严重危害时,实施扩大应急行动。

实施扩大应急时,除向县政府报告情况请求协调处置外,乡镇和有关部门、单位要及时增加应急处置力量,加大技术、装备、物资、资金保障力度,加强指挥协调,努力控制事态发展。

3.2.6 应急结束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指挥部在充分听取专家组意见后提出终止应急工作请示,报县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或县应急委员会批准,由现场指挥部宣布终止应急状态,现场应急指挥机构自行撤销。

3.3 善后工作

3.3.1 善后处置

对突发食品安全事故中的伤亡人员、应急处置工作人员以及紧急调集、征用有关单位及个人的物资,要按照规定给予抚恤、补助或补偿,并提供心理及司法援助。有关部门要及时调拨救助资金和物资,做好疫病防治和环境污染消除工作。保险机构要快速介入,及时做好有关单位和个人损失的理赔工作。

3.3.2 调查与评估

ⅰ级、ⅱ级、ⅲ级、ⅳ级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结束后,县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要会同事发地乡镇,对食品安全事故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经验教训等问题进行调查评估,并向县政府提交书面报告。县政府有关部门每年第一季度对上年度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进行全面评估,并报县政府备案。

3.4 信息发布

食品安全事故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由县政府办公室在县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的领导下在第一时间内向社会发布事件发生的简要信息,随后发布初步核实情况、政府应对措施和公众防范措施等,并根据事件处置情况做好后续发布工作。

信息发布形式主要包括举行新闻发布会、新闻通报会、散发新闻稿、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等,通过新闻媒体、重点新闻网站发布信息。

4 应急保障

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切实做好应对突发食品安全事故的人力、物力、财力、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广播电视及通信等保障工作,保证应急救援工作和群众基本生活的需要。

4.1 人力资源

医疗卫生救援队伍是食品安全应急救援的专业队伍和骨干力量。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单位要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建立联动协调机制,提高装备水平。要动员和组织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志愿者等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工作。加强以乡镇、社区和村委会为单位的公众应急能力建设,发挥其在突发食品安全事故应急中的重要作用。

4.2 财力保障

各乡镇要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原则,做好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资金保障,逐步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应急经费投入机制。

财政和审计部门要对食品安全事故财政应急保障资金的使用和效果进行监管和评估。

鼓励公众、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捐赠和援助。

4.3 物资保障

县政府应急办负责县级应急物资储备的综合管理工作,主要是会同县政府有关部门建立健全重要应急物资监测网络、预警体系和应急物资生产、储备、调拨及紧急配送体系,完善应急工作程序,确保县级应急所需物资和生活用品的及时供应,并加强对物资储备的监督管理,及时予以补充和更新。县工信局及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县级应急基本生活用品的供应及重要生活必需品的储备管理工作。

各乡镇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的规定,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工作。

4.4 医疗卫生保障

卫生部门负责组建医疗卫生应急专业技术队伍,根据需要赶赴现场开展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等卫生应急工作,同时开展食源性中毒事件原因的调查,农牧、质监、工商、工信等部门密切配合。必要时,组织动员红十会等社会卫生力量参与医疗卫生救助工作。

4.5 交通运输保障

交通运输部门要保证紧急情况下应急交通工具的优先安排、优先调度、优先放行,确保运输安全畅通。要依法建立紧急情况社会交通运输工具的征用程序,确保救助物资和人员能够及时、安全送达。根据应急处置需要,对现场及相关通道实行交通管制,开设应急救援“绿色通道”,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4.6 治安维护

公安部门和武警中队要按照有关规定,参与应急处置和治安维护工作。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要物资和设备的安全保护,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必要时,依法采取有效管制措施,控制事态,维护社会秩序。

4.7 市场秩序维护

工信、工商、发改、质监、公安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做好食品安全事故所在地市场秩序维护工作。依法打击、查处借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倒卖救助物资及调拨物资流入市场销售的行为。

5 监督管理

5.1 预案演练

县政府办公室、县应急指挥中心要协同县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和有关部门制订应急演练计划,并定期组织演练。

