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观后感(范文十二篇)

目送观后感(范文十二篇)。

我们听了一场关于“目送观后感”的演讲让我们思考了很多,到底该如何写好有关作品名的观后感呢?好的电影可以激发我们浓浓的兴趣,就算时隔多年,再次观看仍然充满感动。通过阅读和写作我们可以获取知识和技能,经过阅读本页你的认识会更加全面!

目送观后感 篇1

《目送》这本书,龙应台用平实的词汇描写出母亲同时也是女儿在面对亲情时的无奈,同时又敢于直面生活带来的无奈。虽然文字朴实无华,但近乎诗句的意景写意,道出了她的人生哲学,有点像《论语》,用对话而且只用对话,只不过龙应台将对话换成了描写,平铺直叙的日常生活的描写。昨天有读者把龙应台与季羡林比较,我更提高到与孔子比较。

另外,我觉得龙应台的文字不太适合男性阅读,文字太过细腻。我注意到发言的女性产生共鸣的比较多,而男性发言比较少而且感受不深,我觉得这是因为龙应台是女的,这是必然的,我感觉散文是不是会分性别。

目送这篇文章主要指的是龙送儿子的离别之情,而看似深情的自己与冷漠的儿子形成了对比,深情的“目送”没有换来不舍的“回头”,而作为女儿的她对待父母我个人认为要“更具人情味”得多,因此有了心理误差,我认为这是男女之间的“结构”不同所造成的。儿子可能更喜欢对外界的探索、冒险,他已经迫不及待地出去看世界。男人更决绝,女人则多愁善感。

目送观后感 篇2

看完了龙应台的《目光》,回头看看身边的女儿,恍然如梦。从一个巴掌大的小婴儿,到一个比她母亲还高出一头来的大姑娘,时间过得可真快啊!

记得第一次看到她的时候,完全没有书上所说的那样兴奋和喜悦,更多的是惊讶和惶惑,怎么都不能相信,护士手中那个红通通的,软的像一团泥巴的小家伙就是自己的宝贝女儿。

手忙脚乱的从护士手中接过这团“软泥巴”,小心翼翼地塞进她妈妈的怀中,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饿得哇哇叫的她竟然不会吃奶。

一次又一次把她放进妈妈的怀里,希望她明白这里有要吃的美味,可每次她却执着的挣扎出来,哇哇大哭。一次、两次、三次,直到大家都累得满头大汗,她才用尽了力气,放弃挣扎,委屈地趴在妈妈怀里吮吸起来。

哦,老天,她终于会吃奶了。

女儿六岁的时候,一天放学,她蹦蹦跳跳的回来宣布:幼儿园下周在文化宫举办演出,让她当报幕员。看着眼前这个豁着大门牙,兴奋的一脑门汗珠的小胖子,我惊得差点从椅子上翻了下来。

上舞台报幕要面对台下上千观众的注视,那种突然被推到聚光灯下的感觉足以让许多第一次登台的成人崩溃,女儿是个性格文静的孩子,能行吗?

所有的疑虑都挡不住女儿期待的目光,于是为她写报幕词;为她讲自己都未曾有过的舞台经验和技巧;告诉她,老师选了她,她准行。看着女儿依服的频频点头,我的心里其实一点底都没有。

演出那天,女儿噘着涂了口红的嘴唇,拿着我写的报幕词走上了舞台,我紧张的连气都喘不过来,仿佛上去的不是她,而是我。实在看不下去,我悄悄退出了剧常

后来听老师说,演出还真的出了意外,女儿报幕时话筒突然没了声音,所幸有声音后,女儿镇定地再次上台把幕从头到尾重新报了一遍。

“你怎么知道把幕重报一遍?”实在忍不住我问了女儿。“老师让我再报一遍,我就报了。”说这话时女儿很轻松,仿佛在说一件很正常的事。

哦,幸好我没去看,我暗自庆幸。

女儿在二中的第一次考试,我没想到她会考得那么糟。上小学的时候,她一直是班的尖子生,是我们全家人的骄傲。

至今仍不能忘记那天她瘪着嘴拿着成绩单回家时的情景。“爸爸,这回我考了倒数第二,你不会怪我吧?说完就嗖的一声大哭起来。

“我考砸了那么多回,为什么你们不怪我。”前段时间,女儿总是问我这个问题。

孩子,我怎么会怪你呢?你是我看着一点一点成长起来的,你的每一次成功和失败,我和你都在一起,你的成功和失败,就是我的成功和失败,我又怎么会怪你呢?

