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生命意义有感(2)推荐

观生命意义有感(2)推荐。

每朵花都没有一样的时候,人也是一样。先发表自己的意见或感想,然后引用读过的文章来做印证。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心得体会吧,心得体会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一篇好的心得体会要怎么才能写好呢?经过整理,小编为你呈上观生命意义有感(2)推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写一篇好的范文有哪些要点?让脑子的知识充沛,阅读范文是很有必要的。高水平的范文,可以帮我们快速上手写作,我们听了一场关于“观生命意义有感(2)推荐”的演讲让我们思考了很多,经过阅读本页你的认识会更加全面!

自己很早就考虑过死亡的问题。对我来说,死亡只是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我想过,如果我死了,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人这一生很多时候都在争先恐后的获得,直到死的时候他可能才明白,一个人存在的真正意义可能不在于获得,相反的,却在于付出!

生命意义展馆的先辈们,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他们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人对于生命价值的思考,对于生命意义的感悟。他们在人生的最后时刻做出了他们看似简单却又伟大的决定——他们还要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回报社会,奉献社会,那就是捐献遗体!他们捐出的似乎只是已经没了生命气息的遗体,但是我们知道,他们捐出的还有活生生的生命——他们帮助了医生的成长,他们帮助了医学的进步,他们让一个个原本弄不清的疾病得以被攻克,他们让一个个原本没有希望的生命得以被延被!

在黑暗中,他们成了许多病人的神。

他们生前有的是获得了无上荣耀的教授、科学家,有的是一辈子默默无无闻的工人、农民,有的是生前曾与病魔苦苦斗争过的病患,有的是安享晚年、无疾而终的老寿星,有的是为了他们热爱的医学事业能够发展,也有的是为了回报党、回报国家和人民。他们在生活中是如此的不同,但是当他们决定捐献他们的身体时,他们得到了同样的尊重和荣誉。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们生前不一定都重于泰山,但是他们的死却重于泰山!历史会记住他们,人民也会记住他们!

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是当今社会,由于各种**,很多人却只顾自己的快活,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导致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现象,诸如医患矛盾的愈演愈烈,食品问题的层出不穷等等。要扭转这一不良趋势,必须通过教育和**,让人们分清是非,思考人生的意义。保尔柯察金的名言““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m.YJS21.COM 幼儿教师教育网】

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虽然这是他个人对生命的思考,可是如果把它拿来共勉,也很适合啊!当我们死的时候我们个就会思考我们这一生都干了什么。

只是追求享受,追求获得,你可能生前也会获得荣耀,但是当你死了之后却什么都没留下,什么也都带不走,这个世界彷佛你没来过;但是如果你懂得奉献,懂得付出,当你走的时候人们都会想起你的足迹,想起你的贡献,你虽死犹生!

我们这一辈子可能做不了多大的事,不见得会真的被历史记住,但是我相信,只要你肯付出,生活一定会给你回报,只要我问心无愧,我这一生一定会幸福圆满!

dg15.com扩展阅读

让生命充满爱观后感推荐


一部优秀的影片能够发人深省,在观看过后,我们通常会有在思想上有新的收获。 我们应当用心撰写一份客观的观后感,写观后感可以帮助我们刻画文学作品中的角色和主题,您是否已经领悟写好作品名观后感的关键呢?根据您的要求工作总结之家小编为您量身定制了一份专业的“让生命充满爱观后感”,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供您作为参考!

让生命充满爱观后感【篇1】

今日,为六一儿童节播放了一场演说,为咱们演说的是:“邹越教授”。他主要讲一爱一祖国,一爱一教师,一爱一爸爸妈妈,一爱一自己。邹越教授讲到一爱一爸爸妈妈,为咱们讲了由一个故事而得出的定论,那就是要一爱一自己的爸爸妈妈,一同还 要了解和谅解自己的 母亲。其时,我那情不自禁的泪水从眼睛夺眶而出。由于我感触到了母一爱一的巨大,母一爱一的可贵。看到场上高中行将结业的大哥哥。大姐姐怀着感谢的泪水拥抱自己的爸爸妈妈,我也跟着他们想到了自己的爸爸妈妈,也想拥抱一下自己的爸爸妈妈,并对他们说:“爸爸、一妈一妈一,你们辛苦了!爸爸一妈一妈一我一爱一你们!“

可是,我的爸爸妈妈并没坐在我的身边,当我想起爸爸妈妈为我一操一劳而瘦弱的身影,我的心里登时承受了巨大的苦楚,泪水就悄悄地掉了下来。一爱一,是生命的一部分,我对爸爸妈妈充溢一爱一,是由于爸爸妈妈为我所做的一切,令我无比感动,我对教师充溢一爱一,是由于教师为咱们能走出社会支付了汗水,对生命、对祖国,充溢一爱一,那是由于我对生命充溢期望,盼望着夸姣的未来。这样,一爱一自己的生命,就会有期望,有期望就会有奇观,用自己的劳作去对社会作出奉献,这就是一爱一。

我会一爱一爸爸妈妈,一爱一生命,一爱一教师,一爱一自己,将会更一爱一祖国。由于祖国就是我的家乡。

让生命充满爱观后感【篇2】

爱是一种简单的东西,生活中处处都有爱。

每一位同学都有一位慈祥的老师,现在读书学习一定离不开一个响而引以自豪的名字,那就是——老师。每当我们下课完时,老师还在办公室里备课,每当重要活动时,老师总会在晚上帮我们查资料,做东西,老师为了我们付出了自己的一切,老师就像燃烧的蜡烛,点燃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老师像一只火

把,点燃了我们求知的火种,老师又像春雨,无声的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老师非常伟大,每个老师都不容易,在这篇作文里我想对陶老师、彭老师说:“老师,你们辛苦了!您为我们的付出永远留在心中。每一位父母都是伟大的,每天工作为的是什么,是为了我们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为了我们更好的'学习,他们把一切期望都放在我们身上,希望我们长大以后成为一位对社会有用的人,虽然每位父母对我们教育都是那么严格,但是,他们是爱我们的呀,我爱父母,同样父母深爱着我们。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不让你们失望,一定努力学习,力争上游。

爸爸妈妈我爱你们,老师我爱你们,谢谢你们一直对我的关心和照顾,感谢你们的谆谆教导老师您永远是对的!

让生命充满爱观后感【篇3】

环绕“爱祖国、爱教师、爱爸爸妈妈、自强自立”的主线,咱们一同观看了邹越教授的演说录像《让生命充溢爱》,台上说者大方昂扬,台下听众逐渐心境汹涌。

这堂演说会的成功之处是摆脱了简略苍白的说教,而是结合日常日子中的一些感人细节,丝丝入扣,道理融合,引人入胜,让咱们在不知不觉中彻悟,然后又被深深感动。演说进程傍边交叉的几个真情互动环节,更是画龙点睛之笔,现场听众纷繁热心呼应,真情流露,场景感人,这场关于爱的教育可以说非常成功。

这场演说,留给我许多慨叹。现在的人们,日子节奏快了,快得没时刻考究慢节奏的精力日子。物质寻求的太多太广,往往疏忽了对精力层面的寻求。许多人精力空无而不自知,只认钱不认人。现在的家庭教育,大多非常重视常识教育和孩子竞赛认识的培育,而少谈乃至不谈和睦礼让和协作精力,缺少爱心培育和情感教育。智商是高了,可情商却低得不幸。

邹越教授叙述了一个黑人运动员用生命的价值,赢得了全国际人对他的民族、他的国家的尊重。并用实际举动奉告孩子:在6国歌响起、国旗升起时应该站起来凝视国旗。让孩子用举动去感触--爱祖国。

今日的演说提醒了我,一个懂得关怀自已的祖国、酷爱自已的祖国的孩子,才会是个胸怀大志,有志向有志气的孩子。的确是,当今社会跟着竞赛的日益剧烈,常识上的距离、惯例技术上的距离已越来越小,距离最大最可怕的是人的的精力。

一句为“中华之兴起而读书”将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而中华之兴起靠的是什么,是精力,所以对小孩的教育,智力才能当然重要,但还有比这更重要的是怎样帮他们竖立起这样的精力。

让生命充满爱观后感【篇4】

今日下午教师带咱们到大会议室看了一场相似电一影的节目,它的姓名叫《让生命充溢爱》。

当我看到这个姓名的时分,我的脑海中涌一出了许多现象,莫非将关于爱情故事?太离谱了不行能;那么莫非是批判在咱们这个年代男一女同学之间的早恋吗?或许吧,现在社会开展是很快,但也有 许多不快只处。真是纳闷儿啊!

想了这么多,接着一看,楞住了,不是饿,而先讲了学一习一一类的,还 举比如,又讲到教师与咱们,咱们与家长的共处联系。

是啊咱们是未来的国家栋梁,应先懂得什么是“爱国主义一精一神”它就是一个黑人宁死不屈的从始点通过千般磨耐而擦伤了手流了一百来米的血,坚持的抵达了结尾。他为什么呢?为了自己的国家不被瞧不起。昂首想一想咱们的国家阅历了多少风风雨雨?莫非要被断送到咱们手里吗?坐为一名我国人,我想没有一个乐意的。那岂不成了卖国贼一类的么?“为中华只兴起而读书”这是周总理所说的,我想他只想让咱们版纳中华民族开展的更巨大,不受那从前没脸提起的被帝国主义逼迫而签定的非常不平等的公约之耻。

现在读书学一习一必定离不开那一个嘹亮而有骄傲的姓名——教师。他们的好乃千言万语,可是即便这样也有同学在背面骂教师坏话,没有人是完美无瑕的,教师也相同,人犯过错岂不最正常不过了么?其行为为愚笨者所为。余乃聪明者也。因师爱生则生应爱师,何为也?一位五十多岁的教师在过马路的时分为了救自己的学生而献身了自己的生命,一位在上海师范大学结业的学生,因被学生感动而留在山里,他们这样是为了什么?他们的作为以超出一位做教师的责任了。他们仅仅为了让咱们好好读书,长大今后为国家为社会作一份奉献,咱们有什么资历欠好好学呢?

在咱们成功时不要忘掉另一个人那就是咱们的爸爸妈妈。他们的后半生都用在了咱们身上,咱们为什么不想学呢?咱们没有理由不想学,常常当咱们看带他们衰老的面庞粗糙的手时,你的心是怎样样的呢?假如咱们还 有一点儿良知的话,请把咱们的心儿翻开,去体会他们的感触,假如咱们现在不尊重贡献他们,咱们必定必定回懊悔的,现在咱们还 有时刻去做。不要让我门的心儿感到苦楚流泣。

让咱们自己的生命充溢爱,让教师的生命充溢爱,让咱们爸爸妈妈的生命充溢爱,让我国的生命 充溢爱,让国际充溢爱,“为中华只兴起而读书”为国际之强壮而读书吧!不要让自己的心苦楚哭泣。

让生命充满爱观后感【篇5】

今日,时令和教师一同看了一部感人肺腑的教育片《让生命充溢爱》。观看时,我几回热泪盈眶。这部教育片分红四大版块,“爱祖国”“爱教师”“爱爸爸妈妈”“爱自己”,其间最让我感动的是“爱教师”这个部分。

邹教师给时令讲了两个动听的故事,我形象最深的是第一个故事。在汶川大地震中,平常,总是批判学生的一位教师,看见其他学生成功脱离危险,可还有两学生没有出去,他严峻地问:“你们怎样不出去?”“我怕!”两名学生说。他看门快要塌了,急速把学生推出教室,用自己的身躯挡住墙,给学生架起了一座生命之桥。

尽管时令身边的教师没干出惊天动地的事,可他们总在静静贡献自己的爱。其时令学习上有困难的时分,她总是耐性教会时令。其时令日子上有困难的时分,她总是体贴入微地关怀时令,他们用自己的举动诠释着爱的意义。

看完这部片子,我收获颇丰。让生命充溢爱,国际一定会愈加夸姣!

