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幸福中国读后感。
建设幸福中国读后感 篇1
阅读了《建设幸福中国》这本书后,同学们常常围坐在一起讨论“幸福”一词的涵义。有人说,幸福就是学习的悠闲自在;也有人说,幸福就是考试的成绩优异;还有人说,幸福就是家庭的生活富足;似乎每位同学都有自己对幸福的理解,而我的理解是:幸福就是从自我做起,学会感恩、文明、进取。
我班的同学绝大多数来自村野,家庭并不富裕,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父母做农活或背井离乡到外地打工等。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好好读书,但是我们中有少数同学不尊重父母的劳动,大手大脚地花钱,在穿衣打扮上攀比,有的甚至将自己的父母与别人的父母比较,认为自己的父母没有用。要知道,我们能够坐在这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是父母的辛苦劳作换来的。我们要常怀一颗感恩之心,感念父母对我们的生命赐予,感谢父母的无私的付出和养育之恩。《现代汉语词典》上解释:“幸福就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当我们对父母多一份体贴、多一点关怀、多一句问候,尽孝心、重人伦、报亲情的时候,父母和我们都会有“心情舒畅的境遇”,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父母有了幸福感,家庭就会温暖,家庭温暖了,我们才会有幸福感。所以,我们应该珍惜父母的劳动,学会报答,学会感恩,学会艰苦朴素,刻苦学习,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让父母常存幸福之感。
人的幸福感还与生活环境有关,生活在一个“文明有礼”环境,一定会增强我们的幸福感。“做文明有礼的马鞍山人”要求我们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可是,有些同学不能从小事上严格要求自己,语言不文明,举止不文明。随手开灯而不随手关灯,随手开自来水而不随手关自来水,食品包装袋和纸屑随手乱扔等现象时有发生。如此,不仅自己不能获得幸福感,也破坏了他人的幸福感。我深感我们学生的责任重大!如果每一位学生都能文明有礼,每一代学生都能文明有礼,那么,国家焉有不文明有礼之理?国家文明有礼,国民能不具有浓浓的幸福感吗?
一位西方名人曾说:穷人和富人的主要区别就是,富人有野心,穷人缺少野心。西方人说话直白一些,按我们中国的说法,我理解这里的“野心”就是进取心,就是人生的理想,也就是荀子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们要超过父辈,要过得比父辈幸福,就得不断进取。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把个人追求与家族的幸福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幸福结合起来。“能做月亮就不做星星,能做太阳就不做月亮”,把知识学扎实,把眼光放长远,立志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所建树的人,为国家、为社会创造幸福。M.DG15.Com
中学时代是人生的黄金年华,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在这个阶段如果能打下一个好的基础,对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 》中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作为祖国的未来,今天我们从感恩父母做起,从文明有礼做起,从积极进取做起,将来我们就有能力建设幸福中国,让中国人民幸福。
建设幸福中国读后感 篇2
读了《建设幸福中国》这本书,我激动不已,为自己感到幸运和骄傲。
书上写了很多感人的故事:有个贫穷的地方,很多孩子没钱上学,只能缀学了,他们真可怜!政一府知道了,马上给了他们很多优厚的待遇,孩子们重返校园;有些人没有工作,就有志愿者帮助他们,让他们重新拥有工作;有的人生病了,付不起药费,国家就减免了药费,让他们可以治好病;有的人由于缺钱住在破烂的房子里,国家就给了他们好的条件,让他们如愿以偿住上新房。有的地方政一府为人民提一供公共文化服务,人们的生活更舒心,更快乐了
不说远的,就说我住的村子吧,以前村里的卫生院是一间矮矮的平房,如今,一幢新颖别致的小洋楼矗一立在村口,如果没有那醒目的“十”字标志,你想象不到这是我村的医疗院。以前那条泥泞的两旁堆满垃圾的小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整洁宽阔的水泥路,再也不愁下雨天泥巴沾满鞋子和裤脚,以及不小心滑倒的狼狈样。更可喜的是村子前面的海滩被围筑起来,将变成滨海新城,一座依照原来河港水脉而设计的自然景观优美的宜居新城,按照不同功能划分成休闲度假、生态人居、高科技工业园区为一体的现代化小城。我常常为自己将生活在像花园一样的城市里而在睡梦中笑醒。