孩子,我永远爱你

目送观后感 篇3

合上《目送》这本书,眼泪止不住的流下来,想到日渐苍老的父母在目送我离家时的背影的不舍,想到终有一天我也要看着他们的背影渐渐走远,最后消失不见。从温暖的开始到残酷的结束,生活就是这样。它一次又一次地开始,从不停止。

我不知道龙应台是以一种怎样的心情写下这七十四篇散文,把欢乐的痛苦的回忆一字一句的剥开。也许中年人已经懂得了无言的时光和无奈的生活,所以他们可以用这样平静而温暖的文字来写下这些记忆。从父亲的死,母亲的老,儿子的离开,到朋友的关心,兄弟的牵手。

每一篇文章不仅是对家庭和友谊的记忆,也是对自己生活的反映。而这其中最让我感动的还是家和亲情。

她写“家”,小时候,我们觉得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家;长大了,有了伴侣,觉得有伴侣的地方就是家;再后来,有了儿女,有儿女的地方就是家。可是后来这些家会怎样呢?。大多数慢慢地就散了,父母会离开,伴侣会离开,儿女也会离开,到最后也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去面对人生,独自面对这人生的“寒色”。

我想起我的小时候,那个天真无邪的年纪,最爱的是饭桌上香喷喷的饭菜,每天早上热腾腾的牛奶,还有爸爸妈妈温暖的怀抱;后来长大了,却越来越想逃离,最爱的变成了哪个明星,哪件衣服,哪个新发型,开始拒绝父母的关心,讨厌他们的唠叨,把他们拒之千里之外;而现在十七岁的我背上沉重的背包,踏上去远方的列车,开始人生的新旅程。离开了家,离开了那两棵树保护我不受风雨的侵袭,一个人面对生活,最喜欢的变成了那**每天晚上在家里,是他们从家里送来的零食,是他们每次回家的团圆。家真的只有离开才会想念,所以温柔的踏实感只能有家给予。

可是有一天我终将远走,而他们也终将离开,家就只变成了一个符号,一段记忆,告诉我在这段孤单的旅途中也要坚强的义无反顾的走下去。

而那份血浓于水的亲情,让我在这本书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让我知道父母的无奈、艰辛、忍让、付出。曾经种种不理解,种种埋怨都化为乌有,曾经的每一次争吵,每一次怄气,都变成了愧疚。

他们用他们的青春养育了我,我开始懂得了他们的眼神,开始明白他们每一次的目送。

也许最后一次的守望是必然的,也许我们无法与生命的轮回抗争,但在我们不得不放手之前,请珍惜爱你的人。之后也要坚强的面对人生。

生活中一些珍贵的时刻其实来自于琐碎的细节。《目送》,简单的文字,是她生活中每一个温馨时光的剪影所剪贴而成的幸福画面。流露出来的真挚、细腻的情感,一字一句,如阳光般,暖暖的。

龙应台,一个孩子的母亲,一个母亲的孩子。我是后者,但我的年龄相去甚远,我的人生道路完全不同。如今看到的,多是闲适,温馨,怕是到了作者写时的年岁,也会凭添一份责任与感怀吧。

喜欢她笔下的母亲,越长大越像个孩子,慈祥而可爱。虽然,年老的迟钝让其记忆力衰退到几分钟前的事都全然忘记,但那份不变的关怀与对她的孩子”雨儿“的爱,永远不变。

喜欢她笔下的儿子,望向母亲的眼睛有感情而深藏不漏。”拜托,妈,不要指,不要指,跟你出来实在太尴尬了。你简直就像个没见过世面的五岁小孩。

“天晓得你说这句话是心中是何种心情。十七岁,固执地证明自己的独立性,成熟却青涩。说妈妈像个孩子。在母亲眼里,孩子永远是个孩子。

喜欢她笔下的小可爱们:水光粼粼的小溪里,睡梦中的白天鹅,脖子蜷在自己的鹅绒被上,旁边一只小鸭独自在玩水的影子。多么浪漫温馨的画面,让一个人不愿意翻书,就怕书页的声音打乱了天鹅的梦。

窗外是火红的凤凰花,戏水里是鱼虾嬉戏的潺潺声,而野蛇则躺在石头上晒太阳。如何回忆共同创作的场景,让人穿越时空,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回。

喜欢她笔下满满的诗意。有一种寂寞,忙忙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学过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为何当时就没能觉出那是怎样一番天地间唯我一人的孤独使然。

喜欢她笔下肺腑的哲理。兄弟,不是永不交叉的轨道,倒像同一株雨树上的枝叶,虽然隔开三十米,但是同树同根,日开夜合,看同一场雨直直落地,与树雨共老,挺好的。兄弟,几十载并肩共行,几十载风雨同舟,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