让生命充满爱观后感【篇6】

今天,学校给家长布置了一项作业,家长陪孩子看视频邹越演讲的《让生命充满爱》,演讲的内容分为“爱祖国”、“爱老师”、“爱父母”、“爱自己”。四个专题。邹教授声情并茂、慷慨激昂的演讲,还有充满生动的例子,有趣的互动,感人的心声,无不让台下听众心情澎湃,时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这是我听过的最精彩的一次演讲,最终会让你强忍的泪水一次一次流下。这场演讲,留给我许多感慨。

首先,是爱祖国。邹越教授主要告诉我们要爱祖国的国歌、国旗。并告诉我们国歌、国旗所代表的意义。我最感动的是一个非洲小男孩的故事。这个黑人男孩代表他们国家来参加马拉松比赛,可是意外发生了,小男孩因为太累了而突然晕倒了,但他凭着坚强的毅力,终于坚持跑到了终点。因为他是代表着他的祖国来参加比赛,他的心中装着自己的祖国,从这个故事中让我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接着,是爱老师。邹越教授用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来告诉我们,老师是不容易的,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我们一定要爱老师。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李老师的事。李老师是全国特级教师,她在山区教书。刚开始的时候,她也想放弃在山区教书,但是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令她最终留了下来。这一干就是十几年。可是,这位敬爱的老师却因为患癌症而过早地去世了。这个故事震撼着我的心灵,我的眼睛不觉湿润了。

第三篇是爱父母,邹越教授激情澎湃的讲了许多故事。其中,我最难忘的是他给母亲洗脚,给父亲捶背的故事。而后,邹越教授又教会了我们怎样表达爱。使我们完成了人生中的一项重要作业——怎样向亲人表达爱。通过邹越教授的演讲,让孩子明白了:父母抚养他们很不容易,我们要体谅他们,回报他们对我们的爱。听完了这段演讲,我已是泪流满面,连孩子也流下了眼泪。

最后一项内容是爱自己。通过邹越教授的演讲,让孩子明白了:他们现在正处在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阶段,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要有自理能力,不能什么事情都依赖父母。在中学时,要有自己远大的理想,这个理想,是要根据个人的爱好来定,不能报自己不喜欢的学校或专业,这样会荒废自己的前途的。听了邹越教授的教导,儿子奋斗的目标更加坚定了。

随着“谢谢观看”四个字的出现,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在邹越教授的那一声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声音中,在那一声声“老师,您辛苦了!老师,谢谢您!老师,我爱您!‘的声音中,在那一声声”妈妈,我爱您!爸爸,我爱您!“的呐喊声中,我的灵魂收到了洗礼,我被深深的感动了,因为这是一次触动心灵的演讲,更是我们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及时雨。

生命的意义读后感(范例四篇)


笔者将与您一同探索“生命的意义读后感”的玄奥之处,诚挚感谢您的光临并请您耐心阅读。在深夜的明灯和清晨的鸡鸣之间,男子们正是读书之时,相信这些作品中的角色能够给读者带来许多心灵上的触动。通过写读后感,我们不仅可以记录内心的感动,还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生命的意义读后感【篇1】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当老师布置要写《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的读后感后,我当时在想这个问题。也许在我们这个年龄谈论这个沉重的问题是不合适的,甚至是多余的。当时,我不明白老师为什么把这本书作为家庭作业。带着疑惑,我下课后去图书馆借了这本书。当我看到这本书时,只剩下几本相对破旧的。我突然后退了。但当时我想起来,翻阅的程度说明这本书被很多人读过,最后我借了一本破旧的书,心情不太好。

弗兰克尔,著名心理学家,是20世纪的一个奇迹。纳粹时期,作为犹太人,他的全家都被关进了奥斯威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和兄弟都死在毒气室里,只有他和妹妹幸存下来。弗兰克尔不仅超越了这种炼狱般的痛苦,而且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研究相结合,创造了意义治疗的方法,为人们找到了再生的意义,留下了人性史上最辉煌的见证。

《活出生命的意义》第一部分集中营生活

第一部分写的作者在纳粹集中营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真切地描绘了集中营非人的生活。在这种非人的生活中,作者看到了人性的丑陋与美丽,也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悲剧的命运使作者向往幸福和美丽。在守住心灵的过程中,作者体会到了爱的力量、爱的伟大和自由意志的力量。他意识到人生最重要的使命是负责任。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认识自己,而在于回答人生的问题,不断超越自己。

《活出生命的意义》第二部分意义治疗学

在第二部分中,通过比较心理分析,作者列举了许多例子来揭示什么是意义治疗,以及意义治疗在其中发挥作用的案例。作者对生命的意义有意个理解,即负责任,接受生命的质疑,有意义地度过生命。与精神分析相比,有意义的治疗是一种较少回顾和内省的方法。

意义治疗的重点是未来,也就是说,重点是患者将来完成的工作和意义。

首先,我最深刻的一句话是,人们可以适应任何情况。乍一看,这句话时不可思议的,但从笔者本人和遇难同胞在人性破坏集中营的经历来看,它离不开一定的哲理。

作者在**前,本也已是一位心理学家,还有一本书待完成;而他的同胞之前有的是店铺老板,有的是银行经理,有的是教师、医生总之从未想过自己会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并能够活下来;然而当他们真正身临其境的时候,才发现为了活下去,人真的是任何境遇都适应得了。这就说明:人的潜力是无限的。

我想每个看到这本书的人,当想象若自己在这样的集中营生活,肯定没有几个能够相信自己可以活下来,但是实际有人做到了。只要你想,你就可以做到。就像当初看《肖申克的救赎》一样,没有人相信安迪能够用一把小锤子凿出一条可以逃生的道路。

那么人为何什么都能适应呢?这就引出了弗兰克尔在这本书中最重要的一点:什么是生命的意义,什么是生活的一义。

弗兰克尔在行医时,经常问那些经受了极大痛苦的病人:“您为什么不自杀?”既然能够坐在弗兰克尔的诊所中看病,这些人当然是战胜了他们面对的人生困境,可以回答他的问题了。

有的人说完全是因为考虑到子女的问题使其没有步入死途;有的人说是因为自己还有某项才能没有发挥出来,选择了阻止死亡;还有的人则说是因为保存一个珍贵的回忆才使自己没有自杀。这就是了,集中营里的俘虏也有的最后坚持的活下来了(如作者),他们都认定了自己的生命有一定的意义,也许是为了未知生死的亲人,也许是为了追寻自己的事业而这中间的坚持及你所受的一切苦难,都是为实现生命的意义所付出的代价。

我又想起了书中的一个例子。一位年老的医师患了严重的忧郁症。他深爱的妻子两年前去世后,他一直无法克服失去妻子的挫败感。

弗兰克尔在想怎样帮助他的时候,避免直接告诉他任何话语,反而问他:“如果是您先离世,而尊夫人继续活着,那会是怎样的情境?”他说:

“喔!对她来说这是可怕的!她会遭受多大的痛苦啊!

”于是弗兰克尔回答他说:“现在她免除了这痛苦,那是因为您才使她免除的。所以您必须付代价,以继续活下去及哀悼来偿付您心爱的人免除痛苦的代价。

”他不发一语地紧紧握住弗兰克尔的手,然后平静地离开诊所。这充分表明,当痛苦找到意义时,它不会变成痛苦。

寻找生命的意义有三个途径:1.建立一项事业;2.体验某种情景体验某个人(爱);3.承受痛苦。我们应该承受的痛苦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避免的痛苦是自虐。

生命的意义读后感【篇2】

今年的武汉疫情突然爆发,让所有人猝不及防的时候,也有一些人通过平凡的小事展现着无私的大爱和生命的至高价值。

在新闻上看到这样一幕,事情发生在成都,当时一位戴着口罩的老人走进政府大厅,老人颤颤巍巍地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塑料袋,然后交给了值班工作人员,只说了这样一句话:“请帮我带到武汉去!”还没等工作人员询问老人的姓名,给的是什么,老人转身就要走。后来才知道,老人留下的是10071元钱。

老人是如何辛辛苦苦攒下这10071元钱的,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对老人来说,国家危难之际,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献上绵薄之力,确是生命中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维克多·弗兰克尔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中说过这样一句话:“生命的意义在每个人、每一天、每一刻都是不同的,所以重要的不是生命之意义的普遍性,而是在特殊时刻每个人特殊的生命意义。”

我们预测不到国家的灾难,同样的,我们也不知道自己的一生将要面对何种苦难,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些没杀死我的,会让我更强壮”。

所以,“当我们无法改变客观现实时,我们就面临着自我转变的挑战”。因此,寻找生命意义的第三个途径便是面对厄运,超越自我,并以此改变自己。

生命的意义读后感【篇3】

《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感1000字!

原本是阅读《情绪急救》时提到的这本书,才去翻阅了这本书。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忽然感受到高一时待在图书馆看书的那种氛围,一个人,有点焦虑,沉迷,享受当下,害怕未来的不安,对生命中即将到来的苦难的恐惧感,以及滑稽感。阅读这种书籍与阅读工具类的书籍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我会感到迷茫,也会感叹知识的浩瀚,还有思维方式的差异。

我对极端恶劣环境下生存的人抱有极大的好奇心,一直适应了相对安稳和平环境的人是如何调整心理和生理状态去应对饥饿、失去自由、自尊受辱、孤立等情况?我对于老人也抱有一种敬意,他们是如何度过这么长的岁月。如果我们的寿命和古时一样,不必活这么久,还没等我们有自主意识去探索精神世界,忙着生存的时候就挂掉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也不会有这么多分支吧。

我一直认为人类世界复杂异常,从人本身到人创造出来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而我,一直在思考生命的意义,从我开始接触死亡的时候,就开始迷迷糊糊想这个问题。我一度认为我的生命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我频繁感受到痛苦,如果活着只感受到痛苦是多么可怜。人对即时回报有依赖的,回避痛苦是本能,除非为了将来更大的欢愉。感受痛苦还不如虚无可以忍受。难道我生存的意义就是为了追求快乐吗?

人必须有用才配生存吗?智力有问题,四肢不全,流浪汉,不愿意工作劳动的人,这些人的如果躺平了什么也不干是否生命就没有意义?没有意义的生命死和生又有什么区别?都没有在别人的生命里留下过痕迹的人是否连死亡都没有意义?我想肯定不是这样的。那是否说有用的标准,就是作用在与他人的联系上?