各乡镇要结合实际,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开展预案演练。

5.2 宣传和培训

县政府办公室和县应急指挥中心要协调指导全县食品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宣传、教育、文体影视、科协等有关部门要广泛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全社会的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

5.3 责任与奖惩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对食品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食品安全事故重要情况或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依法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4 预案实施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重大节日安全应急预案方案 篇7

为了做好企业的消防工作,确保所有工作人员的人身生命财产安全,落实消防工作“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基本原则,应付突发的火灾事故,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

以企业领导为总负责,组建灭火与应急疏散组织机构,由灭火行动组、通信联络组、疏散引导组、安全防护救护组组成,具体分工如下:

1、灭火行动组:由保卫科科长任组长,并兼任火场临时指挥员,灭火行动组主要负责本企业的一般初级火灾的扑救工作。

2、通信联络组:由办公室主任任组长,负责通信联络及各部门的统一协调。

3、疏散引导组:由人事科科长担任组长,负责火灾时人员的安全疏散及财产的安全转移。

4、安全防护救护组:由安全科科长担任组长,负责火灾时车辆、医疗救护等后勤保障工作。

二、报警与接处警程序

1、报警监控中心必须配备火警电话,值班人员要坚守工作岗位,对企业的重点要害部位进行全方位24小时监控。

2、监控中心收到监控区的火警信号及火警电话后,应立即用对讲机通知值班人员、巡逻员赶赴现场,并电话通知值班领导。

3、值班室必须配备必要的救灾设施。值班人员赶赴现场后,如未发生火灾,应查明警示信号的报警原因,并做详细记录。

4、如有火灾发生,应根据火情,立即拨打“119”报告消防队,并将信息反馈监控报警中心,同时进行灭火及疏散工作。

5、监控中心根据火灾情况,调集有关人员启动灭火与应急预案。

三、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与措施

1、为使灭火与应急疏散预案顺利进行,保卫科应加强日常性检查,确保消防通道畅通。

2、公共聚集场所(人员相对集中的场所)应保持消防通道畅通,出入口有明显标志,消防通道及安全门不能锁闭,疏散路线有明显的引导图例。

3、火灾发生时,疏散引导人员应迅速赶赴火场,利用应急广播指挥人群有组织地疏散。

4、疏散路线尽量简捷,就近安排,走道内应设疏散指示。

5、疏散引导组工作人员要分工明确,统一指挥。

四、扑救一般初级火灾的程序与措施

1、当火灾发生时要沉着冷静,采用适当的方法组织灭火、疏散。

2、对于能立即扑灭的火灾要抓住战机,迅速消灭。

3、对于不能立即扑灭的火灾,要先控制火势的蔓延,再开展全面扑救。

4、火灾扑救要服从火场临时指挥员的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密切配合。

5、当消防人员赶到后,临时指挥员应将火场现场情况报告消防人员,并服从消防人员统一指挥,配合消防队实施灭火、疏散工作。

6、火灾扑救完毕,保卫部门要积极协助公安消防部门调查火灾原因,落实“三不放过”原则,处理火灾事故。

五、通信联络,安全防护救护的程序与措施

1、所有参加灭火与应急疏散工作的工作人员应打开通信工具,确保通讯畅通,服从通信联络组长的调遣。

2、救灾小组成员应在火场待命。

3、医务室人员在现场及时救治火场受伤人员,必要时与地方医院联系救治工作。

4、应调集车辆,确保交通畅通。

5、指定专人对被抢救、转移的物资进行登记、保管,对火灾损失情况协同有关部门进行清理登记。

六、日常工作:

1、落实消防责任制,宣传消防知识,提高员工消防意识。

2、每年应保证1-2次消防演习。

3、定期检查、维护消防设施。

重大节日安全应急预案方案 篇8

为了切实做好20xx年春节期间的安全维稳工作,确保我局管理的公房、物管小区、公廉租房小区和单位财产安全,根据上级有关会议、文件精神,结合我局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安全维稳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的职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局办公室,主要负责现场救援、后勤保障、人员联系等调度工作,并及时做好调查处理及监督检查工作。必要时,局长直接负责指挥处理突发公共事件。同时,已建立以防汛工作、房屋安全、消防安全、车辆安全、小区安全等应急突发安全事件的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相应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指挥。如果不属于专项预案的范畴,由局长或局支部会议根据工作性质和工作需要,指定应急机构负责人或成员,或直接派驻工作组指导应急处置工作。

