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设计案例模板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案例模板。

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案例模板 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含义。

2、理解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优缺点,珍惜选举权的重要性。

3、运用生活实际说明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因素。

(二)能力目标

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政治参与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责任感。【M.zwb5.cOm 小学作文网】

教学重点

选举方式的选择,选举权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选举方式的选择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本框题的问题涉及学生具体的民主活动实践,建议多引入、创设具体的政治活动情景等辅助学习、理解,增强学生的实际参与意识。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政治权利,如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正确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这是本节内容要学习的。

(二)进行新课

一、民主选举面面观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15页材料,同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1、镜头一反映的是直接选举,镜头二反映的是间接选举,它们都是差额选举的方式。

2、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应该珍惜并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要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质和能力,增强当家作主的主人翁责任感。

二、选举方式的选择

1、我国当前的选举方式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说明我国当前有哪些选举方式?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讨论后作出进行点评。

(1)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直接选举:由公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

优缺点:每个选民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信赖的人。但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情况下无法使用。

间接选举:先由选民选举自己的代表,再由代表选举产生上一级代表机关的代表或政府领导成员。

优缺点:每个选民不能直接选择自己信赖的人。但可以弥补直接选举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情况下无法使用。

(2)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为等额选举。

优缺点:能比较充分的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但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影响积极性。

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为差额选举。

优缺点:能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选择的余地,在被选举人之间形成相应的竞争。但如果对竞选活动不加以有效规范,容易造成虚假宣传。金钱交易等。

可见。各种选举方式都各有自己的'优点和局限性。采取什么选举方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

2、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制约因素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6-18页内容,结合我国并不同时期选举方式的变化,了解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

(1)选择选举方式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文化水平来确定。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方便,人民群众的民主素养不高,我国只在乡镇人大代表选举中实行了直接选举。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民主意识增强,政治参与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我国将直接选举的范围扩大到县级人大代表选举,并实行了差额选举。

(2)选举方式的选择要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要采取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选举方式。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面对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不平衡的实际状况,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采用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三、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教师活动:同学们看教材第18页,说明为什么要重视自己的选举权利?如何重视并使用好自己的选举权利?

学生活动:阅读思考讨论

教师活动:总结讲评。

1、行使选举权的重要性

(1)行使好选举权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是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

(2)选民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是影响选举结果的重要因素。行使好选举权,才能更好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3)是否积极参与选举,认真行使选举权,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标志。

教师活动:那种“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可以”的想法,是公民意识不强、主人翁意识不强的表现。那么,怎样才能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呢?请同学们根据上面的学习,谈谈自己的想法。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2、如何行使好自己的选举权

(1)要不断提高自己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端正参加选举的态度,提高选举能力,选出切实能代表人民利益的人。

(2)要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和公民参与意识,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自己的选举权。

(3)要不断提高政治参与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案例模板 篇2

【设计理念】本框题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变化规律,理论性不是很强。据此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活动教学法,教师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在做中学,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有关消费的认识。鼓励学生在合作探究、角色扮演、思考、辩论中澄清认识,在社会实践中自主探索、领会有关经济生活中包含的经济学道理,学会独立分析,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教材分析】

1、知识分析

《消费及其类型》是人教版教材高一政治必修1第一单元的三课的第1个框题。学生们通过学习消费的影响因素、类型和结构,有助于其树立正确消费因此,本框题在经济生活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是学习以后内容的基础。

2、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分析

不同的人群消费内容、水平各不相同,即使相同的人群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等消费也不尽相同,而消费是拉动经济的头驾马车,这就需要研究经济生活中背后深层次原因和规律,实际生活中,居民的收入、总体物价、以及其他的因素都是居民选择消费什么、如何消费的原因。所以在教学中注意还原这些因素形成的过程,从现象出发引导学生探索出这一规律。帮助学生掌握结论,但更注重形成结论的过程,在过程中发展思维,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知识学习意义分析

(1)通过学习探究影响消费的因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科思维能力,进一步理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同时培养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消费类型和结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学会对经济现象进行归纳和整理;正确看待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

(3)通过本框内容的学习,帮助其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家庭或个人的消费方案,提高其参与经济涉过的能力。

