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案锦集

高中生物教案锦集。

我们听了一场关于“高中生物教案”的演讲让我们思考了很多。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所以老师写教案可不能随便对待。教案是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依据。经过阅读本页你的认识会更加全面!

高中生物教案(篇1)

一、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素质教育理论和学生主体理论,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变经典遗传教学为探究性教学,通过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展开对红绿色盲、血友病等伴性遗传病的探究,以激发学生课前的求知欲;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综合分析的能力。以较小的知识密度换取学生更多的能力训练;通过对红绿色盲遗传图解的分析,归纳总结出其遗传的特点和最本质规律。从而做到在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兼顾科学态度、科学情感、科学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力求体现主体性、过程性、发展性的教育思想。

二、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伴性遗传》这一节,是新课标教材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内容。它是以色盲为例讲述伴性遗传现象和伴性遗传规律。它进一步说明了基因与性染色体的关系,其实质就是基因分离定律在性染色体遗传上的作用。同时也为第五章第三节《人类遗传病》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伴性遗传之前,已学过减数分裂和性别决定的知识,已经掌握基因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在已有知识基础上,通过红绿色盲的调查活动及结合课堂的探究活动,对伴性遗传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

(三)、教学条件分析

我校是辽宁省重点高中,省模范高中,具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及丰富的教学参考资料,教学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做到高效教学。

(四)、教学重点

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伴性遗传的特点

遗传系谱图的识别和判断。

(五)、教学难点

伴性遗传的机理和传递规律

遗传系谱图的判别。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了解红绿色盲的遗传现象

2. 理解伴性遗传与遗传基本规律的关系

3. 理解伴性遗传的原理和遗传规律

(二)、方法与能力目标

1.通过红绿色盲的调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提出假设、设法求证的科学探究能力

3.通过对伴性遗传规律的总结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概括、总结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红绿色盲家系图谱的分析,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

2.在了解常染色体遗传病及伴性遗传病传递规律的基础上,使学生理解近亲婚配对人口素质产生的危害。

四、教学策略与手段

1.利用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理解伴性遗传等抽象、理解困难的知识。

2. 通过师生互动、采用探究、讨论想结合模式,利用资料分析遗传图谱,共同探究有关性别

决定和伴性遗传的规律。

3.让学生完成习题后,进行教学反馈。

五、教学过程

教学

内容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

?一、

课前

准备

?二、

对现象的解释

三、红绿色盲的遗传规律

(一)

各种婚配方式分析

(二)

遗传特点归纳

? ?

1、指导读书P39:色盲症的发现。

2、指导学生设计相应调查表。

3、指导学生调查中注意色盲和色弱区别。

色盲:就是不能辨别色彩,即辨色能力丧失。红绿色盲是一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患者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区分红色和绿色。

色弱:能辨别所有的颜色,但辨认能力迟钝或经过反复考虑才能辨认出来,

4、指导学生通过网络等途径寻找资料与自己调查数据加以比较。

教师把调查的汇总结果展示给全体学生,引导学生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被调查人数为750人(男性450人,女性 300人),其中色盲患者为 11 人(男性 11人,女性 0人),男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2.4%,女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 0%。

提出问题1:红绿色盲是显性遗传病还是隐性遗传病?

提出问题2:我们能否推断红绿色盲基因在性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请作出合理性假设.

复习性别决定的知识,引导学生注意调查报告中男女患病的比例,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假设。

提出问题3:色盲基因和他的等位基因位于哪条性染色体上?

引导学生讨论X和Y染色体上的基因可能分布情况。

对学生积极思考进行肯定和鼓励,为了让学生加深红绿色盲基因位置的印象,教师分析下图:

X和Y染色体同源区段

X染色体特有区段

Y染色体特有区段

色盲基因

让学生明了红绿色盲基因只分布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因为缺少与X染色体同源的区段,而没有红绿色盲基因。

1、请几个学生在黑板上写出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可能存在基因型与表现型情况。教师和同学一起规范正确书写要求。

强调:书写时应注意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的写法,先要写性染色体,将基因写在性染色体的右上角。

2、不同基因型的随机婚配方式有几种?

3、写出XBXB、XBXb、XbXb、XBY、XbY各产生几种类型配子?位于性染色体上 的B、b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分离规律吗?

复习减数分裂的知识,引导学生注意XY也是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XY 也会分离,红绿色盲的遗传实质上是分离定律在性染色体上的具体体现,把红绿色盲遗传规律转化为简单的分离定律。

4、除XBXB ×XBY 、XbXb ×XbY外,写出其余4种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计算每种婚配方式中男女患病的概率。

以班级小组为单位,分组写出四种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每组派一位同学到黑板板书,其余同学讲评纠正。

强调遗传图解由亲代(P)、配子、子代基因型、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五部分组成。纠正学生书写不规范的不良习惯。?

5、男性色盲发病率为什么会高于女性?如果已知男性色盲发病率为7%,该如何计算女性色盲患者发病率?

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来解答。

高中生物教案(篇2)

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像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1.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问题探讨 引导学生阅读“问题探讨”一栏的内容,进行思考和讨论。

〖提示〗这个替换似乎可行。由此联想到孟德尔分离定律中成对的遗传因子的行为与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行为很相似。?一条染色体上可能有许多个基因。阅读思考,引入新课:

思考与讨论P28 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在配子形成和受精时 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 保持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在细胞的存在方式 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同左

形成配子时的行为 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填图,并请学生到黑板填图:

若把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则是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则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再结合图,不难看出,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规律相符,因此可断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通过此过程,让学生亲自实践萨顿假说的发现过程,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引出类比推理:类比推理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又称合理性推理。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其正确与否,还需要观察和实验的检验。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讨论作答。(如果学生的学习有困难,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如下问题进行分析解释。)

1.根据哪一个杂交组合判断出果蝇的显性性状?为什么?

2.果蝇的白眼性状遗传有什么特点?是否与性别有关?

3.如果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用字母W表示,而且它位于X染色体上,你能用基因W和X染色体写出摩尔根的两组果蝇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吗?

4.如果你是摩尔根,你将如何解释果蝇白眼性状的遗传?

5.需要设计一个测交实验来验证你的解释吗?为什么?如何设计?

高中生物教案(篇3)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个体发育的概念。

2.理解荠菜胚的发育过程和发育结果。

3.理解玉米胚乳的发育过程和发育结果。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图40荠菜胚的发育过程和图41玉米胚乳的发育过程,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记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通过观察荠菜种子结构和玉米种子结构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让学生掌握种子的每种结构是由子房内哪部分结构发育而来的,训练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荠菜的受精卵发育成胚和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使学生感受事物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而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四)学科方法训练点

通过荠菜的胚的发育过程和玉米胚乳发育过程的实例说明植物的个体发育,训练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及解决办法

植物胚的发育。

[解决办法]用边讲解、边贴剪贴图、边板书的方法突出重点,让学生复述被子植物胚的发育过程,且教会记忆的方法强化重点。

2.教学难点及解决办法

对荠菜胚的发育过程真正理解必须建立球状胚体和胚的空间概念。

[解决办法]

用贴植物胚发育的剪贴图的方法以及让学生观察荠菜种子的结构、玉米种子的结构,让学生建立胚的空间概念。

3.教学疑点及解决办法

对基细胞和顶细胞的识别。

[解决办法]

让学生明确:①图38子房壁和胚珠的模式图是一个立生胚珠,而荠菜的胚珠是一个倒生胚珠;②受精卵发育成胚是以胚珠的珠孔作为参照物。受精卵分裂一次形成两个子细胞,其中靠近珠孔的为基细胞,远离珠孔的为顶细胞。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方法