我想我肯定自己的生命是有意义的,我是独特的,这是内在的,是我自己的人生财富。“你所经历的,世人夺不去”。但这并不足以说服我继续活下去。我认同存在即合理。有意义就要活下去吗?也要有快乐让人留恋吧。死亡对于本人而言归于无,归于简单,而决定活下去则是一条艰难的路。

我时常会想,我当下做的这个决定是受什么影响?我是习惯了这种模式还是潜意识在起作用?如果我要改掉某种行为,我的大脑要给出让我信服的改掉的理由才行。

为什么看这种书,因为我想直面人生的磨难,我想消除痛苦。其实感受不到痛苦的方法也有其他。比如让自己的感官变得麻木,追求快感以此压过痛苦,把自己消灭,提高忍受痛苦的阈值,逃离让自己痛苦的事物,消灭带来痛苦的事物……我选择哪一种?我当然要选择分析痛苦,忍受痛苦,强大心灵的方法。因为我认定痛苦无法避免,正如孤独、拒绝、自卑、内疚、愤怒、委屈、失败等等谢谢情绪都会伴随人的一生。但有时我会软弱,会被击溃,会仓皇随意选择,这也是种挣扎吧。我能想象最后生命的消逝就好像烟花绽放一样,重点不在于多么绚烂,而在于最后卯足劲的一声“崩”,消失于平静。

生命的意义读后感【篇4】

在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时,曾觉得它十分“鸡汤”,一度想放弃不看。但又想我与它的相遇也算得上是缘分吧,于是便将其看完。幸好,它也没有让我失望。

作者是二战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也是个心理医生。书的前半部分提及他在集中营的经历,后半部分则介绍他的意义疗法。也正因他前半生的经历,才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书中每一个字所包含的分量。正如书名所言,意义疗法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找到生命的意义。它突出的是人作为主体所应具有的价值和尊严。在弗兰克尔看来,人是要主动地去寻找和追求其生命的意义的,而不仅仅是满足本能和欲望的需求,或者是去适应社会和环境。

一、拥抱生命

在弗兰克尔看来,人主要关注的是其生命的意义,这是人的本质。而在对意义的追求遭受挫折时,人往往就会通过追求权财、追求享乐来得到替代性补偿。或者干脆误以为他们所追求的就是那些具体而实质的东西。因为错把非目的作为目的,甚至饮鸩止渴,故最终造成的恰是他们生命的堕落与流失。

而在集中营的环境下,只有看到生命的意义,人才有机会生存下去。而人在遭受痛苦时,也是能看到其意义的;正因为看到痛苦背后的意义,所以才有了承受痛苦的勇气。陀思妥耶夫斯基说,“我只害怕一样——那就是配不上我所受的痛苦。”在弗兰克尔看来,这些痛苦其实都是成就自我、超越自我的契机。这看起来很“鸡汤”,其实不然。作者的意思是,“即使在遭受痛苦时,人们也有可能找到意义——假如痛苦是不可避免的.话。如果痛苦是可以避免的,那么有意义的事就是去消除痛苦的根源,无论这种原因是心理的、生理的或政治的。遭受不必要的痛苦与其说是英雄行为,不如说是自虐。”

意义疗法也能让人正视死亡。人的生存值得与否,这其实是一切问题中的根本问题。这是个人心中生命与死亡之间的较量,正如《人都是要死的》这部小说的主角福斯卡所说,“这需要很多力量,很多傲气,或很多爱,才能相信人的行动是有价值的,相信生命胜过死亡。”而在弗兰克尔看来,生命是要胜过死亡的。生命是短暂的,是必然要消逝的,但也是可以被尽量开发的。人们曾经经历过的、曾经做过的一切事情,这些永远都不会被否定,也永远不会被忘记。从这个层面上说,他是永恒的。作者指出,“曾经存在”是最为确定的一种存在。

“人们一般只看到生命的短暂,而忽视和忘记了它过去的辉煌,在那里他们收获过自己的生命:信守的诺言、付出的爱及勇敢而有尊严地忍受过苦难。”

在生命与死亡之间,弗兰克尔选择了拥抱生命。

二、承负自由

意义疗法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心理分析,但弗兰克尔着眼的是生命的意义。用他自己的话说,“虽然意义疗法试图唤醒患者潜意识中的某种东西,但其方法不仅仅限于讲患者的活动限制在个人潜意识中的本能事实,而且还关注诸如存在的潜在意义以及对意义的追求。”在这方面,弗兰克尔的意义疗法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可谓是分道扬镳。精神分析的核心概念是无意识的,而这往往指的是人的本能和欲望。

因为这些本能和欲望受到外界的压抑,所以才会产生各种症状。这无疑是在暗示压抑欲望是恶的。这套理论的潜在观点其实就是说人是受制于本能和欲望的,它只承认人的动物性,而否认人作为人所应具有的主体性。而弗兰克尔则提出人应当是有更高追求的,在内不能受制于本能,在外不能受制于环境。

书中说到,就算经历了集中营那样的环境,人仍然可以葆有其人性的光辉。这是作为人所不能抹灭的尊严。客观环境是外在加与的,但在如何去面对环境方面,人应当是自由的。他在不能选择自己所处的环境时,其实可以选择自己面对环境的态度。

作者举到罪犯的例子。他说,“完全解释一个人的犯罪相当于开脱他的所有罪过,不是把他看成是一个自由而负责的人,而是有待修复的机器。即使是罪犯自己也厌恶这种解释,反而更愿意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无论他们当时面对的是什麽样的环境,在是否选择犯罪这一点上,他们是自由的。

这些话真是给今天那些心理分析家、公知和民主控们狠狠地抽了一巴掌。他们总会为罪犯的行为寻找到各种各样的理由,从而替他们摆脱责任。而他们最喜欢的方式就是把一切都归咎到政府与体制身上,而罪犯往往是无奈的、被逼的。公知们通过追溯犯罪原因的方式,从而消解掉了罪犯的责任,把它嫁接到外界上去。而罪犯其实只不过是那些公知们进行反体制的工具罢了。在这里,受害人往往也就成为了真正的无辜者。反对体制,无非是因为体制违反了人性、抹灭了个体。反体制其实只是关怀生命个体的途径或工具罢了。而那些公知的行为无疑是把工具和目的弄反了,为反体制而反体制,个人反成了牺牲品。在这其中,他们并不把罪犯当人看,抹灭了他们作为人的主体性。

三、尽性俟命

其实,就算面对再恶劣的环境,遭遇再残酷的命运,人也是可以选择去捍卫其作为人的生命尊严的。当然,人并非十全十美,能达到这种境界的人毕竟只是少数。但也因为有这少数,我们就不能否认的确有这样的人存在。因为这样的人只要有一个,就足以能够让我们相信,无论这世间多么险恶和丑陋,也还有一些如金子般赤城高贵的心灵。对此,弗兰克尔更是喊出,“成为这样的少数人!”我们不能去要求其他人,但至少可以对自己提出这样的要求。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是能够超越XX的,他们在本能与环境之间,能够有“我”存在。这是人作为人所应具有的价值与尊严。而无论最终的命运如何,人皆可傲然挺立于天地之间,上不愧天,下不尤人。

这也让我想起了几千年前古人那些铿锵有力的话: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读懂了这些话,才算是真正读懂了儒家,才算是读懂了中国的士。其实对于行道,他们早已绝望。然而对他们来说,仁就是其生命的意义。也正因如此,才有舍生取义之说。生命本来就是为了去实现其意义,去实现它的庄严与崇高。求仁得仁,又何怨乎?

已经有无数的先人走在了我们的前面,他们是光一般的存在。尽管弱小、尽管微茫,但只要有,在这条艰难的道路上就永远是前仆后继。正如张雨生所唱,“即使再寒再冷的雨夜里也有一盏小灯火,别放弃希望。”

最后,我想以钱穆先生的一句话作为此文的结尾:

“不要以为这个社会是黑暗的,须知光明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眼中,我们当用眼中的光明照亮这个社会。”

辛亥革命观后感(推荐4篇)


针对作品名有什么好的观后感可以参考呢?看电影不仅能获得快乐,还能收获人生的经验和知识,好的影视作品通常能够教给我们一些人生道理。观后感是一种基于个人主观经验的评价方法,小编特意为您整理了《辛亥革命观后感》,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辛亥革命观后感 篇1

电影一开始就以秋瑾的牺牲拉开序幕,从第一个镜头就给我们一种沉重的画面。

然后就是1911年4月27日,黄兴等人领导的广州起义。起义队伍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但最终因力量不敌而失败。后收殓到72具烈士遗骸,合葬于黄花岗,由此建成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而此次起义中牺牲的起义军则不止此数。这里有一个镜头让我印象最深,就是那一件件衣服里放着的各种的“与妻书”、“绝命书”,他们是怀着一种怎么的心情走的?安静的画面压的我喘不过气来,连哭都没有勇气。

电影里也塑造了很多小角色,例如林觉民,他的那句“我的`死是为了所有孩子。大清索我的命,我诛大清的心”,真正的震撼了我。而重点还是孙中山,他说:“我的手拿得起笔,拿得起手术刀,怎么就拿不起枪呢?这朝廷不堪一击,天下就是革命的。”我很敬佩孙中山先生,他无疑是伟大的,在中国最艰难的时候,他义无反顾的选择为了全中国人民而奋斗,他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实现了“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厉”的誓言。在他的领导下,大批革命党人和无数爱国志士集聚在振兴中华旗帜之下,广泛传播革命思想,积极兴起进步浪潮,连续发动武装起义。套用电影里的一句话,“孙文,他是一个无私的人!”

辛亥革命观后感 篇2

国难当头,舍我其谁?这是我观看大型电影记录片《辛亥革命》最大的感触。我们中华民族也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神,才得以不断地走向繁荣富强!

影片从秋瑾就义开始,广州起义的准备、过程与失败,孙中山在美国的募捐演讲,试图回答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要革命?为什么一个女人、母亲宁可牺牲生命要去革命?为什么参加广州起义的20多岁的小伙子们要牺牲生命去革命?为什么海外的华侨要捐款甚至卖掉祖宅赞助革命?

因为满清政府已经不可能给中国人生活的尊严,中国要摆脱被世界歧视的命运,只有革命这一条路!孙中山先生如是说。为什么?

翻开中国近代史,触目惊心!由于政治的腐朽与经济的衰退,无法扼制西方列强的侵略与压迫,在一次次列强的进攻面前败下阵来。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果都是中国被迫割地赔款,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进而引起列强的瓜分狂潮,直至八国联军进入中国并强迫签订《辛丑条约》,迫使中国“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即解除防务,而外国军队则驻扎于中国京畿周围的要地,实行永久军事占领。中国在西方殖民主义强加的不平等条约体系束缚下一步一步地“沉沦”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中国人民当然不甘心承认备受列强欺凌的侵略现实,面对列强侵略的加深也掀起过一波又一波的反帝活动。民族复兴的追求是几代人的目标、理想。但是,实现近代中国的复兴则面临十分艰巨的困难:摆脱帝国主义的外来干涉侵略与压迫是中华民族复兴的第一步,而使广大人民摆脱贫困,使中国作为大国富强起来,则是中华民族复兴更艰巨的一步。历史上,许多人为这一目标曾经进行了多次尝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是前人从事的努力。中国近代史就是人们以这样一种精神支撑着从坎坷中走过来的历史。

观看辛亥革命这一断历史,尽管我们知道:1911年的革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悲惨境遇的局限,但是,辛亥革命扫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制度,消灭了皇帝制度,打破了君主世代相袭的制度。此后发生过两次帝制复辟的活动,但都不能成功,说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这是名垂千古的功绩啊!

一个世纪的光阴犹如弹指一挥间,历史不容假设,所以我很难想像,如果__年前,没有那些国难当头,舍我其谁勇士们为了心中的信念、自己的理想用抛头颅洒热血的方式执着的追寻新的希望,那么如今的中国该是怎样的一种场面?

从秋瑾、广州起义烈士(实际可考人名为89人)、武昌首义将士,以及旧体制内的同情者,清朝驻英大使的女儿唐曼柔,为孙中山游说西方财团停止对清廷贷款勇敢地站在旧体制及父亲的对立面,最后随父亲一起自杀的女性。还有:林觉民的《与妻书》代表了年轻的革命党人,为什么抛妻弃子、放弃富裕的家庭、个人的前途,去进行看不到前途的革命----因为革命代表了中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即使明知自己看不到胜利,也要为革命奉献的精神!

革命者不全是不得已的逼上梁山者。中国近现代历史最感人之处,就是很多富裕家庭、包括旧体制家庭的年轻人,甘愿抛弃优越幸福的生活,投身到理想、奉献给革命,这些人是先知先觉者,是中华民族新生的不灭的源泉,是鲁迅所说的舍生取义的仁人志士!

同学们,今天,不应忘记这些民族的脊梁。也不应容许那些将自己的家庭、个人幸福奉为最高人生标准的人对革命者进行肆意及阴险的诽谤。我们的国家也不够强大,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我们国内、国外不断地制造事端,挑起民族危机、国家危机,我们又怎能掉以轻心?

古人云: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我们,这些生活在安乐世界里的人们,怎能忘记这段历史?如今的我们要做的已不是追寻梦境中童话般的天真,而是在现实世界里脚踏实地的去践行党和国家赋予的光荣使命!

天下兴亡,舍我其谁?