这本书给了我很多的体会。我认识到我们中国是“站起来”了,也开始“富起来”了,但这还不够,我们还要“幸福起来”。“站起来”是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富起来”是上一辈用汗水和双手创造出来的,那么“幸福起来”就要靠我们这一代,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不像在战争的岁月那样艰苦。但我们要珍惜这美好时光,认真学习,不断地进步,积极锻炼身体,向着梦想出发。敢于创新,用聪明的大脑、灵巧的双手创造美好未来。这样我们的祖国会更加富裕强大,我们每个人就会更加幸福、快乐。
亲爱的祖国,我们的母亲,您就像辛勤的园丁,养育着我们这些可爱的幼小的花朵。我们会知恩图报,等着吧,我们定然会把您装扮得更加美丽,变得更加强大。
建设幸福中国读后感 篇3
我曾经读过一本书叫做《建设幸福中国》,这本书主要讲共产党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一些举措,读了过后引起我深深地思考。
幸福究竟是什么?有人说,幸福是口渴时的一捧甘泉。有人说,幸福是炙热时的一片阴凉。
有人说,幸福是饥饿时的一碗米饭……在我看来,幸福就是一家平安,就是每一天都生活得快快乐乐的。幸福就是让别人幸福。
芝溪是富顺县的一个偏僻的小乡镇,街上的东西虽然琳琅满目,可我们最喜欢的《一千零一夜的故事》、《格林童话》等却没有。我们多么渴望能读我们最喜欢的书。可令人感到振奋的是我们这个愿望现在终于实现了,“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给我们送来了我们喜欢的各种书,课余时间读课外书成了我们最大的兴趣,我想当那些“有心人”看到我们如饥似渴读书的样子,他们一定会感到幸福的。
芝溪,虽然这里也有很多高楼拔地而起,可还是有些家庭经济困难,孩子读书时总是缺这少那的。他们虽然只是一小部分,可却牵动着千万人的心。钱海涛先生就是其中一个,他主动资助我们学校的两个同学一直到高中毕业。我们每年也会捐出自己的一些零花钱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同学。看到那些受资助的同学幸福,我们也感到幸福。
《建设幸福中国》这本书让我们知道了应该怎样去建设幸福的中国。那就是,我们这些21世纪的希望,必须要好好学习,从老师那里获取知识,在老师的引导下养成好习惯,比如勤劳、朴素、一丝不苟等。只有我们自己强大了,才能使自己幸福,别人幸福。
建设幸福中国读后感 篇4
寒假里,我认真阅读了《建设幸福中国》这本书,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成长在21世纪的中国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幸福。
我曾经问曾祖母她以前的生活是怎样的?曾祖母说,在以前,他们无田无地,给人家打长工,一年到头吃不饱、穿不暖。冬天的晚上盖一床破棉被,冻得连觉也睡不安。那时的日子真苦啊!
我也问过爷爷他小时候的生活情况,爷爷说:“我小时候,新中国刚成立,祖国千疮百孔,百业待兴。家里的人靠耕种几亩分来的田地,生活略有好转,只是家境贫寒,点的的煤油灯、住的是茅草房。生病就医难,大病没钱治,就拿命来挡。遇到天灾圩破,乡亲们只能四处逃荒、到处流浪。”
我还问过爸爸他小时候的生活状况?爸爸说:“小时候,国家已经好转。村里有学校,乡镇有卫生院,可是家里并不富裕,吃的是粗菜淡饭,穿的是补丁衣裳。连想看电影也要到镇上才能看到。”
是啊!想起现在的我们,和前辈们相比我们幸福多了。我们的祖辈生活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他们饥寒交迫,多么艰辛啊!新中国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几代人辛勤的劳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的中国是国富民强,生活象芝麻开花——节节高!正如幸福民谣说的那样: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养老不犯愁,看病不太贵。后来,我又问爷爷,问他觉得现在的生活怎么样?爷爷笑呵呵地说:“现在生活比蜜甜!”是的!我们的生活比蜜甜是我们共同的心声。
聆听过去的辛酸苦辣,品味现在的幸福生活,我深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亿万前人共同奋斗的结果,中国的未来是属于我们新一代,我们要珍惜少年时光,发奋学习,掌握知识,将来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富强,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
建设幸福中国读后感 篇5
什么是幸福?对小草来说,春风就是幸福;对小鸟来说,蓝天就是幸福;对鱼儿来说,大海就是幸福……但对于我来说,什么是幸福?直到有一天读了《建设幸福中国·上学篇》后,我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答案。
我现在是一名四年级的小学生,学习认真,成绩也比较优秀。上学让我尝到了不少的甜头:赞扬的目光、光荣的称号,闪光的奖牌……可在这些褒奖的背后,我也会时时感受到上学的苦闷:比如说考完了语文考数学,考完了数学又要考英语的时候;比如说那一晃而过的“宝贵十分钟”又被好心的授课老师占用的时候;比如说临近考试,语数外老师毫不客气地一下布置了几张试卷和大量习题的时候……有时我就在想:如果不上学该多好,想睡到几点就睡到几点,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玩多久就玩多久……