讲解法为主,兼实验法。

五、教具准备

①荠菜植物标本或挂图;②胚珠的结构挂图;③荠菜胚的发育各期剪贴图(图的上端粘一条透明胶布,以便粘在黑板上)。④浸泡好的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⑤菜豆和玉米(或小麦)幼苗(提前把种子播在盛土的烧杯中,最好使种子贴在杯壁上);⑥多媒体教学器材。

六、学生活动设计

1.通过先行组织者的方法复习与初中紧密相关的知识。

2.让学生复述被子植物胚的发育过程和胚乳的发育过程知识结构“链条”,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网络结构,有利记忆长久。

3.让学生自己观察荠菜种子结构和玉米种子结构的实验并做课堂练习题。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在多媒体教学银幕上显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见《素质教育目标》)。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导入新课,建立联系]

多细胞生物体都是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的。受精卵经过有丝分裂,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等一系列过程,终于发育成一个成熟的个体,这个过程叫生物体的个体发育。不同生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也不同(边讲解边板书)。

通过先行组织者的方法复习初中与本节课有关的知识。老师用多媒体教学在银幕上投放下列问题。

①什么叫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种子在结构上有什么区别?

②出示花的基本结构插图,根据图,指出花的各部分名称,其中花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什么?雌蕊由哪几部分构成?

③出示P110中图38子房和胚珠的结构图,根据图,指出子房和胚的各部分的名称,并说明在受精后各部分发育成什么?什么叫受精?受精卵的染色体与卵细胞的染色体数有何不同?

要 求:同桌同学可相互讨论、相互启发,回忆并思考,互相回答银幕上所列的问题。待同桌同学相互讨论回答后,由老师集中全班同学的疑难问题,给予解答。

2.[讲授新课,扩大感知]

想一想,被子植物的胚珠的受精卵是怎样发育成种子的胚的?受精极核是怎样发育成胚乳的?这就是本节课要讨论的两个问题。先以被子植物——荠菜为例,讲解高等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我们着重讲两个问题(边讲、边贴剪贴图,边板书)。

(1)被子植物的胚是怎样发育的

要明确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弄清楚图38子房壁是一个立生的胚珠,而荠菜的胚珠是一个倒生的胚珠,并且受精卵发育成胚是以胚珠的珠孔作为参照物。接着边讲解边剪贴粘贴图,边板书,让学生知道:

受精卵分裂一次形成两个子细胞,其中接近珠孔的一个细胞叫基细胞。另一个细胞叫顶细胞。这两个细胞同时继续分裂,但分裂状况不同。顶细胞经过三次分裂,形成8个细胞的球状胚。球状胚继续分裂,细胞数目增多,同时细胞的形态和机能进化,便形成子叶(两片),胚芽(细胞具有分裂能力)、胚轴和胚根(细胞具有分裂能力),这几部分合称为胚。胚是荠菜下一代植物的幼体。

要求记住: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如果条件适宜,种子萌发,胚就可以发育成新的植株。

基细胞经过几次分裂,形成一行细胞,构成胚柄。胚柄下端是一个大型泡状细胞,它从周围吸取营养物质,胚体发育。胚柄的作用是将胚推送到胚乳中,使胚从那里吸收养料,任务完成后,胚柄就逐渐退化了。

为让学生理解记忆,抽一名学生复述一遍,老师根据学生复述过程,用多媒体教学将刚才所讲内容用简图表逐渐投放在银幕上(如下图所示)。

老师强调:要记住简图表,一定要结合P111中图40荠菜胚的发育过程中的图示,采用图文结合,并用在大脑中放“电影”的方法进行回忆,才能记得牢、记得快、记得好。

(2)被子植物的胚乳是怎样发育而成的

大多数被子植物的极核受精后,经过多次分裂,形成多数胚乳核。这些胚乳核游离在胚囊的原生质中,先分布在胚囊的边缘,随着原生质不断地增加(原来胚囊中有个大液泡),胚乳核也不断分裂,直到充满整个胚囊,最后核分裂减弱,同时在胚乳核的外围细胞壁,出现了许多胚乳细胞,整个组织就是胚乳。指出P112中图41玉米胚发育受精后 12小时的状态和36小时的状态。

要求记住:胚乳是由受精极核发育成的。

为使学生理解并强化记忆,抽一名学生复述刚才老师讲的过程,老师用多媒体教学将学生口述内容,用简表逐渐投放在银幕上(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的过程如下)。

这是特别说明的是绝大多数的双子叶植物胚乳发育较早,胚发育较迟,直到胚乳形成后,胚才开始强烈生长。因为胚乳是为胚将来的发育提供养料。

(三)总结、扩展

1.启发学生自己做出小结

2.课堂观察实验(同桌同学可相互讨论)

[方法和问题]

(1)把浸泡好的菜豆和玉米种子发给学生(用刀片把玉米种子从胚中纵剖切开),观察肛和胚乳。

(2)观察菜豆和玉米的幼小植物体,指出根、茎、叶各是由胚的哪部分发育而成的。

(3)把菜豆和玉米种子做比较,看有哪些不同?进一步思考菜豆种子为什么没有胚乳?此外,你还知道哪些植物种子也没有胚乳?

2.课堂练习:

下面是一种被子植物(2N=22)的生殖发育情况,要求在[]内填写构造名称,在( )内填上染色体数目。

(四)作业布置

要求阅读教材和布置P113中复习题。

备注:(准备答疑)

1.P110中图38子房壁和胚珠的模式图中,卵细胞两侧的助细胞于受精时消失,与其相对的三个反足细胞,在胚和胚乳生长时也相继消失。

2.认识荠菜胚的发育图时,要建立空间概念。胚的发育全过程是在胚珠内进行的,是一种动态变化过程。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 生物的发育

一、植物的个体发育(被子植物——荠菜)

(一)胚的发育

(二)胚乳的发育

(三)小结

八、教学参考

被子植物的胚和胚乳的发育 卵细胞受精以后,就进入了休眠状态,受精卵休眠时期的长短,随植物的种类而异:有几个小时的,如水稻、橡胶草等;有2-3天的,如棉花等;有长达几个月的,如秋水仙等。休眠以后,受精卵经过多次分裂,逐步发育成种子的胚。

双子叶植物胚的发育,常用荠菜为例来说明。荠菜的合子经过短暂的休眠以后,横向分裂成两个细胞:靠近珠孔端的胚柄细胞,远离珠孔端的是胚细胞。胚柄细胞稍大,经过连续的横向分裂,形成由6-10个细胞组成的胚柄。胚柄的主要作用是把胚推向胚囊内部,以利于胚在发育过程中吸收周围的营养物质。胚细胞先要经过两次纵向分裂(第二次的分裂面与第一次的分裂面垂直),成为四个细胞,然后各个细胞再横向分裂一次,成为八个细胞的球状体。这八个细胞先进行一次与球状体表面平行的分裂,再经过朝各个方向进行的连续分裂,形成一团组织。随后,这一团组织顶端的两侧分裂得比较快,渐渐形成两个突起,并最终发育成两片子叶。两片子叶之间的凹陷部分则逐渐分化出胚芽。与此同时,与原胚相连的胚柄顶端的一个细胞以及原胚基部的细胞也不断地分裂生长,一起分化成胚根。胚根与胚芽之间的部分就是胚轴。不久,由于幼胚细胞的横向分裂,使得子叶和胚轴延长,并使得胚珠和子叶弯曲成马蹄形。至此,一个完整的荠菜胚就形成了。胚柄除了具有把胚推向胚囊中去的作用以外,还有吸收营养物质的作用。等到胚发育完成了,胚柄也就逐渐退化消失了。