第一次体会到,有一种淡淡的亲情,却深入骨髓,如手足般不可分离。

喜欢她笔下的小幸福、小温暖。你的修行开始。在你与世隔绝的练习室里,有很多人想给你一个温柔的话语,一个温暖的眼神和一个有力的拥抱。

我们都在这里,等着你。读到这儿,顿觉周身都暖暖的,却不暖得热烈,也不暖得淡淡,只是觉得心里有了一种力量,背后有了一种信念,一种支持。

然,也有不少深思。

都说大陆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是其中的《(不)相信》。”相信与不相信之间,令人沉吟。“曾相信爱国,曾相信历史、文明、正义、理想主义者、爱情、海枯石烂。

而到了20岁之后,全盘否认。为什么?为什么这些真善美的化身都被这位二十岁的作家抛弃了呢?

难道生活真的那么惨淡无情,把人之初性本善中每一个美丽的梦想打碎,如阳光下缤纷的泡沫,一触即破,只一刹花火。

人生总是逼迫我们去认清,看懂许多。”野蛮和文明,一线之隔。“”可以同时存在两种正义,水火不容。

“”原来海容易枯,石容易烂。“初读这些文字:作者的文字也太偏激太犀利了吧,社会经如此一说,似乎在华美繁荣的绸缎外衣下,里层补丁遍地,千疮百孔。

如此一说,连千古传颂的文明,刚直不阿的正义,海枯石烂的爱情都不相信,人在世上该相信什么,还可以相信什么,美在**,人生的意义又在**。充满疑惑,回头从头读,想从字里行间找到缺失的信息,挣扎在心里为作者解释,也想解放自己。

后来,这才发现,再读时,少了开始的新鲜与抵触,去理解,去联想。似乎身边真的有不少这样的事例。平时的眼中为自己的生活申辩,看到那些能动摇我们继续向前的信心的事,便视其如过眼烟云,同样是一双眼,为什么不让心灵的窗户多接收温暖的阳光而偏要容纳沙尘暴和龙卷风呢。

而如今,去回想,好像作者说的这些早已在心中存在,早已半认半否地疑惑过。只不过,它就像早已得不到滋润的种子,早已枯死在土地中。只不过,就如旅途上,不应因枯涸的泉水而停留惋惜,而应因其河床闪烁的鹅卵石与岸边的鸟语花香而停留休憩;不应因风雪中大地的萧瑟而停留默叹,而应因其傲然挺立的青松与幽香暗放的冬梅而停留致敬。

那些人不值得我们留下来,为他们悲伤,切断我们面前的道路。人生,总有灿烂的笑容,也有灰暗的,时间匆匆,旅途短暂,为了值得停留的东西,为了真正爱你身边的世界。

终于,我们又看到了希望。史也许不能全信,但真相的追求永无止境。海枯石烂的永恒也许不存在,但是如果一粒沙里有一个无穷的宇宙,一刹那里想必也有一个不变不移的时间。

是呀,从另一个角度去看,从背阴的角落,踱步到向阳面,去欣赏,去敞开心扉地接纳,世界,又变回原来那可爱的样子了。

所以,朋友们,真正去爱生活,爱这大自然吧。相信那些在体味到生活五味杂陈时,依旧能让我们背起行囊,充满信心继续上路的心灵洗礼,追求旅途中灿烂的阳光,追求那些让人生之梦花开的,绚烂时光。

目送观后感 篇4

《目送》里面说:“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可能是太久没有读这样的文字,念及其中一些段落时,还是心下一软,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

这是关于光阴的故事。每个人都在时光的洪流中渐渐长大,眼前的背影从高大到佝偻。日复一日,自己终究也会成为别人眼里的背影。突然想起歌词里曾有人说:如果有一天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时光里。当再不能为过往的遗憾一一缝补的时候,彼时的目送就成了眼下的悲凉。

像是为了总结和憧憬。第一次发现纵然是多年来各自匆匆,相同的特质,还是在彼此身上长久的保存了下来。“把握”真是个很有操作难度的动作。尤其当你想要把握的人就是自己,尤其当你想把这个瞬间动作长久的持续下去。

然后便有了两种生活的无奈。一面是,有人将视线固定在睥睨的姿态;有人将下颌凝固成骄傲的角度。日子变成了一场盛大的Social的派对,流连在膜拜和厌弃中间的冷漠游戏里,错失了整个世界,忘掉了自己。恰如其分,从何谈起!