辛亥革命观后感 篇3

辛亥革命观后感400字5篇

《辛亥革命》这一电影是对历史事件的纪念,通过荧幕上的历史画面,让我们看到祖国发展的道路,通过了解历史,认知历史,以促进当代的发展。那么你知道《辛亥革命》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辛亥革命观后感400字,希望你喜欢。

辛亥革命观后感400字1

今天我们全班同学来到了革命圣地——辛亥革命博物馆。沿着历史的轨迹,我们走进了辛亥革命博物馆,在解说员的带领下,通过一件件实物的展示,让我更深刻的感受到那一段历史的动荡,艰险和国家命运的茫然,同时也让我看到了忠心爱国的革命党人的那一份火热的爱国之情,这种强烈的爱国之情深深地感染了我。

1900年列强再次侵入北京。不同的是,这一次是八个国家的铁蹄。整个中国仿佛成了一个禽兽们的乐园。蚕食鲸吞,偌大的一个中国沦落成了一个任禽兽们角逐的地方。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11国政府签订《辛丑条约》。落后就要挨打,落后而不求上进就意味着在一切外交上丧失尊严。而辛亥革命正是结束了在中国绵延两千年的封建帝制,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我们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亲身亲身感受了那革命的气息,去与历史真正的“零”距离接触。

还未走进博物馆,就可以看到由红色砖砌的鄂军都督府,它庄严宏伟的气势立刻吸引了每个人的目光,在解说员的陪同下,我们先后参观了传达员室,外交部,都督会客与会议室,黎元洪起居室等十余间古色古香的房屋,然后就去参观辛亥革命的壁画,在墙壁四周都陈列有关辛亥革命的画,同学们在仔细看着,想象着,解说员了也就一旁不停地叙说着,不仅如此,我们还见到了先烈们的部分遗物与手迹,还有战斗时的血衣,大炮,刀等战斗工具。最后,在孙中山的题词“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则昌,逆之则亡”。结束了参观,每个人都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而博物馆的一切却永驻每个人心中。为了祖国的明天,我们要从现在起,从此时此刻起把握机遇,创造辉煌,明天一定是我们的!

让我们来铭记辛亥,振兴我大中华吧!

辛亥革命观后感400字2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类站在它的面前都是渺小的,我们每个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历史,历史是人民一般回忆的方式,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

辛亥革命是中国旧民主义革命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长期以来对帝国主义以及其走狗清朝政府郁积着愤怒和仇恨的大爆发,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丰富多彩,可歌可泣。

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缅怀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光辉业绩,弘扬战斗不息的爱国主义热诚,光大自强不息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留个了我们太多的回忆,有耻辱也有荣誉,为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光荣,带给我们的遗迹太多了。

铭记,一百多年来,国人对于宪政的追求,未尝隐匿,无需害羞,只要阳光照得到,就必定反射再人间,正如孙逸仙尝云:天下大势,浩浩汤汤。又正如毛泽东所言:这不是阴谋,这是阴谋。所以那些遍布于全过各地的中山路,就其寓义来说,其实叫人民路更加贴切,宪政着,人民通向理想祖国之大道也。中华民族错过了很多机会,中华民族还有很多机会。

展望,2011。回首,时间沿着辛亥的印记已滚过一个世纪,可越过一个世纪的追求与目标却从未改变。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通过一系列的经济手段达到了“国富”使得我国日益从经济、政治、外交等多方面强大起来。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再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点深入人心。中国人民长期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如果没有辛亥革命,中国将会怎么样?历史无法如果,但未来可以在历史的如果中吸取经验,做出不一样的假设。

辛亥革命观后感400字3

今日晚自习教师让我们观看了《辛亥革命》。这是一部讲述革命时期怎样革命、革命最光荣的一个故事。

在这次革命中许多英雄失去了自我最宝贵的生命,更有些革命者忍下心来抛弃了自我的家庭、孩子和地位,都把自我献身在革命事业中。他们是多么伟大,多么让人敬佩啊!

袁世凯、孙文、汪兆铭……一个个片中的“主人”,他们都是多么的霸气啊!个个威武的英雄们说上就上,丝毫不不怠慢,不犹豫,就在临死的关头也要捍卫革命。因为对于他们来说:革命最光荣,生,要为革命而生,死,也要为革命而死。

是啊!他们个个都是那么精神抖擞,那么勇敢,对革命事业那么的忠心。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样一颗为团体为团队炽热忠实的心,那么这一切不是很幸福很完美吗?如果我们13亿人都能像革命队伍一样团结,互帮互助,世界岂不是变得更加坚强、有力量?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革命者那颗一切都能够付出的心,那我们这身边的一切,不是都将要被改变了吗?变得很完美很完美!

自从我看了《辛亥革命》,我的感触很深。这些革命烈士的一举一动都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

辛亥革命观后感400字4

今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的纪念日,为了纪念辛亥革命,为了让大家更了解什么是辛亥革命,教师让我们看了《辛亥革命》这部电影。

第一场广州起义的战争,让我大开眼界,大吃一惊。黄克强不怕死的精神,林觉民刚强的意志力,孙中山的无私,徐宗汉温柔善良。这些都是民族的英雄,民族的骄傲啊!黄克强躲在仓库内,官府用大炮对着仓库射了一炮,黄克强命大,幸运的活了下来。家境不错的林觉民,并不选择当官,而是选择了革命,在最终应对官府人,他选择了死。孙中山是一个无私的总统,是他坚持要革命,是他的努力,坚持推倒了清朝。徐宗汉的一个女英雄,她救活了多少战士,她的温柔与善良,让多少人活了下来!

看了这部电影,我明白了革命就是使社会提高;革命是为了中国的孩子;革命就是改朝换代。我最喜欢的人物是林觉民,因为林觉民写的《与妻书》让多少人惊叹不已。对于革命的历史我逐渐地慢慢地了解了。为了革命,有多少年轻人献出了生命,抛弃了妻子,舍去了孩子。我们生活在这种和平的年代中,难道不应当珍惜生命吗?难道不应当珍惜身边的一切吗?

辛亥革命观后感400字5

电影的开头,是秋瑾就义的情景。作为母亲的秋瑾,为了让更多的孩子摆脱封建专制的荼毒,毅然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她自我的孩子却永远失去了母亲。广州起义时,林觉民为了”助天下人爱其所爱”,牺牲他和妻子”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向满清的两广总督府攻去,牺牲在革命成功前的黑暗中,留下了注定名垂青史的《与妻书》。他们本来能够享受安定的生活,却偏偏要投入到九死一生的革命之路上。即使当时的国民愚昧不堪,早已习惯了被奴役的生活,他们也愿意为了解放并不理解他们的国民而献出自我宝贵的生命。他们发动革命,是为了彻底消灭旧制度,建立崭新的新世界,使古老的中国重新焕发生机。

几年过去了,我最近又将这部电影看了一遍,又得到了一些新的看法。

首先,革命是必须进行的吗?在电影中,孙中山的回答是西方各国经过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走上了民主富强之路。但事实上并不必须,英国革命将查理一世送上了断头台,却并没有实现民主,而是出现了更加专制独裁的克伦威尔,英国完全被军队所控制,之后议会不得不迎回国王来稳定局势。最终确立议会主权,也是经过与国王的妥协,经过权利法案而完成的。英国的民主宪政是在上千年保守妥协的政治传统中发展而来,从大宪章开始的一个个法案使英国在人们尚未察觉的情景下就走上了民主富强的道路。欧洲的德国,亚洲的日本也是经过改革走上了强国之路。

其次,革命的代价太大。革命使我国许多杰出的人才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战争中更是血流成河。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朝廷,清政府用了268年所建立的中央权威一朝崩溃。各地军阀拥兵自重,即使是北洋军阀中威望最高的袁世凯也难以号令所以军阀服从他的命令,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和长期的内乱。

最终,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在辛亥革命中几乎仅有满清皇室失去了政治权力,各地的地主乡绅、旧官僚仍然存在,毫发未损。民国政府迁到北京,北洋军阀控制了民国政府,运用中央政府的名义实行统治,镇压革命,旧有的封建势力仍然把持政权。同时,列强在中国的势力也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他们经过扶植代理人的方式继续控制中国。内乱之中的中国甚至面临比晚清更加艰难的处境,在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后仍然没有找到适合国家发展的道路。

历史发展至今,一切都成为过去。如果没有辛亥革命,清政府可能逐步改良,实行君主立宪。但也有可能继续黑暗的统治,使中国国势更加衰微。在历史具体的情境里一切都是未知的,先人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他们根据自我的立场和自我所掌握的信息做出自我的抉择,他们做出的每一个选择都对此刻的我们产生无法估量的影响。清政府也想让国家走上富强,仅有中国的强大才最贴合满清统治者的利益,他们认为仅有让他们继续领导国家,不断进行改良,才能让国家走上富强之路。革命党人为了实现民主共和,实现他们的政治梦想,必然要推翻清政府,彻底消灭君主专制。

改良和革命是当时摆在中国面前的两条路。可能仅有一条是对的,可能两条都是对的,也可能两条都是死路。当时的中国选择了革命,武昌的一场起义就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可见清政府统治的薄弱,清政府的失败本身就是其难以领导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表现。无论革命本身是否必要,革命者的精神都是值得推崇的,他们一心为国,为了国家的提高而抛弃一切。就算清政府立宪成功,也必须为他们树立起丰碑,来纪念他们无私的精神。

辛亥革命,改写了中国的历史,改变了每个人的命运。有了辛亥革命,才有了之后发生的一切,才有了我们如今熟知的这段历史和此刻正在经历的生活。这就是辛亥革命,这就是历史。

辛亥革命观后感 篇4

"革命"是什么?"革命"是要革谁的命?或者说,"革命"有什么意义?看了《辛亥革命》这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电影后,我内心所有的疑问都得到了解答。

时间定格在一九零七年……秋瑾身带枷锁,步伐却铿锵有力,头发凌乱却目光坚定。为什么一个女人,母亲宁可牺牲生命要去革命?我听见她坚定地说:"为了给天下的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时间定格在一九一一年10月10日,一群才华横溢的青年放下笔杆,在炮林弹雨中抛头颅,洒热血,义无反顾。为什么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们要牺牲生命去革命?《与妻书》的决绝告诉我:因为革命代表了中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时间定格在孙文演讲会场,海外华侨为革命的失败痛哭流涕,为中国革命慷慨解囊。为什么海外华侨要捐款甚至卖掉祖宅赞助革命?孙文在演讲中回答得非常清楚:因为中国要摆脱被歧视的命运,只有革命这一条路。

秋瑾对革命的理解是为天下的孩子造一个宁静温和的`世界;()林觉民说,革命是替天下人谋求永久的幸福;孙文说,革命就是让全国之人无一贫者,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辛亥革命是什么?是无数仁人志士追求的国体的新生,是中华历史的真正进化。

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纪念日。这是一场空前绝后的革命,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时光流逝,历史远去,岁月可以改变,沧海桑田,但是永远无法抹去在此间留下的烙印。那天振聋发聩的枪声将永远定格在人类历史的长河。可以这样说,当硝烟散去的那一刻起,人们就一直在探究这段历史,以期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

一个世纪的光阴犹如弹指一挥间,历史不可假设,所以我很难想象,如果一百年前没有这样一部分人为了心中的信念,自己的理想用抛头颅洒热血的方式执着的追求新的希望,那么如今的中国又该是怎样的一种场面?不过,既然历史没有留给我们血雨腥风的生活,没有留给我们戎马疆场的机会,那么我们就该以新的方式开拓进取。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古人云: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我们这些生活在安逸世界的人,怎该忘记这段历史?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不仅仅在当时,更加深远的影响在现在和将来。什么时候,我们国家能共同富裕,中华民族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那时革命才算成功。斯人已逝,其言犹在:"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仍需努力。"

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感1000字12篇


阅读向人们展现伟人思想中的精华。对于作者写的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往往是能让人深思的,这时我们可以将心得感悟梳理出来,总结成一篇读后感。那我们要怎么样去写作品的读后感?栏目小编花时间特意编辑了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感,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内容!