二、工作机构

xxx

三、工作职责

(一)指挥职责,由组长帅永红负责。

1、组织、指挥、协助事故部门开展事故救援、现场恢复及事故善后工作;

2、提供、联系事故救援所需的相关物资;

3、协助社会救援部门所进行的现场救援、事故调查和事故处理工作;

4、组织、协调专业救援小组的工作;

5、向上级部门汇报事故发生情况;

(二)现场救援及安全协调员职责,由副组长张勇负责。

1、根据指挥组织安排携带相关物资;

2、赶赴现场,协助地方及有关部门抢救在各类安全事故(事件)中被困现场人员及其重要物资。了解事故性质及损失情况,弄清事故所属单位及联络通讯,及时通知所属单位;

3、随时向指挥组报告现场情况,为指挥组提供决策信息;

4、根据上级指示,采取“紧急避险‘’措施。

(三)后勤保障及通讯联络员职责,由副组长冯艳玲、邹锡花负责。

1、根据现场需要,汇报所需救援物资,保证救援物资的供应,包括:有效通讯工具、照相器材,单位值班应急车辆及其他急救工具;

2、安排防范重大安全事故的值班,落实值班制度,落实车辆安排,确保现场救援及安全协调员,随时开展安全事故救援;

3、根据指挥组安排,启动预案,通知所有预案人员。

(四)调查处理及监督检查员职责,由副组长张勇负责。

1、向指挥组汇报防范安全的组织工作情况及救援安全事故现场情况,并根据指挥组的指令,向上级等有关部门报告事故现场情况;

2、调解事件矛盾及做好政策宣传教育工作;

3、监督落实安全防范及救援工作,提出协调及改进工作的意见及建议。

四、应急预案启动程序

1、不论发生何种安全事故(事件),都立即启动本应急预案,同时向县委、县政府、县住建局等有关职能部门及有关乡镇街道社区通报。

2、不论发生何种安全事故(事件),都应视事故性质、严重程度上报相应的社会救援部门。

3、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成员接到预案启动命令后必须迅速各就各位,认真履行其职责,保证24小时通讯畅通。因特殊情况不能履行其职责的,其职权转交本单位负责人。

五、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日常工作

1、通过张贴板报、发放紧急通知等形式,向干部职工、公房、公廉租房住户、物管小区居民宣传安全维稳知识,全面提高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

2、加强检查,做好巡查和安全防范等工作,确保管辖范围内道路、排水设施畅通,电路安全无隐患。节前对公房、物管小区、公廉租房小区的围墙、电路等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整改。

(二)救灾报灾工作

1、如发生灾情,领导小组成员必须24小时在岗,密切注意灾情动向。灾情解除后,要及时统计灾情造成的损失情况,并以书面形式汇报上级领导。

2、灾情发生后,及时组织人员处理善后工作,并对管辖区域进行应急处理,对受损严重的灾情及时提出整改方案并上报,同时抓紧维修工作,尽快恢复正常上班秩序。

3、单位采用联保制度,及时了解物管小区、公廉租房、公房住户的受灾情况,开展多种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对受灾户进行适当的慰问和救助。

4、救灾后,单位领导成员要及时进行总结分析,查清灾情原因,吸取教训,修改预案,并为下次安全维稳工作做好各项工作。

六、具体要求

1、领导小组要提高认识,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强化安全维稳责任,制定安全维稳预案。严格责任追究,对因安全责任未落实或玩忽职守、麻痹大意、工作不力造成的'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依法追究有关个人的责任。

2、安全维稳期间准备好备用物资(扫把、铁锹、麻袋等),一旦灾情发生随时准备抢险并听从领导组的统一调遣。

3、救灾的首要任务是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确保人员不受伤害的前提下进行。

重大节日安全应急预案方案 篇9

所属各单位、部门:

为有效预防和减少节假日期间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保证各类突发事件所得到及时妥善的处置和应对,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和影响。确保节假日期间旅客运输工作顺利有序的开展。根据上级部门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本企业实际特点,特定本预案。

一、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吴启瑞。

副组长:徐增柱、孔繁永、许道东。

成员:郑荣核、潘和建、姜雪龙、章国勋、梁亦林。

王安、谷云成、陈志杰、温敏、毛德斌。

林何、陈建国、黄武、温敏、林正余。

池方足、施正勤、曾成新、叶信煌、王迎春。

二、应急救援工作各职能组:

1、信息联络指挥组;

2、车辆运行调度组;

3、站场突发事件疏散组;

4、突发事件及事故应急处理组;

5、车辆抛锚救济组。

三、各小组成员的组成及应急履行的职责:

1、信息联络指挥组长:吴启瑞;成员:徐增柱、孔繁永、许道东、应孔亮。

其履行职责为:随时了解、掌握节假日期间的安全生产、安全行车情况、车辆运行运力情况、道路通行情况,发现险情及时发出应急救援命令。

2、车辆运力调度组组长:黄武;成员:毛德斌、王安、林正余、李德俊、叶信煌、王迎春。

其履行职责为:在节假日期间要保证运力充足的安排,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增加运力,应立即请示应急预案领导小组指挥组和上级有关部门作出安排方案,保证旅客走得了,走得好。在突发事件需要车辆或抢救伤员时,应及时安排车辆,并将驾驶人、车辆牌号等信息报指挥组。

3、站场突发事件疏散组:章国勋、梁亦林、林何、谷云成等人组成,章国勋为鳌江客运公司疏散组组长;梁亦林为昆阳客运公司疏散组组长;林何为水头客运中心疏散组组长;谷云成为大修厂疏散组组长。

其履行职责为:站场发生突发事件时负责人员和车辆的疏散工作,将人员及车辆转移到安全地带,控制事件的扩大,并将情况及时向指挥组报告。

4、突发事件及事故应急处理组组长:姜雪龙;成员:余南锦、何笔迅、周德装、郑加丰、温敏、林日敏、郑正军。

其履行职责为:发生安全生产、安全行车交通事故突发事件时,接到案情报告后,要及时、迅速赶赴事故现场,参加事故现场的救援、抢救伤员等一系列工作,并将事故的详细情况向指挥组和有关上级部门报告,把事故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5、车辆抛锚救济组组长:谷云成;成员由大修厂抢修小组人员组成。

其履行职责为:车辆单位和调度部门接到营运车辆途中发生抛锚报告时,应问清故障原因,指导驾驶员应采取应急措施自救或请求救援。对在本地区范围内发生抛锚的,大修厂组织人员在最短时间赶赴现场抢修,确保旅客及时运送。节假日期间大修厂应安排24小时值班制度,保证节假日期间客运车辆随到随修。

四、突发性事件应急救援具体实施:

站场如发生突发性事件,信息联系指挥组接到险情报告后,要立即启动本应急救援预案,下达应急救援命令,通知各职能组迅速赶赴现场,各就各位。及时疏散人员和车辆,将人员和车辆转移到安全地带,控制整个事态的发展。发生人员受伤,要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救治。如遇特殊情况造成旅客滞留的,要及时告知之旅客,采取改班或其它有效措施。如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集团公司同时可以启动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将事故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并将事故情况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详细汇报。事后要及时统计损失情况,总结经验、寻找原因、举一反三、吸取教训。

五、本预案适用于集团公司区域内所有节假日期间各类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处置。

重大节日安全应急预案方案 篇10

一、总体目标

围绕“通畅、顺畅、舒畅”总体工作要求和“进得来、出得去、环境整洁、秩序井然、服务优质、保障有力”的工作目标,建立公司、管理处、服务区三级预案体系,强化现场管控,提高服务区通行效率,坚持优质服务,做好后勤保障,为过往司乘人员提供优质、安全、快捷的服务。确保节日期间各项工作平稳开展,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