【学情分析】

1、原有认知发展分析

学生通过第一课学习已经理解有关货币和价格的知识,同时形成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同时学生应该有关消费的感性认识,这是教师进行教学的起点和基础。

2、原有知识结构分析

从知识逻辑的生长角度来说,学生已经有了关于货币和价格的知识,具备初步的经济学思维能力。从现实经验来说,所带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见多识广,对相关的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3、非认知因素分析

由于教学设施的制约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学生先期建立的知识有缺陷和不完善。受学生的年龄、身心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有不少学生分析问题时容易走极端在教学时要做好相关的预设,并有准备地对待课堂上实际生成的问题。

4、教学建议与学法指导说明

(1)活动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2)合作探究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在知识上帮助学生能够识记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类型,消费结构的含义,恩格尔系数的含义;理解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关系,物价变动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恩格尔系数变化的意义;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分析问题,例如通过收集资料归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并能初步说明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原因。

2.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在能力上使学生能够进行初步的理论抽象思维,能够参与生活实践。例如通过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归纳出影响消费的因素,从而培养其把模糊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的思维能力;例如引导学生运用消费的类型这一理论去认识生活各种具体消费的特点,从而培养其在抽象理论指导下分析具体现象的能力,运用经济理论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例如通过引导学生收集资料,归纳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从而培养其关注现实生活及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会用发展观点看问题。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影响消费的因素

2.教学难点影响消费的因素

【教学方法】案例法、情境教学法、比较法、归纳法等

【教学环境】

◆学生可能获得的学习环境:多媒体教室

◆文本、图片资料

【教学思路】

由生活情景导入新课——结合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学习各种的影响消费的因素,——探究学习消费类型和结构——小结

【教学过程】

环节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1、展示案例,创设情境

2、分析案例,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当然没有那么有好的上帝来帮忙。如果一个人的欲望太大,想要的`东西太多,结果可能什么也得不到。因为,欲望的实现总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为人们提供的消费品越来越多,使人们的消费水平越来越高,生活质量越来越好。但是,对于个人来讲,面对丰富的多彩的、充满诱惑的物质的或精神的产品,在选择哪种产品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以及选择怎样的方式进行消费的时候,必须考虑自己的、家庭的、社会的主客观条件,如: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水平、整个社会的物价水平、基本国情等。否则自己可能会成为物欲的奴隶。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究有关消费的问题。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案例模板 篇3

一、教材分析

即本课的教学地位和作用 《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第4册,

《生活与哲学》第4单元第11课的第1框的内容。

本节课的这部分内容,是本单元的第一框,主要讲授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社会的基本矛盾、以及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通过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的学习,分析说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该框是学习好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对学生们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以及下一框的学习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认识人类社会发展以及下一框的学习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每个说1~2个)

按照新课标教学目标,结合着高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掌握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以及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2、能力目标:通过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学习,初步形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看待社会现象、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通过对社会基本矛盾原理的学习,初步形成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的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能从社会存在出发理解社会意识,坚持思想领域的问题要到物质领域中去寻找根源,坚定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并且让学生能主动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去实践,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各说2~3个)

本着高二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使学生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规律。对哲学上实践的概念,社会的基本矛盾以及延伸出来的理论在理解上需要学生拥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并且正确理解以上知识点对下一阶段的学习以及树立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也很重要,因此我把它作为本框的重点和难点。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 说教法和学法

我们知道,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创新教育的精神和我们政治学科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指导思,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我在采用讲授法的基础上准备配合运用情景设置,提问,集体讨论,活动探究等教学方法,并结合运用我本人所擅长的多媒体道具,根据所创设的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挖掘他们的知识潜能。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创造学生自主参与,合作交流的机会,真正实现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分析归纳、自主探究、总结反思等。这些方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尽可能让学生多动脑、多观察、多思考、多交流、多分析 让学生在自己的思维的活跃中领会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重点说)

