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辉煌读后感范文通用7篇

苦难辉煌读后感范文通用7篇。

书读的越多,我们才能成为灵魂丰富的人,当我读完了作者写的作品,里面的剧情真的精彩绝伦。 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文化和历史背景。我们听了一场关于“苦难辉煌读后感范文”的演讲让我们思考了很多,经过阅读本页你的认识会更加全面!

苦难辉煌读后感范文(篇1)

读《苦难辉煌》有感---时代的民族脊梁

历史量变的积累必然引起质变,而质变的划分又会看到量变的过程。中华民族的历史是苦难积淀的。当一个国家迎来辉煌的时候,他的人民开始回首一路上的转变。历史的奥妙与冷峻被一代又一代人细细品味,推敲。

奥妙性是在于它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而严峻性是又在于它不给世人以假设,无情的把人类推向时代的尖端。

《苦难辉煌》是一部共产党的血泪史,书中没有太多的儿女情长,却读之令人潸然泪下。读《苦难辉煌》心情和书中的情节一起跌宕起伏。仔细阅读,循着书中的历史,我们慢慢地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党史画卷。

如果说之前对党史的了解有些模糊,那么金一南将军就为我们揭开了这幅画卷的面纱,向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历史。

走进书中就如同走进了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当我们翻开这本历史画卷,眼前布满的是疮痍的大地,可就在这片积淀了无数苦难的大地上孕育着红色的希望。无数烈士永远留在这里,但更多的人留在这里。看着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侵蚀和分割;看着中国人民死在同胞手中;看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被战火吞噬;看着共产党员选择坚守历史关口,我们的民族不再选择沉默。

那些继任的英雄选择了正义,并在面对死亡时为信仰而战。历史的车轮碾过,那些历史应该铭记的英雄不该化为历史书中寥寥数笔,更不应尘封在档案之中,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对党的事业的不懈追求者。他们是丰碑,是值得我们铭记心中的丰碑。

包罗万象、蕴涵时代精髓的民族脊梁

过去,我对陈毅的理解只停留在他的位置上,对这样一个老党员我了解不多。对《苦难辉煌》中"风火来去一陈毅"一节,我对这位共和国将领由衷的敬佩。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人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有的是以卓越的能力,有的是以容人的心胸。

无疑陈毅就是后者。陈毅以生的慷慨和豁达,将永远载入史册。他习惯于向真理鞠躬,同你打“陈毅主义”,要求毛泽东回到前委主持工作。

在队伍行进中,一路瓢泼大雨,加之昼伏夜行,陈毅伤口**,由于身边无衣无药,陈毅就自己挤伤口的脓血。警卫员帮忙时,一碰他就如全身触电般颤抖,脸色蜡黄,大汗淋漓。陈毅拿带子把伤腿绑在树干上,硬是把开刀没有取干净的一块碎骨从伤口挤了出来。

读到此处,我有些不忍卒读,这是一种怎样的毅力与信念才能抵的住如此巨大的痛苦。老一辈革命家正把生命放在理想中,用行动践行对党的信念和忠诚。这种舍生忘死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员。

无论痛苦有多沉重,都无法摧毁。这是一种文化,是共产党人用鲜血培育出来的一种苦难文化。作为我军最早的政治工作者,陈毅没有用语言技能和权利来恐吓他。他过去只记得生活来接近别人的生活;用自己的热血激发别人的热血;用自己的忠诚来表现共产党员的忠诚。今天,我们党的政治工作遵循老一辈政治工作者的作风。

用朴实真挚的感情,凝聚全党和各族人民,用人格的真谛和魅力,感染每一个人。

1972年,北京八**,对于共和国元帅的地位来说,那也许是一个最小的追悼会,如果没有毛泽东亲自前往,大多数中国人甚至不知道他的去世。陈毅无疑是中国革命波澜壮阔历史上的一个传奇。正如金一南将军所说:“任何国家都需要自己的英雄。