胚乳是被子植物种子中贮藏养料的部位(无胚乳的种子,养料贮藏在子叶中)。胚乳是由两个极核与一个精子融合以后发育而成的,所以它是三核融合的产物。极核受精以后,不经过休眠就开始发育。不同的植物,它们的胚乳发育的方式是不同的,单子叶植物和多数双子叶植物的胚乳发育属于核型。核型胚乳的发育是指受精极核的第一次分裂,以及随后一段时期内的核分裂,不伴随细胞壁的形成,这样,各个胚乳核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游离状态,并且分布在同一个胚囊的原生质中。随着胚乳核数量的增多,由于胚囊内中央液泡的出现,胚乳核逐渐被挤向胚囊内的边缘处。胚乳核的分裂进行到一定阶段时,就开始在游离的胚乳核之间形成细胞壁,从而出现细胞质的分隔,形成的细胞就叫胚乳细胞,整个组织就叫胚乳。

高中生物教案(篇4)

一、教材分析

在第一节课“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基础上总结出动量守恒定律就变得水到渠成。因此本堂课先是在前堂课的基础上由老师介绍物理前辈就是在追寻不变量的努力中,逐渐明确了动量的概念,并经过几代物理学家的探索与争论,总结出动量守恒定律。接下来学习动量守恒的条件,练习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简单问题。

二、学情分析

学生由于知道机械能守恒定律,很自然本节的学习可以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学习进行类比,通过类比建立起知识的增长点。具体类比定律的内容、适用条件、公式表示、应用目的。

三、教法分析

通过总结前节学习的内容来提高学生的分析与综合能力,通过类比教学来提高学生理解能力。通过练习来提高学生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整个教学过程要围绕上述能力的提高来进行。

四、教学目标

4.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适用条件。

(2)能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2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动量守恒定律,在练习的过程中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4.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理论的应用和理论的价值。

五、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与总结]前一节通过同学们从实验数据的处理中得出:两个物体各自的质量与自己速度的乘积之和在碰撞过程中保持不变。今天我还要告诉大家,科学前辈在追寻“不变量”的过程,逐渐意识到物理学中还需要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动量,并定义这个物理量的矢量。

[阅读与学习]学生阅读课本掌握动量的定义。具体有定义文字表述、公式表示、方向定义、单位。

[例题1]一个质量是0.1kg的钢球,以6 m/s 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到一个坚硬的障碍物后被弹回,沿着同一直线以6m/s的速度水平向左运动(如图二所示),

求:(1)碰撞前后钢球的动量各是多少?

(2)碰撞前后钢球的动量变化?

分析:动量是矢量,虽然碰撞前后钢球速度的大小没有变化,都是6m/s,但速度的方向变化了,所以动量也发生了变化。为了求得钢球动量的变化量,先要确定碰撞前和碰撞后钢球的动量。碰撞前后钢球是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的。选定坐标的方向为矢量正方向。

解:略

[阅读与学习]学生阅读课本掌握系统、内力和外力概念。

师:请一个同学举例说明什么系统?什么叫内力?什么叫外力?

生:两个同学站在冰面上做互推游戏。如果我们要研究互推后两个人的速度大小,可以把两人看成一个系统。两人的相互作用力为内力。两人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为外力。

[阅读与学习]学生阅读课本掌握动量守恒定律。

例题2:在列车编组站里,一辆m1=1.8×104kg的货车在平直轨道上以V1=2m/s的速度运动,碰上一辆m2=2.2×104kg的静止的货车,它们碰撞后结合在一起继续运动。求:货车碰撞后运动的速度。

[要求]学生练习后,先做好的学生将解答过程写在黑板上,老师依据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目的让学生学会判断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会利用动量守恒定律列方程,根据计算结果判断运动方向。

例题3:甲、乙两位同学静止在光滑的冰面上,甲推了乙一下,结果两人相反方向滑去。甲推乙前,他们的总动量为零。甲推乙后,他们都有了动量,总动量还等于零吗?已知甲的质量为50kg、乙的质量为45kg,甲的速率与乙的速率之比是多少?

[要求]学生思考后回答问题:因为动量是矢量,正是因为是矢量,两个运动方向相反的人的总动量才能为零。再要求学生列方程求解,并注意矢量的方向。

六、教学反思

因为有前一节课的探究过程和探究结论,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动量守恒定律,学生很容易接受。课堂中把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进行类比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老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有效监控。动量守恒定律和的简单应用要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老师要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有效点评。

高中生物教案(篇5)

篇一:沪科版高二《细胞呼吸》教学设计

篇二:沪科版生物第一册第三节《 细胞呼吸》word教案

第3节 细胞呼吸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2、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3、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

能力方面:进行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的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探讨呼吸作用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解决方法:通过课件或挂图阐明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2、教学难点:

⑴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 ⑵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解决方法:精心组织相关实验,达到预期效果,实践出真知。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方法:讲解、启发法。

五、教具准备:课件 六、学生活动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需了解的知识点

2、通过探究,思考和讨论启发学生理解细胞呼吸的实质和过程等。

七、教学程序

第1课时

[问题探讨]我们知道,物质的燃烧需要氧气,发现这一现象的是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拉瓦锡曾把生物的呼吸作用比作碳和氢的缓慢燃烧过程。拉瓦锡的这一说法有道理吗?呼吸作用能够像燃烧那样剧烈吗?

C6H12O6是细胞中的主要能源物质,细胞的生命活动离不开能量,许多化学反应都需要

耗能,C6H12O6作为主要能源物质是如何被细胞利用的呢?

如果我们在空气中燃烧C6H12O6,其能量将一下子释放出来。细胞生活在常温、常压下

不可能通过燃烧释放能量,但应有一个类似的过程。由于生过程是持续不断的,需要C6H12O6中的能量逐步地、缓慢地释放,科学家发现确有这样的过程,这就是细胞的呼吸作用。(讲解细胞呼吸作用的概念)一、细胞呼吸的方式

细胞呼吸是否需要氧?生物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是否都能进行细胞呼吸呢?

[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的方式] 1、作出假设

2、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3、实施实验 4、分析与结论 5、表达、交流和应用

(上述具体内容详见书P91——92)

学生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活动中教师要提出下列问题: 1、酵母菌作为单细胞生物采取何种方式进行细胞呼吸? 2、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是什么? 3、在实验中如何控制实验条件和检测实验结果? 4、如何设计对照实验?

学生通过实验、讨论后回答。

二、总结

通过探究实验使我们知道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在有氧条件下

,产生大量的CO2和H2O,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和少量的CO2, 三、布置作业 1、写好实验报告

2、⑴在探究实验的设计过程中,往往要进行对比实验,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能设置两个实验组,互为对比实验

B、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没有对比实验 C、进行对比实验是为了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 D、只要实验现象明显,有没有对比实验对实验结论都没有影响

⑵酵母菌广泛用于发酵,为验证酒精发酵的产物,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1号、2号试管中均加入3mL蒸馏水和少许0.1%BTB溶液至蓝绿色(水为较强酸性时,BTB液呈黄色)。下列有关评价合理的是

A、1号管可以去除,应将1号管中BTB液换成澄清石灰水 B、该装置无法检验酒精的生成,仍需再补充其他装置

C、温度偏高,导致发酵管内O2少,酵母菌繁殖速度减慢,不利于发酵

D、为使发酵管中尽量少的含有O2,应先将葡萄糖液煮沸,待冷却后加入鲜酵母,再加少许

蜡油,使之浮于混合液表面 四、板书设计

第3节 细胞呼吸

一、细胞呼吸的方式 1、细胞呼吸(概念) 2、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作出假设→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分析与结论→表达、交流和应用 3、细胞呼吸的类型

第2课时

引言:通过酵母菌的探索活动,同学们发现了酵母细胞可以利用环境中的C6H1206进行生命活动,且这个过程在有氧气和无氧气的环境中都能完成。细胞呼吸的实质是,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能量的释放和利用。细胞呼吸是一个由多种酶参与催化,多步骤的过程。细胞呼吸通常在有氧的情况下进行,但是某些细胞也在无氧的环境下进行呼吸,有氧呼吸是主要形式。

一、有氧呼吸

有氧呼吸是细胞中进行的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重要生命过程。它的总化学反应式:

C6H12O6+6O2?6CO2+6H2O+能量 ??