1、 课题引入: 我设计以提问哲学到底是什么?的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设计典型事例,通过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的形式,并得出其实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2、 讲授新课:(35分钟)通过教材第一目的讲解,让学生明白,生活和学习中有许多蕴涵哲学道理的故事,表明哲学并不神秘总结并过渡:生活也离不开哲学,哲学可以是我正确看待自然、人生、和社

会的发展,从而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和改造世界。整个过程将伴随着多媒体影像资料和生生对话讨论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课堂反馈,知识迁移。

最后对本科课进行小结,巩固重点难点,将本课的哲学知识迁移到与生活相关的例子,实现对知识的升华以及学生的再次创新;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重点和难点,为下一框学习做好准备。

4、板书设计 我采用直观板书的方法,对本课的知识网络在多媒体上进行展示。尽可能的简洁,清晰。使学生对知识框架一目了然,帮助学生构建本课的知识结构。

5、布置作业 我会留适当的自测题及教学案例让同学们做课后练习和思考,检验学生对本课重点的掌握以及对难点的理解。并及时反馈。对学生在理解中仍有困难的知识点,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予以指导。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构想,因为我本人到现在仍没有更多的教学经验,设计上仍有很多不足之处,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也感谢各位老师的批评指正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老师!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案例模板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2、学习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品质。

3、学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教学重难点

1、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教学过程

一、全章概述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我们将了解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相关知识,了解我国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理解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和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优越性。

本章可分为3个框题

1、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2、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3、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新课程学习:

6、1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党的性质、宗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含义

2、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关系。

3、联系历史和现实分析说明中共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的选择。

(二)能力目标

1、让学生尝试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2、领会创新精神对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历史知识,深入学习本课。培养学生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展示中共领导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使学生对党的认识升华,进而更加信赖和热爱中国共产党,努力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二、具体讲解

(一)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关于国家制度的基本观点,知道了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适当健全的政体,对于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有着主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各国统治阶级不仅重视采用恰当的政体,而且也十分重视政党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国家一般是由政党领导的。那么,什么是政党?什么是政党制度?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是怎样的?这就是本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进行新课

1、新中国诞生前夕政治力量的较量

教师:请大家阅读教材62页,指出:这三个镜头分别反映了各民主党派及无党派民主人士、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三种基本政治力量的状况。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中国民主革命的斗争实践证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不能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资产阶级由于其本身的软弱性而导致革命的不彻底性,也不能担当起重任。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的斗争,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A、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20世纪上半叶相继出台了三种建国方案,经历长期实践的'检验和人民的选择,最终的结果是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新中国。

(2)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为人民的幸福、民族的独立和复兴、国家的繁荣和富强而奋斗,因此,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教师:联系有关历史知识和现实实例,说明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

教师总结: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1)中国共产党不仅具有了历史和法律赋予的执政资格,而且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教师:请学生思考,中国共产党是怎样执政的?执政方式有哪些?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并积极回答

(2)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含义

科学执政: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民主执政: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依法执政: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3)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相互关系

①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②科学执政与民主执政互为条件和前提。要做到科学决策,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进行民主协商和民主讨论。而要实现民主执政,也必须以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制度为前提。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5页关于我国现行宪法四次修订情况的图示,谈谈有何感受?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教师总结:宪法这四次修订记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历程,也使我们感悟到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什么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执政以及执政的方式。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案例模板 篇5

一、说教材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第一册《生活与哲学》第1单元第3课的第2框的内容。

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讲了影响消费的客观因素,本框题则是从

响消费的主观因素来分析形形色色的消费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本部分内容条线清晰,结构完整。在本框题的第一部分《消费心理面面观》中,讲解了,人们的消费行为主要受到四种消费心理的影响。在前三种消费心理中均有其不利的方面,因此,在我们的生活消费中,应坚持求实心理,因为这是一种理智的消费。并且求实心理为第二部分《做理智的消费者》起了铺垫作用,因为《做理智的消费者》这部分是求实心理的具体展开。《做理智的消费者》一共需要坚持四个原则,前三个原则分别是从消费对家庭的影响,对自身的影响以及对我们周围的环境的影响进行阐述的,最后一个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原则是对“树立正确消费观”这一问题的归纳和总结,也是正确的消费观的本质和中心所在。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根据新课程标准,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消费心理的种类,能够辨别不同的消费心理,并能对不同消费心理进评价。理解正确的消费原则,能够结合个人消费行为,说明怎样才是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消费行为透视消费心理,促进学生进一步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结合正确消费原则的讲解,促进学生进一步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取向: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增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本课重点为“做理智的消费者”。

