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国作文

论三国作文。

作文能让你走进自己的内心找到真正的你,想写出流畅的文章是需要平时积累与努力的,写作文时你是如何表达情感的呢?经过筛选工作总结之家的编辑发现“论三国作文”是值得一看的文章之一,欢迎参考愿您成为更好的自己!

论三国作文【篇1】

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大概许多同学都已经读过了吧,我猜想大家肯定都喜欢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孙权、周瑜、姜维、曹操等一些英雄人物吧!我也一样,可是我偏偏敬佩诸葛亮和司马懿这对死对头。

诸葛亮才智超群,当年徐晃和司马徽都向刘备推荐他。他曾经在鱼腹浦用乱石布成了八阵图,因此保住了刘备的性命。他又气死周瑜,夺得了荆洲,灭了吴国人的威风,还取汉中,算华容,两次火烧曹军共六十余万,吓得曹军心惊胆颤,人心惶惶。不过诸葛亮也有江朗才尽的时候。当年他困司马懿于上方谷后夺了渭南营寨,司马懿只好逃往渭北营寨,当时他若出武功,依山而来就能击败司马懿大获全胜。可它偏出渭南,西去五丈原,最后死于五丈原。

司马懿呢?他虽然才智不及诸葛亮,多次败于诸葛亮之手,可他毕竟才智过人,当年诸葛亮取了三成后正要长驱大进,不料他又官复原职,擒了孟达,破了街亭之守,断了蜀兵粮草,抵挡住了诸葛亮,当年若不是他,魏国早已变成了丘荒。可他又十分谨慎,当年他破了街亭之守,手上有十五万人,可是诸葛亮弹了弹琴,他就退得无影无踪。

听了我的评论,你觉得到底谁称得上是英雄?

论三国作文【篇2】

三国时期,三国鼎立。曹操占据北方;刘备占据四川一带;孙权占据江东一带。

刘备三顾茅庐寻卧龙,后来又得凤雏。而当时又有人言:卧龙和雏凤得一人方可安天下。可是,刘备为什么不能统一中国呢?这可得让我来解释了。

我们先说谋士。魏军有司马懿;蜀军有诸葛亮、庞统;吴军有周瑜、鲁肃。那么总体来看,好象谋士这一方面来说,是蜀军占优势,但是我觉得不然。从书上说,诸葛亮是那么的神。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真正的诸葛亮有没有那么神?即使诸葛亮真有那么神那就算谋士这一方面是蜀军赢了又怎样?

我们来说说兵力方面。这就不用说了肯定是魏军赢;蜀军第二;吴军第三。

我们再来说说地盘方面。也是魏军第一;但是吴军第二;蜀军第三。

这样子从整体上来看,你们就看得出他们的差别了。魏军第一;蜀军第二;吴军第三。有的人说最后是刘蝉害了蜀国,其不然。我觉得陈寿这样写是为了让后人觉得蜀国还有救,在后人的心目中留下希望。如果我们转过来想想,当时曹军势力那么大,可以说他占据了大半个中国。他怎么会不能统一中国呢?还有,书上说有一次诸葛亮北伐的时候,刘蝉听信小人谗言,昭诸葛亮回朝,让一次很好的机会白白浪费了。其实我觉得这也是让后人感到蜀国如果不是刘蝉当皇帝的话不会衰亡。这其实就是让刘蝉背黑锅。

其实这只是我的感受,历史上的东西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它就是让我们后人去猜测,去自己发掘的!