真正的英雄有着深刻的悲剧意义:播种,却不参与收获。这就是民族脊梁。

“天地动,无名脊梁立时代丰碑

当人们今天走在天安门广场上,是否曾注视过那承载着亿万生命的纪念碑,是否曾想起他们甘愿用生命换取的和平已滋养了几代人。今天的生活,不仅是我们谱写的,更是烈士们用血肉积累的。每代人有每个时代的责任。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民族脊梁。翻开《苦难辉煌》,书中每一个数字都有其深刻的含义。每一笔记载的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多的是生命是历程。

是追寻信仰路上的一个个界碑。记得书中飞夺**桥的场面,"5月29日下午4点,廖大珠带领22勇士背挎马刀,腰缠手榴弹,攀桥栏、踏铁索向对岸冲去。“**桥22勇士只留下三个名字:

红军第二师第四师第一营第二连连长廖大珠,第三连支部书记刘金山,小红鬼刘梓华。历史就是这样。有些人连名字都忘不了,最后只能变成一系列珍贵的数字。时间固定在**桥上。22名党员变身铜像,永存历史。

如果说在现代战争史上,凡人写英雄史诗,那就是长征。1934年至1936年,红军辗转14个省,突破了数十万敌人的封锁。1934年10月到1935年10月,共13个月零两天,红军跋涉11个省区,25000里,翻过了18座山,涉过了600多里人迹罕至的草地,淌过24条河,参与了300多次大大小小的战争。

这些化为纸上的数字,一个个都显得如此刺眼,任何一部苦难史都无法描绘这其中的艰辛与波折,因为任何文字在共产党的壮举前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长征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感动,更是一种精神——长征精神。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能够战胜困难和危险;为了信仰追求可以脚踏荆棘。

面对选择,他们不会背叛自己的信仰。面对生死,他们可以忽略生死。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如果一个国家忘记了历史,它将被历史遗忘。

读《苦难辉煌》让我感受到了民族脊梁的力量。他们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他们支撑起了一个民族的振兴,他们承担起了一个民族的希望,百年时间在历史中只能算一瞬,然而就在这不足百年的历史中,中国历经了苦难,战胜了衰落,走向着辉煌。

中国作为一个崭新的大国,正以立在世界的东方。承继的事业继续进行,承继的人继承。他们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脊梁。读《苦难辉煌》了解历史,走进历史,感受历史。

在历史中收获感动,收获成长。

苦难辉煌读后感范文(篇2)

作为一名年轻人,加强学习,提升素质、继承传统、坚定信念一直是我的不懈追求。古语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早就想读一些回顾革命历史的书籍,今年恰逢建党90周年,局发动广大职工开展“读红书”活动。近日,我拜读了金一南教授所写的《苦难辉煌》。读完之后,感觉受益匪浅,颇受启发。

该书由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所着,以其独特的视角、新鲜的史料、生动的语言,从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入手,深刻地剖析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错综复杂、恢宏壮阔的历史进程;全景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战争的正义、艰辛和伟大;清晰地再现了一幅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下,引导中国革命历经磨难挫折,最终走向辉煌胜利的历史画卷。

实事求是是从苦难走向辉煌的思想根基。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我们党全部理论的思想精髓。书中写道:“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送来了组织指导,甚至送来了部分经费,但没有送来武装割据,没有送来农村包围城市,没有送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那么,“武装割据”从哪里来?“农村包围城市”从哪里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从哪里来?不言自明,都是从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理论勇气和创新实践中来!对于开辟和领导正确革命道路的毛泽东同志,书中这样评价:“毛泽东不是先知先觉,却以最大的历史自觉来到转折点。没有句句是真理,只有步步实事求是。”

人民群众是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力量源泉。历史给中国共产党人的磨难,超过了所有其他政治团体和党派。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没有多少人相信,这个不足百人的政党能够赢得中国的未来。是什么力量支撑着那支在崇山峻岭、江河草地中长征的疲弱不堪却斗志昂扬的队伍,背负起这个世界上最大国家和民族复兴的全部希望?其中原委,最值得人们重视的,正是当时中国共产党雄厚的群众基础。“最需要热血”的长征史诗告诉我们:是沿途中群众不断的兵源补充,使战斗的火种能够传续二万五千里;是一路上人民不断的供给保障,使革命的洪流能够纵贯神州。有了群众的帮助,国民党反动派便有飞机大炮也徒劳;有了人民的支持,国民党反动派纵有千军万马也枉然。