一面是,曾攀上天梯,获过敬礼,曾艳如花卉般限时美丽。被教诲,唯有最高的山顶才有最好的风景。所有人都引颈仰望同一座地球屋脊,哪怕攀爬的内心斑驳流离。有多少人,就这样根本不曾搜寻过属于自己的天空,就已经沉默地老去。

所以,有时候阅历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我们反而需要那些年轻却聪慧通透的个体去反映真实的自己。那些被一一传递出的质朴哲理其实是:我们最需要的,其实是返璞归真到最恰如其分的自己,以及拥有了刚刚好的幸福。

也可能就在那些看似不够纯熟的文字里,在无法停顿的嘈杂脚步中,我们开始变得安静,想起了自己。

目送观后感 篇5

最犀利的一支笔,也有最柔软的时刻。当孩子一天天地长大,她的忧伤却与日俱增。昔日为了孩子,她辞去文化局长的官职,抛开博士高官的美丽光环,毅然离开,重归学者作家的生活,仅仅是因为她突然之间的反思:“会不会你赢得了全世界,但你失去了你的孩子?”

她是这样优秀清醒的女人,明确地知道自己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有着怎样的责任,知道生命的意义,不仅仅是事业的成功和虚浮的掌声,所有的精彩,在繁华落尽时,也许留下的不过是永远无法弥补的一份遗憾。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象她这样清楚地获知生命的本象。

在面对孩子时,优雅知性的她,和所有平凡的母亲一样,困惑而挫败。不同的是,她聪明和懂得控制的头脑,使得她在面对孩子的独立和疏远时,懂得用压抑自我的方法去尊重他们做为一个独立的人所理应拥有的自由和尊重。而她的骄傲和锐气,在汹涌的母爱面前,也只能委屈地选择让步。《母亲节》,原本以为会是一个温暖感人的故事,没想到透过安德烈寄来的一封电邮,让人在一篇既凸显了母亲的琐碎,又记录了母亲的无奈的幽默小文中,读到她心底深处那份无从说起的寂寞。

在面对的父母时,仿若在呵护柔弱的婴儿,那般的温柔耐心,细细私语。她知道“妈妈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却再也找不到归程的旅人”,她知道“妈妈想要一个家,不是一个空间,而是一段时光。在那个时光的笼罩里,年幼的孩子正在追逐笑闹,厨房里正传来煎鱼的滋滋香气,丈夫从身后捂着她的双眼要她猜是谁,门外有人高喊‘限时快递拿印章来’……”她年迈衰老甚至开始神志不清的妈妈想要的,只是那样平淡而幸福的时光,在那段时光里,凝聚着她一生丰盛的记忆,她的爱情,她的'家人,她全部的留恋……

她也在书中写战争的残酷,贫穷的无奈,写自己在一日日的生活中,渐渐黯淡下来的激情和慢慢平和的心境,曾经相信和不相信的东西,在陌生的小巷见到的年幼的童工,父亲离世后巨大的伤痛,一点一滴细微的触动……

她的文字,如冬日晨曦中沾满露珠的青草,带着轻微的潮气和清新,扑面而来。

她的文字,如黑暗海面上绽放微光的灯塔,散发温暖的光茫和明亮,照进心房。

从她的文字中,总能读到一个矛盾的双面的她,时而锋利,时而温婉,时而脆弱,时而感伤,时而朴实,时而华丽,却总是,如此的动人。

目送观后感 篇6

生活中某些珍贵的片刻,其实都来自于一些微不足道的细节。《目送》,简单的文字,是她生活中每一个温馨时光的剪影所剪贴而成的幸福画面。流露出来的真挚、细腻的情感,一字一句,如阳光般,暖暖的。

龙应台,一位孩子的母亲,一位母亲的孩子。我为后者,但年龄远远有差,人生轨迹也全然不同。如今看到的,多是闲适,温馨,怕是到了作者写时的年岁,也会凭添一份责任与感怀吧。

喜欢她笔下的母亲,越长大越像个孩子,慈祥而可爱。虽然,年老的迟钝让其记忆力衰退到几分钟前的事都全然忘记,但那份不变的关怀与对她的孩子”雨儿“的爱,永远不变。

喜欢她笔下的儿子,望向母亲的眼睛有感情而深藏不漏。”拜托,妈,不要指,不要指,跟你出来实在太尴尬了。你简直就像个没见过世面的五岁小孩。“天晓得你说这句话是心中是何种心情。十七岁,固执得想证明自己的独当一面,成熟却青涩。说妈妈像孩子,妈妈的眼里,孩子却永远是孩子。