二、组织机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节假日车客流主要特点

国庆节:国庆节天长假,旅客自驾出行较多,车、客流量较大,客货叠加,车型、人员复杂,尤其是节日开始、结束时段,易出现拥堵现象。

春节:由于春节天假期前后有春运高峰,总体车、客流量比平时多,免放期间货车较少,大型客车、小型客车较多,客流量大,公厕、餐厅、商场人流较大,结束时段(初六)车、客流急剧增加,容易造成服务区爆满。

清明节:节日时间短,车、客流量大,客货叠加,扫墓和旅游车流距离较短,且部分客流当日往返,造成清明当天车、客流猛增。

劳动节:节日时间短,距清明假期较近,车、客流量稍大,客货叠加,流量相对平稳。

四、具体要求及分工

(一)总体要求

1 .人员管理:实行管理人员“双值班制”、一线员工“三三制”排班管理模式,即免放期间管理人员要保证每天两人以上同时在岗值班,一线员工三分之一在岗、三分之一在服务区备勤、三分之一休息并保持通讯工具畅通;保安、保洁等提前落实好后备人员,根据客流情况及时调配。所有人员按照“定人、定岗、定位、定责”的要求,科学安排,合理调整人员班次和工作分配,就餐重点时段应保证前后班次时间的重叠,实现高峰时段双班在岗。要明确各自工作职责,保证各项应对措施落实到位。

2 .现场管理:按照“入口分流、广场分区、加油分道”的原则,在加油站、公厕、收银台、开水器等重点部位设置排队隔离设施和醒目的排队指引标识,安排专人在各易拥堵点位维持秩序,科学疏导车流、客流,提高服务保障能力,防止出现长时间拥堵。

3 .经营管理:坚持“保障供应,方便顾客,人本服务”的理念,备足商品、原料,调整经营服务项目,满足顾客需求,树立良好对外服务形象。

4 .联动协作:按照“警民联动、共建协作”的要求,加强与高速交巡警、地方派出所的沟通、联系,共同商讨应对保障方案及特情处置措施,联动协作,保障安全畅通。

5 .安全管理:针对免放期间客流量大、工作量大、员工状态较疲劳,容易出现安全疏漏的特点,重点防范员工人身、设备运行、营业资金及旅客车辆、人身财产等安全事故。外场工作人员(保安、保洁、加油工及临时在广场疏导交通的其他工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着反光背心。

(二)各部门具体要求

1.加油站

(1)加油站负责人或油管员及时掌握油品库存量及当天油品入库数量,估算加油车辆的数量。

(2)值班人员及时了解、掌握加油站现场实际情况,油源出现供应紧张时,加油站要迅速采取限量供应措施,并在第一时间与油品供应部门联系,争取临时供应,同时向监控中心、服务区、交巡警、保安相关部门汇报。

(3)通过高速公路情报板或加油站宣传俄牌,提前向驾驶员发布油量供应信息。

(4)免收通行费期间,加油站全员在岗,开足加油机,提前备好定额加油票。加油站值班人员要坚守现场,安排加油服务人员引导车辆,摆放锥筒,向等待加油的车辆驾驶员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同时加快加油速度,减少车辆等待时间。严禁向顾客推销加油宝,严禁灌桶、无序加油。

(5)出现加油排队情况时,加油站管理人员全部在加油现场,根据车流情况合理安排人员,开足全部可用的加油枪同时加油,在排队现场采取:一是用防撞隔离墩排出加油排队车道(事前由服务区和加油站共同做好加油车辆的进出口线路设计方案),引导客户有序排队,设置的加油排队车道要保持足够的长度、合理的走向,并保证为其他正常出入服务区的车辆留下通畅的进出车道。二是在划定的加油排队车道入口处设置醒目的油品类别、标号提示牌,提醒客户按车型、油箱位置和所需油品类型自觉分道排队。三是在入口处安排员工以及保安用手势和语言引导顾客,避免顾客争抢车道,同时保证油罐区卸油通道畅通无阻。四是在两台汽油机夹角处安排员工引导车辆,一方面尽量提高加油机使用率,另一方面避免车辆抢道、碰撞。如遇极端事件,值班管理人员要果断停止加油,切断电源,立即疏散车辆,降低人员、财产损失。