有氧呼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葡萄糖的降解阶段。

a. 发生部位:细胞质基质。

b. 过程:在酶催化下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

c. 产物:丙酮酸、少量[H]和少量ATP。

第二阶段:丙酮酸分解阶段。

a. 发生部位:细胞线粒体的基质内。

b. 过程:在酶的催化下,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H]。

c. 产物:二氧化碳、[H]、少量ATP。

第三阶段:[H]和氧结合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的阶段。

a. 发生部位:细胞线粒体内膜上。

b. 过程:在酶的催化下,前两阶段释放的[H]和氧结合形成水,并释放出大量能量,形成大量ATP。

c. 产物:水和ATP。

此处一定要学生理解有氧呼吸的中间产过程和产物,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理解和接受能力的情况,将有氧呼吸的主要过程(三羧酸循环)较详细地介绍给学生,便于学生理解。

二、无氧呼吸

无氧呼吸是指细胞可以在无氧的条件下,将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它的总反应是:

酶C6H12O6? 2CO2+2C2H5OH(酒精)+少量能量 ??酶C6H12O6 ?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 ??

通常无氧呼吸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葡萄糖降解阶段。

a. 发生部位:细胞质基质中。

b. 过程:与有氧呼吸相同。

c. 产物:丙酮酸、少量ATP。

第二阶段:丙酮酸继续分解阶段。

a. 发生部位:细胞质基质。

b. 过程:在不同酶的催化下,丙酮酸继续分解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或乳酸,并释放出少量能量。

c. 产物:酒精和二氧化碳或乳酸,少量能量。

最常见的无氧呼吸发生在微生物身上,常常称为“发酵”,如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人和高等动物细胞内也有类似乳酸发酵的过程。人在剧烈运动时,或从平原进入高原时,身体的局部组织缺氧,产生的丙酮酸不能及时进入线粒体进行有氧氧化,于是丙酮酸可以通过乳酸发酵的途径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只能形成少量ATP,与有氧呼吸相比相差很大。

有条件的学校,老师可以进一步分析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的去路,以便加深学生对这一过程的理解。例如,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最终可以进入肝脏,在那里形成丙酮酸再次进入线粒体参与有氧氧化;同时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液中还可以进一步刺激呼吸,加快氧气的供应等。

四、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对照书P95——96实例引导学生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五、总结。

重点小结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

六、布置作业。

P96练习 七、板书设计。

(一)有氧呼吸 1、概念 2、过程

⑴C6H12O6?2C3H4O3+4[H]+能量 (细胞质的基质) ??酶⑵2C3H4O3+6H2O?6CO2+20[H]+能量 (线粒体) ??酶⑶6CO2+24[H] ? 12H2O+能量 (线粒体) ??酶总反应式:C6H12O6+6O2?6CO2+6H2O+能量 ??

(二)无氧呼吸 1、概念 2、过程

⑴与有氧呼吸完全相同。

⑵生成乳酸或酒精和CO2。

酶总反应式:C6H12O6?2C3H6O3+能量 ??

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

3、发酵

(三)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异同。

(四)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篇三:沪科版生命科学高二上6-1《遗传信息》教案1

第21章遗传信息的延续性

一、知 识 结 构

生物的遗传现象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生物的遗传 基因的传递

人类的性别决定

遗传信息的延续性 人类的主要遗传病

遗传病的预防

生物的变异现象

生物的变异 变异的意义

转基因技术

二、内 容 简 介

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是生物的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并与环境的变化相互作用的结果,教材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之后,安排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内容,是探讨生命的延续的自然深入。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生命的主要特征之一,它是在生殖和发育过程中得到体现和表达的,因此,生殖和发育知识是学习遗传和变异的基础,而遗传和变异又是生物进化的基础,所以这部分内容与教材前后章节联系比较密切,内容的安排有利于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的第七个一级主题——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中的二级主题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安排了“生物的遗传”和“生物的变异”两节内容。在组织知识内容时考虑到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实现了本书从学生生活实际导入,解决问题的活动的特点,注意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创设的情境中提出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探究,自主获得知识、技能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并以此为主要载体,使学生逐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第一节《生物的遗传》首先安排了调查生物的遗传现象,目的是通过学生对父母亲和自己特征的观察、讨论、资料分析,抽象出什么是性状,然后深入浅出地介绍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目的是使学生简而明地理解生物遗传的实质。在此基础上,学习人类的性别决定和人类的主要遗传病。第二节《生物的变异》也是从调查全班同学性状差异现象为切入口,导入解决问题的活动,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生物变异的有关知识。本章教材还从学科体系、学生发展、社会需要3个方面密切结合出发,巧妙地融入了生男生女的道理和现代遗传学的新进展,使学生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和遗传与变异问题的理解更加全面。

本章教材也实现了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多样性和灵活性。形式上,有文字、图片、表格等;方式上有分析、讨论、DIY等;内容上融入做中学,传授与建构、呈现与发现的统一等。同时,还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和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有所发展。

第1节 生物的遗传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 举例说出生物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

(2) 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3) 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4) 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5) 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6) 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7) 说明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8) 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的问题。

(9) 举例说出人类主要的遗传病。

(10) 学会分析色盲病的遗传方式。

(11)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遗传病的预防。

2. 能力目标

(1)尝试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推导出其包含的生物学本质,培养学生由现象到本质的抽象逻辑思维方法。

(2)尝试运用逆向推倒法,探讨基因的传递。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尝试运用遗传学知识解释一些遗传现象,培养生活中的生物学素养。激发学生深层次地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生命珍爱。

(2)增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运用科学方法解释生命科学的有关问题。

(3)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4)能用科学态度看待生男生女的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影响周围人们的旧观念。

二、 教 材 分 析

生物的遗传这部分内容,教材根据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强和认知规律的特点,以学生自身的、身边的或比较关心的生物学问题为切入口,以人的遗传做主线,兼带了其他生物的一些遗传现象,比较贴近生活,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

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最初是从比较亲子代的特征开始,然后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到基因水平。本节的内容编排也是按照这样的思路,先是引导学生观察人体的几种特征,通过问题的讨论,抽象出性状的概念,然后逐步探讨性状的控制、基因的传递、人类的性别决定和人类的遗传病。可见,教材在内容的组织上,是以基因为线索,步步深入和扩展的,体现了学科内在逻辑与学生认识规律的统一。

教材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注意了从学生自身或身边的问题、现象开始,从创设的情境中提出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探究,自主获得知识、技能和积极的情感体验,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安排的生物遗传现象的调查和讨论,目的是通过学生对比较熟悉的动物、植物和自身性状的具体观察,抽象出什么是性状,接着介绍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和分析基因的传递过程,获得基因控制性状的结论。然后再要求学生运用前面的知识,解释学生关注的人的性别遗传问题和人类遗传病问题。这可以说是,遗传知识的扩展和运用。

“生物的遗传”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握难度,理解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不易加深,但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植物的性状,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性状的遗传,如阅读孟德尔的资料,分析其中例举的性状。