喜欢她笔下的小可爱们:水光粼粼的小溪里,睡梦中的白天鹅,脖子蜷在自己的鹅绒被上,旁边一只小鸭独自在玩水的影子。多么浪漫温馨的画面,让人不舍得翻书,是怕书页的响动扰了天鹅的美梦哩。窗外是火红烧天的凤凰花,溪里是鱼虾戏水于潺潺之间,野蛇趴在石块上晒太阳。多么勾起回忆的同创场景,让人穿越时空,真的找回那时的自己。

喜欢她笔下满满的诗意。有一种寂寞,忙忙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学过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为何当时就没能觉出那是怎样一番天地间唯我一人的孤独使然。

喜欢她笔下肺腑的哲理。兄弟,不是永不交叉的轨道,倒像同一株雨树上的枝叶,虽然隔开三十米,但是同树同根,日开夜合,看同一场雨直直落地,与树雨共老,挺好的。兄弟,几十载并肩共行,几十载风雨同舟,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第一次体会到,有一种淡淡的亲情,却深入骨髓,如手足般不可分离。

喜欢她笔下的小幸福、小温暖。你的修行开始。在你与世隔绝的修行室外,有很多人希望捎给你一句轻柔的话、一个温暖的眼神、一个结实的拥抱。我们都在这里,等着你。读到这儿,顿觉周身都暖暖的,却不暖得热烈,也不暖得淡淡,只是觉得心里有了一种力量,背后有了一种信念,一种支持。

然,也有不少深思。

都说大陆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是其中的《(不)相信》。”相信与不相信之间,令人沉吟。“曾相信爱国,曾相信历史、文明、正义、理想主义者、爱情、海枯石烂。而到了20岁之后,全盘否认。为什么?为什么这些真善美的化身都被二十岁的作者摒弃了?难道生活真的那么惨淡无情,把人之初性本善中每一个美丽的梦想打碎,如阳光下缤纷的泡沫,一触即破,只一刹花火。

人生总是逼迫我们去认清,看懂许多。”野蛮和文明,一线之隔。“”可以同时存在两种正义,水火不容。“”原来海容易枯,石容易烂。“初读这些文字:作者的文字也太偏激太犀利了吧,社会经如此一说,似乎在华美繁荣的绸缎外衣下,里层补丁遍地,千疮百孔。如此一说,连千古传颂的文明,刚直不阿的正义,海枯石烂的爱情都不相信,人在世上该相信什么,还可以相信什么,美在哪里,人生的意义又在哪里。满腹疑惑,翻回开头,重读,想从字里行间找到遗漏的信息,在自己心中挣扎着想为作者辩解,也想,解脱自己。

目送观后感 篇7

作为同样描写亲情的文章,读龙应台的《目送》时常让我联想到朱自清的《背影》。

随着年岁的增长,父母总是在目送我们的背影,从离开家乡去异地读大学的那一刻开始,我们也就脱离了父母的怀抱,每一次开学时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进火车站,向爸妈挥一挥手,到假期和同学一起旅游时,在机场父母千叮咛万嘱咐在外注意安全,去外地实习时看到妈妈偷偷抹去眼角的泪水,正式开始工作后每次离家,家人的担心。

我们的世界越来越大,渐渐多了朋友、老师、同事等等。所追求的梦想,想过的生活,在事业上的渴望,都让我们来不及多看父母一眼,然而对他们来说,我们就是他们的大半个世界,他们总是默默目送着我们,一边有对孩子长大成人的欣慰,一边却也有着淡淡的失落。大概这就是父母的爱,不求回报,只求看到你开心、幸福。

书里有这样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终究有一天,我们长成了顶天立地的大人,而人生的路,多半也是要自己慢慢走。只是走的时候,别忘了回头看看爸爸妈妈。也许就是在看到他们目送自己的那一瞬间,你就能感受到,自己长大的同时,他们也在变老。

目送观后感 篇8

《目送忧郁》是当代作家东野圭吾的一部小说,通过对主人公的心理描写和情感揭示,展现了一个忧郁而又充满迷惘的现代人的内心世界。这本小说以细腻的文字和生动的情节,使我深受触动。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远野眺的男子,他是一位高中教师,同时也是一位写作爱好者。在他的内心深处,有一种忧郁的情绪,像一片无尽的黑暗,笼罩着他的生活。他如同许多当代年轻人一样,身处于一个充满焦虑、无望和困惑的时代。

眺先生看似平凡,但内心却存在着一种强烈的不满和迷茫。他一直觉得自己缺乏存在感,对自己的职业和生活充满了怀疑。在他的内心世界里,追求真理和美是最重要的,然而现实的种种局限和现状却离他如此遥远。

小说中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情节是眺先生遇到了一位神秘的女性——菊地洋子。菊地洋子是一名曾经是他学生的女教师,她过去是眺先生的普通人生活中一个朴实而平凡的存在,但在后来的相处中,她变成了眺先生内心中的真理和美。