(6)保安应协助做好车辆疏导和引导,做到两个谨防:一是谨防驾驶员之间因车辆摩擦发生打架的治安事件;二是谨防驾驶员与加油服务人员发生争吵造成人身伤害事件。同时做好对闲杂人员驱赶,确保治安案件零发案,确保经营秩序正常。必要时可通知高速交警到现场维持秩序。

3.餐厅

(1)各项设备设施在节日前做好全面检修及调试,确保正常使用。

(2)备足餐具、托盘,适当增加餐具清洗人员,提高清洗效率和质量,加快周转,以便供应。同时,收残服务员要加快收残速度,必要时增加人员和收残工具。

(3)在就餐高峰时,餐厅现场领班要密切关注客流量,快餐供应质量等信息,积极做好与厨房后台协调沟通、现场人员调配工作。如出现客流高峰,服务区可根据自身实际采取固定套餐、家庭套餐等预分装好的快餐销售形式,以缓解顾客排队压力。

(4)设置团队接待处,由专人负责,做好团队就餐的服务。

(5)提前备足零钱,准备好发票。

重大节日安全应急预案方案 篇11

为确保我县20xx年春节期间食品药品安全,有效处置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依据《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颍上县食品安全突发性群体的事件应急预案》、《颍上县药品和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应急预案》等规定,制订本应急处置预案。

一、指导思想

预防万一,防患于未然,有效应急处置本辖区内的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确保应急处理工作高效、有序的进行,保障人民群众过一个祥和、安全的春节。

二、工作原则

加强春节期间日常监测,及时分析、评估和预警,对可能引发的食品药品安全事故,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对食品药品安全事故要做出快速反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严格控制事故发展,有效开展应急处理工作,做好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善后处理及整改督查工作。

三、组织保障

成立春节期间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统一组织指挥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的应急工作。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下设四个工作组:

(一)综合协调组

组长:刘x

成员:办公室

职责:负责组织协调各工作组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协调解决应急处置中的重大问题,信息汇总和上报工作,作出研判结论和意见,并及时报告领导小组。

(二)事件调查、危害控制和维护稳定组

组长:叶x

成员:食品室、药械股、稽查大队、投诉举报中心、各基层所

职责:负责深入现场,收集各种信息,及时反馈指挥部。组织开展事件调查、现场处置和原因分析,协助相关部门对问题产品进行检验检测,研判事件风险和发展趋势,作出调查结论,提出防范意见和建议。对问题产品采取停止生产、销售、使用,查封扣押,责令召回、下架和销毁等行政控制措施,严格控制生产、流通、消费环节,防止危害蔓延扩大。协助当地政府做好患者及其亲属安抚和公安机关维护现场秩序工作。

(三)后勤保障组

组长:路xx

成员:办公室

职责:负责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所需的通信、交通工具、资金、物资等后勤保障工作。

(四)责任查究组

组长:沈x

成员:监察室

职责:负责对处置工作进行督导,对处置工作中履职不到位的人员进行处理。

四、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报告及应急响应

春节期间,各所,各股室、稽查大队在日常监督工作中发现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或者接到有关食品药品安全事件报告后,应当立即对情况进行核实,并立即上报县局领导。

经核实属一般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的,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及时报告县政府应急响应并展开处置(符合应急响应条件及时向县政府建议启动应急响应),同时报告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受市局指导;经核实属涉及两个县(区)以上或较大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的.,报告市局并在其统一指挥下开展处置工作。

五、突发事件处置

(一)及时报告情况。综合协调组持续协调各组开展工作,并随时掌握事件变化动态和处置工作进展,按要求及时向指挥部报告。

(二)控制问题食品药品。危害控制组对事发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可疑问题食品药品和原料、工具、场地等依法采取停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等紧急控制措施;查清问题食品药品及原料的来源和市场流向,责令生产经营企业召回、下架或销毁问题食品药品。