可是读了《上学篇》后我才知道:尽管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已有了大幅度提高,但由于发展不平衡,我国贫困地区仍有许多适龄儿童无法入学。文中的红红为了上学偷偷卖掉了自己的长发,可还是没凑够学费,当她忐忑不安地来到学校才从老师那得知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全免的喜讯。“不花钱也能上学了!”红红笑得像一朵迎春花!贵州雍里乡大洞小学4年级的学生宁月香为了上学,她不得不背着弟弟到学校。放学回家,除了管弟弟,还要帮妈妈洗衣、喂猪。宁月香家住的吊脚楼已多处破损,四周用塑料布围着,以阻挡山里阴冷的山风。屋里除了床、箱子和农具外,几乎没有其他物品。可就是这样环境下的宁月香仍然想好好念书,将来考大学。但是她又担心家里穷,没有钱让她去读书……
看着宁月香脸上露出的愁容,望着红红那幸福的笑脸,再回头想想同龄的我们:穿着干净整洁的衣服、吃着营养丰富的饭菜,有宽敞明亮的教室,严厉而慈祥的老师,崭新的书包、齐全的资料……用不着上山打柴放牲口,不用住阴冷潮湿的房间,更不用担心交不起学费……这一切是多少贫困地区失学儿童梦寐以求的?在这么优越的环境下学习,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叫苦喊累?未来美好的生活需要我们用科学的头脑、勤劳的双手去共同打造。同学们,让我们珍惜这美好的日子吧!珍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祖国的明天,好好上学!
有学上,真的是一种幸福!
建设幸福中国读后感 篇6
开学了,那么多崭新的课本中有一本叫《建设幸福中国》的书吸引了我的目光。读完后,我感慨很多。
这本书分六篇,从实现免费义务教育、共享发展成果、提高基本医疗保障、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困难家庭住上新房、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等不同角度向人们展现了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书中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件件发生在我身边的事让我感受到了:
——幸福是学生上学环境得到改善
——幸福是人们的住房条件得到改善
——幸福是国家为我们提供了基本医疗保障
——幸福是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幸福是小区里安装了健身器材
幸福是什么?对父母来说,幸福是有个健康孝顺的孩子;对老师来说,幸福是自己的学生拿到好成绩;对社会来说,幸福是让每位成员生活的有保障。人们理解不同,对幸福的定义也不同,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其实幸福很简单,幸福是掌握在自己手里,靠自己去创造的,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只有你幸福了,国家才可以幸福。
人民是幸福中国的主人,建设幸福中国,就是要让幸福中国的主人——老百姓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这是国家的幸福、人民的幸福,也是每一个人的幸福。中国人民已经感受到这种幸福,当然也包括我自己,作为一名少先队员应该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文化知识,善于思考,打好知识的根基,从自己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为建设幸福中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建设幸福中国读后感 篇7
近期,我阅读了《建设幸福中国》这本书。这本书使我真正的了解到了中国这些年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和成就,让我感受到了国家以及社会对我们青少年的亲切关怀,从身边点点滴滴的变化,如∶教育、生活、交通等等。所以我感到了"幸福"!
这本书里的第一篇章的《喜看十一五》中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一个章节使我深受教育。这一篇章主要讲我国九年义务教育中实施的"三免一补"的小故事。三免指的是免除课本费、杂费、文具费。"一补"是针对小学半寄宿制学生和初中困难学生生活给予补助。从这些信息中我体会到国家对九年义务教育十分重视。
不仅如此,从我们身边的变化,就可以体现出建设幸福中国的成果。比如:我们的学校,原来低矮的平房成了现在的5层教学楼;教室原来是脏兮兮的,窄窄的,光线昏暗而现在教室宽敞明亮,南北透风,光线充足,现在老师还用"多媒体"教学呢!现在学校经常搞些活动,有运动会、有讲故事比赛还有唱歌比赛……数不胜数,而以前呢,根本不能和现在一起相提并论!