论三国作文【篇3】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有人说曹操是真正的英雄。但是我觉得曹操是个奸雄。为什么这样说?我来给大家讲一个例子:《三国演义》第三十回:袁绍谋士许攸夜见曹操,跣迎先拜。攸曰:“公今军粮尚有几何?”操曰:“可支一年。”攸笑曰:“恐未必。”操曰:“有半年耳。”攸拂袖而起,趋步出帐曰:“吾以诚相投,而公见欺如是!岂吾所望哉!”操挽留曰:“军粮实可支三个月耳。”攸笑曰:“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果然也。”操亦笑曰:“岂不闻‘兵不厌诈’?”遂附耳低言曰:“军中止有次月之粮。”攸大声曰:“休瞒我,粮已尽矣!”这可以算曹操是奸雄的一个铁证吧。

我倒觉得诸葛亮是真正的英雄。因为诸葛亮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布八阵图、识魏延反骨、智取成都、七擒孟获、骂死王朗、空城计、七星灯等等,包括死后以木偶退兵、锦囊杀魏延。这些都说诸葛亮智慧力量的体现。

至于其他人,我就说一下缺点:周瑜气量狭小,张飞勇有余而谋不足,关羽太骄傲,刘备无勇,智也不及孔明,司马懿智不如孔明,陆逊勇不足

论三国作文【篇4】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几度夕阳红。

——题记

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品读《三国演义》时的兴奋与激动,以至现在对《三国演义》还有一种念念不忘之情,最后一次品味后的领悟与感受还记忆犹新……

奸绝——曹操

第一次读完《三国演义》后,印象最深的便是曹操。再读完后,便毫不犹豫地把曹操定位于反动派角色这一范围内,尤其在看到他怒杀亲戚一家时,更是厌恶到极点。但后来自己细细品味时,方才明白其中内涵。

如果站在曹操的立场上想想,在那样情况下,听到要杀什么的时候,心中想到的一定是杀自己。这样的话,失手杀自己亲戚一家也情有可原,假如是我的话自然如此。其实,我在这里也很佩服曹操的,“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这一点值得肯定。

想通这一点,后面曹操所做的事便值得理解。作者罗贯中曾评价他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也是我对曹操的评价。所谓“奸雄”就是曹操性格最全面的概括,他有奸诈的一面,但又不同于董卓之流的小人之奸,因为他还有谋取霸业、统一天下的雄才大略。有时,他却很狭隘,甚至说过“宁教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这样极端自私的话。有时却具有宽容的态度,当刘备、关羽屈居于他之下时,他都曾以礼相待。这样看似矛盾的言行,使他成为一个具有历史深度的典型人物。

智绝——诸葛亮

刘备三顾茅庐后,伴随着的便是诸葛孔明的出山。他的出山,意味着三分天下的局面拉开了序幕;他的去世,则意味着三国局面的瓦解。

诸葛亮被作者赋予了超人的智慧,因此,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也深谙“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道理,却为刘备“三顾茅庐”的真诚所打动,毅然投入到了“复兴汉室”的事业中,知其不可而为之,构成了《三国演义》最为悲壮的故事情节。

其实,我认为诸葛亮并不是“智绝”,而应该是“恋绝”。纵观诸葛亮一生,诸葛亮对刘备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隆中决策,拉开三分天下的序幕;舌战群儒,坚定孙权抗曹的决心;三气周瑜,稳定荆州根据地;刘备伐吴,白帝托孤于孔明。诸葛亮忠心耿耿,为蜀南征北伐,七擒孟获,大出祁山以及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等,进一步充实了他的智慧形象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完美人格。

还记得当自己看到诸葛亮病死五丈原时,自己哭了很久,对诸葛亮既感到可怜,又感到可悲。还记得诸葛孔明病逝前的那段话:“孔明强支病体,令左右扶上小车,出寨遍观各营,自觉秋风吹面彻骨生寒。乃长叹曰:‘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此其极!’”不禁让我感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回神而思,或许作者取名《三国演义》是有一定涵义在内的。仔细想想,又觉得实在意味深长。“义”字谐音“绎”,即“演绎”。或许作者这样写便是为了“演绎”出一个道理,那便是——“义”。而这种“义”就是一种源于社会下层的团结互助、肝胆相照的高贵品质,温润的兄弟之谊和手足之情。

“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作者反复强调着这句话的思想,实在令人耐人寻味,引人深思。我至今还未理解这句话,但我知道,我会继续探究下去的。