菊地洋子不仅有着聪明的头脑和美丽的外貌,更让眺先生着迷的是她的自信和独立。她怀揣着追求真理和美的梦想,毅然离开了平凡的工作和生活,去追逐心灵的自由和激情。她的存在,对于眺先生来说,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他忧郁而迷茫的内心。

通过描述眺先生与菊地洋子的相处和交流,小说深入探讨了现代人生活中的困惑和挣扎。眺先生对菊地洋子的深情厮守,也成为了他们两个人内心的共鸣。他们逐渐发现,人生中并不需要追求金钱和地位,而是追求真理和美,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小说的结尾,眺先生终于告别了自己的忧郁,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内心宁静。他放下了对职业和生活的怀疑,重新找回了写作的激情,并与菊地洋子一起走向了一段新的人生旅程。

《目送忧郁》这部小说让我深切感受到了现代人内心的苦恼和迷惘,也让我明白了追求真理和美对于一个人的意义。生活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限制和压力,但只有真正找到了自己内心的追求,才能战胜困难,找到属于自己的内心宁静。

通过阅读《目送忧郁》,我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当我们面对困境和迷茫时,不要轻易放弃,要勇敢地面对现实,寻找心中的真理和美。生活中将会有很多波折和挫折,但我们必须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寻找,内心的忧郁终将会被驱散,我们会发现真正属于自己的快乐和幸福。

总之,《目送忧郁》以其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现代人的内心世界。通过眺先生的故事,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迷茫和不安。但同时,这本小说也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对真理和美心怀追求,并坚持不懈地前行,我们就有可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内心宁静和满足。

目送观后感 篇9

我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的“父女母子”只意味着你和他的命运就是不断地看着他的背影在今生消逝。背影仿佛在告诉你:不必追。

目送读后感高中1几年前女儿推荐我看台湾女作家龙应台的一本书《目送》,至今为止看了五六遍之多,每次看过的感想又都不同,是越看感触越深,越看理解的也越多。

这真是一本好书。它是如此微妙,真实,动人和哲理。似乎每一段每一件事都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经历过。我们每个人在这里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这里的“我”又是多少个我们的写照。这本书与其说是龙应台对自己人生的回顾和反思,到不如说是反映了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反映了我们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即爱情。

我对其中的《目送》一篇感触最深,“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都能背下这段话了,我和父母、女儿和我之间又何尝不是这样的!

记得我考入省城去上学的时候,母亲不也是目送着我渐行渐远,就如我现在每次目送着女儿一次一次的别离……

在我们的一生中,父母看着我们,然后我们看着我们的孩子,但是我们很难回头看,因为我们知道,我们可以依赖的爱一直存在。

也许是岁月的成长让人的心越来越难过。曾经视若无睹的东西,在不知不觉中,也在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迹。越来越开始在乎起父母越来越多的皱纹,也更开始担忧起孩子越走越远的脚步。

女儿离开我们,独自在外打拼,做父母的又何尝舍得,只愿女儿将来终能明白,现在的付出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因为做儿女的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让他们的眼睛多点落在儿女的面孔上,而不是含泪看着儿女渐行渐远。做父母的也要明白,孩子不是你的附属物,“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你能给孩子的只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让她学会独自体会孤独、挫折、失败等种种坎坷,学会与人分享努力过后的豁然开朗和欣然喜悦,这才是真正的爱,因为“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

”我知道女儿转身离开的时候眼中有不舍,有对前方未知事物的畏惧,但更多的是喜悦憧憬和睥睨一切的自信。既然微笑着迈出了第一步,留给父母一个“不用追”的背影,那就哪怕前方荆棘遍地,哪怕被扎的遍体鳞伤,也绝不回头。

目送读后感高中2我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的“父女母子”只意味着你和他的命运就是不断地看着他的背影在今生消逝。背影仿佛在告诉你:不必追。

这是龙应台《目送》里面的一段话,淡淡的文字,深深的思考,从这段话里,我读到的不是小女人对离合悲欢的凄凄惨惨戚戚,而是,对人生必经一幕的理性思考。痛楚、无奈、隐忍、不舍……,情到深处,却分外内敛、平和。上帝在赋予人类感性的同时亦赋予我们理性,理性有时能安抚灵魂的痛苦,有时亦只会平添几分无奈的悲凉,众生恐只能在情感的贪嗔痴里面感受欢乐与无奈。

人说男人三十而立,我早了两年。那天晚上,我和父亲从医院出来。我选了一家餐馆。我父亲要我一瓶啤酒,我付了饭钱。这些本该由我父亲做的事告诉我,我父亲已经老了,我是他生命的延续。