本节的重点是:性状的概念,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的传递,人的性别决定。

本节的难点是: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的传递。

课时建议:本节教学安排5课时。教学策略安排如下表

三、 活 动 指 导

活动1:调查生物的遗传现象

在研究人类性状遗传变异的特点时,我们要观察分析亲子代间的性状表现。由于社会、伦理等方面的原因,我们不能人为地安排他人的婚姻。因此,研究人类性状的遗传规律,不能像对植物、动物那样去设计某一特定的杂交实验,我们只能在对现有家庭进行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去分析研究。通过对一些家庭的调查,分析这些性状的遗传方式和变异现象,使学生对遗传和变异有更加直接的认识。

(一)调查前要熟悉所调查的性状

本实验涉及人本身的一些性状,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调查前,教师最好针对每对性状,在班上找两位学生进行示范讲解,使学生能准确地辨别各个性状。

1.卷舌。将舌头伸出口外,随意将舌两侧抬高卷曲成U型;有的人能卷,有的人不能卷。能卷舌的为显性。

2.耳垂。在耳朵下部与头部连接处,如果存在向上的凹陷,即为有耳垂;如果没有向上凹陷,则为无耳垂。有耳垂为显性。

3.拇指弯曲。大拇指末节能向外弯曲的为背曲拇指,大拇指末节不能向外弯曲的位直拇指。

4.眼睑。人的眼睑有双层和单层之分,即俗称的双眼皮(显性)和单眼皮(隐性)。

(二)调查中应注意的事项

1.确认所调查的家庭中父母与子女有血缘关系,继父或继母家庭无效。

2.观察到的性状应当是生来就有的,不能是通过美容手术、病变、训练等途径后天获得的。

3.调查中,当子女之间或子女与父母之间表现相同性状时,要注意这些性状是否完全相同。

4.调查的家庭数越多,结果越可靠。如果本班学生人数不多,还可把别的班的调查结果也综合进来。在把所有学生的调查结果进行综合时,最好采用举手统计的方法。有条件的学校,可将数据录入计算机中,然后在黑板上投影显示出结果(用表格式或坐标图式)。

5.调查的家庭如为三代同堂,爷爷、奶奶、爸爸、叔、姑(或外祖父、外祖母、妈妈、舅、姨)可作为一个独立的家庭单独分析。

活动2:玩“看照片,猜父母”游戏。

课前教师布置学生从家里带一些自己爸爸、妈妈和自己的照片来,先让学生观察自己和父母的照片,找出自己和父母的相似之处。然后将各位学生的家长照片混在一起,做“猜父母”的游戏。做游戏时,可先在小组内中进行,然后和其他小组的照片交换来进行。也可以全班一起开展,用大屏幕展示父母的照片,请全班同学猜。教师应启发学

生观察显著的特征。

这个活动可以调动全班同学的学习热情,大家会积极参与,努力发现一家人中可能存在的相似特征,从而进一步了解“子女与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加深对遗传现象的认识。

活动3:模拟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的变化

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的变化,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本节的难点比较抽象难懂,安排这个模拟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动手动脑中领会抽象难懂的知识。果蝇的体细胞中染色体少,生活周期短,是做遗传实验的好材料。所以选择果蝇为例来做个游戏。

活动准备:果蝇染色体挂图、蓝色和红色硬纸板、白纸、胶水或双面胶或大头针。

活动步骤:

(1)用蓝色和红色硬纸板分别剪出2套果蝇的染色体备用。

(2)在白纸上画出果蝇亲代体细胞、亲代生殖细胞、子代体细胞的细胞膜图形,标出雌雄;

(3)参考果蝇染色体挂图,将亲代染色体分别用大头针固定亲代体细胞内。雄果蝇的染色体用蓝色,雌果蝇的用红色;

(4)推测并尝试染色体完成生殖细胞和子代细胞中的染色体。提示同学们既要注意染色体的形态,也要注意染色体的颜色。

活动4:模拟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

1.学生2人一组,制作用于游戏的图片。用红色纸代表女性,剪成圆形纸片20张,每张纸片上书写英文字母“X”,放入一个写有“女”字的信封中。用蓝色纸代表男性,剪成矩形纸片20张,其中10张纸片上书写英文字母“X”,10张纸片上书写英文字母“Y”,将这两种纸片混合均匀后放入另一个写有“男”字的信封中。

2.2人分别拿起一个信封,随机地从信封中各抽取出一张纸片,记录所抽取出的两张纸片的组合情况,若分别是“X”和“Y”,则记为“生男”,若分别是“X”和“X”,则记为“生女”。一共抽取10次,分别统计“生男”和“生女”的比例。

游戏结束后,将全班各小组的数据汇总起来,统计一共“生”了多少“男孩”,“生”了多少“女孩”,比较“生男”和“生女”的比例是否基本相同。

活动5:模拟色盲病的遗传方式

色盲在人群中的比例很高,平均出现率约为5%,按世界人口50亿计,全世界有色盲男性1.24亿,色盲女性0.06亿,女性中色盲基因携带者为2.36亿,所以安排了分析色盲病的遗传方式。

在活动中要注意(1)需要摆放六种情况的基因组合,所以每种颜色卡片都要多准备些。

(2)要提醒同学设计相应的表格,记录活动结果。(3)为了节约课堂时间,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有目的安排每组同学摆放2-3组基因组合。其余的组合在课下学生自主完成(4)统计全班同学摆放结果,分析色盲病的遗传方式。

参考答案

“调查生物的遗传现象”部分

讨论1:提示:子女与父母相同的特征可能会很多,如脸型、小手指的长短、发旋的旋转(右旋或左旋)方向、皮肤的颜色、走路的姿势、人的血型、惯用手(左手还是右手)、等,教师应及时提示学生那些是遗传现象,哪些是后天的影响或行为习惯。

讨论2:提示:生物的遗传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在举例说明生物的遗传现象时,不仅要兼顾到人、 动物、植物的代表性,还要兼顾到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

“基因与性状”部分

讨论1:番茄的颜色、家兔得毛色。对同一个性状在不同的生物个体的表现不一样,如

高中生物教案(篇6)

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3、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4、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像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1)内容: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即基因就在染色体上。

(3)研究方法:类比推理法。由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的现象,推断出它们在另外的属性上也相同的一种推理方法。

(4)推理:①独立性: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②存在方式:体细胞中染色体和基因成对存在,在配子中只有成对中的一个。

③来源: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④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

思考:萨顿认为基因和染色体存在什么关系? 提示:平行关系。

(2)实验材料:果蝇。(相对性状多且明显、培养周期短、成本低易饲养、染色体数目少便于观察、繁殖率高)

(3)实验过程及现象:

(5)作出假设: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

(6)理论解释:

(8)结论:白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摩尔根通过实验,将一个特定的基因(控制白眼的基因w)和一条特定的染色体(X染色体)联系起来,从而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思考:果蝇的红眼基因在哪里?若雄果蝇是红眼,与白眼雌果蝇杂交子代果蝇中红眼的是什么性别?

高中生物教案(篇7)

一、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

二、细胞的大小、数目、种类

三、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创设情景】通过第一章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生物体都有相同的物质组成,即由元素构成的化合物。

【提问】那么这些化合物又是怎样构成生物体呢?

【总结】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少数病毒等以外,生物体都有细胞构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

首先来了解一下第一节 细胞概述

现在我们先来讨论细胞的发现。

【提问】最早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谁?他是怎样发现的?

【投影展示】其实,胡克发现的是死细胞的壁,而不是活的细胞。

【提问】接下来,细胞的研究发展趋势?