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感【篇1】

意义。许三多说,人活着就要做有意义的事,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说,人一生所追求的是体验。为了体验而活,为了意义而活。经常也有人说,人生一辈子,到头来还是一场空,不论是名、利、情、义,还是其他的追求一生不可得的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由此陷入深深的虚无主义中,对身边的一切都没有兴趣。

维克多,在书中把集中营的一切称之为一些小事,他一生的意义是为了帮助他人寻找人生的意义。他相信人活着需要某种意义,有了意义的支撑,才能活下去,因为他在集中营里看到了太多狱友,因为失去了希望,失去了人生的意义,而放弃挣扎,放弃了争斗,放弃了与命运进行抗争。这是一种极端的情况,一百个人里会有九十五个以上的人,都会放弃。但是在如此困境中,依旧能够追寻人生的意义的人,可以称之为伟人,他们不认为困境是陷阱,是危险,而是他们人生中特殊的经历,是独一无二的,正是因为这份独一无二的经历,才让他们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

作者对幸福和快乐有着独到的见解,一般人都是在努力寻找幸福和快乐,但是作者告诉我们,幸福和快乐不需要寻找,你越是寻找,越不可得。他说,只要你专注的做一件事,在一段时间之后,就可以获得幸福和快乐,这来源于你全心全意的奉献和追求,幸福和快乐不是目的,它们只是追寻生命意义过程中的副产品。

不论,生命追寻的是意义还是体验,它们都是美好的存在。寻找生命的意义,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才能更好的活着。

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感【篇2】

此书是如此生动而深刻,我相信它已经改变了我。

自我怀疑和自我肯定,一向是两股交织的力量。人类凭借无穷的好奇心向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探索,拉出一串越来越长的疑虑和不解,怀疑的力量让我们前行,也让我们惶恐不安。肯定的力量,一般来自信仰,认为爱和责任是一切问题的解药,它寻求的是心灵安定。

尽管弗兰克尔回避了自己的信仰,但他是用自己的经历和行为,诠释了他的信仰。

弗洛伊德认为“只要把大家饿一周,个体差别就消失了,你看到的是一样的饥饿的脸孔。”弗兰克尔说,谢天谢地,弗洛伊德只是想当然。弗兰克尔在集中营看到的是:在苦难面前,个体的差异更大了。这足以人类意识的力量之强大。

弗兰克尔说,逻辑没有意义重要。我的理解是,也许在他看来,人的感受力强于人的智力,意义是人能感受到的,而人的智力(以及由此衍生的逻辑)还不足以理解人存在的意义。

至于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弗兰克尔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说法。他说生命的意义因人而异,在于具体的每件事情的作为。我觉得他没说出来的是:在于荣耀神。而对于其他宗教或者无神论者来说,大概就是去承担责任、去爱、去承受,让自己无愧于心。

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感【篇3】

灵与肉

(木生林 感言汇集)

毛姆说:“生命并无理由,生命亦无意义。”弗兰克尔回答了毛姆的疑惑:“生命在任何条件下都有意义,即便是在最为恶劣的情形下。”

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去想到成功或失败,尽心尽力去做就可以了。患得患失会令人无所适从、不知所措。就像我写感言一样,写好了就不是我的了。开放与坦然的心态会令人轻松愉快。

“亲身经历\是根本无法用语言表述出来的,即使语言学家也爱莫能助。“感同身受”只是用在类似经历的人身上的,一句“感同身受”是发自肺腑的真实,而不是脸上挂着眼泪的虚幻。

战争毁灭了死亡的肉体,同时重创了生存的神经。

天生乐观的性格在这种极度痛苦的状态下生存,发挥着无与伦比的作用,可作为性格决定命运的一个证据。

度日如年,可以说的是痛苦困境的难以煎熬。光阴似箭,可以说日子还是过得去。

刚开始听到嘶哑的命令声,撕心裂肺,慢慢习以为常,时间久了就变得没心没肺了。

心理反应的第一阶段,还具有恐惧厌恶怜悯等的原始情感。心理反应的第二阶段,已经完全失去了人所拥有的一切情感。生存下来的弗兰克尔,把丧失的情感恢复过来,其生命坚韧的意志力用语言已经难以表达了。

麻烦的是,人具有情感的自然属性,还有理智的社会属性,肉体与精神的双重属性。有时候,精神的折磨远甚于肉体的。

活命是内心生活的原始水平。

走在死亡的边缘,整天受到精神与肉体的摧残,食不果腹,谈论着\望梅止渴”不但不起到安慰的作用,这种幻觉反而对生理造成很大的伤害。

生与死的冲突对于人类来说也可以说是灵与肉的冲突。动物与人类相比,意识上差了许多,灵也差了太多。对于动物难以说灵与肉的冲突,也许可以说是灵与肉的冲动。植物无灵性可言。

一切都交给神灵了,别无他求,生与死,灵与肉,全盘托出,幻想着神秘的力量来挽救一丝生的希望。

弗兰克尔用生命悟出的真理:“爱是人类终身追求的最高目标。”此真理在我们看来一点都不陌生,但是我们像诗与远方一般来欣赏它,显得多么的不真实。

我想,诗与哲学是两兄弟,写作与阅读是两姐妹,他们之间的心灵感应是真善美,爱的化身便是真善美。

身处生死的边缘,仰望远方天空绚丽的晚霞,从生命里发出来的一声感叹:\世界是多美啊“。这轻微的声音凝聚着生命的重量与人生的苦难。没有经历过生活磨难所发出的叹息,我想只好用呢喃来表达。

艺术是灵与肉的结合开始由悲剧构成的,后来人们用喜剧的形式表演出来就成为了幽默。

人存在的价值缺失,没有灵,只是肉,曰行尸走肉。

生命的价值是没有选择余地的,是无价标的。存在生命价值的选择,世上便出现了残暴残忍血腥冷漠。

不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号码,而是一个法码,虽然无足轻重,却一个都不能少。是一个标点,不是句号,永远是逗号。

顺其自然也是一种选择,依据个人的人生体验,我比较赞同顺其自然的,失去了许多也会获得了也不少。命运是一路走过来的任何一个细节所造就的,有人说想当初应该怎么怎么,有人说后悔这个那个的,其实都是事后诸葛亮,“水浒传”里的军师。把握当下赋予你的机会,你认为当下最好的抉择,看得远会让你的抉择会更有延续性。弗兰克尔用亲身经历,即使难以预料的生死,他告诉我们他的顺其自然的抉择,幸运眷顾了他。

自己内心的决定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

假如不经弗兰克尔的说明,我即使读过陀思妥耶夫斯基这句话,也一定百思不得其解。弗兰克尔说:“如果说生命有意义,那么遭受苦难也有意义。”我的读解是,你所承受的痛苦在你赋予生命的价值中呈现。陀思妥耶夫斯基做到了,谦虚地表达出来了。弗兰克尔做到了,他用言行深刻诠释了陀氏的语录。

有时候我们听说过这么一句话,与自我内心对话。我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精神自我的内在把握。

尼采说过:“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尼采的名言,经常看到读者在使用。我也不放过这个机会。说的人多了,相信的人也会多起来的。群体意识是拗不过的。个别意志力坚定的人也无需看到尼采的这句话。

我们有时候需要豪言壮语来激励自己,但是豪言壮语说的是有道理的而且可行的,不是空洞豪华而无法去做的。

可悲的是,我往往是语言的大人,行动的小人。

我会选“那没能杀死我的,会让我更强壮。”这句话来与内心对话。

\自由\对于在死亡的边缘逛了一圈回到生的怀抱的人来说,其意义已经渗透到流动的血液里了。但是\浴火重生\并非在其所有人身上体现。“浴火重生“多半是体现在“精神自我的内在把握\的人身上。我们知道,《罪与罚》的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书的作者弗兰克尔,他们是在死亡的悬崖边逛回来的。

发现人生的意义,还真有人难以发现人生的意义,或者说他已经发现人生的意义而浑然不知。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胡适说:“人生的意义全是各人自己寻出来、造出来的:高尚,卑劣,清贵,污浊,有用,无用……全靠自己的作为。”人生的意义是每个人自己定义的。假如有人不会定义自己的人生意义,没办法,请弗兰克尔来帮你定义:意义疗法。

灵与肉分别已经非常久远了,要想弥合灵与肉归于原位,除了不停地吃喝,还有不停地讲话,还存在其它什么更合适的方法吗?

痛苦与死亡会让生命失去意义。我们无法挽回死亡,死亡无法赋予生命意义。但是痛苦则不然,我们可以通过所经历的痛苦寻找到生命的意义。正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说的,配得上所受的痛苦。

存在的短暂性也许指的便是所遭受的痛苦,依我的说法,灵与肉的短暂分离。弗兰克尔说的“精神自我的内在把握“,让灵与肉不脱离,赋予这种存在的生命意义。

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你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句话是不是有点耳熟,不要想它是道德绑架,也不要想它是心灵鸡汤。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语录是提醒悲观主义者至少不要陷得太深,担负起自己生命的责任,这个责任便是寻找或者说就是生命的意义。

快乐是一种附加品,成功是一种附加品,优秀是一种附加品。我这么一想,恐惧与焦虑会减弱淡化,寻找生命存在的意义会变得从容不迫,幸福感自然而生。

自我超越是基于对自我实现的人来说的。对自己有追求才会产生自我实现的意愿,有了这种强烈的意愿才会过度关注某个目标与结果,过度集中一个点会造成恐惧与焦虑,文中所说的预期焦虑,导致患上神经官能症,换一种说法,造成病态人格(参考霍妮的《我们时代的病态人格》)。矛盾意念法只是治疗病态人格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以说是暂时的对策,永久的对策就是自我超过。

遭受难以避免的痛苦并没有放弃寻找生命的意义,但是也没有必要非得这样为了寻找生命的意义而自讨苦吃啊。

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感【篇4】

《活出生命的意义》作者是维克多.弗兰克尔。

著名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是20世纪的一个奇迹。纳粹时期,作为犹太人,他的全家都被关进了奥斯威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弗兰克尔不但超越了这炼狱般的痛苦,更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结合,开创了意义疗法,替人们找到绝处再生的意义,也留下了人性史上最富光彩的见证。弗兰克尔一生对生命充满了极大的热情,67岁仍开始学习驾驶飞机,并在几个月后领到驾照。一直到80岁还登上了阿尔卑斯山。他并不是当年集中营里被编号为119104的待决囚徒,而是让人的可能性得以扩大的圣者。

《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共分二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在集中营三年期间艰苦卓绝地与命运抗争,寻找生命意义的心路历程。第二部分是作者向大家介绍根据自己的感悟创立的心理治疗方法——意义疗法。

学习过程中,让我感悟最深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使命,哪怕是经受磨难,也是独特。没人帮助自己解除磨难,我们之所以独特,也是独特的磨难机会塑造的。再有就是,不管我们面对什么样的困境或说是环境,我们还有选择的自由。在艰苦的环境下,选择一种积极的好心情,去勇敢生活。这样想以后,内驱力就驱动了,自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自己啊。

联系自己生活实际不难发现,乡村教育有它的弊端也有它的优点,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应对。面对教学长时间跟不上县城,我们又如何“翻盘”?我们如何引导孩子明白---人是自己做出了屈服于环境和条件还是勇敢挑战那些环境和条件的决定,换句话说人最终决定自己的命运。人不是简单地活着,而是时时需要对自己的前途做出判断,决定下一刻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虽然我们任教的对象身处农村,天赋有限,可人自我奋斗潜力是无限的,只有学生找到了自己奋斗努力的意义,我相信孩子们终会有成就。

反观自我,学会滋养内心的自由,拥抱自然,艺术诗歌和文学之美,感受家庭和朋友的爱,更是十分重要的。阅读,为我们打开了更广阔的世界,它带领着我们走向更明朗未来。

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感【篇5】

最近在读《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书里讲了一个心理学家在纳粹集中营的故事,我对其中的一些观点很有共鸣。