理想信念是从苦难走向辉煌的精神动力。金一南教授选择了党的历史上最艰难最曲折最彷徨的一段作为研究对象,力图从最深重的苦难和最耀眼的辉煌中汲取精神的养分,站在前人创造的精神高度上,为国家和民族“往哪里去”这一重大命题求解。“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人胸怀理想、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的典范。正如书中所说,“你可以忘记工农红军纵横十一省区,征程两万五千里,一路硝烟,一路战火;可以忘记不尽的高山大河,狭道天险,国民党数十万大军左跟右随,围追堵截;可以忘记革命内部争论与妥协,弥合与分裂。但有一点你将永难忘怀:那就是长征所展现的足以照射千秋万代的不死精神和非凡气概。”

“历史是兴衰,也是命运。”《苦难辉煌》中那种空前复杂的历史变局,与我们今天面临的局面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已进入了加快发展的关键期和改革开放的攻坚期。今天,我们更应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劳足以兴国,逸豫足以亡身”的古训,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依靠群众、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为民服务的工作情怀,始终保持那么一股劲、一种作风、一种精神,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感,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从辉煌走向更加辉煌,共同努力奋斗!

苦难辉煌读后感范文(篇3)

二、 汲取成功经验,创新思路,努力提高工作能力我们应该从我们的革命先辈那里学习的,不能盲从,更不能武断,不能只凭自己的喜好去看待事物的对错。我们应该用辩证唯物主义来看待事物,而不仅仅是事物的一个方面。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从苦难走向光荣,而不是从苦难走向深渊,是因为他们能够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遵循和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他们始终坚持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他们总是从全面的唯物辩证的观点来看待问题,而不仅仅是以个观点。然而,我们的工作方法和经验往往是从书本上获得的,往往是从别人那里获得的,但很少有人是经过自己的实践总结出来的。在实际执法过程中,由于缺乏实践和经验总结,遇到的困难无解、无解、无能力解决,处理不善可能引发矛盾,严重影响社会和谐。

要学习成功经验,创新工作思路,努力提高工作能力。

三、 继承革命传统,不懈努力,努力提高工作水平今天的我们要从我们的革命先辈那里学习的正是一股不畏困难,坚持自己的理想,并为此不懈努力的信仰。他们能够始终坚持中国人民的切身利益,他们不唯上也不唯书,他们敢于奋起抗争,他们更不追求个人的私利,甚至他们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去追求一个美丽的梦想,更重要还在于他们这么想了也这么干了,而且是坚持一干到底。今天的我们在真正付出行动时,却又往往寸步难行,坚持下来的就少之又少。

我们继承革命传统,不懈努力,努力提高工作水平。

辉煌往往与苦难相伴,只有历尽艰难,才能像凤凰涅盘,重获新生。我们的人生道路也是如此。从孩提时代的唠叨到社会公民能够管好自己的事情,这条路永远不会平坦,甚至会遇到很多挫折。生活在新世纪的我们,寻着历史的长河,寻着无数革命先烈们留给我们的伟大记忆,将那份信仰,那股精神慢慢融汇进我们的血液,化为我们的一部分,让我们在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贡献我们的力量,实现我们的理想,我相信只有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繁荣富强的事业联系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能量,实现自我价值,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华民族伟大信念的继承人。

苦难辉煌读后感范文(篇4)

精神之“苦难”铸造思想之“辉煌”

—观《苦难辉煌》有感

在观看《苦难辉煌》纪录片时,将我带进了那样的一段历史,使自己真切地目睹了中国共产党人历经地狱之火,带领中华民族探测到前所未有的历史深度和时代宽度,最终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富史诗意义的壮举,中国革命也由此成为一只浴火凤凰,从苦难走向了辉煌。而这一切的一切,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更应该继承前辈遗志,坚定信念,不断解放思想,以无坚不摧的坚定意志和广博开放的思想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与昌盛贡献自己一生的力量!