【讲述】

两位科学家的理论综合成为:细胞学说的基础

三位科学家的研究结果共同形成了细胞学说: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细胞是所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所有细胞必定由别的细胞产生的。

因此生物学的研究就有了细胞学。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显微镜的使用,使细胞学的研究迅速发展,成为细胞生物学。

【投影展示】各种细胞结构

【提问】比较大象和蚂蚁,它们的细胞体积谁大呢?

【讲述】其实,它们的体积大小差不多,只是构成大象的细胞数目比蚂蚁多。

不同的生物体,细胞形态、大小、数目都不一样,最小的细胞是细菌类的支原体的细胞,最大的是鸵鸟蛋的卵黄,一般来说,细胞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可见细胞的体积一般比较小,以微米为单位。

【提问】为什么细胞的体积总是很小呢?

如果假设体积很大,那么会有什么后果呢?

模拟实验:

假设3个正方体,边长分别是1厘米,2厘米,3厘米,代表3个不同大小的细胞。大家计算,它们表面积/体积的比值?

【讲述】随着边长增大,表面积/体积比值依次减小。

【小结】

为了保证活细胞能正常的物质交换,细胞的体积总是很小的。

【投影展示】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细菌细胞,

【提问】不同的细胞,形态大小有所不同,大家观察比较这些细胞有什么异同点?

学生思考、回答:各种化合物并不是随机的结合,它们是有机的组成细胞,再由细胞构成整个生物体。

学生阅读课本,总结回答:

英国科学家胡克,通过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塞,看见许多小室,命名为细胞。

学生回答:德国,施莱登研究植物,提出:所有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植物各种功能的基础。

次年,德国,施旺,提出:所有动物也是由细胞组成的。

德国,菲尔肖提出:所有细胞都必定来自别的活细胞。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讨论计算,得出结果。

比值分别是:2

比值越大,越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协作学习的态度。

及时纠正错误,加深印象。

步步设疑,层层深入,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观察。

七、板书:

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

第一节 细胞的概述

一、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

二、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种类

三、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八、作业设计

典题速递

(1)细胞学说的基本观点

细胞学说主要揭示了生物结构的统一性,其内容主要有: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者多个细胞组成的;细胞是所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已存在的细胞产生的。

练1.细胞学说的内容不包括

A.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构成 B.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C.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别的活细胞产生 D.细胞是所有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数目和种类 a

细胞的种类很多,不同的细胞大小差别很大。生物体的长大,不是由于细胞体积的增大,而是由于细胞数目的增多。

练2. 下列有关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与细胞的表面积和体积比有关 B.与细胞核所能控制的范围有关

C.细胞体积越大,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 D.细胞体积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

细胞的种类: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由原核细胞组成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主要是各种细菌。由真核细胞组成的生物称为真核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真菌等绝大多数生物。

练3.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

A.变形虫、水绵、香菇 B.烟草、草履虫、大肠杆菌

C.小麦、番茄、大豆 D.酵母菌、灵芝、豌豆

(3)活动: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b 显微镜的使用:

显微镜使用的基本程序:取镜——安放——对光——制片——观察

显微镜放大倍数是指物像边长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离装片距离越近,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总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练4.①②③④⑤是有关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如图所示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何图形,要将图1转化成图2,所列ABCD四种操作顺序中,正确的应是 (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玻片

A.①③④⑤ B.④③②⑤ C.⑤④③② D.①④⑤③

A.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下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逆时针

B.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右上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顺时针

C.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左上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逆时针

D.叶绿体位于液泡的左下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顺时针

使用高倍镜观察细胞的实验操作过程:①先在低倍镜下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②移动载玻片,将所要观察的细胞(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③转动转换器,让高倍镜头正对通光孔;④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A、因为植物的叶肉细胞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用高倍镜观察

B、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最大的光圈和凹面反光镜对光

C、换高倍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

D、在低倍镜下找到红细胞后,即可换高倍镜进行观察

低倍物镜与高倍物镜比较:高倍物镜下视野亮度暗、物像大、细胞数量少。

光学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标本被放大倍数是指放大标本的长度或宽度,显微镜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因此物像移动的方向与装片移动方向相反。

高中生物教案(篇8)

《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文是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的第一节。从模块角度来分析,学生在学习了个体、种群、群落这几个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稳态调节后学习本章,是对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更高层次的稳态调节的学习。从章节的角度来分析,本章是围绕着生态系统概念的实质展开的,本节课是本章的统领,并为后面各节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本节的教学要为学生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学情分析

由于初中已学过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高二的学生对生态系统的基本内涵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于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生态系统的判别依据还不太清晰,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学生应该比较容易接受。

三、教学目标设计

课程标准中相关内容标准为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属经历水平,即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从某一渠道获得与生态系统有关的信息,结合同学之间的讨论,建立感性认识。为了达成这一目标,首先应当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其次,结合具体的实例,让学生讨论得出自己熟悉的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尝试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由此,本节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 2.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

能力目标:尝试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

情感目标:认同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

四、教学重点和学习难点

1.重点:讨论生态系统的结构

2.难点:说明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

五、教法设计

本节课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充分运用CAI课件,比较、归纳与分析各种生态系统的共性,用系统论的观点诠释生态系统的结构。

六、学法指导

学法上采用讨论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积极引导组织学生探讨问题,协助学生构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使教材中抽象的理论内容变得形象且容易理解的知识。

七、媒体选择

CAI课件、学生制作的小生态瓶等

八、教学过程设计

程序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前准备 在课前一周左右的时间,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用具(鱼缸、金鱼、水蚤、水草、河泥、池水等)设计制作一个能自行运转的微型生态系统。并以此为载体,引导学生思考:

(1)设计过程中选用每一项材料的理由?

(2)要使鱼缸生态系统能维持一定时间的自行运转,对鱼缸摆放的环境条件有什么要求? 1、学生课下制作小生态瓶

2、利用视频展台展示自己的成果

3、撰写有关的科技论文 这样的设计出乎学生意料而又贴近学生生活,组内成员兴趣浓郁、跃跃欲试,制作出各种各样别致典雅的生态系统,借助视频展示台的展评与交流,汇聚了学生的智慧火花,并能够初步总结出生态系统必须具备的成分。

导入新课 通过知识回顾的问题串导入新课并引导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1、什么叫做种群?

2、什么叫做群落?

3、在裸岩上的群落演替过程中,为什么苔藓不能早于地衣出现?

4、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

总结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通过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回顾旧知识:

1、同种生物个体种群。

2、全部种群群落。

3、无机环境能影响生物群落。

4、生物群落能改变无机环境。

从中领悟这几个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理解新的概念。 学生通过回顾旧知识,从中领悟种群、群落、环境之间的联系,顺理成章的推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同时也使学生把握各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更好地理解新的概念。

讲授新课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范围

1、通过导入的问题总结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从而引导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2、按照生态系统的范围大小引导学生举例说出生态系统的类型。

3、以课前制作小生态瓶中的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生态系统概念中的关键词和判断生态系统的依据。 1、学生通过对问题的理解推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2、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举出生态系统的实例,并认识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3、学生通过讨论分析,从而掌握生态系统概念中的关键词相互作用、统一整体。 通过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分析概念,从而更深入的理解概念,并为讲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做铺垫。

生态系统的

组成成分 1、通过设问(如果把鱼缸生态系统换成一个草原生态系统(展示图片),它应该有哪些成分?这些生物之间会有什么关系呢?)承上启下自然地引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学习。

2、设计问题串逐层深入引导学生发掘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①这个生态系统有哪些生物?②各种生物有什么作用?③按照不同种类生物的营养方式和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如何将这些生物进行归类?④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还有哪些成分?它们对于该生态系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吗? 1、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回答问题,逐步揭示生态系统各组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推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概念。