书中说: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特的。我们永远都不知道,生命的尽头,是在何时是在何地,我们的时间是无法估量的。

还说到:对生命的意义的质疑,没有唯一的答案,生命的意义,不是某种含糊的东西,而是非常实在和具体的。

这两段,让我我想起了曾经学过的一篇文章《珍珠鸟》,讲的是一只珍珠鸟和人而建立友谊建立信任的桥梁。两个独特的生命甚至完全没有思想的交流,但是两个独特的生命依然在用独特的方式来进行跨越物种的友好表达。

这本书里还谈到了很多人们面对苦难时的态度。

“没有一个人能解除你的磨难,替代你的痛苦。你独特的机会就依存于自己承受负重的方式中。”

读到这里我想到:人和人之间的不同是因为生活中所经历的不同,你所经历的磨难有可能别人没有经历过,这个磨难就是你所拥有的宝贵财富。

最近网上有一句我印象很深的话“少年就是少年,他们看春风不喜,看夏蝉不烦,看秋风不悲,看春雪不叹。看满身富贵懒察觉,看天公不允敢面对。只因他们是少年。”

对呀,就是因为经历的多了磨难克服的多了之后学习到许多的事。少年才会长大,才会承担责任和风雨,才会成为栋梁之才。

我想,我要珍惜我所经历的,所度过的,所克服的。把磨难当作收获,把难事当作硕果。

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感【篇6】

所以,我看到了《活出生命的意义》。

名字很鸡汤,后来发现并不是鸡汤文,对于现在状态的我,它给了我重拾人生意义的勇气和方法(对的,这是本工具书)。如果你也像我一样,那么看到这篇文章,希望能够给你一点帮助,尽快走出阴霾。

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是一位精神病学家,作为一个犹太人,在二战时期,他遭受到了非人的对待。他的全家都被关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在集中营这样残酷的环境下,弗兰克尔坚强活了下来。他不仅超越了这地狱般的痛苦,同时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相结合,开创出独特的“意义疗法”。替千千万万的人们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本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经历,第二部分是其意义疗法的内容。既有理论,又有实例,互相印证。

从文学角度来讲,这本书可能不那么引人入胜,不那么吸引人的眼球,不那么有让人继续读下去的欲望。但是,作为一本心理学工具书专著,它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书中阐述了找到人生意义的三大途径:工作(做有意义的事)、爱(关爱他人)以及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也许你会问:有这么神奇吗?一本书就人间值得了?接着往下看,本文会给你答案。

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感【篇7】

一位叫做弗兰克尔的精神病学家,在二战期间,为了照顾年迈了父母放弃了可以去美国的机会,最后被关进了纳粹集中营,时间长达3年,以1/20的生存机会活下来,并写下的这本著作。

关进集中营的生活,是无止境的饥饿和体力活,永远不充足的睡眠,对生命的未知以及对于战友不断放弃生命的无奈。

脏乱差带来的反差让集中营的囚徒陷入深深的恐惧和绝望,在这样的环境中因无法接受现实落差而放弃生命,书中提及一个作曲作词家,梦见了3月30日战争会结束,大家会被解放。然而随着日子的接近,希望逐渐渺茫,最后这个人在2.29日发高尚在最后于3.30日逝世,死因伤寒。而战后大量的研究指向集中营最常见的情况就是缺乏勇气导致的抵抗力下降导致生病从而走向生命的终点。

作者认为他的活下来于运气有非常大的关系,同时,他对生命的使命感——完成他因被关而丢失的精神病研究手稿,支撑着他要一直地活下去。大部分活下来的人也是有着强烈的生存使命感的。

这样的经历,造就他对生命的意义有不一样的看法。书中写道“我们期望生活给予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活对我们有什么期望”。在大部分人渐渐失去信仰的年代,人们不问牧师,但是希望向心理医生/精神学家探寻生命的'意义。而作者的观点事,别问外界能给予你什么,应该是在外界条件不可控的情况下,思考自己该承担的责任。如果你活在痛苦当中,对待痛苦的态度也是意义的一种体现。

他提出的意义疗法是:

1、通过创立某项工作或从事某种事业

2、通过体验某种事情或面对某个人(譬如爱情)

3、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时采取某种态度

现在就是过去,过去能被改变和修补。自由是人的生命消极的一面,其积极的一面就是负责任。

大部分人都同意“人是需要某种东西才能活下去”,但是现在普遍社会现象是“无意义感”。

作者认为,我们需要找到生活的目的和意义。心理医生面对病人,更多时候是回归到病人的过去,归结为童年的不幸或者过去某个行为某件事情所带来的心理阴影,而意义疗法不是归咎于某个原因,而是让我们思考自己的责任和价值,不对过去下判断。

很多患上神经性官能症的人(中国称心理病),通过意义疗法发明的特别技术:矛盾意念法,得到了治愈。譬如一个失眠的人,会恐惧失眠,失眠本身是个痛苦的事,而对失眠的恐惧会加深这种恐惧,作者建议,可以干脆不强迫自己入睡,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晚点上床入睡,反而会更快入睡。

与我上周看完的《未来简史》,有一个很不同的观点,简史认为人是生化的算法,我们的行为看上去是我们自己主动选择的,但是很有可能是生化的一个算法结果,我们的决定不是自主的产物。而本书认为,越是在恶劣的环境,越能体现人的差异,就是我们在困境的看法和我们对生命的坚持,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

在可以选择的时候我们可以听从内心活着谨慎选择,在不可以选择的时候我们看似没有选择,但是作者相信我们依然有选择的机会,就是选择让内化自己,让自己在困境中找到自己的意义,活出生命的意义。

所以心情忧郁的时候是选择找到生命的意义?还是在过去阴影中寻找和解和解决的方式?

我个人觉得两者都很重要。活得快乐就是最好的方式。谢谢本书带给我的观点;越痛苦,越美丽。

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感【篇8】

疫情期间,晚上睡前陆陆续续看完这本书,几点收获:

1、弗兰克尔发现可能找寻到生命意义的三个途径:工作(做有意义的事)、爱(关爱他人)以及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2、爱是人类终身追求的最高目标。我理解了诗歌、思想和信仰所传达的伟大秘密的真正含义:拯救人类要通过爱与被爱。我知道世界上一无所有的人只要有片刻的时间思念爱人,那么他就可以领悟幸福的真谛。

3、培养幽默感并以一种幽默的态度看待事情,是人在掌握生存艺术时学到的技巧。

4、生活就好比看牙医。你总是觉得最难受的时候还没到,而实际上它已经过去了。

5、生活永不重复,不同问题需要不同的应对。有时你会发现所处的情况需要你采取行动来确定自己的命运,有时你会觉得深思熟虑更为可取,有时你会发现顺其自然是正道。每种情况都有其特殊性,正确的应对也只能有一个。

6、“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同样,有目标的人更容易走的更圆。

7、生命中真正短暂的是潜力,一旦潜力得到了实现,那么在实现的那一刻它就成为了现实。

8、弗兰克尔的观点:滋养内心的自由,拥抱自然、艺术、诗歌和文学之美,感受对家庭和朋友的爱,是十分重要的。

9、弗兰克尔所说,“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10、生活中总有两种人,悲观主义者好比一个恐惧而悲伤地看着墙上的挂历每天都被撕掉一张,挂历越变越薄的人;而积极地应对生活问题的人好比一个每撕掉一张就把它整整齐齐地摞在一起,还要在背面记几行日记的人。

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感【篇9】

这本书是著名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的一本著作,它是从心理学角度,对人在极端环境下的心理发展做出的观察。弗兰克把自己和同事被关机集中营的狱友当成样本进行一个心理学视角的观察。作者在这种极端的生命体验中,开创了意义疗法,对心理学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帮助人们找到了绝处逢生的意义,战胜极端痛苦。

进入集中营的人,先后会经历个阶段的心理发展过程。第一阶段,恐惧和震惊,他们还抱有一丝希望,希望有一天能出去,至少相信结果不会这么糟糕。第二阶段:冷漠、无动于衷的阶段,即情绪死亡的境界。这个阶段的犯人目睹惨状已无动于衷,丝毫激不起恶心、恐怖或怜悯的情绪,他们冷漠寡情,感觉钝化、自觉什么都不在乎。这个阶段的冷漠,其实是因为自我防卫所必需。第三阶段:恢复。他们从极度紧张的状态中松弛下,已经相信自己已经自由。这种感觉在心理学上叫"人格解体"

作者通过分析集中营的犯人,发现一种在心理学上非常伟大意义的"意义疗法",即帮助精神崩溃的人重新找到生活的意义。适度的紧张感对于人的精神健康是必要的,因为当下状态跟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能够唤起人们潜在的斗志,召唤着人们去完成还没有完成的任务。人对意义的这种追求,就会让人产生一股精神动力,即便是在集中营这种极端环境下,犯人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仍然主要取决于他自己的内心。想要恢复犯人内在的力量,就必须让他们看到未的某个目标,这一点对于任何遭遇厄运的人都适用。

在书中,作者提出找到生命意义的三个方式。

第一:从事某项事业取得成功。直接追求成功并不会给你带幸福,因为追求成功的观念容易引发一个后果,就是人们会以自己的不成功或者不幸感到羞耻,反而会加重人们本身的不幸福。

第二: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不是要我们控制生命中发生的事,而是控制面对这些事情时的情绪和行动。在面对人生必经的苦难时,它提醒我们,人性只有借此机会才能得到考验和升华。

第三:去爱某个人,帮助爱人实现他的潜能。爱是人类终身追求的最高目标,所以它自然也是人们找到生命意义的一个方式,只有在深爱着一个人的时候,你才能完全了解这个人,了解他的本质,了解他的潜能。可以说,爱是直达另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唯一途径。所以,通过爱,你能够帮助对方认识到他的潜质,从而实现他的全部潜能。

不得不说,人们一直拥有自我选择的自由,是选择抛弃生命还是把苦难当你磨刀石,把忍受痛苦转化成对内在力量的考验。不同的选择使人生具有了不同的意义。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将困苦的环境看成自己道德完善的机会并进行自我超越,达到人生意义的新高度。

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感【篇10】

我们常常会感叹人生短暂,进而因各种原因会感觉到人生存在之虚无。我们有太多遗憾,我们在和朋友的比较中丧失本心,在爱的过程中丧失自我,我们日渐衰老。

读完《活出生命的意义》,你会深刻懂得,你,就是独一无二的你。

每个人的人生意义都不一样,生命对每个人提出的问题,也各不相同,不管你是正常人,还是心理咨询师,或者是患者,在人生意义这个宏大的命题下,没有人可以替代你。

所以,你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在这个世界上,能够为你负责的,只有你自己。负责任是人类存在之本质。你需要担当起生活的重负。

不管你经历了怎样的痛苦和无奈,你所经历的,别人夺不走。你做过了,爱过了,也勇敢承受过痛苦,这是生命给你的财富。这些回忆与你的生命息息相关。你所经历的一切,都是构成你生命意义的一部分。

你没有必要去羡慕年轻人,当你老了,也没有必要为虚度青春而懊悔。你只需要,在生命向你提出问题和挑战的时候,勇敢地去接受它。

在你勇敢面对并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当你越是忘记自身低投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你所展现出的人性的光辉,就已经体现出你人生的价值,实现你人生的意义。

弗兰克尔在从集中营回来以后,发现自己所有的亲人都惨死于集中营。这种情况下,他强忍悲痛,仍然完成了《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将“帮助他人找到人生的意义”作为自己的人生意义。作者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对自我的超越。

当你能够超越自我的时候,人生价值不过是自我实现的副产品罢了。

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感【篇11】

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他创立了“意义疗法”及存在主义分析”,被称之为继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之后的维也纳第三心理治疗学派。29所大学授予他名誉学位,美国精神病学会还授予他奥斯卡·普菲斯特奖。他生平有三十多本著作,这本书最为著名,销量过千万册,获选为“美国最具有影响力的十大图书”之一。