20世纪在世界东方,最激动人心与震撼人心的,莫过于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一条东方巨龙、从百年沉沦到百年复兴这一历史命运的大落大起。在这一命运的形成过程中,国民党、中国共产党、联合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共产国际和日本军阀集团四大势力在中国舞台上激烈碰撞。毛泽东率领工农红军横渡千山万水。我们不仅要摆脱对数十万国民党军队的追击,还要面对共产党组织内部的争论和妥协,架起桥梁,分道扬镳。

正是通过这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这一中国共产党人的炼狱,通过严酷的围堵、不尽的跋涉、惊人的牺牲、大量的叛卖形成的地狱之火,使中华民族探测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深度和时代宽度,最终完成了中国历史中最富史诗意义的壮举。支持和引导共产党人走过这么艰苦的战争岁月,最终带领中国人民走向胜利和光荣,最终要的因素是他们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和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共产党人之所以获胜,是因为他们遵循并坚持这一信念。

坚持到底,永不放弃,胜利就是我们的。共产党也曾多次陷入困境,所以当时共产党的领导层说,建设一个党、巩固一个党、发展一个党,需要理想和原则。当时我们没有足够的资本,但是毛泽东说,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也就是现在我们说的,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这也是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的历史主动性。目标与风险总是成正比的,目标越大,风险越多。但是共产党人没有害怕,没有退缩,而是始终处于生存的边缘。

这就验证了强大信仰的巨大力量。100%成功=100%将成功。中国共产党做到了。

回顾历史,着眼现实,我们可以从这段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中得到很多现实启示。我们今天思考如何在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这一重大课题,最根本的就是要通过对每一位共产党员思想、精神、品格的教育提升,使崇高的信仰转化成内心的自觉,变成 “真信”、“真学”、“真作为”的行动。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从记录片中看到的是坚定理想信念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性。

现在有一部分党员认为所谓的理想信念是无足轻重的,忽略了政治素质的塑造和提升,这就导致行为准则上的迷失,他们不知道自己在这个岗位上的根本职责是什么,被一些不良风气误导,追名逐利、弄虚作假,眼中除了自己的“前途”、“利益”就没有其他的东西,成为盲目而冲动的“假党员”,这无疑是非常危险的。医疗卫生行业是一项利民事业,必须要不折不扣地把“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宗旨贯彻始终,作为一名医疗护理行业的党员干部,要坚持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并将其转化到具体的实践中,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更应该不断提升管理水平,认真负责地把每一件事情做好,实现患者利益最大化。即使遇到困难,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障碍,实现目标,侵害患者利益。要坚持原则,坚决抵制,举办每一次公众休息论坛,真正解决患者提出的问题或建议。

精神文明建设要采用患者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患者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简化就诊流程,合疗的“一站式”服务,优质护理服务的不断推进等等。这些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复杂。但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恰恰应该以克服这种种困难为乐,因为这样,坚持了我们心中最真挚的梦想,因为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如果没有这样的精神条件、这种信仰的力量,那会对今天我们这个国家、对这个党产生极其大的影响。

如何克服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使我们的理想和信念能够代代相传、经久不衰?众所周知,单纯的理想信念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就像在黑暗中有灯塔之引我们一样,我们需要一艘能克服风浪的船。《苦难辉煌》就告诉我们,除了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之外,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也是取得胜利必不可少的因素。

围绕“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进行了深入探索和思考。应该说,一路走来,我们党和军队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取得了无数辉煌胜利。遵义会议上,经过14年的努力,中国人民终于能够安排好自己的领导人,这是对现有体制的重要突破,也是对他们独立思想的大解放。

毛泽东不是一个万无一失的神,而是一个随时准备坚持真理、改正错误的人。毛泽东的伟大和非凡,不在于充满佛光精神的神化计划或预言,而在于他的思想解放和求真。这是共产党人最为鲜活的灵魂。

这部纪录片看似讲历史,实则讲今天;看似问过去,实则问未来。有一种说法:不满现状最具破坏性也最具创造性。

不满现状就是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开始。牛顿的问题意识很强。苹果在他面前从树上掉了多少年?只有当牛顿把它看作一个问题时,他才有了物理学上最伟大的发现。著名的李约瑟之问——为什么中国古代科技那么发达,后来落后呢?