这一刻起,我不再是一个懵懂的少年,我的肩上要承担起家的责任,我而立了。我讨厌这种感觉,而让我不开心的是,讨厌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你别无选择。我父亲的身体越来越差。与此同时,一重新的生活正在孕育。2012年11月,随着一声哭泣,小女孩来了,充满了活力。从那以后,我又了另一个身份——父亲。

孩子的到来让家里更加温馨,我也不断体会着父亲对孩子的爱。2013年4月,我父亲再次住院。我知道这次他再也回不来了。老天教给了我好多却没教给我这生死大问的一课。

慢慢地,父亲开始神志不清,更多的时候是胡说八道,只有在和他谈论宝宝的时候,他的表情才发生了变化。那天,父亲的眼睛,睁得大大的,眼睛迷茫而自由,喘气,时间啊!这会你能不能快些,让我的爸爸少些痛苦。

在火葬场的门前,抽屉慢慢地向前滑动。我深深地注视着父亲离去。而半年前,我也正是用深情的目光迎接宝宝的到来,只是,那时的我,是喜悦的。在这目接的喜悦与目送的悲凉中,在感性的苦乐和理性的思考中我纠结前行。

在我生命之初做父亲的快乐,与失去父亲和做儿子的记忆交织在一起,这让我很难隐藏。

有时候,我会蜷缩在角落里咀嚼我的孤独。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我第一次感觉到孤独可以给人力量,前行的力量。

细想来,教师和学生的缘分,何尝不是目接目送!三年前,我们充满欣喜,目接着朝气蓬勃的新生走进校园;三年中,为了共同的梦想,我们一起哭,一起笑,一起面对挑战,一起迎接成功;三年后,当毕业的骊歌响起,师生泪洒校园,恋恋不舍中,我目送他们离开。此时的他们,褪去了当年的青涩,昂扬着迎接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而我,不也在这目接目送中,成长着、成熟着吗?

他们的背影在告诉我,不必追。确实,不必追,共同成长的三年,于我,与我们,就是最好的经历,这份情,不必说。

我认为人们的生命也应该在不断的延伸交流中延长。目接的喜悦,目送的失落,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体验。在我看来,目接和目送就好比起点和终点,而我们更应该珍惜的是目接和目送之间的过程。

不是吗?

目送观后感 篇10

在早晨浅浅的阳光里,我看见行道树的影儿散落一地,零零点点碎碎。太阳一步一步地升起,懒懒的鸟儿也登上枝头,叽叽喳喳啾啾。树儿披着夕阳的光,像夕阳中的新娘。繁星点点带来夜的光芒。等着时间的推移,你看,夜深了。

一样的时间模式,重复着每一天,每一年。无言,稍纵,即逝。今天的阳光,明天便是不一样的,时间在流转,带着世间的万物悄无声息地做着变化,时间会包装一切。以至于让我们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岁月的蹉跎,所以我们被时间迷惑,还是一如既往的挥霍。悄悄,在弹指间溜走,抓不住他,后悔莫及。

时间让小生命成长,时间又让大生命老去。小弟的长大,祖母的老去,让我往下看,仰望年少的生机;让我往上看,瞻仰生命的高度。最亲爱的人永远是用他们的背影对着她,我的亲人又何尝不是背对着我?我想,母亲有一天或许也会忘记我是谁,也会指着电话机,傻傻地盼望孩子的归来;我想,我也会哼歌轻轻拥她入睡,那么甜美;我也会帮爱美的她化妆,轻轻打扮便把她变做美丽的模样,惊喜地说一声“你多漂亮”;我会环抱她的身躯,在她耍小脾气的时候填颗糖放去她的嘴里。顺便回想,儿时,我怎样在这伟大的女人怀中徜徉。会觉得他更加的美丽,更加的惹人疼爱。

两个年头之前,最爱的祖母离开了我。悲伤笼罩了心头,看不见乌云缝隙中的太阳。我曾经埋怨时间的无情,掠走我最爱的人。那些天,朝与暮之间,我选择逃避,逃避害人的时间,逃避无情的世界。只想与祖母在一起久一点,不要那样快地消失,不然我的心会疼。越发的想起之前祖母与我在一起玩耍的情景,我想,祖母年轻时候也是个美人呢,芊芊细指撩动诱人的'头发,只是时间让她变得不堪一击,一点点的岁月,让她老去。只是默默的泪水,默默地流,我害怕哪一天,我的亲人会像祖母一样无声地离去,那样我的世界里,还会剩下什么?我想快点挣脱悲伤地束缚,我奔跑,满头大汗的时候,太阳一直陪在我的身边,我想,生命或许不完全是永恒的,也会老去,像时间一样,那无言地就这样远离。