意义疗法含义:在治疗策略上着重于引导就诊者努力发现生命的意义,明确生活目标,用积极乐观心态面对生活的心理治疗方法。

意义疗法适用群体:因为各种原因而出现抑郁、空虚、迷茫、绝望的就诊者,精神病、神经症。

意义疗法的治疗技术:意义分析法、矛盾意向法、非反思法(这个技术这本书中未提及)

意义疗法的目的:帮助患者找到他生命的意义。因为生命的意义在每个人、每一天、每一刻都是不同的,所以重要的不是生命之意义的普遍性,而是在特定时刻每个人特殊的生命意义。在这个意义上讲,意义疗法也是个分析过程,因此它类似于心理分析法。意义疗法把人看成这样一种存在:他主要的担忧是实现某种意义,而不仅仅是满足欲望和本能的需求,或者是调和本我、自我与超我之间欲望的冲突抑或适应社会和环境。

意义疗法师的作用:拓展患者的视野,使他意识到其生命潜在的所有意义。意义疗法试图使患者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因此必须使他决定自己为什么负责、对什么负责以及对谁负责。这也是为什么意义疗法师在所有心理治疗师当中最不愿意对患者进行价值评判的原因,因为他绝对不允许患者将评判的责任转移给医生。

尼采说过:“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这可以作为所有心理治疗师的座右铭。看不到生活有任何意义、任何目标,因此觉得活着无谓的人是可怜的,这样的人很快就会死掉。一般他们还会说:“我对生活不再抱任何指望了。”

弗兰克尔说“人越是忘记自己——投身于某种事业或献身于所爱的人——他就越有人性,越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所谓自我实现,绝不是指某种可以实现的目标,因为人越是追求这个目标,越是容易失去它。换句话说,自我实现可能是自我超越唯一的副产品”,所以他主要个人生命的意义不围绕自己,而是事业或者所爱的人,会具有更神圣深刻的意义,这是从他跌宕起伏、惊险丰富的人生经历中的总结,那些同样关在集中营,被肆意虐待的囚徒们,找不到了信念,也没有明确活下来的目标时,行尸走肉般很快就忍受不了炼狱的痛苦和煎熬,要么死去要么疯掉。而幸存者里,大多是心存希望,不断安慰精神枯竭的自己,有心爱的妻儿、需要赡养的父母、热爱的事业需要自己的智慧奉献……在我们活下来的意义里,总是离不开爱、和平、自我价值。

斯宾诺莎在《伦理学》中谈到“作为痛苦的激情,一旦我们对它有了清晰而明确的认识,就不再感到痛苦了”。武志红也提到过,埋藏在无意识里让你痛苦的东西,把它放在意识里被你看到了,就不会痛苦了。黑暗的地方,之所以恐怖是因为我们没有看到它真实的样子,没有直面的勇气,于是懦弱的等待恐惧吞噬,越来越弱小。

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感【篇12】

生命本身是无意义的,我们赋予他什么意义,我们就会有什么样的意义。由于个体的不同,我们无法定义某一种价值观就是最优化的,相反,正是由于人的不同的,所以会有不同奇妙的人生,构成了我们五彩斑斓的世界。

苦难我们无法选择,但如何面对苦难是我们可以选择的,就像我们面对疫情一样,疫情是我们无法选择,我们能做的就是如何面对疫情,是抱怨还是积极面对?选择权在我们手中,人们一直拥有在任何环境选择自己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自由,尼采曾说过,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作者创立了意义疗法,他认为,负责任就是人类存在之本质。我们可以用三种不同的方式来发现生命的意义:

一、通过创立某项工作或从事某种事业。

二、通过体验某种事情或面对某个人(追求真善美或爱上某个人)。

三、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时采取某种态度。

希望你我都能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活出自己生命的意义。

秋收起义观后感(推荐七篇)


我们特地为您整理的“秋收起义观后感”,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好的作品会让人回味无穷。观后感是我们对作品印象最深刻的综合体验,如何写好观后感,重点在一个感字上,观与感并重,希望您能够从本文中获得一些有用的技巧!

我们都知道,观后感是对一部作品的个人感受和理解的表达。在写观后感时,我们可以从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等方面入手进行深入分析。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整体的观影感受来提炼出作品给我们带来的情感体验,比如喜剧片带给我们快乐和笑声,悬疑片给我们带来的紧张和惊叹等。

其次,我们可以从作品中的细节来剖析和把握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意义。比如,通过对主人公的行为、对白和与其他人物的互动等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作品所要传达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此外,我们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思考,以及对作品的背景和文化等知识进行分析。这样既能够展现我们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又能够拓宽我们对作品的认识和思考。

在写观后感时,我们需要注意言之有物,不要泛泛而谈,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细节来支撑和说明我们的观点。同时,我们也要注重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的运用,使得观后感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艺术性。

综上所述,观后感是我们对作品的深入思考和感受的总结表达,写好观后感需要我们结合作品内容进行细致分析,并用恰当的语言和观点来阐述我们的想法。希望以上的技巧对您有所帮助,期待您写出优秀的观后感!

秋收起义观后感(篇1)

秋收起义这部影片反映的是1927年9月由毛泽东同志领导的一场旨在反对地主阶级压迫和反对派统治的工农革命。虽然这场革命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取得胜利,但毛泽东同志用自己敏锐、果断的军事智慧在严峻残酷的形式下保存了革命的火种,并且建立了第一块红色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之因此能够在敌人强大的重压之下保存革命的力量并建立自己的根据地,这与毛泽东同志独到的军事思想是分不开。从秋收起义中我们能够体会出毛泽东同志的以下军事思想:

(1)人民战争思想

人民战争是指透过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为被压迫阶级或被压迫民族谋求自身的解放。进行秋收起义的初衷就是想依靠当地的人民群众以武装斗争的形式夺取革命的胜利。参加秋收起义的军队一共有三个团,士兵大部分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他们来自人们,是人民子弟兵。毛泽东同志的观点是: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只有透过人民战争才能有胜利的期望。

(2)人民军队思想

当发现参加秋收起义的个别团的领导者存在机会主义、盲动主义、单纯军事观点等非无产阶级思想时,毛泽东同志果断的在1927年9月进行了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对军队中存在的打骂士兵、虐待逃兵等现象,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的口号,甚至还给逃兵发路费。从中体现了爱民和为民全心全意服务的宗旨,我们不由自主的体会到这的确是一支刚强的人民军队。

(3)科学的战争观和方法论

1、实事求是

在接连的失败之后,毛泽东同志仔细分析了当前的形势,提出了攻打长沙等于自杀的观点,果断的放下了党中央制定的围攻长沙的计划,转而后退到统治阶级力量薄弱的井冈山一带,为1928年4月的井冈山会师保存了革命的火种。毛泽东的这种实事求是完全尊重事实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2、创造性思维

在当时经济落后的条件下,创造性的提出了建立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取得胜利的伟大理论。毛泽东指出:中国历史上就从来没有消灭过山大王。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同志毅然率领军队上山,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最终以星火燎原之势逐步夺取全国的胜利。

以上就是我在《秋收起义》这部影片中体会到的毛泽东军事思想。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理论著作,随着时刻的推移,毛泽东军事思想在今后的历史当中仍会熠熠生辉!

秋收起义观后感(篇2)

为了加强我们对党及党的发展历程的了解,材料学院党组织先后组织全体党员观看了《秋收起义》、《长征》两部红色电影,观《秋收起义》,我看到了革命崛起的艰辛,览《长征》,我看到了

..及中国红军为了解放中国,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不畏艰难,勇于牺牲,积极进取的革命精神。同时,经过秋收起义和长征,我们能够明显的看待毛泽东作为一个杰出的革命领袖在斗争中不断成长的历程,也揭示了毛泽东思想逐渐构成及完善的历史环境与过程。

1927年,蒋介石的叛变无疑是给中国革命一个沉重的灾难与打击,当时一片白色恐怖弥散在整个中华大地。在敌我力量悬虚很大,中国革命面临消亡的紧要关头,

..召开了具有历史性转变点意义的八七会议。在会议上,毛泽东认真分析和总结了革命当前面临的困难,同时敏锐地发现中国革命缺少一个属于自我的立脚点,他提出,要取得革命的胜利,首先要让中国革命先站住脚跟,这样敌我力量悬虚的形势下,有必要先保存我们的革命实力,重新整顿好队伍,并鼓舞广大红军战士“我们这块硬石头迟早能砸破蒋介石那鼎水大缸”。毛泽东提出的一系列正确提议结束了中国工农革命长期漂流的命运,随后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克服艰难险阻攀上了井冈山,建立了中国革命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扭转了中国革命当时的局面。毛泽东带领中国革命迈出了不一样寻常的一步,这一步虽然走得很艰辛和沉重,但历史证明,这一步是正确的,那里不开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与中国工农军的努力。

而从长征过程来看,中国红军用自我的智慧与勇气走完了充满艰辛坎坷的漫漫长征路,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创下了这一令全世界人们惊叹的壮举。

..在革命面临中大危机时自觉承担了拯救中华民族、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人民这个历史赋予的重大使命,他们义无反顾,卧薪尝胆,先后经过了突破乌江、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惊心动魄的战争。他们饿着肚子,光着脚丫走出一条崭新的革命道路,这种为了中国远而长征,为了人民而战斗的无私奉献精神、积极进取的精神、坚忍不拔的净胜,是..所特有的,与其说..改变了历史,其实是历史选择了..这支先进的队伍,仅有..才能承担起历史使命,才能拯救中国。

经过这次对《秋收起义》和《长征》两部记录了中国革命艰辛的影片之后,我对中国革命一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要革命,就得要人牺牲,就得出汗流血,而正是中国红军用鲜血来谱写了革命的历程,让我感觉到此刻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让我更加坚定仅有

才能救中国,仅有才能带领广大的中国人民走向幸福的生活,为人民创造出社会主义高级阶段。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一名党员,我更应当主动承担起当今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不断发奋图强,为能建设祖国而奉献自我的一份力量,同时,深入广大人民群众中去,一切从维护人们的根本利益出发,发挥进取带头作用,全心全意去为人民服务。

秋收起义观后感(篇3)

梦想究竟是什么呢?是吴王勾践卧薪尝胆的雄心壮志,还是秋瑾奔赴东瀛的一片冰心?是蒙马特高地艺术家们对艺术的苦苦寻觅,还是苏格拉底为真理饮下毒鸩的壮烈决绝?每个人都有梦想,梦想有大也有小,但是因为有梦,所以美好。

我对生命有着最纯粹的信仰,活着即美好。当每天睁开眼睛,阳光落满瞳眸,新的一天悄然而至,我都会微微一笑。我向往和平,热爱绿色,我的梦想很简单,希望我所生活的世界珍爱每一个人的生命。

然而,梦想与现实总有一段令人沉吟的深度。

那么又何为中国梦主席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时告诉所有人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这就是我们的中国梦!为了中国这个梦想,多少代人付出青春,付出生命,抛头颅洒热血。

唐宋时期的辉煌历程在国人心中留下了不灭的印记,那个时代用开明,自信打造出一个完美的国度,中华民族享誉海外,多少人慕名朝拜。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当安逸的日子吞噬警觉,当人们懈怠之时,灾祸也悄然而至。

清朝时期专制皇权达到顶峰,利用闭关锁国政策,盲目排外,夜郎自大,不知清醒,使国家远远落后于西方。到了清末,情况愈加严重,两次鸦片战争,使我国成为英国的鸦片倾销地,我国也一步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我国人被西方国家一次次地冠以东亚病夫之称。

在人心溃散之际,出现了一位传奇式的英雄武术家,他武艺出众,执仗正义,抱着为国雪耻,振奋民族的强烈愿望,用自己的坚强和意志,给了西方国家一记重拳,挫败英洋力士,为中华民族争得了无限荣光。令国人扬眉吐气,不再被永远地扣上东亚病夫这屈辱的称号。他用自己的青春,用他短暂的一生来书抒写出他的中国梦,他用自己的生命成就国家的未来,他霍元甲。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真汉子,用他的豪情壮志为后人展现出一生的中国梦。从拥有记忆开始,耳边就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负面新闻。也许,战争是掠夺生命最本质残忍的手段,它大规模的制造死亡,在泛黄的历史书卷里刺目惊心的刻画了不堪回首的过往。但是,潜伏在人类生活里的食品安全问题更为可怕。食品安全与民生息息相关,然而,许

多不法商家为了谋取暴利,不惜在人类的食物中做手脚,这残害了很多无辜的人。甚至连无辜无邪的婴儿都不放过。从很久以前出现的大头娃娃,到后来的三聚氰胺,甚而如今的婴儿性早熟问题,小小的奶粉竟潜藏如此巨大的危害。看着电视里那些孩子孱弱凄楚的身躯以及他们父母潸然泪下的脸,总感觉格外心酸以及不平。难道金钱远胜于生命?