每当夜幕降临,虽然天已经黑了,但是在广场跳舞的那些人心还是火热热的。我们瞧那位阿姨在广场的音乐伴奏下,手势一挥,脚步一踏,腰一扭就成了幸福中国的和谐篇章。
再比如现在九年义务教育不要交学费,爸爸妈妈可以用这些省下的钱帮我买课外书,让我丰富课余生活,让我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
像这种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它蕴含这许许多多的艰辛与汗水和感动。我读完《建设幸福中国》这本书之后,我认为建设幸福中国人人有责,哪怕是一点点微薄之力,大家一起努力,汇聚成大海。如果我们问我怎样才能幸福,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我们,只有国家幸福,我们才会更加幸福!
建设幸福中国读后感 篇8
开学以来,我读了一本书,书名叫《建设幸福中国》。这本书从实现免费义务教育、共享发展成果、提高基本医疗保障、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困难家庭住上新房、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这几方面来写了幸福中国,读了这本书,我感慨万分,受益匪浅。
幸福是什么?
有人说,幸福是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有人说,幸福是一生平安;有人说,幸福是衣食无忧;有人说,幸福是一辈子健康;也有人说,幸福是每一天都快乐
抬起头来望望窗外,你就知道什么是幸福了。矮小的土房、泥泞不堪的道路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转而替之的是一排排鳞次栉比的两层小洋楼,平坦宽阔的水泥路或柏油马路,到处驰娉着形形色色的小轿车,这就是一种幸福。
其实,幸福很简单,不需要举一大堆数字来说明,只需要做好自己该做且不辜负所做的事情,那么,你就幸福了,只有你幸福了,国家才可以幸福,因为只有一小片一小片土地,一个一个人,才可以汇成一个国家啊。
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是全世界亿万前人共同奋斗的结果。每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虽然我们只是一名普通的小学生,但只要我们朝着一个目标努力,我们的贡献就能汇聚成巨大的力量,就可以创造幸福的未来。
我们要勤奋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打好知识基础,时刻准备着,为祖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回顾过去,我们创造了不平凡的成绩;展望未来,我们对祖国美好的明天充满信心!祖国的明天属于我们新的一代,幸福中国正等待着我们去建设,让我们为伟大祖国、伟大名族更美好的未来奋斗、奋斗、再奋斗!
建设幸福中国读后感 篇9
我最近我有幸读了一本特别读本——《建设幸福中国》,读完后留下了深刻印象,让我受益匪浅。书中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件件发生在我身边的事让我感受到:幸福是学生上学环境得到改善;幸福是人们的住房条件得到改善;幸福是国家为我们提供了基本医疗保障;幸福是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幸福是小区里安装了健身器材……
其中最感人的故事是:有一个小男孩叫张磊,是城厢北关村人。三年前,张磊的爸爸因车祸去世,妈妈又得了癌症,家里非常困难。后来,有一位姓刘的伯伯帮助了他,张磊想找到那位帮助他的伯伯。过了好久,张磊找到了那位伯伯,原来,那位刘伯伯是一位老交警,名叫刘宗先。张磊激动地对刘伯伯说:“刘伯伯,我可找到您了,谢谢您对我的帮助,我以后一定会报答您的······”
幸福是什么?有人说,幸福一生平安;有人说,幸福是衣食无忧;有人说,幸福是拥有一个美丽的家庭;也有人说,幸福是每一天都快乐……幸福是人们追求的基本价值,是人类发展的共同目标。人们的理解不同,对幸福的定义也不同。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其实幸福是掌握在自己手里,靠自己去创造。达芬奇有句这样的名言“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人民是“幸福中国”的主人,“建设幸福中国”就是要让“幸福中国”的主人“老百姓”生活的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这是国家的幸福、人民的幸福,也是每一个人的幸福。
我们是21世纪的新希望,应该怎样建设幸福中国呢?要好好学习,从老师那里获取知识,才有实质力量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以养成习惯来陶冶我们的精神情操,在生活上朴素、勤劳和一丝不苟,做事也要认认真真、不马虎做一个四好少年,尽我们自己的力量,才能建设一个幸福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