高中生物教案(篇9)

巩固夯实基础

一、商业中心

1.形成:以公共活动中心或居民密集点为中心自发形成的。

2.特点:商品多、流通快、人口多。

3.作用

(1)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

(2)是地区和城市经济发展的物资集散中心和服务中心。

(3)是组织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国内与国外商品流通的枢纽。

4.组织形式

商业街

商业小区:由多种营业点组成,建在住宅区内

二、商业网点

1.形成:自然条件是形成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如山区、平原由于自然条件不同、产品品种不同,产生分工,导致商品流通,出现商业网点。

2.密度:经济发达、人口多、交通便利,则密度大。山区的商业网点少于平原。

3.效益

扩展阅读

高中总复习第一轮 地理 第二部分第2单元 第二节 城市化

第二节城市化

巩固夯实基础

一、城市化及城市化进程

1.城市化

(1)含义:一般是人口向城市集聚和乡村转变成城市地区的过程。

(2)标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2.城市化进程

(1)18世纪中叶以前,低水平缓慢增长。

(2)18世纪中叶产业革命以后,加速发展。

(3)20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战后,空前发展。

二、国家差异

1.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2.发展中国家:起步晚,水平低,发展快,城市发展不合理。

三、城市化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1.城市化过程产生的问题

(1)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3)失业人口增多,社会秩序混乱;

(4)贫困人口增多及老年人问题;

(5)内城衰落。

高中生物教案(篇10)

1. 教材分析

“dna分子的结构”一节是新课标教材人教版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3章第2节的内容,由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及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三部分内容构成。其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dna结构、dna复制以及dna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遵循的重要原则。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是学生学习和理解遗传学的基础知识;dna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保证了dna具有多样性、特异性、稳定性的特征,它是学生理解生物的多样性、特异性、物种稳定性本质的物质基础。

本节内容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理论的认识过程和方法,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好素材。在教学中,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课堂教学,妙用科学史实例,把知识的传授过程优化成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2)能力目标: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历程,感悟科学研究中蕴含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

3. 教学重点

(1)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2)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4. 教学难点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5.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美国教育学家克莱恩曾经说过:“的学习方法是先做后辨认,或是一边做一边辨认。”本节内容以dna模型为依托,让学生在分析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动手构建物理模型,最后通过小组间的交流、比较和归纳,水到渠成得出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同时体会科学发展史中蕴含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达到在探究活动中获得知识的教学目标。

6. 教学过程

6.1案例引趣,导入新课

案例介绍:为迎接世界华人生物科学家大会,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准备在新落成的办公楼大厅内建造3座雕塑,其中为了纪念dna双螺旋结构发现50周年,北京大学向世纪盛典公司定作了一座名为“旋律”的不锈钢雕塑,雕塑以双螺旋结构为构思蓝本,整体镀钛,价格6万元。合同签订后,世纪盛典公司如期完工,北大也按照合同约定支付了款项。但是,雕塑参展将近一个月后,一位北大教授发现双螺旋雕塑的螺旋方向反了,呈顺时针方向螺旋上升,与50年前发现的逆时针旋转结构不符,虽然上世纪70年代也发现了左旋顺时针方向的双螺旋结构,但是这次华人生物科学家大会的主题之一就是为了纪念dna双螺旋结构发现50周年,左旋方向的双螺旋结构雕塑不能被北大校方认可。考虑到科学家大会即将召开,世纪盛典公司随后又按照更改后的图纸为北大重新制作了雕塑。世纪盛典公司向北大提出给付第二次制作雕塑的成本费用4.8万元的要求,但北大拒绝了这项要求。世纪盛典公司遂将北京大学起诉到法院。

教师提问:案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借此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dna的结构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

6.2 资料分析,模型构建

教师设问质疑:“科学家是如何揭示dna分子结构的?”

指导学生阅读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过程,认真思考以下问题后小组交流讨论:

(1)沃森和克里克开始研究dna结构时,科学界对dna已有的认识是什么?

(dna分子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基本单位连接而成的长链,呈螺旋结构。)

(2)沃森、克里克在前人已有的认识上,采用什么方法研究dna结构?(模型建构。)

(3)沃森和克里克先后分别提出了怎样的模型?

(a、螺旋结构(三螺旋、双螺旋):碱基位于外部;b、双螺旋结构:磷酸-脱氧核糖位于外部,碱基位于内部,相同碱基配对;c、双螺旋结构:磷酸-脱氧核糖(骨架)位于外部,碱基a-t,g-c配对,位于内部。)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资料信息利用模型盒尝试构建dna结构模型

(1)组装一个脱氧核苷酸模型:(注意三种物质的连接位置)

(2)组装脱氧核苷酸长链:

(学生阅读资料:磷酸-脱氧核糖骨架排列在外侧,推测脱氧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脱氧核糖相互连接)

(3)构建脱氧核苷酸双链

学生根据自己对dna结构的已有认识,可能有同学构建如下双链模型:

教师提示学生进行自检、组内和组间互评,发现问题:磷酸-脱氧核糖骨架应排列在外侧,而碱基位于双链内部。并由学生提出解决方案: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不动,互补链旋转180度。改进后的模型如下:

学生观察新模型后,提出作为遗传物质的dna分子必须具有稳定性,而该模型不能保证dna结构的稳定性,提出修改方案: a-t碱基对与g-c碱基对具有相同的形状和直径,让让a与t配对,g与c配对,组成的dna分子才具有稳定的直径。再次改进模型如下:

(4)学生构建dna的立体结构:双螺旋结构模型。

6.3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学生对制作的模型进行自评、组内和组间评价后,观察不同dna 双螺旋模型的共同点,总结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

(1)两条链反向平行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外侧为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3)内侧为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以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配对。

6.4 dna分子结构具有特异性和多样性

通过对比各小组制作的dna模型,发现不同dna 分子的结构并不尽相同,差异表现在dna双链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构成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6.5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中四种碱基的数量关系

记录本小组制作的dna模型中四种碱基的数量,并将几个小组的结果进行合并,统计、归纳双链dna分子中四种碱基数量的比例关系。

6.6 情感教育提升

在资料分析、模型制作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与同时代的科学家相比,沃森和克里克最终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善于利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善于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研究小组成员在知识背景上互补;对所从事的研究有兴趣和激情等。)

6.7 课后延伸

鼓励学生在课后总结在制作和运用dna分子模型的过程中的经验得失,寻找更好的材料用具和方法,设计制作更科学、更美观、使用更方便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教学反思

在人教版教材中本节内容的编排顺序是:首先以资料形式介绍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过程,之后总结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最后制作模型以加深对dna 分子结构特点的认识和理解。在实践过程中,笔者开始按照教材顺序组织教学,却发现通过阅读资料,学生对dna结构的构建过程和dna分子结构的特点有了一定了解,但对于细节知识的认识不够深刻,例如,dna的两条链为什么“反向平行”?“构成基本骨架的磷酸和脱氧核糖为何交替连接”?“碱基互补配对时为什么必须a-t,g-c配对”?另外,学生对于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也不能感同身受、有感而发地领悟,仅仅停留在几句宽泛的赞誉、空而不实的学习口号中。新课标理念认为:“高中生物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生物学科学素养”。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目标,笔者通过查阅资料、与同行切磋等,对本节内容的教学设计做了一些更改,具体如下:

教学过程:开始以发生在身边的案例引入,打破神秘,拉近抽象的dna与学生的距离。课堂上以学生亲自动手体验模型建构的科学研究方法,动手操作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生物学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教学以“基本单位—单链—平面双链—立体空间结构”逐步深入。模型在本节课中不但是教具,也是提供学生分析和思考的素材。以dna模型为依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知识间以问题串衔接,环环相扣,学生能跟随教师的思路,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在课堂中既动手又动脑,全方位调动感观,使抽象知识形象化,提高课堂知识理解效率。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捕捉细节,如学生拼接时(碳)原子的位置接错、违反空间学现象等,现场发现、现场展示、共同讨论、及时纠正。在讨论中擦出火花,在理论和实践的思维碰撞中获得知识,得到结论。

互动的教学模式比较生动形象,学生也很感兴趣,但要注意:课堂调控引导能力对教师是一大考验。课堂最后对学生知识的梳理和课后知识巩固是相当重要的,否则很容易造成课堂气氛虽活跃,但课后知识没掌握牢固的情况。

高中生物教案(篇11)

一、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阅读教材P90~91)

1.概念: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2.类型[连线]

二、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阅读教材P92)

1.手段:主要包括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

(1)遗传咨询

(2)产前诊断

2.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

三、人类基因组计划(HGP)与人体健康

(阅读教材P92~93)

1.内容:绘制人类遗传信息的地图。

2.目的: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

3.意义:认识人类基因的组成、结构、功能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对人类疾病的诊治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4.结果:人类基因组由大约31.6亿个碱基对组成,已发现的基因约为2.0万~2.5万个。

重点聚焦

1.人类常见的遗传病有哪些类型,病因是什么?

2.如何监测和预防遗传病?

3.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和内容是什么?

[共研探究]

1.单基因遗传病有6500多种,并且每年在以10~50种的速度递增,单基因遗传病已经对人类健康构成了较大的威胁,常见的有红绿色盲、血友病、白化病等。与单基因遗传病相比,多基因遗传病不只由遗传因素决定,而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起作用。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单基因遗传病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受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

(2)单基因遗传病和多基因遗传病说明:一种相对性状可以由一对或多对基因控制。

(3)单基因遗传病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4)人类遗传病中单基因遗传病和多基因遗传病都是由致病基因引起的,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不是由致病基因引起的。

2.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含有3条21号染色体,是由于亲本产生的异常配子发生受精作用导致的。如图表示21三体综合征患者产生异常卵细胞的示意图(图中染色体代表21号染色体)

(1)异常卵细胞的形成

①减数第一次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产生异常的次级卵母细胞,进而形成了含有两条21号染色体的异常卵细胞。

②减数第二次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的染色体未被拉向两极,产生了含有两条21号染色体的异常卵细胞。

(2)异常精子的形成

①减数第一次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②减数第二次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的染色体未被拉向两极。

[总结升华]

1.遗传病的类型及遗传特点

遗传病的类型遗传特点

单基因

遗传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男女患病几率相等、连续遗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女患病几率相等、隔代遗传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女患者多于男患者、连续遗传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患者多于女患者、交叉遗传

多基因遗传病家族聚集现象、易受环境影响

染色体

异常遗

传病结构异常往往造成较严重的后果,甚至在胚胎时期就引起自然流产

数目异常

2.遗传病、先天性疾病和家族性疾病的辨析

项目遗传病先天性疾病家族性疾病

特点能够在亲子代个体之间遗传的疾病出生时已经表现出来的疾病一个家族中多个成员都表现出来的疾病

病因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可能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也可能与遗传物质的改变无关可能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也可能与遗传物质的改变无关

关系大多数是先天性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不一定是遗传病

举例红绿色盲、血友病等①遗传病:先天性愚型、多指(趾)、白化病、苯丙尿症

②非遗传病:胎儿在子宫内受天花病毒感染,出生时留有瘢痕①遗传病:显性遗传病

②非遗传病:由于饮食中缺乏维生素A,一个家族中多个成员都患夜盲症

【规律总结】遗传病类型的判断方法

[对点演练]

1.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B.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C.冠心病、青少年型糖尿病是多基因遗传病

D.基因突变不一定诱发遗传病

解析:选B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冠心病、青少年型糖尿病是多基因遗传病;基因突变后生物性状不一定改变,即不一定诱发遗传病。

2.如图表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如果图中3号与一正常男子婚配,生下一个患病的男孩,则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可能是()

①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②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③Y染色体上的遗传④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

⑤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

A.②④B.②⑤

C.③⑤D.①④

解析:选B由题干“如果图中3号与一正常男子婚配,生下一个患病的男孩”可推出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也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由于男性患者多,所以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B项正确。

[共研探究]

1.调查人类遗传病

材料1:广西是我国地中海贫血病发病率的省区,地中海贫血病患病率为2.43%。

材料2:着干皮病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隐性遗传病。由于患者体内缺少一种酶,紫外线照晒人体后造成的DNA损伤缺乏修复能力。随着紫外线晒伤的积累,极易引发严重的皮肤癌变。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选取调查的样本:在患有该遗传病的家族中进行调查。

(2)根据调查结果,绘制遗传系谱图,分析遗传方式。

(3)数据处理

在广西省内随机抽取人群样本,进行该遗传病的统计,利用下列公式计算得出该遗传病的发病率。

遗传病的发病率=遗传病患病人数被调查的总人数×100%

2.一对夫妇,一方为色盲患者,另一方表现正常,妻子怀孕后,请分析胎儿是否携带致病基因。

(1)若丈夫为患者,胎儿是男性时,需要(填“需要”或“不需要”)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因为表现正常的女性有可能是携带者,她与男患者结婚时,男性胎儿可能是患者。

(2)当妻子为患者时,表现正常的胎儿的性别为女性,因为女患者与正常男性结婚时,所有的女性胎儿都含有来自父亲X染色体上的正常显性基因。

3.人的染色体组中有23(22+X或22+Y)条染色体。在测定人类基因组组成时,应测24条(22条常染色体+X+Y),因为X、Y染色体上有非同源区段。

高中生物教案(篇12)

一、细胞核

1.细胞核的存在

除了维管植物的筛管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外,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

2.细胞核的结构

(1)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上有核孔是D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核的通道。

(2)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3)核仁:由染色体片段构成,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4)核基质。

3.染色质和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染色质是粗或细的丝状物,细胞分裂时,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两者是同种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形式。

4.细胞核的功能

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趣味思考:把变形虫的细胞核和细胞质分离,然后单独培养,结果都不能成活;把另一种变形虫的细胞核移植到该变形虫的去核的细胞质中,继续培养,变形虫能够分裂增殖,说明了什么?

提示:说明细胞必须保持完整性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也说明了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二、原核细胞

1、原核细胞结构

(1)拟核: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也没有染色体,但有一个环状DNA分子,位于无明显边界的区域——拟核。

(2)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没有真核细胞中的其他复杂细胞器。

(3)细胞壁:由肽聚糖组成,起着保护并维持细胞形状的作用。

(4)其他:荚膜、鞭毛。

2、种类:细菌、蓝藻(蓝细菌)等。

3、生理:能进行细胞呼吸,细胞膜是细胞呼吸的场所;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场所是细胞膜内折叠,上面有光合色素。

核心解读

1、分析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

染色质是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不同时期”指细胞分裂间期、细胞分裂期或不再进行分裂的细胞所处的时期。其关系可归纳如下:

特别提醒

染色质是遗传物质DNA的主要载体,它只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在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线粒体、叶绿体内)遗传物质仅单独以DNA分子的形式存在,没有蛋白质与它结合形成染色质(体)。在原核细胞内遗传物质以DNA分子的形式存在,因此说,原核细胞内没有染色体。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判别

特别提醒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本质区别是核膜的有无;原核细胞的唯一细胞器是核糖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