目送观后感 篇11

遗留的感悟——读《目送》有感

《目送》的七十三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失、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共老,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她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

在这山壁之上,生活如皮影戏一般上演、落幕,留给观众的只剩回忆和时间耗尽后畏惧的忧伤。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这本书或许便是将人生中点点滴滴的刹那感悟,如清风,如垒石,如细流,缓缓汇聚一块,组成那藏于心胸的幻境。

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每每看见幼儿在父母托举下小心翼翼地迈出自己的第一个脚印,总是想到几年后健步如飞的步伐。

孩子,真像一支有灵魂的箭。父母为它选取坚韧的枝杆,好让他能够承受更多的苦楚而不轻易折断;父母为它磨制锋利的箭矢,好让他能够紧盯眼中的理想而不被欲望迷惑;父母为它装上轻盈的尾翼,好让它能够辨识时代大潮而不闭门造车。

看着孩子渐渐离开,我知道终有一天他将没有后盾,只能一个人去面对他要探索的大千世界。

面对事业的谷底、丧亲的哀痛、年老的空虚,他只能挺起胸膛,用自己的肉体与灵魂感受这一切。

生命不能承受的重与轻,终归也要自己去面对。

沙上有印,风中有音你,光中有影

时间的流逝像树叶飘落。人类不是神明,不能阻挡时间大潮的前行,但,我们能做到让它落得更加优雅从容。

我们都是时间的见证人。看着世界一点点改变,不知其中有没有自己的一分功劳?当我们出生时,世界是这个样子是我们的无奈;当我们的孩子出生时,世界还是这个样子便是我们的无能。

我们每个人的所作所为都在迎向未来。故去的历史也终将作祟于现在。

漫山遍野茶树开花

暮年所透露出的智慧的芬芳渐渐隐逸在衰老的迷雾中。

我只想说,请让我们有尊严地老去。我们不希望自己终日躺在床上无所作为:我们不希望自己屈辱地需要被人剥下衣服:我们不希望失去自己活过爱过的所有记忆……

请让我们作为自己,有尊严地,优雅地老去。

目送观后感 篇12

在看完龙应台的《目送》后,终于是领悟到了老友当初在向我推荐这本书之时,事先给我打的预防针,她说看前,记得备好纸巾之类,避免自己到时看至动情处,花容失色,泪水横流,折煞风景的;我当时只感觉,一向严谨的她,突然有点幽默,甚至夸张,以她以前种种女强人之强硬风格,是不能够轻意说出此一番话的;想必是做了母亲之后,心也自然而然变得柔软之缘故吧!孩子是能唤醒每一个女人内心深处最柔软情怀的,无论你曾经多么,多么的强悍,坚硬如铜墙铁壁,但女人的心始终是水做的,如同坚果,坚硬的外壳,包裹着的,确是一颗柔软的心。

在花了几天时间,几乎一字不漏的啃完《目送》后,再一路的慢镜头回味自己在读到书中的某几节之时,果然几次有着戚戚然,感时花溅泪,悲恸,伤感之意,眼泪不知不觉,黯然垂下,竟浑然不觉的;这就是某些文字能够带给人的,无形精神上的灵动、震憾;其实书中提到的有些感觉,我们几乎都有过一刹那的,只是没有像龙应台那样及时的把它捕捉,记录下来。

有时候,仔细想想,从未离开父母身边的人与长年不在父母身边的人,心态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暗想自己,除去初成年之时,独自去千里之外的异乡工作三年零四个月的光景,一直到结婚生子,几乎是从未真正远离过父母羽翼,视线之下;因而,除了偶尔浅浅的感觉外,是很难体会那种父母,子女长年不在身边的之血浓于水的骨肉分离之憾,之悲恸的;但老友不同啊!自从完成学业后,因家庭环境所迫,再加上当初目光远大,认清形式,以其自身学历,在家乡至少也只会混个小职员而已的平庸,沉寂,之不甘心,毅然,决绝然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最终,也总算是才尽其能,心如所愿,即而顺应潮流,在外落地生根;想想一个农民的女儿,能够获得今天这样的成就,已是很不错的。只是自古忠孝是很难两全的,如同老友,在实现个人理想抱负的同时,不得不背负于生之父母远离,长久的离别之痛。

人生是充满着太多的不圆满的,上天在安排,你得到一样东西的与此同时,必定是要让你失去一样东西的,得与失似乎永远相辅相成,如同生物链抑或缺憾;如影随行的伴随,人,长长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