这些问题都引领了前进的方向。提出和解决问题,是我们当前需要倡导的学习和管理世界的态度。当前,国家建设、社会稳定、民生等方面存在许多重大问题,需要我们通过研究不断发现、思考、解决。

只有不断发问,才能激活思想,只有解放思想,才能不断进步。在做基层工作时,既要看到问题的表面,也要看到问题的本质。问题不爆发的时候,要及时发现隐患,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出现问题,要认真查找原因,学会从根本上解决矛盾,及时建立预防和制约机制。

只有这样不断突破,不断健全,才能把工作越做越好,才能出成效。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只会导致失败和落后。

《苦难辉煌》启示我们,要好好珍惜从苦难走向辉煌的这段历史。因为我们的党、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军队有一个力量的源泉,有一个取之不尽的力量。要坚持共产主义信念引领前进,善于用广阔的世界视野分析中国的发展变化,善于用系统的总体思路谋划中国的发展战略,在复杂的国际战略博弈中肩负起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

而只有为国为民者,才堪称“民族的脊梁”,才可能不惜以精神之“苦难”铸造思想之“辉煌”。任银园

苦难辉煌读后感范文(篇5)

回顾历史,中国有无数次“革命”。洪秀全的太平天国,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的洋务运动,康有为、梁启超的君主立宪,孙中山的建立共和,五四运动打到孔家店这些都没有挽救中国,最后还是社会主义挽救了中国。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建党时共有53名党员,中共一大只有13名代表,在1927年南昌起义28000多人只剩下800人后才建军,在22年后中国共产党拥有了百万雄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虽然成立了,但是国民生产总值低下,1952年我国工业水平低于英国1800年、法国1890年的水平。人口平均只及英国18世纪后期的水平,相差将近200年。但是中国国力增长非常的快,经济建设取得极大成就。直达20xx年,经济总量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20xx年连续超过英国、法国,20xx年超过德国,到20xx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苦难之后是辉煌,不经历苦难,哪里来辉煌?历史给中国共产党人的磨难,超过了所有其他政治团体和党派。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谁也不会想到就是那个仅仅只有50人的小团体、小组织,渺小的力量,迅速发展壮大,更是成为了中国以后发展的领导力量。在异常艰苦和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中华民族就像是一只浴火的凤凰,在历经了苦难和挫折之后走向辉煌与胜利。这靠的是一批不怕苦、不怕死、脚踏实地、一心一意为了人民群众的共产党人,靠的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不禁感叹到:生活在现在的和平年代的我们,已经无法想象天上敌机轰炸,地上敌人围追堵截是什么样的场景;也无法想象二万五千里的长征中翻过皑皑雪山,淌过湍湍急流是何等的危险。想想现在的我们,那种精神、信仰不正是我所缺的吗?口袋富足了,精神却匮乏了,房子变大了,心灵却渺小了。我们读着历史,却在忘记过去,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党的苦难与辉煌吧,让他们来洗涤我们的心灵,来鞭策我们的灵魂。

生活在现在的和平年代的我们,不需要像先辈们那样抛头颅、洒热血,不必嚼树根,不必穿草鞋。但是我们作为后来人,必须做好自己的职责续写历史,接住先辈们的接力棒,跑好自己的历程,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做好历史的传承者,促就我国的辉煌。

苦难辉煌读后感范文(篇6)

在我看来,当代中国人最缺乏的就是这种信仰。国民党人失败的原因,是他们没有很好地发扬自己的信念,在困难和机遇面前犹豫不决,错失良机。共产党人珍惜一切来之不易的机会,为自己的学说舍弃一切。当代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有钱人,却把这种信仰丢得越来越远了,大量的企业家们用污染中国观景而挣得的钱移**外,***结榨取人民的血汗钱,为了名和利抛弃家人,越来越少的人为整个国家和大多数人的生存和发展谋福利,而是为自己的利益不断损害国家和广大人民的利益。