我的梦想很简单,希望我所生活的世界珍爱每一个人的生命。我想,人有梦,国亦有梦,这个千年古国一定希望自己所孕育的生命们健健康康;我相信,我的祖国一定可以解决那些食品安全的隐患,珍爱每一个生命。

有许多人如他们一般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但也许在他们人生的最初,他们没有豪情壮志,没有侠肝义胆,有的只有一个小小的梦想,他们为了梦想而不断坚持、努力,最终将自己推上人生的制高点,并成就国家大爱。因为有梦,所以美好,我会用我的实践实现我对生命的珍爱,实现我的中国梦。

秋收起义观后感(篇4)

昨晚陪爸爸看《秋收起义》的碟子,再次重温那段青春激昂的岁月,再次被主人公毛泽东的人格魅力所感染,心中感慨颇多,特作此观后感如下:

一。救助山伢子

故事开篇毛泽东以毛委员的身份入场,独自一人前去参加秋收暴动的领导会议,路上他遇见一个少年吹着悲怆的号角,身上衣衫破烂,毛泽东走向前问他怎样回事,少年哇地一声就哭了。原来他的父亲被反动派杀害,还叫他拿三块大洋赎回他父亲的人头。少年哭诉着,毛泽东扶起他,给了他五块大洋,面色凝重地对他说,你要振作起来,要主动拿起武器起来反抗,才能为你的父亲报仇,并告诉他安葬好父亲后能够去找他,一齐参加革命暴动。少年点头答应了。

从这件事我们能够看出毛泽东同情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也为他之后坚持走群众路线定下了感情基调。

二。笑释前疑,显示宽阔胸襟经典

毛泽东进入红区,不料却被巡逻民兵当成奸细抓住,押到指挥所,几位起义将领正焦急地等待他到来,突然看到几个士兵对着远道而来的毛委员大声呵斥,顿时怒不可遏,参加暴动的于师长当即命令部下押下去重打五十大板,紧张时刻毛泽东急忙拦住于师长,并微笑着说,这是士兵们觉悟高。用心性强的表现,就应值得表扬,何苦要打板子呢?就这样,那几个手脚无措的起义士兵释去了身上本不该扛负的重担,满脸愧色地出去了。

一个起义委员会书记,迢迢赶来组织暴动,竟然被误挡作奸细抓住,弄得狼狈不堪,而毛泽东却能一笑了之,设身处地为士兵着想,其勇气和心胸坦荡令人钦佩。这件事证明毛泽东即使身居高位也不摆官架子,而且深入群众,了解民情,确保起义的成功发动,这在当时是十分少见的,它显示出毛泽东非凡的品格魅力。

三。坚定不移,力挽狂澜

起义动员大会上,毛泽东发表了鼓舞人心的讲话。他说,明天,就是中秋节了,这是中国人称之为团圆节的日子,而我们就要在明天发动暴动,这是为什么呢?是正因反动派和土豪劣绅不让我们团圆!因此,我们要拿起武器!打倒一切反革命!

大会在潮水般的掌声中落幕,标志着秋收起义正式打响。

之后,起义遭到敌人的顽固抵抗,起义军伤亡很大,前进受阻,关键时刻毛泽东毅然决定撤退,放下中共中央攻打长沙的计划。没想到这一决定立即遭到除了总指挥卢德铭外的其他起义领导人的坚决反对,更棘手的是士兵们的进攻情绪十分激动,他们激昂高呼打败敌人,占领长沙!毛泽东镇定自若,平静应对众人的质疑,丝毫没有取消决定的意向。最后,于师长代表大家当众质问毛泽东违反中央命令的原因,毛泽东不慌不忙,举起自己的雨伞,大声说道,一把伞最重要的是骨架,没有骨架伞是绝对撑不起来的。此刻,在城市里,我们的工会骨干有的被杀害,有的叛离,大部分工会已经被破坏殆尽,这就像这把伞没有了骨架便撑不开,在这样的状况下,我们就算占领了长沙又能坚守多久呢?我也想跟家人团聚,但我能忍心让你们去送死吗?我不能!

这个晚上,毛泽东和其他几个起义领导人一夜无言,只顾抽旱烟,闷坐到天亮。毛泽东起身,一锤定音,集合撤退!

剧情发展到那里,我认为这已经是高潮了,正因主人公毛泽东的高大形象已经清晰地展此刻我的眼前,我仿佛置身那战火纷飞的岁月,目睹中国下层社会残破落败的现状,加之反动派疯狂迫害革命者,压逼老百姓,我能明白毛委员的良苦用心,他是站在全中国的高度上思考中国的出路,中国的状况太特殊,太复杂,中国革命不能照搬他国走的路子,务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出发,那就是走群众路线,联合全中国的广大劳苦大众,建立工农联合的革命武装和政权。正因,中国历代的农民起义已经证明,农民阶级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国革命的力量源泉在农村!

秋收起义观后感(篇5)

秋收起义是继x起义后的又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x起义时,部队沿用了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而秋收起义时,中国共产党则有了第一支打出自己旗号的武装军队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并诞生了我军第一面军旗。

秋收起义余部通过著名的三湾改编把党的支部建在连上,部队由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实行民主制度、官兵平等,党对军队领导的制度得以确立,新型人民军队的建设由此发端。

这个制度也是此前中国历史上所没有的新制度。

更为重要的是,这次起义虽然在初期也是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但在起义遭到严重挫折后,及时地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在革命处于低潮的情况下,把革命的退却和革命的进攻巧妙地结合起来。

正如罗荣桓生前所言,秋收起义是中国革命历史中的一个转折点,它开辟了中国革命前进的道路,这就是向农村进军,依靠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借此积蓄和发展革命力量,逐渐包围城市并最后夺取城市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走入井冈山,秋收起义部队的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 秋收起义,第一次在武装斗争中公开打出中国共产党的旗帜,进一步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决心。毛泽东点燃的井冈山之火,照亮了一条与俄国革命以城市为中心完全不同的道路:在农村开展游击战争,建立革命根据地,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人们把它称之为井冈山道路。这条道路代表了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革命的正确发展方向。

秋收起义观后感(篇6)

忆古思今,今日我们总想着人际交往究竟有什么秘诀,或者捷径。确实,应对社会这个庞大的网,人与人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让我们无从忽视人际交往的重要。我从来不相信有谁能够独善其身,亦从来不觉蝴蝶效应的夸张。也许秘诀很多,但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心诚。如同影片中的毛泽东,在其军事才能外,还有他为人民着想的诚心,诚心诚意地理解他人,诚心诚意地包容别人,诚心诚意地为群众着想。

影片从中间开始,越来越沉重。敌强我弱,内部纷争,无一不是棘手的问题。在这些重重困难下,他并没有退缩,也没有动摇,反而用过人的胆识,突破教条,冷静地寻找方法,走前人没走过路,一条新的路子——工农武装割据。看到此,我思绪万千。我们的人生道路何尝是一帆风顺?家境不富裕的我,以往在现实与梦想中挣扎,总觉得生活处处受羁绊。其实,只要你敢想,只要你认为你所坚持的是正确的,谁又能阻挡你前行的道路?好好的一个文化生,中途突然一个念头的转变,就走上了艺术生路子的我,当中怎样少得了反对的声音。也许没人会明了,可是你必须要坚定,必须要明白,自我在做着什么。你要沉默着忍耐着,默默做好自我,等待一个为自我证实的时机。如同影片中,秋收暴动,毛泽东怎样不明白其重要性?如此重的担子,在节节败退、死伤惨重、爱将痛失下,难以力挽狂澜,谁能不悲恸?可是谁又能说秋收暴动是失败的?如果不是这一场战争的失败,又怎能引出这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路子?所以,就算今日的我们是失败的,并不代表以后的我们也是失败的,谁。世上没有绝对的事,因果也总是错综迷离,我们无从把握,只能用高昂的心,去期盼每一个明天,筑造我们的人生。

每个人视角不一样,站的立场也不一样,而以上,与战争相关的包括战争的意义我很少提及,大多都是一个小情景,就让我想到了自身与身边,可是我想,相比那些过去的历史来说,历史留给我们今日的思考,才最是重要,并且珍贵的,读史使人明智,大概如是。

秋收起义观后感(篇7)

1924年开始的国民大革命在1927年由于蒋介石和汪精卫的背叛而失败告终。中共面临巨大危机,所以于1927年8月7日湖北汉口召开重要会议。会议决定委派毛泽东前往湖南领导秋收武装暴动,夺取长沙,为中共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影片《秋收起义》讲述的就是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的整个经过。

从整个影片中最能感受到毛泽东的军事思想的是的方面有:

首先是人民战争思想。革命战争是群众战争,仅有动员和依靠群众,才能进行革命战争。战争力量的比较不可是军事力量和经济力,更要比人力和人心。战争力量最深厚的根源在于人民群众。真正有力量的是人民群众而决不是反动派。革命战争是群众的事业,是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战的战争。必须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阶级,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力量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战争要兼顾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尽可能地减轻人民群众的负担,尽力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一次来跳动和坚持人民群众对革命战争的长期支持的进取性。对于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在影片中就有充分的体现:毛泽东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学生严灵芝和樊策青。受毛泽东思想的阎灵芝反对地主父亲的做法,把自我家里的土地和财产平均分给农民;樊策青冒着被会被活埋也要跟随毛泽东进行武装暴动。毛泽东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参加起义的人们群众,乞丐蓝顶天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毛泽东还帮忙细呀儿赎回父亲的头。在攻打下一座城市后,就把当地地主和官绅的土地和财物平均分给当地农民,军队不拿一分一毫。对于想要逃跑的士兵,毛泽东也是仁慈对待。在余洒度想要槍毙逃兵时,被毛泽东及时救下,还给与他们金钱,让他们好好回家生活。为以后人民军队的不断扩大奠定了良好基础。

其次就是毛泽东的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思想。在秋收起义失败以后,毛泽东没有像在余洒渡选择继续攻打湖南的大城市长沙,而是转而向湖南和江西的边界的罗霄山脉进军。他正确分析给余洒渡听,若是攻打长沙,则武汉和广州的反动军队便会在半天之内赶到长沙,而我军在此时却无法很好的还击敌军,而要进军湘赣边界的山区,因为在那里的“三不管”地带,我军既能够整顿好,也能够为日后的武装暴动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落后的农村经济上,农村一向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能够不依靠城市而独立发展,这样就为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供给了经济基础,而农村又是遭受到压迫最大的地区,农民受到当地的地主、官绅的打压,生活困苦,民怨极大,只是由于没有一个领导人来领导,他们一向不敢反抗,也不知如何反抗。因而也给建立革命根据地供给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加之,湘赣边界的农村地区受到大军阀的管制少,能够说是军阀管制的空白区,当地军阀军力少,这样一来就为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供给更多的有利条件。

秋收起义虽然最终失败了,但在起义过程中,毛泽东正确的军事思想不能让人忽视。秋收起义在日后我军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