论三国作文【篇5】

提起诸葛亮,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他被塑造成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得神机军师,人人都认为他很聪明,但是,我也从《三国演义》中发现,他并不是十全十美。

首先,作为执掌蜀国军政大权的他,每日限于具体的事务中,无论是大是小,皆决与他,这是作为掌权者的大忌。一个聪明的领导者,是绝不会这么做的。难怪司马懿会说:“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诸葛亮53岁病死与他操劳过度有着必然的关系。这能说明他聪明吗?其次,他不懂得用人,往往在关键时刻或重要战场用错人,从而导致严重后果。

战争无情义可谈,倘若在赤壁大战中,把在华容道上的张飞与关羽调换一下,或赵云,关羽调换一下,不但可以还当年过五关斩六将不杀之恩,又可捉住曹操,此乃两全其美之计,岂知他错用关羽,结果放虎归山,是曹操重整旗鼓,卷土重来。后在荆州守将上,又错用关羽,结果荆州失守,关羽被杀。之后刘备又被东吴火烧连营,从此蜀国元气大伤,一蹶不振。这一连串的失误皆因错用关羽,至于错用马谡导致街亭是守,自己也差点成为司马懿的阶下囚,则是妇孺皆知的事。北宋欧阳修说:“用兵之要,现准于将臣。”

而他却用错人,并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等说法掩饰过去了。其三,诸葛亮他不挖掘,培养新人才。蜀国君臣平庸,后期更无大将“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刘备死后,虽找了个姜维,但也未能保住江山,又压抑很多人才,如赵子龙老死在家乡,却有许多虚有其表的人得到重用,造成人才青黄不接之势,足见他的疏忽之大。

第四,自不量力,自以为自己能聪明一辈子。蜀国和魏国的力量悬殊,况且刘备死后,元气已大伤,而他竟然六出祁山,进攻未果,虽说当时吴蜀以重归于好,但他口上说连吴抗曹,行动却一意孤行,六出祁山,但是陆逊还在,倘若吴蜀联合,打败魏国也是有可能的。但他却没有这样做。结果屡战屡败,倘若一二次失误情有可原,但多次的失败,只能说明他不才了。总之,诸葛亮有好也有坏,在具体上总能赢一仗,但往往在大局上出问题!

论三国作文【篇6】

吴侯孙权仲谋者,乃才识之辈也。据东险要之地,此地利也;民心所向,此人和也。二者兼备,可谓固若金汤,孰能取之?然吴经四世而亡,岂不为为国者无道也哉!

权之兄策,良将也。尝与太史慈大战三百回合而未败,此其勇猛也。可为将而不可为君,吾为之泣也。权之力尚不及其兄,而其智胜之十倍。亦可为养兵之将而不可为君也。其德不及刘备,其智不及曹操,非有帝王之相也。

操见吴兵,视其勇猛,于是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余亦为之叹也。仲谋善用人,封周瑜公瑾为吴中郎。尝使公瑾于赤壁大败曹军,得以保江东之地。使陆逊而得以取荆州,斩关羽。然此吴侯之过也,其德亦失矣。刘备遂兴师伐吴,吴侯降之。而其后又划疆为国,称大帝。

权既殁,后经三世而国亡,晋得一统。有何故哉?吴后主孙皓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体恤民情。然其后又为歌舞管弦、美姬所惑,嗜杀成性。出,其为敌国外患者;入,则无法家弼士。吴遂亡。

于是余有叹曰:“吴之亡,盖后主之过也。向使吴主能得其终,则吴之灭,孰能闻之?司马炎非有智之士,岂能取东吴险要而安天下!”余亦为之泣也。

呜呼!三国既亡,余犹怜之。三国之亡,后主之过也。为国者溺于歌舞管弦,惑于奸臣佞言,国必亡。三国之后主皆若此,岂不痛哉!每览三国之兴替,余未尝不痛恨于三国之后主也。余犹悲夫蜀汉之灭,良将策士之死,盖后主刘禅之过也。悲夫,三国既亡,余有感于其兴替而记之,如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