难点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消费原则。因为这一代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逐渐有了距离感、陌生感。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教育非常必要。

四、 说教法

新课标倡导“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结合学生实际,主要采取以下教法:

1.三步探究教学法:即“生活链接、发现问题;讨论探究、构建知识;能力提升、学会运用。”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通过直观演示,将复杂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易于理解记忆,提高教学效率。

五、说学法

我在采用教学方法的同时,也注重学法指导。我面对的学生学习基础不是很好,习惯于接受、探究能力较差,运用所学理论指导实践能力比较薄弱,但参与意识、表现欲望强烈,新课标又重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因此本课采用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通过以上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方法的设想以及学法指导,我将通过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在本课导入设计中,通过我想买双鞋,但是不知道买那种较为合适,请同学们帮我出主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引出不同的消费观。

2.层层深入,构建新知。

新课标重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重视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重视课堂教学回归生活,重视生活实践能力的提高。这环节设置的生活情境要能够成为学生探究的起点,成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触点”,把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落到实处。

第一个问题“消费心理面面观”,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

情境一:小婷同学她在日常爱好中的特征。

情境二:与众不同的裤子设计,吓死人。

情景三:丹丹为了在同学面前显示自己有钱,而送同学一个进口的MP5作为生日礼物。

通过剖析这些图文并茂的生活事例,使学生了解消费心理的种类、表现、特点,并能对这些消费心理作出科学评价,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品质。同时通过这些个案情景设置,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于学生反思自己的消费心理,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奠定思想基础。

第二个问题“做理智的消费者”是本节课的重点,主要讲的是正确消费应该遵循的原则,包括“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结合这四个原则,做了三个不同的情景和一则调查,让学生分组讨论,汇报交流,教师点拨归纳、深化拓展。第四个正确消费原则“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问题,在第同学们理解前面三个原则的基础探究拥有名牌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之间是否矛盾,并且在当代是否应该继续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引导生分析归纳比较鉴别,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心灵受到震撼和洗礼,认识到消费中不能铺张浪费,在头脑中树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意识。

3.巧设训练,巩固提高。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领悟、深化所学的知识,因此让同学们课后根据理智消费的原则,模拟一份家庭一个月消费计划,并结合个人行为,说说怎样才算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4.归纳总结,提高认识。

这节课学习了“消费要受到种种消费心理的影响,但只要遵循正确的消费原则,就一定能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一名理智的消费者”。

综上,这节课坚持正确引导、形成能力的原则,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积极构建和谐课堂,使课堂在过程实施、情境创设、知识构建、问题拓展、能力提升、练习环节上,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力求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使政治课教学真正回归生活。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案例模板 篇6

一、说教材

1、本框题的地位和作用

《 消费及其类型 》是高一经济与生活第 一 单元第三课《多彩的消费》中的第一框。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神奇的货币》和《多变的价格 》,也就是怎样去交换,现在就进入本单元的最后一环,即怎样去消费,这既为下一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好铺垫,又为第二单元学习生产做准备,是“交换——消费——生产”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在整本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同时,消费是最贴近我们生活的经济现象,从消费入手有利于我们的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本框题在经济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框题的教学内容是根据新课程标准1、3的规定,其中包含的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类型以及消费的结构三个目都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

2、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和理解影响消费的因素;了解消费类型的三种分类,特别是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的异同;了解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以及恩格尔系数变化的意义。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高度,学会从多角度去分析影响消费的因素。了解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可以增强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对自己家庭消费水平迅速提高的感受,结合我国恩格尔系数走势的分析,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3、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高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本框的重点是影响消费的因素(前两点最重要),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 影响消费的因素才能找出提高消费水平的途径和方法。 教学难点:消费类型中的贷款消费难点的依据: 贷款消费对于中学生来讲比较抽象;学生比较缺乏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二、说教法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再谈谈我的教法