《苦难辉煌》也告诉我们:其实没有神,中国工农红军从领袖到战士,都是一个个鲜灵活现的人。人最不能免得是失误,人最可贵的也就是改正失误。

我们党也走过了弯路,受到了左右倾思想的影响。但是,它最终可以走上一条正确的道路,就是能够实事求是地面对党内外的形势,不能调整和改变战略,要主客观结合。红军长征从初期陷入困境到后期走上平坦道路的过程,实质上是用是实求是的思想路线战胜教条主义,最终取代教条主义的过程。一个正确的理解往往需要经历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重复。

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毛泽东等同志领导红军正确把握客观规律,坚持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把”打”与”走”有机结合起来,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观。

我知道,中国人骨子里是不会变得,现在现象正是崛起前得黑暗,历史是不停前行的,历史是不断产生问题的,人类就是不断解决问题,不断遇到新的问题,历史才会进步。但我又很担心它,这样的苦难真的是不想再经历,希望中国人能深深的记住这次苦难,在下一次苦难来临前,未雨绸缪,让苦难能缓和些。

以前,曾在电视”百家讲坛”栏目听过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的讲座,讲的是我党主要领导人,特别是毛泽东、周恩来等,在两万五千里长征前夕的思想斗争和长征的深远意义,独特的视角,新鲜的史料,生动的语言,金一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当认监委党办给各支部发下一摞图书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金一南著的《苦难辉煌》。

苦难辉煌读后感范文(篇7)

断断续续用了两个月时间读完了《苦难辉煌》,这本书是当代作家金一南创作的纪实文学,记录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社会错综复杂、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15年的心血铸就成了这本恢弘之章。

这本书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张国焘分裂中央,却连一个警卫员都不愿意跟他走。但实际上,这些都是在历史的大潮中沉淀下来的。因为历史没有假设,在书中的章节中,张国焘在红军内部过半的部队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对于张国焘的不同意见,谁也没有把握,谁也不知道他会带走多少部队,但正是红军队伍中有朱德、贺龙这样信仰坚定的人在工作,才没有让张国焘成功的分裂红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历史中那些错误的人和事,不管之前有多少功绩,都会灰飞湮灭在历史的今天。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位伟大领袖的生命中有三个影响一生的9月9日——1927年9月9日,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毛泽东第一次实践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但却被清乡队抓住准备押送处死,就在距离民团200米时,他跑到一个长满草的水塘才得以逃脱,集建党建军建国于一身的伟大领袖,就差点儿让民团的清乡队解决了;1935年9月9日,面对张国焘的手下逼迫其南下,幸而有彭德怀一直在身边保护,才得以安全离开;1976年9月9日,他与世长辞。

伟人的一生就像一本书,有那么一些辉煌,也有那么一些曲折,还有那么一些险些让章节终结的片段。在今天看来少了一些惊险,多的是人们谈论的传奇。其实毛主席的三个9月9日不正是我们党风雨兼程走来的这段历史的缩影吗?

外国的月亮一定圆吗?虽然现在“madeinChina”已经非常普遍,但至少很久很久以前,我们都习惯于用外国的制度、产品、人等来造句,比如你看人家国外的什么什么东西就是比国内的好,人们总是迷信于外国,殊不知外国也有残次品,外国也有假冒伪劣。人们所熟知的李德,原名奥托布劳恩,他只是一个军校刚毕业的学员,分配到总参谋部。虽然感觉很荒唐,其实荒唐的背后,是当时中国革命的曲折与缺乏自信,这是革命需要交的学费。时过境迁,现在去看那段历史,感觉平静如水,而今天谁又能理解当时是多么的暗流汹涌。

两个月看完了《苦难辉煌》,让我感触很深。让我对那段历史有了重新的认识和思考设想。正如哲学中的“事物的发展是螺旋上升的”。又有谁能想到,如今拥有9000万党员的大党,当初没有武器,当初还需要一个外国刚毕业的学员做顾问,当初被围追堵截。

辉煌的背后是苦难,也正是历经苦难才凤凰涅槃,获得新生。

以上是网小编精心帮大家整理的苦难辉煌读后感1000字大学生精选10篇,供您参考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