(三)开展突发事件调查。事件调查组开展突发事件原因调查,对可疑问题食品药品进行抽样和检测,尽快查明原因。

(四)追踪来源流向。事件调查组核实问题食品药品的生产厂家、经销商、生产批号及流向,对已销售的问题食品药品进行追查并通报有关部门协查。

(五)加强现场稳控。现场维稳组对事发现场、酒店、医疗机构等场所出现的患者家属进行疏导稳控。

(六)事件研判。事件调查组根据调查进展情况,对事件性质、原因进行研判,作出研判结论和意见,并及时报告领导小组。

(七)事件处置。事件调查组根据调查研判作出调查结论,提出事故防范措施意见和对相关责任单位、责任人依法处理的建议。

(八)新闻宣传。综合协调组、投诉举报中心收集相关信息资料,关注网络舆情,必要时对接县委宣传部门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加强舆论引导,及时处置舆情信息。

(九)响应终止。当事件原因调查清楚、安全隐患或相关危害因素等消除,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后,领导小组做出处置终止(或建议县政府终止应急响应)的决定。

六、工作要求

(一)强化值守,保持通讯畅通。值班人员要高度负责,严禁脱岗,要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

(二)严格执行信息报送制度。各所、各股室、稽查大队要及时了解和掌握节日期间食品药品安全动态,遇到各类突发事件或重要紧急情况,应立即向当天的带班局领导电话报告请示,并迅速开展应急处置,不可将应急事件随意对外散播,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

(三)要妥善做好食品药品安全应急处置工作。加强组织协调,做好原因分析,事件(故)善后,社会稳定等工作,将损害降低到最小。

(四)落实责任,严格责任追究。要严格按规定落实好春节期间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报告制度,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在食品药品安全事故调查和处置过程中,发现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重大节日安全应急预案方案 篇12

为之后20xx年过后交通之后安全工作,保障旅客走得之后,走得过后,走得之后,保证国庆节假日期间之后秩序和道路安全生产之后生活过后正常运输,特之后本预案:

一、组织之后,确立领导小组

为之后我县20xx年之后国庆节假日期间过后运输之后,保障组织过后,我所之后道路运输领导小组:

二、运力保障

之后运输期间,根据州处的之后部署和我县实际情况,为确保运力的之后,结合客运站过后运行之后,安排3辆客运之后作为应急车辆,同时安排5辆5吨以上的之后作为我县客货之后的过后运力,货车安排之后具体如下:,以备之后时过后调度指挥。

三、加强之后管理

(一)之后开展隐患排查。班线之后、旅游客运、维修之后要结合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之后,认真做好过后安全之后排查治理,深入排查事故之后和安全管理薄弱环节,重点排查参营之后技术状况、车载安全之后设施过后、驾驶员之后和培训情况、卫星之后监控设备情况等关键环节,对之后出的过后要强化之后、落实到人、限期整改之后,并过后隐患排查整治档案。对未之后培训教育的过后员和之后安全应急设施过后配备不齐全、安全之后状况不合格的过后一律不得之后营运。

(二)之后从业人员安全教育。道路之后企业在过后务必对之后驾驶员开展一次有之后性的'过后生产培训之后,要结合道路运输之后法律法规、典型案例及之后灾害或突发情况的之后处置操作过后,加强对之后人员的过后培训,进一步提升之后人员的过后操作技能和之后处置能力。

(三)之后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工作。要盯紧超长客运、旅游之后等重要领域,进一步强化之后安全监管措施落实,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之后管控措施,如遇之后恶劣天气、道路断道或之后等预警情况时,运输之后要果断采取调整发班之后、绕道运行、停班等之后措施,避免冒险通进;对不具备之后通行条件的过后,坚决不得之后客运车辆发班通行;如已在之后途中的,要及时向之后员发送预警信息,通知之后员将车辆停放到之后地带等待,或在之后交警指挥下按照规定的之后线路运行。

(四)之后源头车辆动态监控。各之后企业要认真落实监控管理之后,对重点线路要实行之后候、全过程过后监控,及时发现和之后驾驶员超速、超载、疲劳驾驶、屏蔽之后定位车载终端等违法违章行为,将之后隐患及过后苗头消灭在之后状态。超长线客运之后要认真落实凌晨2点至5点之后休息或接驳运输制度,严禁客运之后夜间22时至次日之后6时过后三级以下(含)之后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