1、指导思想

根据新课改的指导思想,按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原则进行教学。鉴于我们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他们对居民生活消费有比较多的生活经验,但也存在许多模糊认识,错误观点,所以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储备以及生活体验来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引导学生全面地看待身边的经济现象、

2、教材内容的处理及依据

本框题的教学三个目,影响消费的因素这一目需教师灵活处理的,课本讲了三方面的因素,其中居民收入和物价水平是最主要因素,但归根到底都是由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同时由这些因素我们可以而且有必要引导学生总结出提高消费水平的途径和方法,这两处都需求要教师归纳总结的、消费的类型这一目高考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学生判断某种消费行为属于哪一种消费类型,所以这一目只需用实例简单解释说明、消费结构这一目重点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课本近几年的我国恩格尔走势图来把握恩格系数和消费结构变化的意义,引导学生总结出其根本原因也在于经济的发展、

3、教法的选择及依据

情景教学法:立足生活实际,从生活中取材,创设情景,让学生就自己熟悉的问题发表见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运用能力。举例法: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来分析印证教材的观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易接受。讨论法:针对某些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促使学生学会在学习中解决问题,

4、教具的选择

鉴于我校新教学楼教学硬件的实际情况,我主要是进行利用黑板加粉笔的讲授式教学

三、说学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学生应学会如何学习,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记忆接受式的学习向理解领悟式的学习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指导学生的学法主要采取:体验式学习、交流合作学习、分析归纳式学习。本课的教法与学法是相互联系的,只要通过教师创设情景,举例说明才能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式,相互间交流合作地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2—3分钟)展示几组现代人的消费图片(或描绘机组现代人消费的情景),引导学生感受现代多彩的消费,同时,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会人们的消费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2、讲授新课:(35分钟)

一、影响消费的因素

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1) 居民的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收入,而且受过去,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利用父母的工资单解释可支配收入)

(2) 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大小有关。我国总体消费水平不高,重要原因是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城乡差距问题。

2、物价水平对消费的影响

3、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包装、购买方式、商店位置、服务态度、售后维修与保养情况都会影响消费。(举例子:组装机和品牌机p21,学生买mp3)

4、经济的发展水平 辨析:提高收入必然会提高消费水平

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支配收入越多,消费水平就越高、

⑵提高消费水平措施:

①促进经济发展(根本途径)

②提高收入水平(主要途径)

③稳定物价

④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二、消费类型 有形商品消费:钢笔、水果

1、产品类型不同 劳务消费:家教、维修、家政 ¨¨¨老师的困惑:刚出来工作,没房子住,老师的爸妈说要我赚够钱才去买房子,而老师的弟建议我去贷款买房,老师的朋友就建议去租房子暂时住着,请同学们总结以下这几种消费方式? 钱货两清消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 贷款消费: “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2、交易方式不同,借贷行为需还利息,适用于大宗购买耐用商品, 适用于收入稳定的有偿还能力的人(中学生可不可以贷款消费?讨论) 租赁消费:所有权不变,使用权在租赁期内归租赁者所有,较低层次的衣食住行需要

3、消费目的不同 发展资料消费:教育、培训享受资料消费:旅游

三、消费结构

1、含义

2、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注意是比重不是数量)

3、 恩格尔系数的变化与消费结构变化的关系 ·反映家庭生活水平的高低,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会影响其他消费的支出,特别是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的支出,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

① 农村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都呈下降的趋势,这说明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消费质量不断改善,

②同时,反映出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高于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③消费结构不断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2—3分钟)

4、板书设计

一、影响消费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根本因素) →发展经济收入水平 → 提高收入 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 物价水平 → 稳定物价商品性能外观包装质量 →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二、消费的类型

1、产品类型不同 有形商品消费 劳务消费

2、交易方式不同 钱货两清消费 贷款消费租赁消费

3、消费目的不同 生存资料消费 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

三、消费结构

1、含义

2、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家庭总支出

3、消费结构变化的根本原因: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

4、 课堂课后练习 (检验学生学习的情况) 《成才之路》的练习 (教师挑选典型的题目进行评讲)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